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歐巴馬時代看全球 (1857)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原油期貨周五走勢震盪,終場收低1.7%。預期OPEC於周日的會議中,可能不會減產,為市場帶來壓力。
 
在OPEC於維也納舉行會議前,歐巴馬總統於周五與沙烏地阿拉伯國王通了電話。此外,能源部長朱棣文於周三警告,若OPEC減產,可能嚴動影響經濟復甦。

分析師說,他們試著告訴OPEC,此時他們應負責協助全球經濟復甦。

紐約4月原油下跌78美分,或1.7%,收於每桶46.25美元。儘管原油周五下跌,本周則上漲1.6%。

原油交易本周走勢震盪。周四,原油大漲逾11%,創三周來最大漲幅,前二個交易日則下跌10%。

周四大幅上漲後,分析師說,原油明顯超買。

減產與否?

OPEC內部爭辯是否該進一步減產,有會員國要求完全遵守先前宣布的減產決議。

分析師指出,有幾項因素可能讓OPEC維持產量不變。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股神」巴菲特表示,旗下的波克夏投資公司不必再遠度重洋到歐洲尋找併購標的,因為現在美國就有許多投資良機。不過,巴菲特自己的波克夏公司反而成為投資人放空的對象。

巴菲特接受訪問時指出,隨價格下滑、併購競爭者退出市場,美國已出現許多收購機會,不過他不排除在其他國家的交易。

巴菲特說:「依情況的演變,美國的機會大增。」對總部在內布拉斯加州奧馬哈市的波克夏來說,本土交易「機率較高」,但他「也可能明天就接到一通電話,討論一些英國或德國的公司」。

這和巴菲特去年5月的態度大相逕庭,當時他大張旗鼓造訪瑞士、德國、西班牙和義大利等四國以尋覓潛在標的,聲稱美國缺乏投資機會。

巴菲特去年7月承諾,買進陶氏化學公司(Dow Chemical)30億美元優先股,協助收購羅門哈斯(Rohm & Haas)。他還投資80億美元買進奇異及高盛優先股,賣出部分柏克夏對嬌生(J&J)、寶鹼(P&G)及康菲石油公司(ConocoPhillips)持股。上個月又同意買進瑞士再保公司(Swiss Reinsurance)價值30億瑞士法郎(26億美元)的可轉換債券,及包括機車製造商哈雷公司(Harley-Davidson)等多家企業的公司債。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東京股市近日一再探底,9日的日經指數以7086.03點作收,創下26年來超低水準,後雖稍有反彈,12日仍以7198作收,跌幅2.4%。日經指數的最高點發生於1989年12月29日,是38957.44點,迅速下跌後,在18000點左右盤整到2000 年。再受科技泡沫崩潰影響,再跌到2003年的7603.76。在全球復甦時,2007年2月26日創下熊市以來的最高紀錄18300.39點。但今天受金融海嘯影響,已經跌掉一萬多點,是這波經濟危機下,全球受傷最重的股市之一。

股價是經濟的領先指標。股價反應的還是基本面問題。由於全球需求銳減,日本經濟陷入二戰以來最嚴重的衰退,去年第四季國內生產總值按年率計算下降 12.7%,降幅是美國同期的3倍多。去年12 月經常帳還有1254億日圓順差。但由於出口量銳減,經常帳收支出現逆轉,1月經常帳逆差1728億日圓(18億美元),是13年來首見,也創1985年以來的最高赤字。另外,日圓升值和國際利率下滑也使海外的投資獲利大幅減少,因此日本經常帳就出現鉅額赤字。

回顧歷史,日本在1603年起的江戶時代採鎖國政策,只有在長崎臨海與荷蘭和中國清朝少量的交易。明治時代1868年到1912年間的維新,則奠定後來的發展基礎,一方面積極廢藩置縣,確立國家制度,如設立帝國議會及制定憲法;另一方面富國強兵,以培植產業及加強軍力為國策推進。二戰雖對日本經濟產生了毀滅性的打擊,戰後日本也出現嚴重的通貨膨脹,但戰後的經濟表現是有目共睹的。隨著韓戰的爆發導致軍需增加,使得重工業快速復興。1955年開始,日本進入以製造業為核心的經濟快速增長時期。1964年,東京成功舉辦奧運會;同年日本加入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正式躋身先進國家之列。1973年,由於能源危機,日本經濟由高速成長轉入安定成長階段,但成長速度仍遠高於其他先進國家。日本主要的出口產品由鋼鐵轉為汽車與電機電子產品,對國際的影響反而更加深遠。

