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人間萬事 (147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人,不管有沒有信仰宗教,基本上人都是宗教的動物。全世界數十億的人口,儘管國家不同、膚色不同、文化不同,但是都有宗教信仰。有人說他不信宗教,可是一旦重病的時候、苦難的時候、危險的時候、生死交關的時候,他就知道宗教信仰的重要了。

自古以來,信仰也是不斷隨著人類文化的發展,慢慢昇華,慢慢進化,信仰也有進化的層次,略述如下:

一、對自然的尊敬:人類在混沌初開的時候,對宇宙大自然不了解,這時候很容易對大自然產生崇拜。例如,看到風雨雷電,就認為這一切現象,好像都有神明的力量,都是神明的功用。甚至舉凡山川大地、森林樹木,在人看來,山有山神,地有地神,水、火、大樹、石頭,都有自然的神力,都有不可思議的力量,因此很自然就對大自然生起敬畏之心,這就是最初的宗教信仰。

二、對英雄的崇拜:及至人類的歷史慢慢發展,在人群中產生許多英雄及傑出人物,如孔子、孟子、關公、諸葛亮、文天祥、岳飛、媽祖等。人們崇拜他們救人救世的英勇事蹟,等到他們死後,便為之建廟祭祀,這時候就是英雄宗教的信仰了。

三、對神鬼的迷思:有人在現實生活中,感受到冥冥中還有另外一種神秘的力量,讓他感到高不可測,他就聯想到神仙的世界,想到來無影、去無蹤的鬼神,因此對沒有見到、也不可知的鬼神生起信仰,並以此為依靠,所以神權的世界就這樣普遍開來了。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現代人追求速成,凡事都希望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其實世間沒有一蹴可就的事,當然也沒有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事。

話說有一位國王,皇后剛為他生下一個小女兒,他嫌小嬰兒太小不好看,於是貼出告示,只要有人能讓小公主「立刻長大」,立刻就有重賞。

有位醫師前來揭告示,他說自己有辦法可以讓公主立刻長大,但先決條件是,國王十二年不可以和公主見面。國王立刻答應。十二年後,醫師帶著長大的公主來和國王見面,國王一見歡喜不已,公主真的「立刻」長大了。

其實,世間上那有「立刻長大」的人,那是十二年歲月成就的。中國人不是也有一句老話說「十年有成」,可見什麼事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例如:

一、學問不是一朝一夕可以進步:做學問的人,從啟蒙到背誦、應對、作文、申論,所謂「十載寒窗」;一個飽學的士子一朝功成名就時,背後是多少歲月的苦讀累積而成,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進步。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Dec 21 Sun 2008 09:04
  • 傾心

「一見傾心」這句成語,不但形容男女一見鍾情,也是指兩個人初見時就惺惺相惜,彼此互相欽佩、交心,是為一見傾心。

什麼樣的人容易讓人一見傾心呢?

一、天真無邪的兒童令人傾心:天真無邪的兒童,無論是男孩、女孩,因其童稚純真、活潑爛漫,讓成年人一見,就會心生歡喜。兒童無邪的眼神、無邪的面孔、無邪的語言、無邪的心理,他們的一個動作,一句話語,都與世故老成的大人不同;即使有時說話幼稚,說話不合邏輯,也能引起大人們的會心一笑。

可見世間上的人,不一定要有多少的學識,不一定要有多高的道德,只要不失赤子之心,沒有算計他人的心機,自然令人一見傾心,感覺他的可愛而樂於親近。我們看佛教裡,每年四月八日浴佛節的時候,天真無邪的悉達多太子像,不是讓人在浴佛時自然心生歡喜與恭敬嗎?天主教的小天使,身上長了兩隻翅膀,展翅飛翔的可愛模樣,不也是令人由衷歡喜嗎?世間上,多少窮苦地方的兒童,儘管他們衣衫襤褸,身體骯髒,但他們的天真爛漫,還是那麼可愛動人。

二、體貼溫柔的女性令人傾心:溫柔體貼是多數女性共有的特質,也是女性令人傾心的地方。一個個性溫柔、善解人意的女人,不但容易受到青年男士的愛慕,甚至老人、兒童也都樂於親近。楊貴妃有傾國傾城之美,其實女性不一定要靠美麗的嬌容,才能贏得人愛,重要的是,要有一顆美的心與美的風儀。中華航空公司每次召募空中服務員,多數會找體貼溫柔的女性,可以說是最懂得旅客的心理了。社會上,各機構團體,經常也像古代選妃一樣,舉辦選美比賽。我們希望所選出來的最美小姐,不只是容顏之美而已,而是具有女性柔美的性格、柔美的語言、柔美的風姿,尤其有一顆柔美的心,因為「美心」,才是真正的美人。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要完成一件複雜艱鉅的工作,心理學家會建議我們,把它分成幾個階段,列出時程和分段目標,逐步完成就可以不慌不亂的獲竟全功。

