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有立委發現,有些年貨包裝根本標示騙人!像是有一款枸杞標示苗栗公館農會輔導,但公館農會根本沒生產枸杞和黑棗,立委批評「這根本是詐騙行為」。
根據電視台記者的了解,台灣每年從大陸進口的枸杞,將近4000公噸,黃蓍將近3000公噸,佔市場大宗,至於包括民眾搶試喝的杏仁茶還有瓜子,台灣根本沒有生產,去年從大陸進口的5千多噸,也佔市場9成。
產地標示著「台灣」的年貨,似乎無法百分之百相信。電視記者實地走訪南北貨市場中發現以瓜子為例,雖然標示著「台灣」,但旁邊小小牌子卻寫著「蘭州」兩個字。
瓜子不標「中國」,而標示「蘭州」,小販在接受電視台記者採訪時的回答很妙:「如果說寫中國也是可以,只不過寫中國,大家都會敏感啦!」言下之意,似乎不直接寫明,消費者就不會做相關的聯想,也才會「放心地購買」…。
其次則是用豬肉乾混充牛肉乾的案例。消保官抽查5個縣市,共40件牛肉乾產品,結果有6件商品,驗出來根本就是「豬肉」。其中有的業者喊冤,說是工讀生搞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