到1990年之前,日本人在國際上的表現不可一世。哈佛大學教授傅高義出版的「日本第一」(Japan as Number One),就是當時的代表作。世界各國也都在問:日本能,我們不能?然而90年代,世界經濟突飛猛進的十年,日本卻在泡沫崩潰後沈睡。雖然自2002年起,世界經濟轉好,在外需的提振下,日本經濟景氣出現好轉,實現了景氣擴張期的最長紀錄。但另一方面,大部分民眾並沒有切實的感受到景氣回復。因此日本有學者就稱2002到2007年的景氣擴張為「格差景氣」或「貧富差距的景氣」。

如何正確形容日本社會?過去最有名的一本書是「菊花與劍」。作者潘乃德,美國著名的心理人類學家,道出日本人性格上的對比。他認為日本文化充滿了詩意與矛盾的雙重性格,例如日本人愛種菊花,愛花道,也愛劍道。菊花象徵雅緻祥和,劍道則象徵日本軍閥的好戰殘暴。其他類似的「映襯」現象有傲慢而尚禮、呆板而善變、馴服而倔強、忠貞而叛逆、勇敢而懦弱、保守而喜新…等等。

但是,現在的日本社會,就有點阿Q。歐巴馬2月9日上任首次記者會,為說服國會通過經濟振興法案,以免危機變成災難,就用日本1990年代的經濟泡沫化危機為例,類比美國當前狀況,強調日本當時就是未能快速因應,才導致後來「失落的10年」。把日本當作反面教材,引以為戒。雖然日本媒體都予以報導,對日本成了美國的「教訓」,也深不以為然,但終究只是一日新聞。

同樣的,現在雖然在金融海嘯的影響下日本股市破底,但日本人並沒有太大的感覺。或許從1989年底,日經指數崩盤,泡沫破裂,資產價格大幅下跌,對爛經濟已經習以為常,不再抱有太大的期望。沒有希望,就沒有失望。

看來日本在金融海嘯裡載沈載浮,談復甦都還是奢望。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美國《富比世》雜誌十一日公布最新全球億萬富豪排行榜,微軟公司創辦人蓋茲以四百億美元身價,重登首富寶座。台灣首富為富邦集團的蔡萬才家族,身價卅三億美元,較上次統計縮水十億美元;旺旺集團董事長蔡衍明以廿六億美元居次,而且全球總排行從七四三名躍升為二四六名。

     由於金融海嘯與經濟衰退重創全球產業,富豪財富也跟著大幅縮水。《富比世》指出,今年身價十億美元以上的富豪只剩七九三人,較去年銳減三三二人;財富總值約兩兆四千億美元,與去年相比蒸發兩兆美元。眾家鉅子的財富平均約卅億美元,較上次統計縮水二三%。

     台灣、中國、香港三地分別有五人、廿八人、十九人上榜,總計五十二人,較上次統計少了廿三人。華人首富仍是香港長江實業集團負責人李嘉誠,身價一六二億美元,全球排名第十六。不過李嘉誠也未能倖免於這一波經濟危機,資產縮水一○三億美元,排名下滑五名。

     台灣五位上榜的富豪,除了蔡萬才家族、蔡衍明之外,三到五名分別為鴻海集團的郭台銘(二十億美元,排名三三四)、廣達電腦的林百里(十六億美元,排名四五○),以及首度進榜的聯邦集團創辦人林榮三(十億美元,排名七○一)。

     去年的台灣首富蔡宏圖家族,今年黯然退出;同樣名落孫山的還有台塑集團的王永慶家族,以及遠東集團的徐旭東。

     蓋茲過去一年資產失血一八○億美元,但因為其他富豪損失更多,因此仍以四百億美元的身價重登榜首。去年榜首投資大師巴菲特,因旗下波克夏.海瑟威公司(Berkshire Hathaway)股價慘跌,只以三七○億美元排名第二。去年榜眼墨西哥電信鉅子斯利姆(Carlos Slim)以三五○億美元退居第三,資產縮水二五○億美元。

     《富比世》指出,排行榜上的七百多位億萬富豪之中,六五六人的資產是負成長,只有四十四位逆勢上揚。華爾街金融大亨尤其受創慘重,花旗集團(Citigroup)前任董事長魏爾掉出榜外,美國國際集團(AIG)前任董事長葛林堡的十九億美元資產更是蒸發殆盡,只剩不到一億美元。