沒錯!分段來完成目標,壓力會減少,專注力會提高,心情也比較篤定。這種步步為營的策略,不但有益於自我控制,更能在每一階段完成時,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孕育信心和持續力,產生堅強的毅力,完成最終目標。

我年輕時,在山裡做粗工,或伐木或種植,長輩總是用這種漸進的方式,教導年輕人自我期許,自我勉勵。後來,我使用同樣的方法,參與學業和工作上的馬拉松賽跑,總能維持良好的持續力,見招拆招,克服困難。

現在,我從事寫作,也用這種方法,把目標分成幾個部分,再細分幾個單元,像砌磚一樣造牆建屋,並在循序漸進中,不急不徐的水到渠成。

佛陀知道修行證果,是一生一世的事。要從近及遠的學習,從修身到利樂有情的弘願,從自我訓練到菩提圓滿的覺悟,都必須步步踏實,扎下工夫,長期努力才能成就。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談過戀愛的人不論是被動或主動,分手時都難逃面對「關係糾結」時的痛苦經驗。但我們的社會與家庭,卻不斷為「劈腿」、「分手」後的情殺劇碼,付出昂貴的代價。

當年與好友同時喜歡學長的前清華大學女研究生,在殺害變情敵的好友後,以「王水」毀屍滅跡,曾震驚社會。

但多年來,我們的情緒教育似乎並未因此更落實;兩性教育也未教導如何預留情困空間;性別關係也未教育尊重的界線,因而看到許多青少年們,不知該如何「好聚好散」,反而在親密關係欲索欲求的同時,越來越不把感情當一回事。

愛情,本該是神采飛揚的事,但偏偏一碰觸「失戀分手」的話題,就是一件又一件的自殺、因愛生恨的情殺、反目成仇同歸於盡的凶殺。

當兩人關係「好」的時候,對未來充滿期盼,就算平淡無奇也樂在其中;但當一段關係開始出現厭煩,或其實只是害怕孤單而不承認、不妥協、不面對,到頭來都不得不「誠實」面對,才能真正釋放自己。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世界上的男士,人人都希望做個英雄好漢,做個頂天立地的大丈夫。過去的英雄好漢,需要有十八般武藝,無影神拳之功、摘葉飛花之能,樣樣來得;要做個大丈夫,就需要學富五車,在社會上出人頭地,揚名立萬。但現在的英雄好漢大丈夫,都不需要這些本領了,現在的大丈夫只要能做到:

一、說到做到:說話算數,有信用,說到的必能做到,這應該就是英雄好漢大丈夫了。所謂「君子一言既出,駟馬難追」,君子應該就是英雄,就是大丈夫塑造而成的。我要孝順父母,我要和睦鄰里,我要服務社會,我要利濟群生,我願工作勤奮,我願擔負責任等等,只要能說到做到,你就是英雄好漢大丈夫了。

二、公是公非:是英雄好漢大丈夫,最忌諱的是不能婆婆媽媽,不能是非不明,不能善惡不分,要能明白公是公非。個人的事不可以太過執著,反之,社會的輿論,大眾的認知,如果你無視於公眾的是非,就是不明是非的人。做人,盡量不能太過重視利害,應該重視是非

;是的,勇往直前,非的,立刻不做。是非之間的原則,不可以有隱晦不明的地帶。能做到認清是非,輕於利害,這應該就是英雄好漢大丈夫的行為了。

三、見義勇為:英雄好漢大丈夫的語言、行為,最標準的,應該就是見義勇為了。鳳凰沒有梧桐樹不肯棲息,君子沒有道義的事絕對不為。過去中國人崇拜俠義精神,行俠仗義的人,我們就尊他為英雄好漢大丈夫。一個人能做到非義不取,非禮不作,非善不說,像唐三藏玄奘大師「行絕虛浮,言無名利」,他的德行操守就為人所欽敬。但是如果能進而見義勇為,凡為了維護公理正義之事,雖赴湯蹈火,在所不辭,所謂「殺身成仁,捨生取義」,那就更是英雄好漢大丈夫的模範了。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們送人禮物,都希望對方能接受;我們說什麼言語,也要能讓人接受。讓人接受,這是今日社會處眾的重要課題。

人不可以孤芳自賞,你學問好,人家不接受;你能力強,人家也不接受。甚至你有錢,人家不要,你有好意,人家不了解。這就顯出「讓人接受」的重要了。

怎樣才能讓人接受呢?

