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人間萬事 (147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歷史上很多偉大的人物,他們一生的功與過,一直讓後人議論不已,難以蓋棺論定。其實,自己的功過要自己來評定,明朝的袁了凡先生,為了記錄自己的功與過,製作「功過格」,每日如實記錄自己行為,乃至起心動念的善惡、好壞、功過,藉以自我反省。

每個人一生當中,必定有一些功德,也有一些過失,甚至在一天之中,也會時而善心,時而惡念。所以佛教認為,一個人在一天當中,從人間到天堂,從天堂又墮入地獄,幾乎每天都會來往多次。因此,五趣流轉、六道輪迴不只指往生後的情況,每天的當下,時時都在進行。

如果每個人每天把上天堂的善行功德,以及下地獄的惡念罪行,都能有所記錄,由自己來做自己的玉皇大帝和閻羅王,不也是很有意義嗎?

所謂「功過格」,其功能如下:

一、可以評鑑自己的功過:每個人對自己的功過,要客觀地評鑑,因為「功過格」是私人密件,你在功過格上記功,沒有人獎賞你;你在功過格上記過,也沒有人會處罰你。不過,你自己一定要如實記錄,才能知道自己是功是過。當然,是功是過,要替自己的身口意行為設下一個標準,如佛教的十種惡事,叫「十惡」;反之,去掉十惡而能積極行善,就是「十善」。身口意三業,身有殺、盜、邪淫之惡事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心是生命的本體,是人的主宰,人即使身體死亡,真心永遠不死,將來輪迴往生受報時,都要靠這顆心。心遊走在十法界之中,忽而天上,忽而人間,甚至忽而地獄、餓鬼、畜生。但是心有兩種性格,一種是向上的性格,持戒、行善、為人服務;一種是害人的性格,會替自我的人生前途造下極大禍患,例如:

一、瞋心如猛虎:「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人的瞋恨心一起,完全顧不得人情義理,整個人完全失去理智;瞋心就像凶猛的老虎,張開血盆大口,可以一口把人吃掉。因此,我們不要以為發個小脾氣,生起一點瞋恨之心沒有什麼了不起,「瞋恚之火,能燒功德之林」,瞋心的老虎,是人所畏懼的。

二、怒氣如颶風:從瞋心而起的怒氣,就會罵人、打人,甚至害人、殺人。怒氣像颶風一樣,橫掃森林、波及花草。人盛怒之際往往失去理智,只憑怒氣怪人,甚至牽怒他人。本來只要責罵張三,可能一時無法控制情緒而殃及李四;本來夫妻吵架,但兒女在旁,可能就拿兒女出氣。怒火中燒的人,不但燒毀自己的一切,甚至讓大家同歸於盡。

三、惡口如刀劍:一個怒不可抑的人,隨之而起的就是罵人。罵人的惡口,「如刀如劍」還不足以形容,甚至如機關槍、大砲連續轟向對方,什麼粗魯的語言,都會從他口中發出。我們以為惡口罵人不會讓人皮骨受傷,但是讓對方人格受損,尊嚴受創,甚至心理受到傷害,這比身體的傷害更嚴重,其所加諸給別人的傷害,難道可以不負責任嗎?

四、我慢如高山:就算你沒有罵人、打人,沒有瞋怒,但是態度上顯出傲慢,讓人感覺你像一座橫←在前的巍巍高山,讓他無法通過,這也是人際的障礙。傲慢的人,如一般官僚政客,昂昂乎,巍巍乎,不可一世的傲慢,最是無聊。還有一些稍有學識的人,自以為學問蓋世,因此看不起別人。尤其一些初出道的青年,大都心高氣傲,不懂得「謙受益,滿遭損」的道理。傲慢的人,縱使有能力、有學識,也不能獲得別人心悅誠服的尊敬,反而只會畏而遠之罷了。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管理學」盛行的今天,不管人事、財務、行政等管理,都要「化繁就簡」。過去儒家光是一個婚喪禮節,就有很多的繁文縟節,讓人消受不了,因此為人詬病。在宗教界,有些宗教儀式也因執著於前規,繁複不已,讓人生厭。所以社會要改革,首先就從禮儀的「化繁就簡」開始。