     美國仍是億萬富豪最多的國家,有三五九人上榜,總資產佔四五%,在排行榜前二十名中佔了十名。

     退步最多的國家則是俄羅斯與印度,各有五十五名與廿九名「前」億萬富豪陣亡。紐約擁有五十五名上榜富豪,取代俄羅斯首都莫斯科,成為全球富豪最多的城市。

    金融海嘯讓中國內需產業富豪資產大增,國際知名財富刊物《富比世》昨日公布〈二○○九年全球富豪排名〉榜單,許多以房地產、科技為本業的中國富豪,因受金融海嘯衝擊資產大幅縮水、排名大幅下降,而原甚少受青睞、以內需市場為主的傳統行業富豪則鹹魚大翻生,紛紛擠進中國富豪榜成為新耀眼新星。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量的政府支出,及Fed史無前例的降息,加上其他振興經濟措施,最終將導致通貨膨脹。這幾乎成了投資人的常識。
 
然而分析師Gary Shilling卻說,通貨膨脹大幅上升,美元疲弱,在未來的確可能看到,但時間上,可能較大多人的預期要晚許多。

事實上,Shilling說,與通貨膨脹完全相反的通貨緊縮,最有可能在2009年出現,原因在於商品價格大幅下跌,庫存過多,自1930年代以來首次出現大幅減薪,及許多行業產能過度。

Shilling相信,通貨緊縮的前提已全部到位:

1.經濟負成長:消費減緩加上金融業降低槓桿比例,意謂一旦經濟復甦,2%至2.5%的GDP成長將會是新的正常水平。但他並不預期經濟會很快復甦。

2.科技帶動的生產力:勞工擔憂失去工作,僱主則堅持降低成本,這意味科技帶來的生產力效益,將會發揮到極致。

3.全球化:新興市場較低的勞工成本,已經壓低了全球的消費者物價。目前的經濟下滑情勢,將進一步迫使出口商降價,以增加競爭力。

有二點值得一提。首先,Shilling是兩本有関通貨緊縮書籍的作者,所以較傾向預期這種結果。

第二,他並不特別擔憂赤字上升或政府的揮霍方式。他相信一旦經濟復甦,增加的稅收將能填補赤字,且一旦通貨膨脹抬頭,Fed將迅速移除過多的流動性。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原油期貨周四大漲逾11%,創三周來最大漲幅。預期OPEC在周末的會議中,將進一步減產,為市場利多。
 
過去二個交易日,4月原油大跌了10%。

美國股市連續第三天上漲,亦有助支撐原油市場。

天然氣期貨亦上漲,數據顯示,上周庫存下降幅度大於預期。

紐約4月原油上漲4.70美元,或11.1%,收於每桶47.03美元。

分析師說,這全有關OPEC。謠傳俄羅斯亦要求OPEC減產,並說將與OPEC一致行動。

控制全球生產約三分之一的OPEC,定於周日在維也納舉行會議,是否進一步減產,已起了爭議。

有會員國要求應完全遵守稍早減產協議,而無需進一步減產。

分析師說,若周末的會議,只是承諾保持警戒,市場可能感到失望。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美國2月零售銷售降幅低於預期,醫藥股走強,且投資人搶進近來跌深的銀行股與其他類股,美國股市連續第三天上漲。分析師說,直至本周一,股市嚴重技術性超賣,市場因而找藉口上漲。未來漲勢是否持續,端視金融股而定。
 
道瓊工業平均指數收高239.66點或3.46%至7170.06。

Nasdaq指數收高54.46點或3.97%至1426.10。

S&P 500指數收高29.38點或4.07%至750.74。

費城半導體指數收高7.35點或3.50%至217.37。

道瓊與S&P 500指數周一創新12年收盤低點,過去二天,主要指數反彈上揚。預期主管官員可能恢復「平盤之上」規定,阻止空頭摜壓股市,及傳言一項會計原則可能暫停或改變,亦有助股市上漲。

分析師說,在金融股觸底前,市場難有支撐。沒有健康的金融股,大盤亦難健全。

周四國會針對市值計價會計原則,進行聽證會。批評者說,該會計規則強迫企業以出清價格減記資產,對銀行業造成壓力。但支持者則說,該規則提供了銀行持有資產的實際價值。

馬多夫--華爾街巨騙之一--對11項指控,全數認罪。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隨著美國銀行業巨擘花旗銀行2009年前兩個月已開始獲利的消息激勵下,近日美股出現強力反彈,也帶動11日全球股市勁揚。也因此,近日投資市場的焦點皆在探究美股的大反彈是否意味著最壞時刻已過,風險性資產布局時刻來臨,事實上,美股來到近12年低點後,許多空頭投資大師都一反常態,開始喊進拉高股票時機到!