一、善意要能尊重:我給人善意,我給人好心,我給人一些幫助,我給人一些因緣;但是你要能尊重他的人格,讓他感覺受人尊重,他才肯接受。千萬不要以為人人都喜歡吃「嗟來食」,所以在佛教裡,「打齋」的施主反過來還要「拜齋」。

二、規勸要能誠懇:我們想要給人一些忠告,一些規勸,甚至藉機給他一些教育。首先,你必須要以誠懇的態度,讓他感受到你是以愛他為出發點,他感受到你的誠懇、善意,當能接受你的規勸。如果讓他覺得你不懷好意,甚至責怪他、嘲諷他,可能他就不會接受你的好意。所以,父母規勸兒女,師長規勸學生,朋友勸告朋友,長官勸告部下,都要帶著誠懇的態度,最為重要。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滴水雖微,漸盈大器,罅漏雖小,足以潰隄。」世間上,有時候看似無足輕重的小事,若不懂得防微杜漸,一旦蔚成氣候,形成氣勢,則「星星之火足以燎原」,等到釀成大禍時再想補救,為時晚矣!

吾人平時言行上的一些不良習氣,經過長時期的累積、長養,可能就是未來為惡之源、墮落之因,所以佛教的「四正勤」中,所謂「已作之惡令息滅,未作之惡令不生」,也就是杜絕惡行、防患未然。一個人如果能時時自我觀照,不做壞事,不生起非分的心念,便能止息諸惡,而不致招感苦果。因此,世間上有很多事情,不但要防範,甚至要杜絕,例如:

一、毒品要杜絕:毒品危害之大,人人皆知。一個人一旦染上了毒品,不但成為廢人,甚至成為家族的敗家子,成為社會的敗類。吸毒不是殺人,不是竊盜,但是染患吸毒惡習之人,為了購買毒品,可能竊盜、搶劫,甚至殺人。一個人只要染上了毒品,遲早會把自己的健康吃了,會把家族的榮譽、自己未來的前途都吃了,甚至影響到國家的發展,所以杜絕毒品是每個人的責任。

二、謠言要杜絕:謠言是道聽塗說,是沒有事實根據的話,但是謠言一旦被人說了三十次以上,就成為真實的事情。每個時代,當社會人心不安定的時候,謠言總像野火一樣,助長了人心的浮動、社會的不安。明朝吳三桂就是聽信謠言,說他的寵妾陳圓圓被闖王李自成俘虜,所以打開山海關讓清兵入關,借力征討匪徒,卻因此讓明朝亡國。謠言的可怕,由此可見。謠言止於智者,但世間的智者在那裡呢?

三、暴力要杜絕:從古到今,人類社會不斷出現暴力現象,不但國際間無端興起干戈,無理強占別人的土地,甚至社會上,貪官污吏搶奪良家婦女,鋌而走險的暴徒使用各種手段施暴於人民。過去中國的酷吏,經常動用刑罰,屈打成招。及至今日,權力更是可怕的暴力。暴力人人唾棄,一個善良的社會,要從杜絕暴力做起。仁者的政治、仁慈的行事,是全民一致的盼望。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世界上素食的人口愈來愈多,素食者不一定基於宗教信仰,有的是為了環保,本著護生的精神,或是健康的理由,大家都傾向素食。

中國人是最喜愛素食的民族,由於孔老夫子提倡「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遠庖廚也。」而佛教的慈悲主義,也孕育了中國人的文化內涵,所以有吃「三淨肉」(不殺、不聞、不見)、「肉邊菜」,以及吃「早齋」,或是初一、十五「持齋」的習慣。

素食的利益很多,略述如下:

一、素食改變體質,有益健康:素食者少有疑難雜症發生,尤其現在醫學證明,素食者少罹癌症,因為素食者較少酸性體質,所以不但有益健康,而且比較能長養慈悲心。過去蔣介石的導師張靜江先生,一直在國際間推行素食運動;被稱為「近代天津最早的女教育家」呂碧城女士,還撰寫「素食者是真理之光」一文,極力倡導素食的好處。

