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股受到美國次貸,二房風暴以及雷曼、美林、AIG財務危機三重打擊,金融指數從今年4月高點1,247點一路狂挫至9月18日盤中最低點674點,指數跌掉573點,跌點與90年代亞洲金融風暴出現時金融指數重挫582點相去不遠,顯示此次金融風暴衝擊台灣更甚亞洲金融風暴。

這波以美國為震央的百年僅見金融風暴,強度遠甚90年代的亞洲金融風暴。當時重創台灣的金融體系的原因之一,源自於利率大幅調降,金融機構資金大舉流向海外,海外投資著墨愈深或國際化程度愈高者,受金融風暴的傷害愈大。

其二,歷經雙卡風暴後,銀行大舉發展穩賺手續費的財富管理業務,近年業務規模大幅成長,銀行拼命銷售海外金融機構發行的連動債、結構債等衍生性金融商品,雷曼兄弟等業者突傳倒閉,引發銀行端及客戶端雙重傷,估計曝險部位各高達400億元。

日本野村總合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辜朝明去年第四季曾大膽預測,「美國次貸風暴現在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最糟糕的事情還沒開始,未來12到18月內還有更多的次級房貸面臨利息重設,屆時恐怕會出現更多違約,萬一次級房貸對金融業的衝擊擴大,美國經濟將嚴重受創,全球也會受池魚之殃」。從近期金融風暴肆虐全球來看,辜朝明此語不幸「一語成讖」。

辜朝明並點出,前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主席葛林斯班在2000年為解決科技泡沫而大舉調降利率,以房貸泡沫取代科技泡沫,雖解決當時的科技股泡沫化的問題,但之後數年房地產市場的狂熱,卻也造成全球金融機構與投資人共嚐苦果。

亞洲金融風暴出現時,台灣金融體系體質較孱弱,面對國際投機客突襲造成亞洲貨幣重貶,股、匯市同步重挫。雖經過2000年之後的二次金改,體質明顯好轉,各金融機構也紛走向國際舞台,全力推動業務國際化。

壽險業近年為消化龐大的資金去路,面對國內利率大幅跌落,甚至出現負利率的情況,資金大舉前進海外,損失情況仍不明朗,引發市場揣測,因而造成這波壽險股股價重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