     近日末日博士麥嘉華(Marc Faber)在接受彭博訪問時就指出,「現在到4月底,股票可望反彈。政府的努力無法振興經濟,但是會帶動股市上漲。」但他也強調,未來仍有下跌空間,標準普爾500指數可能會再跌27%,跌到500點以下才落底,因此未來10年投資股市可賺錢。

     除了麥嘉華之外,還有一位掌管1400億美元、看空美股10年的基金經理人傑若米.葛拉漢(Jeremy Grantham)表示,未來7年股市投資報酬將達10%到13%,投資人應該將分階段降低現金部位,轉進股市。不過,他也預期標準普爾500指數可能會先跌破600點,才會展開反彈。

     富達證券昨日公布的第二季投資展望也指出,目前已是逢低適度調高風險性資產如股票、高收益債券比重的時候,因新興市場及成熟國家本益比都來到20年低檔區。據耶魯大學研究,美股2008年創下史上第二大跌幅,僅次於1931年,但1931到1933年的股市漲跌幅為-50%到-40%、-10%到-20%、50%到60%。

     美股2003年的經驗,築底花了9個月,且築底階段上下20%的震幅是常見的,目前美股僅築底4個月,富達證券預期下半年才有較大反彈。且股市最大的反彈往往在牛市來臨初期。據統計,1930年到2008年間標準普爾500指數在牛市的表現,平均來說,牛市第一年的漲幅就占整個牛市漲幅的41.5%!

     富達證券建議,值此時投資人可分散投資全球新興市場股市,在債市部分,公債雖還是有行情,但也可適度拉高高收益債券及投資等級公司債比重。

     德盛安聯國際投資諮詢研究部副總經理陳彥婷建議,投資人第二季前宜採取股債平衡的投資策略。在債券的部分,隨著全球央行降息接近底部後,市場目光焦點已由債券降息題材逐步轉往政府積極購買的MBS與投資等級公司債兩大區塊。

華爾街名言:市場在絕望中落底。正當美國經濟數據差到不能再差,壞消息不斷,或許經濟落底就為期不遠,市場法人指出,自美國進入經濟衰退以來,至今已長達13個月,離底部不遠了,在歐巴馬政府展開一連串救市之後,美國經濟有機會在下半年開始出現轉好跡象,股市會先行反應,可以提早布局美國小型股。

     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NBER)公布,2007年12月經濟衰退以來,至今已長達13個月;隨著商品價格下跌化解通膨壓力,即使今年上半年各項經濟數據不佳,但此次經濟衰退有機會在下半年出現轉機,並於2010年宣布衰退結束。

     若美國經濟已經處於衰退末段,美股是未來下一波的投資重點,投資人應提早布局大型股,還是小型股?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原油期貨周三大跌逾7%,跌破每桶43美元。數據顯示美國原油庫存意外上升,支撐了原油價格上揚。
 
美國能源資訊局(EIA)公布,上周原油庫存增加70萬桶。接受Platts公司調查的分析師平均預估為減少100萬桶。

紐約4月原油收低3.38美元,或7.4%,至每桶42.33美元。

EIA報告亦顯示原油需求下降。過去四周,原油產品供給平均每日為1930萬桶,較去年同期下降2.1%。

分析師說,根據基本面,原油市場仍非常利空,OPEC定於15日舉行會議,增加了減產的可能性。

該報告亦帶來部份利多消息,3月6日結束的一周,汽油庫存減少300萬桶,分析師預估為減少120萬桶。

過去四周,汽油需求較去年同期上升1.6%。

其他原油產品方面,4月新配方汽油下跌3.5%至每加侖1.2512美元,4月熱燃油下跌1.4%至每加侖1.1987美元。

中國大陸的經濟消息,亦對周三原油市場帶來壓力。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油價大幅下跌,投資人持續擔憂銀行業,美國股市走勢震盪,但終場收高。科技股漲勢領先,Nasdaq指數連續第二天收高。道瓊與S&P 500指數則僅小幅上揚。美國股市今早上漲,而後震盪整理,尾盤再度上揚,終場小幅收高。
 