二、素食延緩老化,青春美麗:一般西方人士,以肉食居多,所以一到四十歲左右,皮膚皺紋盡出。反觀東方素食者,三餐主要以蔬菜、水果、植物油為主,較能延緩身體老化,保持青春活力。尤其宗教界人士,因為長年素食,很多人年登高壽,鶴髮童顏,這種實例,所在多見。所以現在也有很多女性,為了常保青春美麗,因此歡喜素食。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點」就好,這是我們生活中一句很平常的用語。例如,吃飯要多吃一點菜,說話要多說一點客氣話;做人要多珍惜一點因緣,待人要多留一點空間給人。雖說是「一點」,實際上,一沙一石中都珍藏了無限的世界。

一滴水,可以和海洋匯合,一粒微塵,可以增加山嶽的分量,所以不要小看了所說的話只有一點,實際上卻蘊藏了無限意義。不過,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小市民的心聲,的確只希望「一點」就好,例如:

一、物價平穩一點:民生問題當中,民眾最關心的就是物價,因為物價不穩定,民心就會浮動不安,所以物價平穩一點,就能讓社會安定。真正有擔當的政治家、經濟學家,他們都把「物價平穩一點」,做為對人民負責的目標。雖然物價平穩一點是小事,卻是多少人衷心期盼的大事。

二、交通便捷一點:舉世各國都積極建設交通,希望交通能更便捷。中國在近十年內,建了七千多公里的高速公路;台灣的高鐵、捷運,不但追求快速,且力求守時,不能誤點。過去從南到北,走高速公路需要五個小時的車程,現在只要一個半小時。不要小看高鐵只是快了一點,但對全國人民生活、省時方面,可說受益匪淺,所以便捷一點,貢獻無限。

三、選舉乾淨一點:選舉是民主重要的歷程,但台灣五、六十年來的民主選舉,都被譏為骯髒的選舉。因為候選人為了當選,不惜賄選、造謠、謾罵,乃至言語粗暴,施展卑劣的手段,讓人看不到民主的價值,只看到選舉的醜陋。若選民能用選票讓選舉乾淨一點,例如不選罵人的候選人,不選揭人隱私的候選人,不選過去沒有政績的候選人,不選花錢買票的候選人。選舉乾淨一點,整個社會都會因此變得更加光明、可愛。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 Dec 15 Mon 2008 07:24
  • 變天

佛教講「世間無常」,因為無常,一切都不是定型的,所以隨時都可能改變。「變」是世間唯一「不變」的定律,有的人原本很開心的和人談天說笑,但是一句話不入耳,突然間勃然大怒,翻臉罵人,我們就說他「變臉」了。

人會「變臉」,甚至會「變心」、「變節」,天氣也有「變天」的時候,甚至不只天氣會「變天」,政治、人情、情緒、心理,都會「變天」。變天是好?是不好?難有定論!總之,變天就是根本上發生變化,與平常不同,與往昔不一樣,我們就稱之為「變天」。

人生有那些「變天」呢?

一、氣候上的變天:氣候的變化,陰晴不定,有時候風和日麗,豔陽高照,但是突然之間,烏雲密布,狂風大作,山雨欲來,我們就說氣候變天了。所謂「人有旦夕禍福,天有不測風雲」,氣候的變天其實也是很正常的事。再說,風調雨順固然很好,但是偶爾颳個強風,下個大雨,反而能把大地做一番整頓、清理,也是大自然的一種調節。

二、政治上的變天:政治上改朝換代,就叫做「變天」。政治上的變天,多數是因為政府施政不合民意,例如苛捐雜稅、政繁賦重、嚴刑酷罰、窮兵黷武,乃至貪官擾民,壓榨民脂民膏,讓百姓民不聊生,引起人民反彈,當然就希望要變天了。自古以來,所謂「苛政猛於虎」,政府倒行逆施,造成人心思變,變天的可能性就增大。但其實一般的人民,只求安居樂業。只要能好好生活,老百姓並不想變天;反之,官逼民反,主政者就只有下台以息民怨,這便是政治上的變天了。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Dec 14 Sun 2008 07:59
  • 魅力

