週三(18日)終場加權指數以7017.60點收盤,下跌57.53點,市場成交量為746.26億。
美股方面,Intel財報不如預期,高盛公司調降其投資評等至觀望,另外9月份核心PPI上升0.6%,大幅高於原先預估的0.2%,市場通膨疑慮再起,週二的美股受利空影響開低走低,終場四大指數以下跌收盤,其中費城半導體指數大跌2.46%。而週三(18日)的台股,受到美科技類股大跌影響跳空開低,而電子股法說會行情失靈,中信金利空持續發酵,指數盤中一度下探月線尋求支撐,尾盤跌幅雖縮小,但終場加權指數仍以中黑作收。綜觀近來大盤表現,雖然投資人追價保守台股漲勢相對落後國際股市,不過盤勢大致維持在進二步退一步的上攻格局,預期往後電子股若能轉強加入漲勢,則台股整理後仍然可望重新挑戰高點。另外,週二的(17日)資券部分,融資減少0.93億至2330.83億,融券則增加573張至73.38萬張。而在三大法人的買賣超方面,週三(18日)盤後,外資賣超約35.12億,投信賣超約16.25億,自營商賣超16.56億,三大法人合計賣超67.93億元。
本土期貨市場方面,週三(18日)跳空開低,由於權值股走勢疲弱,台指期盤中一度大跌百點失守七千點大關,不過下半場多方進場跌幅縮小,到收盤正價差為8點,為週四結算略添想像空間。另從期指走勢來看,短線雖然漲多回檔,不過所有均線依舊呈現上揚格局,故後續若無突發利空出現,盤勢整理後仍可望恢復上攻型態。而就技術線型觀察,台指期近來多空交戰再度轉趨激烈,不過外資心態依舊偏多,故期指回檔空間應將有限。而在大額交易人部份,週二前十大交易人,由前一日淨多頭7904口下降為6318口,法人部分,由前一日淨多單5338口下滑為淨多單3927口,法人多單部位降低,短線盤勢整理機會升高,不過操作上除非有重大的突發利空,否則逢回仍以作多為主。
摩台期市場方面,週三(18日)開低後一度跌破月均線,不過外資心態並未完全轉空,摩台指下半場起逐漸反彈,到收盤時正價差為0.95點;而在未平倉量的水位變化方面,週二(17日)10月份的未平倉量持續增加到18.5萬口,整體來說外資心態仍應偏多。而在摩台期操作上,由於國際股市牛氣沖天外資買盤持續,但台股整體漲勢相對落後,故短線就算出現技術性拉回,預期回檔幅度應不致太大,故現階段來看,摩台指整理後仍以上漲的機會最大,故在摩台指的操作上,空單淺嚐即可,大趨勢仍應隨外資偏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