道瓊工業平均指數收高3.91點或0.06%至6930.40。

Nasdaq指數收高13.36點或0.98%至1371.64。

S&P 500指數收高1.76點或0.24%至721.36。

費城半導體指數收高4.18點或2.03%至210.02。

周二,美國股市大幅上漲,三大主要指數均創下今年以來最大漲幅。Citigroup (C-US;花旗集團)淡化了對未來的擔憂,及主管官員說將恢復「平盤以上規定」,限制放空交易,為股市主要利多。

因擔憂全球經濟衰退,股市經歷了二個月的賣壓,道瓊與S&P 500指數周一創新12年收盤低點,Nasdaq亦創新6年收盤低點。周二的漲勢,部份即反應該大跌走勢。

分析師說,現在說股市底部已出現,尚嫌太早。通常最大的漲幅會出現在空頭市場。金融股必須先觸底,因為該類股在經濟中扮演了要角。銀行機構尚未穩定,是經濟尚未回穩的原因。

在周二大幅的漲勢後,三大主要指數今年仍大幅走低。道瓊下跌了21%,S&P 500下跌20%,Nasdaq下跌14%。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美國聯準會(Fed)主席柏南克(Ben Bernanke)周二在華府公開演說時重申全面翻修美國金融主管體系的迫切性,並提出金融改革四大要點:解決金融機構太龐大不能倒閉的問題;增強法規、清算等金融基礎建設以強化壓力下的表現;檢討主管政策和會計法規,以免擴大金融與經濟景氣循環的波動幅度;考慮是否成立單一當局,統籌監督與解決系統性風險。

     柏南克在外交關係協會發表演說時表示,美國的金融主管體系必須全面改造,以強化監督銀行、共同基金和大型金融機構,因為他們的倒閉將使整體經濟陷入險境。「我們必須有一套全面、完整的金融體系主管策略,而不只是個別的元素」他說。

     他形容當前的金融風暴是1930年代大蕭條以來最為嚴重,在政府穩定金融體系之前,「持久的經濟復甦是不可能實現。」

     至於由單一當局統籌監督與解決系統性風險,柏南克表示,有的評論者建議由聯準會擔任系統性風險主管當局的角色,可是也有人擔心再承擔這項責任,將使聯準會負擔過重。他表示,聯準會到底適不適合這份工作,端視國會如何界定這個新主管當局的角色。

     柏南克提出的四大要點包括國會通過立法,讓主管機構能夠用井然有序的方法處理大型金融機構倒閉,類似聯邦存保公司(FDIC)處理銀行倒閉的方式,才能把金融體系和全國經濟所受的衝擊降低到最輕程度。

     此外,「大到不能倒」的公司應該接受更加嚴格的監督,以避免他們承受過度風險。柏南克指出,聯準會企圖找出「最佳做法」,好讓金融公司可以偵測問題點,同時妥善管控風險。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原油期貨周二下跌,美國政府預期經濟持續疲弱將削減原油需求,因而調降了原油價格預估,為市場利空。
 
紐約4月原油收低1.36美元,或2.9%,至每桶45.71美元。稍早,因預期OPEC在本周稍後的會議中,將進一步減產,原油因而上漲至48.32美元高點。

美國能源資訊局(EIA)發布月報,預估今年油價平均每桶為42美元,明年則為53美元。一個月前預估分別為43與55美元。

分析師說,市場已有技術性超買,漲幅已過度。政府的價格展望亦提醒投資人,需求仍不佳,且可能不會很快復甦。

近幾日,黯淡的經濟預測主導了市場。最近的一項預測,國際貨幣基金(IMF)主席說,今年全球經濟將緊縮。世界銀行亦於3月8日發布報告指出,自二次大戰以來,國際經濟可能首次出現緊縮。

EIA月報並預期,2009年原油每日需求將減少140萬桶,較一個月前預估,多了20萬桶。

美元走低,衡量美元對一籃六種貨幣表現的美元指數下跌至88.864,周一尾盤為89.177。

美元疲弱通常支撐以美元計價商品上揚,如原油。

周三,美國將公布上周能源庫存報告,預估上周原油庫存下降。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花旗集團的擔憂消退,且主管官員說可能恢復限制放空交易,在金融股漲勢帶動下,美國股市周二大幅上漲,三大主要指數均創下今年最大漲點。道瓊大漲379點,或5.8%,S&P 500漲幅達6.4%,Nasdaq更上漲達7%。
 