人群中,有些人全身散發著魅力,讓人願意跟隨他,對他生起崇拜、尊敬、歡喜之心。例如演藝圈裡,有的藝人演技好,贏得觀眾的崇拜,因而成為群眾的偶像,這就是因為他有魅力。一個機構的領導人,讓全體大眾心悅誠服接受他的領導,為他效力,這是因為他有領導人的魅力。

魅力不是偉大的人物才有,販夫走卒、路邊攤販如果施展魅力,博得顧客的好感,生意收入就會增加。現在社會所謂的「粉絲」,也是因為崇拜心目中的偶像,因而甘願追隨他。

有的人魅力來自眼睛,有的人有語言的魅力,有的人舉手投足都有魅力。但是也有的人,例如女人以撒嬌為魅力,老人以天真為魅力,居高位的人以平民化來展現魅力,富有的人用喜捨來散發他的魅力。當然,在許多魅力當中,還是自然的魅力最為動人,例如:

一、用人的魅力要尊重:用人要有藝術,要有方法,甚至要有魅力。什麼是用人的魅力?就是尊重。人都希望受人尊重,就算是動物,你騎馬,也要尊重馬,牠才會甘願為你奔馳;你愛狗,狗才會忠實的護衛你。我們用人,就要愛人,愛人最大的條件,就是尊重。即使僕人、勞工,你尊重他,凡事跟他說聲謝謝,或以柔和的語言鼓勵他、讚美他,這比提高薪水待遇還要重要。

二、領導的魅力要才智:領導人不是憑其權勢、地位,就能讓別人臣服於他,領導人要憑才智和魅力把人領導起來。一個領導人,如果讓部下畏懼,就不是最好的領導者,最好是用才智,讓屬下佩服你的領導智慧,尊重你的領導才能。現在一些團體的領導人,透過和員工聚餐、舉行同樂會、出外郊遊、過年圍爐等,展現領導人平易、親切的一面,其實這也是領導人才智、魅力的散發,都能讓員工甘願、歡喜的接受領導。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工作一段時間後,需要休息一下;運動員長跑,途中希望停下來喝水。在中國,勞工有所謂「抽菸時間」,美國有「咖啡時間」,主要都是為了讓大家「喘一口氣」。

其實,機器運轉一段時間後,都需要關機,讓機器休息一下,何況是人,更是需要喘一口氣。如何才能喘一口氣呢?

一、子女願意承擔家務,讓母親喘一口氣:有一個家庭,爸爸每天上班八小時,兒女每天上學也不少於八小時,大家都覺得很累、很辛苦,心想:媽媽在家不用上班,最輕鬆。一日,媽媽回娘家探親,把家務留給父親、子女分擔。身為一家之主的父親,開始分配工作:大女兒揀菜、洗菜、洗碗、整理廚房;小兒子打掃庭院、為花草澆水、餵食貓狗、清洗鳥籠等。這一天早上起來,爸爸忙了二個小時,總算把早餐準備好。接著又是午餐,又是晚餐,一天下來,直說累得腰都直不起來。大女兒撿菜、洗菜,整理廚房,也大喊好累;小兒子掃地澆花,一天下來也說實在吃不消。爸爸、姊姊、弟弟這時才發現,原來母親平日一個人要做這麼多家事,大家竟以為媽媽不用做事。從此以後,大家心甘情願分擔家事,讓媽媽喘一口氣。

二、師長適量減少作業,讓學生喘一口氣:學校裡,國文老師要學生背諸葛亮的《出師表》,數學老師要學生把數學習題做完,明日交卷;地理老師要學生畫好一張全國山脈分布圖;體育老師交待,為了下個月的校際比賽,放學後全班同學到操場練球。可憐的學生開夜車,加快步伐,也難以應付繁忙課業,只有老師減少作業,才能讓學生喘一口氣。

三、政客停止口水爭執,讓社會喘一口氣:每天早上,打開報紙,全版都是吵吵鬧鬧的社會新聞;等到中午,打開電視機,多少血腥暴力的新聞,這裡是立法院吵架,扭成一團,那裡是競選口水,也是糾紛不斷。每日自己的工作已經很忙很累,社會媒體報導的這些紛紜擾攘的社會新聞,只有讓人更加心浮氣躁。不知能否不要再吵鬧,讓大家心平氣和共處,讓社會大眾都能喘一口氣。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生有一些事應該讓人知道的,不要隱瞞;暫時不應公開的,要能保密。少部分人的事,少部分人知道;多數人的事,要讓多數人知道,尤其有關人等,都應該要知道。

人生有些什麼事要讓人知道呢?