在一般家庭裡,一個長輩往生,後面接著就有一大堆事情要處理,也有很多問題要解決。從買棺木、找葬地、擇日期、發訃文,乃至要怎樣入殮、怎樣停靈、怎樣殯喪、怎樣超度等,眾多的意見都要擺平。甚至一個告別的儀式,樂隊、祭品、誰前誰後,乃至誦經超度,從頭七、三七直到七七,後面還有百日、周年等,光是這許多繁複不堪的禮節,真是讓人覺得「死不起」,也愈發覺得「化繁就簡」的重要性。

在當今的社會,由於時代不同了,不僅婚喪喜慶要化繁就簡,甚至於公司行號、各種經營管理,都要化繁就簡。如何「化繁就簡」呢?

一、複雜的事情簡單做:一件人事的調動,看起來再簡單不過,但是「一個蘿蔔一個坑」,一個人的調動,牽涉到調那個位置?那邊的人又要調往那裡去?所以牽連到的相關人事,都要經過協調、說明,如此往返,可能沒有一、二個月都難以完成。假如以制度、以規矩行事,不要臨時個別去做人情商量,就不會那麼複雜了。中國人常說:「看我的情面」、「看我的面子」!看我的情面,情面有了特權就會複雜;看我的面子,面子不合法規更是複雜。所以現在的社會,大小機構都要訂制度、立辦法,有了制度、辦法,本來很複雜的事,就可以簡單應付了。

二、散亂的念頭簡單想:我們內心經常妄想紛飛,雜念不停。心念在短短的時間內,可以上天入地,可以東半球、西半球,兩地來往。甚至多少親戚朋友,人事往來,都會不時從眼前晃過,各種悲歡離合的前塵往事,也不時在心頭湧現。我們念頭太多、太複雜,真的負擔很重;假如對於這些複雜散亂的念頭,都能單純化,凡事簡單地想,不要想太多,心中的擔子一輕,人生不就好過多了嗎?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快樂的人 較常看電視

美國馬里蘭大學研究人員一九七五年到二○○六年間,對將近三萬名美國人進行追蹤研究。結果發現,快樂的人,每星期看電視時間平均為十九小時。不快樂的人,每周看電視時間平均為二十五小時,兩者相差六小時。研究發現,與不快樂的人相比,快樂的人更熱衷參加社會活動、進行戶外活動,也更喜歡看報看書。

不過,究竟人們是因為不快樂才喜歡看電視?還是因為花太多時間看電視,才導致不快樂?兩者的因果關係目前還不清楚。研究人員表示,看電視只能給人們帶來短暫的快樂,如果長時間看電視,效果就適得其反。

逗鴨叫 遊客湖邊狂笑

聲音沙啞的人,會被形容像鴨子叫,但台東延平鄉一處部落園區,養了二、三十隻會發出似人類笑聲的鴨子。園區工作人員表示,園區三、四年前開始養綠頭鴨,發現牠們每到傍晚就會叫,但叫聲不是「啊啊啊」,而是很像人狂笑的「哈哈哈」。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社會上,為人「作保」往往要擔負很大的風險。尤其在商業往來上,因為關乎金錢利益,甲方對乙方不能信賴,因此要乙方找出一個人來擔保,與他共同負責;萬一乙方出了問題,擔保人就要負起連帶責任。所以,「擔保」主要是債權人為防止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用來賠償所受損害的方法。

過去,為人擔保的人,要有社會地位,才能獲得信任,或者要有權勢名望,才能為人擔保。現在,只有要金錢、產業,到法院登記,證明背書事實即可。

為人擔保是一件非常為難的事,我們經常可見,社會上有人為人作保受牽連,不但債務纏身,甚至傾家蕩產。既然為人擔保要負如此重責與風險,為什麼還是有人願意為人擔保呢?原因如下:

