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前,在愛國西路上的財政部八樓大禮堂,14家金控老闆高高興興地從當時財政部長顏慶章手中,接下金控設立的許可函。

「財政部當時以辦喜事的心情,同意他們可以跨業經營,更期許他們能帶領台灣金融業走向大型化,為市場注入改革活力。」一位官員回憶當時的情景說。

金控競賽六年來,促成不少併購案的風起雲湧,外界普遍肯定,這是金控對金融市場帶來的最大效益。

整合旗下 充實銀彈

民國89年時國內的銀行家數出現53家的歷史高峰,現在剩下39家。

金控為擴大版圖,幾乎都採「併購」這個最快速的方法,主管機關大幅放寬對金控資本轉移規定,讓金控得以有效調配旗下子公司資源,做為併購銀彈。

富邦金是最顯著的例子。旗下富邦產險與富邦證券,分別減資100億元與70億元,上繳給金控,富邦金利用這筆錢開始對外併購,91年底富邦金收購台北銀行,92年9月又買下香港的港基銀行。

「還有金控為擴充版圖,不惜融資併購。」一位外資說,台新金併購彰銀,是典型代表。

不僅如此,金控業者在通路競賽下,也積極參與問題金融機構的標售,今年中信金標下花蓮企銀,國泰金也搶下中聯信託。

「這幾年金融市場的整併,幾乎以金控與外銀為主,」中華信評副總裁朱素徵說,金控的成立可說是一種「觸媒」。

跨業經營 打破藩籬

金控成立造成的另一項巨大轉變,就是「次產業藩籬的消失」。金控跨業經營的特色,打破銀行、保險、證券產業的界線。非金控業開始積極尋求策略聯盟的合作夥伴,即使不合組金控,也要相互跨售。

朱素徵形容,藩籬消失後,變成「泛金融業」,競爭對象也因此擴大,銀行業不再跟銀行競爭,可能還要跟保險、證券業競爭。

這種態勢下,中小型銀行的競爭壓力愈來愈大,中華信評觀察,中小型銀行獲利能力,已經不像金控時代前那麼賺錢,甚至是被「邊緣化」。金融市場已經出現M化,強者愈強、弱者愈弱。

金管會參事曾國烈認為,整合有效果,但仍不夠。根據金管會資料,89年本國銀行的分行家數有2,693家,現在已增加到3,295家。

分行家數持續成長,大家在同一個街角廝殺,惡性殺價,加上公股市占率仍高,銀行體系的結構並不理想,這是整個市場的問題。

惠譽信評副總李信佳說,台灣金融業整合的速度還是比較慢,主要是因為經營者都是家族,即使為了綜效而併購或賣掉,但還要顧慮股權的問題,情況較複雜。

金管會主委胡勝正認為,金融業經營的市場若只限制在台灣,當然會有over-banking(銀行家數過多)問題,如果把眼光放到海外,市場大餅可以無限擴大。

今年10月,胡勝正率團到歐美開法人說明會,也去看紐約、倫敦的金融區。他說:「在紐約,全世界較大的銀行都有設據點,倫敦市,幾乎每一棟建築都是金融機構,但也沒有家數過多的問題,因為它們把全球都當成市場。」

接軌國際 競爭指標

金管會要把國際化程度,作為評估下一階段金控競爭力的重要指標。

「過去台灣的金融業就像是飛彈快艇,在島內跑跑可以,現在變成驅逐艦,可以越洋到越南、大陸市場。」實踐大學風管與保險系主任彭金隆說,保險、銀行相繼到越南設點,國壽等保險業也積極拓展大陸市場,如果銀行可以登陸,他們也會去。

目前國際排名前百大銀行中,台灣的銀行仍掛零。除業者自己的努力是否足夠外,兩岸法令的限制,也一直是障礙。

一位金融業者忍不住抱怨說:「政府要我們走出去,最近的大陸市場卻不准我們去!」

台灣的銀行業無法提供兩岸三地台商的金融服務,眼尖的外國銀行看到了商機。短短一年時間,國際四大外銀花旗、荷銀、渣打及匯豐銀行,相繼併購本國銀行,搶攻台灣金融版圖。

結果卻讓人喜憂摻半,這樣的發展,能不能讓台灣的市場更加國際化?還是讓本國銀行更加萎縮?是台灣金融市場的新隱憂。

另一個令人關注的現象是,在政府鼓勵併購政策下,保險業挾著龐大資金,擔任金控併購策略的先遣部隊,加上金控投資等法令大幅鬆綁,併購市場活潑亂跳,都讓市場秩序、小股東權益等公共利益,面臨挑戰,也對金融監理帶來極大考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