一、國家的施政要讓人民知道:新年度開始,一國元首都要做一次施政報告。因為主政者是人民公僕,既是公僕,就要讓主人知道你做了一些什麼?現在的民主政治,最忌諱的就是「黑箱作業」,所以施政者要在議會報告,要得到人民代議士的同意,政策才能生效。

二、領導的理念要讓部下知道:無論什麼團體、機構,都有他們的領導人,領導人要把他的領導理念讓幹部知道。就如一個人的頭,臉上的眼睛、耳朵、鼻子、嘴巴,一定要讓人看到,身體其他部位可以隱密,但是應該看到的,不能不給人知道。如果領導人的理念,只隱藏在心中,不讓幹部知道,幹部覺得沒有目標,沒有方向,就不會勇往向前。

三、老師的知識要讓學生知道:老師是專業人才,是有學問的人。老師的學問,要讓學生知道;學生知道老師的專長是什麼,對什麼學科學有專精,他會選你的課,跟你學習。做老師的要能「傾囊相授」,這才是一個好老師。因為老師與學生之間,不需要保留什麼知識學問;如果老師有所保留,不肯悉數傳授給學生,難道要讓「麻布袋、草布袋」,一代不如一代嗎?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現代社會需要「對話」,兩個意見不同,需要對話;國際間有了齟齬,也要對話。二次大戰後,韓戰爆發,聯合國派兵支援南韓抵禦北韓。不久,中國應北韓請求加入戰局,戰況陷入拉鋸。後來經過對話,終於在一九五三年七月二十七日簽署《關於朝鮮軍事停戰的協定》,結束韓戰。對話很好,尤其國與國對話,總比以武力解決為好。

世上除了人與人的對話,此外還有另類的對話,例如:

一、山水的對話:水對山說:你盤踞一處,幾千年來動也不動,不像我們五湖四海隨意流動,到處都有我們的足跡,見識廣博。山回答道:我們巍峨聳立,縱觀天下,何必流動?再說,山的特質就是穩重,移動對山而言毫無意義。水又說:我們流動天下,滋潤萬物,並為水族魚蝦之類建設宮殿,可謂普利群生。山說:我們山巒起伏,樹木蓊鬱成林,讓飛禽走獸得以孕育生命。水又對山說:有智慧的人都樂於和我們親近,所謂「智者樂水」。山說:你說得不錯,不過有道德的仁者也歡喜走向我們,所以「仁者樂山」。一番對話之後,山水結為兄弟,山向高聳,水向低流,成為永遠的朋友。

二、花草的對話:花對草說:你怎麼不開花呢?你看我們多麼芬芳撲鼻,大眾是多麼喜愛花朵唷!草說:花呀!可惜你們的生命無法像我們一樣長久,你看綠草如茵,覆蓋大地,讓人們遊樂馳騁,多麼開懷。花:青青草原確實比花的生命長久,不過你們任人踐踏,不覺得痛苦嗎?草:你說得不錯,但我們服務世間,讓灰塵不生、空氣清新、大地綠油油一片,充滿無限生機。花:經常有人攀折花朵插在瓶裡,我們的生命提早萎謝,我們不也是粉身碎骨,希望花香留在人間嗎?說到這裡,花草惺惺相惜,約定從此要以花團錦簇、綠草如茵服務人間。

三、跨界的對話:陰界問陽界:你們每天忙什麼呀,這個國家、那個國家,這個種族、那個種族,這種職業、那種職業,每天忙碌不堪,甚至還要發動戰爭,相互侵略,等到死傷之後才要到陰間報到。陽界說:我們就是複雜、繁忙,多所爭執,但你們死氣沉沉,人間並不知曉你們在做什麼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世間上的一切物質都是有價的,銀行裡的支票、股票,都稱為有價證券,但是非物質的東西,有時候價值就很難說了。例如,有人一場講演只值幾百、幾千塊錢,有的人沒有幾萬、幾十萬元,難以禮請得到。更有些東西甚至是無價的,例如真理是無價,生命也是無價的。

人,有時候用有價的金錢可以從死牢裡買回生命,有時候則用無價的生命去換取國家的主權、土地的所有,像軍隊攻城掠地,目的只為了勝利,對於生命的犧牲、損失,則是在所不計。