一、人情的償還:人在社會上生存、創業,多多少少總受過別人的幫助,當別人需要我們時,我們也應該回報他人,這是人際應有的情義。但是為了人情而擔保,往往會出現問題。當對方貸款發展事業,萬一經營不善,不但還不起貸款,還背下許多債務,這時擔保人就要負起償還的責任,因此為人擔保而受牽連的案例,多不勝數。

二、朋友的信任:有的朋友往來多年,平時信用很好,有了信用就可以代表一切,所以當他要向銀行貸款而找你擔保時,你以為憑他的信用,應該不致於受牽累。但是世事總是難以逆料,過去很守信用的人,這一次忽然落馬下水,貸款無力償還,身為擔保人的你,只得賣房賣產,甚至賣兒賣女,也要代為償債。因此,有些長輩會告誡子孫,千萬不能為人擔保,因為擔保人責任實在重大。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生活的美妙在於趣味。做什麼事都沒有趣味,生活百無聊賴,乏善可陳。對家事有趣味的人,感覺家很可愛;對交友有趣味的話,三五知己談天,天南地北,快樂無窮。

有的人對花草有趣味,蒔花刈草,興味盎然,增加生活情趣;有的人對音樂有趣味,彈一曲鋼琴、唱一首歌曲,都能宣洩感情。人總希望自己能活得有趣味,那麼人要培養那些趣味呢?

一、對學問有趣味,提升知識:梁啟超先生說:學問之趣味,在於讀書可以超越時空,可以面對古今人物與世界。一個人若每天有讀書做學問的習慣,不但能提高知識,而且增加生活的趣味。讀經濟學,可以知道合理配置人類資源之道;讀科技書籍,可以增加知識、開拓智慧;讀一份報紙,能知道社會時事或者世界大事。讀書讀到忘記時間,讀書讀得悠然神往,那就是趣味。

二、對探險有趣味,必有發現:冒險犯難是人的特性,有的人生性喜歡探險,以探險為人生的趣味,因為航海可以發現新大陸,航空可以征服太空,登山可以攻尖登頂,居高臨下,傲視一切。甚至有人到南北極、到海底、到深山,這些都能滿足探險的趣味。探險家為了滿足好奇心,他可以忘記危險,願意磨練意志;人類對天文地理的知識、對高山海洋的了解,不都是靠著許多探險家的發掘,而幫助人類開展文明的嗎?

三、對體育有趣味,能夠強身:學生在學校讀書,必須德、智、體、群、育、樂並重,不能只著重知識的灌輸。過去多數學校,尤其一些明星學校的升學班,往往只重智育,忽視體育的重要。所幸近來人們懂得重視體育,所以現在學校的運動場都特別大,體育器材也特別多,這都是為了滿足學生對體育的愛好。現代進步的國家,幾乎每天都有體育活動,每年都會參加國際的體育競賽,尤其國際奧林匹克運動,舉世各國的體育選手,莫不希望能在奧運會上奪得一面金牌,那是一世的榮耀。一個國家,能帶動人民運動的風氣,不但能為國爭光,而且可以健身強國,所以培養對體育的趣味,非常重要。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Nov 17 Mon 2008 07:26
  • 藉口

「嚴以律人,寬以待己」,這是很多人的通病,因此每當見到別人犯錯時,總是聲色俱厲的指責對方不是,而當自己有了過失,卻往往找來很多藉口搪塞、脫罪。

藉口通常用於為自己的過錯或不當行為辯解,例如自己無法兌現諾言時,就說是時間不夠,或是因緣不具。有時候客人來訪,自己不想和他見面,就以生病或是謊稱外出為藉口,拒不見面。

1937年日本發動蘆溝橋事變,藉口走失一位日本兵,要到中國的營房檢查,被中國軍隊拒絕,因此掀起中日戰爭;三國時期,孫權藉口招劉備為妹婿,希望趁機討回荊州,但最後孫權的計謀未能得逞,不但賠了夫人又折兵。

藉口就是找個理由為自己的行為卸責、脫罪,但是能否成功,就看個人的本領了。至於人經常為那些原因找藉口呢?