道瓊工業平均指數收高379.44點或5.80%至6926.49。

Nasdaq指數收高89.64點或7.07%至1358.28。

S&P 500指數收高43.07點或6.37%至719.60。

費城半導體指數收高15.37點或8.07%至205.84。

Citigroup (C-US;花旗集團)股價大漲38%,帶動了金融股走高。美國銀行,富國銀行,摩根大通銀行,高盛銀行與摩根士丹利銀行均上漲。KBW銀行股指數大漲15.6%。

今日股市漲勢廣泛,道瓊30檔成份股全數上漲。除了金融股外,其他大漲的股票包括Alcoa (AA-US),Caterpillar (CAT-US),General Electric (GE-US;通用電器)與General Motors (GM-US;通用汽車)。

大型科技股亦上漲,包括 Cisco Systems (CSCO-US;思科),eBay (EBAY-US),Dell (DELL-US;戴爾),Google (GOOG-US)與道瓊成份股Intel (INTC-US;英特爾)。

分析師說,花旗開啟了漲勢,而後美國眾院金融服務委員會主席Barney Frank說,將恢復平盤之上始得放空規則,亦對股市漲勢大有助益。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最近為了CECA、ECFA而爭論不休,反映出面對中國大陸壓力的集體焦慮。其實,世界上許多國家都對中國充滿著矛盾情結。這一波全球金融風暴加重了中國在國際經貿舞台上的份量,與美國形成的共生結構成為穩定全球金融體系的關鍵,更令此種複雜情緒表露無遺。

上週在美國的常春藤名校之一發生一起令人遺憾的種族歧視事件。位於美國東北部新罕布什爾州的達特茅斯學院(Dartmouth College)日前任命一位亞裔學者出任新校長,這是常春藤名校有史以來首次出現亞裔校長,本應是美事一樁,不料在風氣保守的校園引起軒然大波,部分學生在網際網路上或用電子郵件散發充滿種族歧視的反對言論,引發社會關注。

不過,這起事件的震撼之處並不僅在於種族歧視,而是達特茅斯學院的學生把韓裔的新校長誤認為華裔,所散發的種種攻訐言論完全是針對華人。在當前美國深陷金融危機及經濟衰退之際,各界不禁揣測這是對中國經濟力量崛起感到不安而產生的投射心理。部分媒體更重提發生於1980年代的陳果仁事件,以做為對照。(陳果仁是一名住在底特律的華人,當時美國汽車業正遭逢日本車大軍壓境的衝擊,汽車業重鎮底特律的美國白人對日本人充滿敵視,陳果仁就因被誤認為是日本人,而在一場細故口角中遭到毆打致死。)

平民百姓會對中國崛起感到不安,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受到政府與媒體態度的影響。面對現今全球只有中國大陸能以巨額資金刺激內需來創造商機,多國政府都有著欲迎還拒的複雜情緒。公然製造對立者如法國,已經嚐到訂單流失的教訓。與中國刻意保持疏離的加拿大政府,此時則承受企業界要求改善對中關係的壓力。近來中國大力推動國內建設,在國際間增加採購原物料並積極探詢投資機會,對中國敞開雙臂歡迎的澳洲因此受惠,同樣擁有豐富天然資源的加拿大卻只能望而興嘆。

前幾天英國金融時報的社論明白指出,全球所面臨的最大挑戰就是因應中國的崛起。英國首相布朗上週赴美國訪問,他在美國國會發表演說時特別強調全世界仍然需要美國的領導,歐洲將是美國的堅定盟友,言下之意即是不希望全球均勢出現改變。至於擬議中的區域組織「東協加三」,日本則是堅持應該邀請美國加入,並且赤裸裸地表現出對中國成為主角的憂心。日本宣稱唯有美國加入才能促使中國扮演負責任的大國,欲藉美國牽制中國的意圖明顯。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全球股市相繼破底,「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昨晚在美國國家廣播公司財經新聞網(Consumer News and Business Channel,CNBC)預言美國經濟5年後將完全走出低潮,美股長線展望勝美債,但底部仍未出現。
巴菲特說:「美國經濟如今有如摔落斷崖般,悽慘程度瀕臨我的想像極限,同時不可能一夕好轉,復甦不會來得太快。」但他重申相信美國經濟這次有辦法走出低潮,5年後必定恢復正常。