世間有價的東西暫且不談,以下只列舉無價之物一談。

一、愛情是無價的:有價的金錢可以買到女色,但不一定能買到愛情,就等於金錢可以買到酒肉朋友,但買不到道義之交。世間上,情義是無價的,姚秦苻堅率領數十萬大軍,只為了搶奪鳩摩羅什大師,這不是男女的愛情,這是人的價值。

二、自由是無價的:法國羅蘭夫人說:「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現在舉世之間最可號召的,就是政治上的自由和民主。自由是無價的,佛教裡佛陀制訂戒律,就是為了不侵犯別人而尊重他人的自由。例如,不侵犯別人的生命,叫做不殺生;不侵犯別人的財產,叫做不偷盜;不侵犯別人的身體,叫做不邪淫;不侵犯別人的名譽,叫做不妄語等。但今日世界上,假借自由民主之名,遂行個人權位利益之實者,不勝枚舉。如美國布希總統假借要摧毀伊拉克的核武,出兵發動戰爭,實際上並無其事;若伊拉克沒有石油,何致於犧牲那麼多人命。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生的希望在前方,假如說人生譬如一個交通工具,那麼就應該向前奔馳;如果不能向前,而是向後「開倒車」,就會令人感到失望。

已經到了春天,能再回到寒冷的冬天嗎?已經長大成人,還能像童子愚頑嗎?人生如車輪,不停地向前轉進,千萬不能開倒車,不能不求進步。社會人生有些什麼是「開倒車」的行為呢?

一、復古是開流行的倒車:社會的潮流,帶動時代的發展趨勢,就成為流行。新式的服裝、新式的包包,是流行的物品;流線型的汽車、液晶體的電腦,都曾流行一時。一種用品,那怕顏色、樣式,如果是流行的,就表示新穎,就為人所接受。如果開流行的倒車,所謂復古,不一定符合時代的潮流。一本精裝的書籍,我們還要恢復古老的線裝書嗎?一部電動的紡織機,我們還要恢復古老木製織布機的手工操作法嗎?古人茹毛飲血,游牧、農耕,我們還要回到往昔的社會嗎?時代的齒輪不斷向前轉動,開倒車要復古,終是時代進步的障礙,所以往前看,不要陷入復古的窠臼裡。

二、專制是開時代的倒車:現在社會講究自由開放,國家領導人都已經用民主選舉的方式來產生,我們還能回到古代的皇朝時代嗎?孫中山先生和許多先烈、開明之士,已經開創了民主的中國,袁世凱倒行逆施,又想回復君主集權,建立洪憲王國,怎能不失敗呢?現在的教育,從小學、中學、大學,循序漸進向上進步,最能適應新時代的新式教育,我們還能再回復過去科舉取才的制度嗎?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可以保留一些傳統的道德,但不能恢復專制獨裁的君主政體,這是開時代的倒車,有礙民主自由的發展。

三、守舊是開思想的倒車:當今社會,有所謂新思想、舊思想的論戰。當然,我們知道舊思想未必全壞,新思想未必全好,只是思想必定要朝著未來的方向,求真、求善、求美,總不能一成不變,否則趕不上時代的進步,就是落伍。中國過去蓄養奴婢、三妻四妾、三代同堂、父母在不遠遊、男婚女嫁靠媒妁之言、看時辰地理、拜大樹公、石頭公等,這許多守舊的思想、行為,趕不上時代進步,這就是開倒車,自然不足取。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Dec 08 Mon 2008 07:31
  • 減少

社會上,一般人都希望金錢物質愈多愈好,但是也有少數人認為東西愈少愈好。有的人,對於不用的東西捨不得丟棄,一直堆積在倉庫裡;也有的人,再寶貴的東西,不用就丟,免得占據空間。

東西要多要少,可以隨意處理,但是現代有不少人身體過分肥胖,希望能減肥,卻並非自己想減就能減,所以「減肥」便成為現代人普遍的願望。除了減肥以外,人生其實還有很多需要「減少」的東西,例如:

一、減少身上的包袱:一些在建築工地上班的工人,身上扛著水泥、磚頭等建材,不勝負荷;碼頭上的搬運工人,也是身負重物,無比辛苦。其實,一般人的身上,莫不背負著許多無形的重擔,例如家庭的經濟、事業的成敗、人情的冷暖、人我的是非、名利的得失等,這些都是我們不勝負荷的包袱,我們唯有減少它,才能活得輕鬆自在。

