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企業超級財報周捎來好消息,道瓊指數因此站上睽違一年之久的萬點大關,也帶動亞洲股市連袂創下近期新高,不過,在市場的歡呼聲中,企業財報利多的激勵效果卻有逐漸鈍化之勢。

當企業財報出現負面訊息,如花旗銀行財報虧損,IBM第三季接單不佳,以及諾基金(Nokia)上季財報出現1996年以來的首度虧損時,股價皆以重挫表態。此外,費城製造業經理人採購指數(PMI)下滑,也顯示經濟雖然維持復甦,但進入第四季後力道卻可能減弱,目前廠商回補庫存的需求雖已持續一段時日,但產能利用率上升的速度依舊疲弱,顯見企業對擴大資本支出仍相當謹慎,導致美股也在萬點關卡呈現高檔震盪走勢。

自從全球景氣復甦樂觀氛圍逐漸彌漫,資本市場價格不斷攀高,投資人對總體指標與企業財報預估值要求也就相對提升,儘管公司獲利表現與經濟數據相較前期成長,但出爐的數字若無法滿足市場預期,失望性賣壓湧現將造成高股價頓失支撐。

台股也已面臨相同的困境,自低點3,955起接近一倍的漲幅,已使台股本益比過高而須面對更加嚴謹的檢視,此刻不管是憑藉基本面或政策面的題材,其實質效益若無法超乎市場樂觀的預期,投資人就應有居高思危的風險意識。

此外,國際貨幣基金(IMF)9月底調升明年全球經濟成長率為正3%,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也預期明年全球每日原油需求將增加70萬桶,因此,油價在基本面的需求提升與美元走勢疲弱的趨勢下,向每桶80美元挑戰。

美元自3月以來走貶近12%,由於油價逐步走高,穀物價格也開始進行補漲,在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基期值回落後,未來物價水準將會逐漸回升。雖然景氣尚未進入自發性復甦的階段,但是由於美國利率偏低資金氾濫,讓國際投機客運用美元進行利差交易,進而引動大宗物資與原物料價格大漲,導致通膨加速的疑慮大幅升高。

國際熱錢大舉湧入亞洲市場,中國9月外匯存底創單月增量第三高,央行總裁彭淮南也指出外資匯入金額中約四千億元有炒匯之嫌,外資在壓力驅使下積極買超權值股,造就台股再創新高。

然而,經濟成長的速度若追趕不上股價的漲幅,被迫轉進股市的熱錢反將成為籌碼面的隱憂,從近期台積電的現股價格上揚與美國存託憑證(ADR)價格下滑,導致兩者的價差大幅縮小後,外資套利空間縮水,持股風險卻提高,令人質疑外資投資的動機何在,一旦外資買超動作停止甚至轉為賣超,台股拉回修正的壓力也將提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