重申5年後恢復正常
不過,巴菲特有點後悔月前投書《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建議投資人承接美股,認為應再晚幾個月發表這篇文章,但他仍相信從10年長期投資觀點來看,美股的投資報酬率仍然高於美債,惟目前市場仍未落底。
巴菲特指出,不少銀行目前體質良好,在融資成本低廉的環境下,很有機會走出當前困境、轉虧為盈,但未來市場可能面臨游資過盛的問題,通膨有超越1970年代石油危機時期的隱憂。
對美國政府的危機處理,巴菲特表示,要不是美國財政部與聯準會(Federal Reserve)去年9月介入,情況會更糟,他建議政府未來救市應以確保存戶信心為重點,讓存款大眾知道,他們的錢不會隨銀行倒閉而消失。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美國經濟不佳,盡人皆知。此時的勞工與屋主最為悲哀,這二者之間還有著直接的關連。
 
市場廣泛傳言,就業市場淪落到了1980年代初期以來最糟的地步,房屋市場則創下大蕭條以來最低迷的程度。但是這一切又代表著什麼?

Invesco公司分析師Diane Garnick根據幾項數據,對目前的經濟下滑情況,提出了部份觀點:

有1160萬美國人正式失業,或相當於俄亥俄州的人口。

2月份有65.1萬美國人失去了工作,比美國目前的警察總數還多。

美國有3億人口,平均每個家庭3.19人,亦即美國約有9365萬個家庭。假設每一個家庭有能力擁有一棟房子,而且只有一棟,那麼市場就多出了3200萬棟房子。

對不動產市場而言,更糟的是,由於黯然的經濟環境,雙親與子女同住的情況日益增多,這使得家庭的平均人口逐漸增加。

這種二代同堂數量增加,意味市場上過多的房子,數目更為龐大,願意或有能力進場消化供給的買主則越來越少。

這些因素使得Garnick不相信歐巴馬總統的抵押貸款修改計劃能真正解決房市危機,所以她預期,經濟或股市觸底前,仍有漫漫長路。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原油期貨周一收盤突破每桶47美元,創二個月收盤高點。預期OPEC將進一步減產,為市場利多。
 
分析師說,OPEC在3月15日的會議中,預期將會減產。此外,中國能源局官員說,中國應使用部份外匯儲備,購買更多戰略商品,如原油。

紐約4月原油收高1.55美元,或3.4%,至每桶47.07美元,創近月合約自1月6日以來最高收盤水準。

分析師說,原油價格本周可能受到OPEC進一步減產的傳言所左右,這可能將油價推升至每桶50美元。但由於投資人規避風險,且擔憂全球經濟,油價不太可能持續上揚。

但亦有分析師淡化OPEC的衝擊。一分析師說,原油漲勢過度。OPEC仍難遵守目前的配額,欺騙仍是一項問題。

周一交易中,原油稍早大漲逾7%至48.83美元高點,但下午交易中,因美國股市清除漲幅,原油漲勢動能亦消退。

OPEC會議

自去年9月以來,OPEC已每日減產420萬桶,相當於全球原油需求的約5%。

OPEC秘書長el-Badri周一說,油價每桶40美元並不恰當,因為無法保證2013年以後的未來產能投資。他並說初期減產遵守率為85%。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默克藥廠以411億美元併購Schering-Plough,並未能讓投資人擺脫經濟擔憂,華爾街周一下跌,道瓊與S&P 500指數再創12年收盤新低。美國股市今日走勢震盪,早場下跌,而後反彈上揚,接近中午時,再度走低。
 
道瓊工業平均指數收低79.89點或1.21%至6547.05。創1997年4月15日以來收盤低點。

Nasdaq指數收低25.21點或1.95%至1268.64。

S&P 500指數收低6.85點或1.00%至676.53。

費城半導體指數收低4.54點或2.33%至190.47。

分析師說,金融股以外股價已具吸引力,但大多投資人心態保守。他們見過太多虧損,只守於場外。短期內,股市難大幅上漲,投資人只注意信用市場的動盪,及就業數據。

巴菲特說,美國經濟跌落了雲端,但將會復甦。

上周五,美國股市上漲,結束了壓力的一周。美國公布2月就業報告疲弱,股市下跌至12年低點,尾盤則見反彈。

由於缺少利多消息,股市傾向走低。今年以來,道瓊與S&P500雙雙下跌了近25%。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再多財政政策的刺激,如果無法重行架構一個健全的金融體系,經濟的復甦終將不可能持久。這一個月來,面對美國新政府提出種種天文數字的紓困與計畫方案,市場上卻普遍瀰漫高度的不安,這正反映對於美國金融系統是否能在近期的未來,重建與否的懷疑。