二、減少語言的累贅:有的人講話,習慣長話短說,有的人則喜歡短話長說。像一些演講的人,在講台上已經滔滔不絕講了二個小時,他還要「最後一點」、「還有一點」、「再補充一點」,讓聽眾感到不耐,所以林語堂先生說:講話要如女士的裙子,短一點比較好。所謂「言多必失」,有的人因為多話而招禍,所以減少一些語言也很好。

三、減少行為的躁動:有一些小孩子,身上有無限的活力,整天爬上爬下、走過來走過去,一刻都無法安靜,我們就稱之為「過動兒」。兒童過動倒也罷了,有些成人的行為,經常坐立不安,東張西望,跟人交頭接耳,或是抖動手腳,甚至身體不斷晃動,讓人感覺他身心躁動不安。所謂「君子不重則不威」,行為躁動不安的人,失去威儀,很難讓人敬重,所以人要養成威儀,必須減少行為的躁動。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世界上有很多的「路」,可以供作交通,人間也有很多的「道」,可以左右人類的前途。所謂霸道、人道、王道、聖道、佛道等,各種道都各有其不同的內容,略述如下:

一、霸道服人以力:春秋時代,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以霸道挾天子以令諸侯,成為五霸之首。所謂「霸道」者,讓人在他的霸氣之下服從,如楚漢相爭時,項羽稱楚霸王,想要以霸道力服各路英雄,可惜霸道不能服人以心,自然不能永久讓人服氣,所以楚霸王最後還是被劉邦所敗。

二、人道服人以情:在世間做人,首重情義,有情有義,眾人敬服;情義不夠,則家人夫妻也會離散。戰國時代的蘇秦,最初出外遊說各國,但不獲重用。當他回家時,妻不以其為夫、嫂不以其為叔、母不以其為子。後來經他自己發憤苦讀,遊說天下獲重用,終能佩戴六國相印。

成名後的蘇秦回鄉時,鄉人列隊迎接,連當初看不起他的嫂子也跪在路邊,匍匐迎接。蘇秦問嫂曰:何以前倨後恭?嫂曰:因季子位高而多金。蘇秦不得不慨嘆:世間情義之外,金錢名位更甚於人情。其實,像這種把金錢名位看得比情義更重的庸俗之人,畢竟是少數,人道還是以情義為重。

三、王道服人以仁:王道號令天下,重在行善、行仁,所以一國之主治理天下,必須以仁服人,以仁愛才能治理天下。佛教的仁王政治,要行五戒十善,要能與民同樂、視民如子、減稅教耕、儲財於民,要教育人民懂得父慈子孝、和睦鄰里,讓全民都能安居樂業。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社會上有些人很愛批評,凡事都有意見。在他的觀念裡,不說些負面的話,好像就顯示不出自己的自尊。他們每次發言,看似義正詞嚴,卻沒有什麼建設性。

善批評的人,在表達意見或發言時,既能切中時弊,但也不忽略別人做得好的一面。更重要的是,他永遠站在積極的一邊,著眼於怎麼把事情做好。善批評的人,有積極的建設性,他們面對真實,是非清楚,著眼於建樹。反之,挑剔的人,只能挑毛病。甚至把好的一面,也做惡意扭曲。

佛陀指出,人生就是要做積極的貢獻,要面對真實,做出「利樂有情」的事。如果一味的沉迷在消極的抨擊中,觀念和行動都會出錯。

佛陀說了個故事:從前有個婆羅門教主,要舉行盛會大宴賓客,需要許多碗盤器皿,便派徒弟去僱窯工。半路上,徒弟遇見一個窯工,趕著一頭驢子,馱著許多陶器到市集去賣,那驢子忽然失蹄跌跤,把陶器摔落成碎片。窯工哭了起來,又生氣又懊惱。路過的婆羅門徒弟問他為什麼哭?窯工說:「這些陶器花了我一整年時間才做成。今天要運去賣錢,不料這驢子頃刻之間,就把我一年的努力砸毀了。」

這位婆羅門徒弟心想,「這頭驢子比起窯工,要厲害了許多,他工作一年的成果,牠只要一剎那就可以毀掉。」於是他決定買下驢子,騎著牠回去見教主。教主看徒弟騎頭驢子回家,不解地問,「你為何不找窯工,而買一頭驢子呢?」徒弟把上述的理由說給教主聽,並堅持自己的結論「驢子的本事比窯工大。」教主聽了,連連搖頭說,「你真是愚蠢,驢子是可以在頃刻之間,打破一年所作的陶器,但牠百年也做不成一件陶器啊!」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