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空已淬鍊出台股底部 | |
如果藍綠對抗加劇下的台股自然不易大漲。反之,雙方已有退場機制,台股將一舉攻破七千點,這種情況下,台股的漲勢恐怕會比其他股市來得凶猛。 | |
台灣政局的不安一直圍繞股市打轉,使得台股無法迅速站回七千點,這種情況可能還會繼續,不過利空影響力已愈來愈弱。 其實,在歷經二週的政治鬥爭之後,人民已愈來愈不耐,衝突也在拉大,不過以台灣人不喜衝突的個性而言,這些衝突似乎已開始受到譴責,雖然看起來嚴重,實際上還是茶壺裏的風暴。 外資看待台灣政局還是不如以往,並未出現悲觀的論調,因此仍然大舉買進,本土資金只有小幅進場,國人信心遠不如外資,當然國人對台灣的未來充滿疑慮,對國內政治鬥爭感到不安也不會太快結束,使得指數沒有大漲的可能。 台股壓抑愈久 未來漲得愈多 即使指數在區間盤整,但還是有類股輪漲的可能,在電子股先行上漲之後,又輪到中國收成股大漲,台灣的內需也出現反彈,各類股似乎都有機會上漲,主要還是在於目前雖然利空不斷,但是股價已處於低檔,尤其是最近電子業方才進入旺季,景氣逐漸好轉,股價也多半由低檔翻升。 一般以為手機、遊戲機、PC都將出現買氣,這也引發相關類股最近的走勢,其中可成、鴻準、宏達電已出現轉強的走勢,這只是相關族群的龍頭上漲而已,相關的上下游並未跟隨上來,往後這類族群應當會成為第四季的主流。 除了電子股之外,中國收成長股幾乎已逐漸走入長多的格局,不論統一、潤泰新、正新、建大、益航、中菲行等走勢極為強勁,中國收成股轉強,自然也是代表中國高度成長之下,受惠的台資企業雖然許多仍是停留在概念階段,但都是值得期待,也因此只要貼上中國收成,股價多半能夠大漲。 目前看來益航、建大、中菲行最為強勁,雖然短線已大漲一段,但是拉回仍可以擇機介入。因為中國的高成長仍舊持續。 同時在油價從高檔回落之後,通膨的壓力大大減低,對經濟成長雖然會有短暫的壓抑作用,但是金磚四國的成長仍舊不會停滯下來,油價也不會跌得太深,只要油價不出現飆漲,對整體經濟應當屬於正面的走向。 十月開始談判 兩岸關係在默默進步 因此中國收成股在最近一段時間之內,應當有希望成為電子股之外的強勢族群。至於國內的觀光及營運,外資一直看得很好,觀光有中國觀光客的利多,但是最近由於倒扁靜坐,使得除中國之外的觀光客減少,不過,十月兩岸開始談判,對觀光類股極為有利。 同時,兩岸關係的和緩,應當是逐步在進行中,而且政策的轉變會在倒扁期間默默的進行,大家只關心倒扁,全國為倒扁、挺扁瘋狂時,對兩岸關係還不會太在意,但是這也是民進黨政府此時瘋狂一擲的策略。 對的政策,應當在二○○八年進行,不必等到國民黨上台後再做,否則就很難成功,尤其是今天藍綠對抗已進入不可化解的局面,一旦國民黨重新執政,兩岸政策就很難推動,因為只要一推動,恐怕示威抗議就會接踵而來,屆時,恐怕比民進黨更難收拾。 房地產和營建 目前看法紛歧 因此,在二○○八年之兩岸政策的鬆綁應當是可以期待,現在投資中國收成股應當是恰當的時機。 至於內需的房地產和營建業,目前處於低檔,應有反彈出現,台北市的房地產是否已到高檔目前仍舊眾說紛紜,像外商麥格理就一直看好營建股,不過在油價下跌、通膨減弱、以及台灣的政局及資金外移下,都會影響到房價後勢。而且目前台北市的豪宅大增,新推出的房地產都是豪宅,需求量不是像宣傳的一樣好,未來恐怕還得進一步觀察。 炒作台灣房地產的另一說法是開放陸資來台購買房產,以目前台灣的房地產價位來說,除非是炒作力量極大,否則要再大漲,恐怕也不容易。中資來台也是一個不錯的夢,能否實現則未必,但實現前的炒作是極為自然的作法。 整體而言,第一波上漲的電子到目前進入整理,第二波開始向上的是中國收成股,這一類股目前還在進行中,以此看來,各類已上升到另一個攻擊線上,指數雖然都只是小漲,或是逐步攀升,但最危險的時機已過,拉回也不會太多。 |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