     美房產跌、法拍屋增 未見改善

     美國在小布希政府時代,已運用了各種積極的財政與貨幣政策去對抗金融海嘯的傷害,新任總統歐巴馬上台,更曾多次宣示將採行更大幅度與預算規模的援助計畫。但至目前,政策的效果雖然可能暫時抑制了「通貨緊縮」的預期,因而並未陷入全面性的需求衰退,但針對問題最大的源頭,也就是房地產價格持續滑落,法拍屋持續增加,銀行壞帳因而持續大幅提升的困境,並未見改善。

     所謂「未見改善」可從許多角度觀察得知。首先,美國房地產價格仍在下降中,雖然自去年十月時一般預期美國房價至少須再下跌十%才可能回穩,但自去年第四季至今,房價的跌幅已超過十%,且未見止跌跡象。法拍屋的數量更是有增無減,二○○八年全年上升八十一%,目前仍在增加中。

     一般而言,處理銀行壞帳之所以速度及效率極為關鍵,是因為如果時間拖延,問題往往擴大而更加一發不可收拾。像美國各家銀行目前除面對房地產的壞帳,更因為受景氣拖累的企業倒閉及個人失業的雙重壓力,造成銀行非房地產的放款也開始出現壞帳的現象,造成銀行問題雪上加霜。

     政府處理銀行壞帳 市場沒信心

     究竟為什麼拖延呢?其實從去年九月雷曼事件後,有太多聲音要求「快速解決」,但截至目前,不論是美國前財政部長鮑爾森,或是新任財政部長蓋斯納,仍讓市場認為速度不夠快,勇氣與決斷力也有所不足。許多具爭議性的議題上,沒有看到美國政府果斷地去規劃與執行。日前美國財政部及聯準會推出各項金額龐大且做法新穎的金融救助措施,包括聯準會直接提供資金給房貸戶,例如承諾購買五千億美元的不動產抵押證券;財政部直接介入信用卡貸款及車貸等作為,但對於一些較關鍵的問題則仍缺乏答案,因此市場信心無法回升。

     一個仍是最根本的老問題,就是大規模的金融機構究竟該不該救。美國今年以來小銀行關門事件不斷,平均每星期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都要接手兩家銀行,FDIC的資金也因此由一年前的五二○億美元下滑至現在的一九○億美元,但處理的究竟都是規模較小的銀行。經過雷曼事件後,大家普遍認為美國應該不會再一次放手讓大銀行倒閉,但目前的問題卻也膠著於,如果大銀行不能倒,那麼要由誰來埋單,承受銀行的損失呢?

     美國新財長蓋斯納提出的銀行壓力測試,預計結果將於今年四月底出爐。如今大家最關心,卻尚未有答案的問題,在於這些測試結果出爐後,究竟下一步為何?是打算讓沒有通過測試的銀行接受倒閉的命運,還是政府反正還是要救助?如果反正要救,那麼測試的意義何在?總不會只是為了估計資金缺口有多大吧!

     銀行資金缺口大 債權人剉咧等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原油期貨周五上漲,突破每桶45美元。美元疲弱及預期OPEC進一步減產,抵銷了美國失業率上升至逾25年高點的利空。
 
紐約4月原油上漲1.91美元,或4.4%,收於每桶45.52美元。本周,原油上漲了1.7%。

美國勞工部周五公布,美國2月非農業就業人數減少65.1萬人,失業率上升至8.1%,創1983年12月以來高點。分析師預估為就業人數減少65萬人,失業率為8%。

過去四個月,美國失業人數增加了逾250萬。

分析師說,原油價格上漲,係因就業人數大減,削弱了對美元的信心。但預期原油很快應會下跌,因為全球其他地方亦有就業問題。

周五尾盤,歐元上漲0.6%至1.2617美元,美元指數報88.830,周四尾盤為89.046。

美元疲弱傾向於推升以美元計價的原油價格。

分析師說,就業報告公布前,傳言非農業就業人數可能減少100萬人。公布的數據較謠傳的數據為佳,使得風險胃口增加。

原油價格本周走勢震盪。周一大跌10%,未來二個交易日,完全收復了該跌幅。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