一、掩飾錯誤,要找藉口:家裡請客,先生交代要用上好的菜餚待客,但是太太忘記了日期,事前沒有採買備辦,只有藉口說:今天市場沒有賣菜,只好在冰箱裡找些備用的菜色來將就了。用這種理由,既可掩飾自己待客不周的失禮,又能為自己的錯誤找到台階下。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Nov 16 Sun 2008 08:53
  • 寵物

有人說現代人喜歡養寵物,其實古代的帝王,擁有三宮六院七十二嬪妃,所謂「寵妃」,不也是寵物嗎?還有弄臣,也是專寵於帝,不也是寵物?現代有一些男人,所謂三妻四妾,其中專寵某人,不也是他的寵物?

除了這種專寵之人以外,北宋處士林逋所謂「梅妻鶴子」,不也是他的寵物嗎?有些人喜歡無情的東西,例如金銀玉器、骨董古玩等,因為專愛收藏某些物品,因此被批為「玩物喪志」。

其實喜歡寵物,不管有情、無情都好,但有些人根本不夠條件養寵物,例如喜歡養馬,但他虐待馬匹;喜歡養雞,只是養來當鬥雞;喜歡養蟋蟀,也是養來互鬥,讓牠們遍體鱗傷,真是何其忍心。

現代人養寵物也出現一些問題,例如棄養、虐待等,這都不合乎人道,對寵物而言也不公平,所以養寵物應該做到如下數點:

一、養牠,不要遺棄牠:現代人養寵物,如小貓小狗,小時候很可愛好玩,因此百般愛寵,視為寶貝一般。但是一旦寵物老了,就棄養不顧,讓牠們流浪街頭。政府為了解決滿街的貓狗,不得不加以撲殺,手段殘忍,令人痛心。其實生命何等珍貴,即使沒有被撲殺的棄養寵物,因為被豢養時日久了,忽然棄之不顧,牠已無求生能力,所以寵物不堪遺棄,既然當初養牠,就不要遺棄牠。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青年男女到了適婚年齡,有了彼此情投意合的對象,結婚是很正常而自然的事。

結婚的基礎,就是要有愛情,有了愛情,即使種族不同、文化不同、信仰不同,甚至年齡懸殊、語言不通,都沒有關係,只要相愛就好。但是有的人雖然同在一地,日日相處,內心就是燃不起愛的火花,所以愛情不來電,即使有人撮合,也沒有用。

中國有句話說:「千里姻緣一線牽」,路途相隔再遙遠的兩個人,只要相愛,即使父母反對,組織家庭的條件不夠,乃至遭受再大的困難,都會想出種種辦法克服,總要讓有情人成為眷屬。

對愛情的憧憬,其實不分族群、地域,每個少男少女,心中都是同樣的嚮往,但是對於結婚的態度、觀念,就未必如此了。茲就世界各民族對結婚的心態,略為一談。

一、義大利人把結婚當為歌劇:人生假如是一齣戲劇的話,義大利的青年男女結婚,他們就像在表演一齣「歌劇」。結婚像讚美詩一樣,值得歌頌,歌頌情投意合,歌頌兩性和合,歌頌愛情甜蜜,歌頌未來幸福,所以西方流行的歌劇,大都以愛情為主。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常聽人說:某人著魔了!某人走火入魔了!魔是什麼樣子?一般人想像中,魔就是青面獠牙,一副凶神惡煞的樣子。其實,中美人計不就是中魔了嗎?

魔,也不是一般人以為的,像是刀槍劍戟、毒藥刑具;甜言蜜語、口蜜腹劍,不也是中魔了嗎?魔,原來無形無相,也可以無所不像!魔就是破壞好事、妨礙善行、增加困難的一種反動的邪惡力量,那就是魔。

釋迦牟尼佛當初證悟成佛,有所謂「八相成道」,也就是經過八個階段,其中之一就是「降魔」。在佛陀修行的歲月中,他忽然感覺到身外的聲色貨利在誘惑自己,內心的煩惱欲念在鼓動自己;他覺察到內外魔力的侵略,驚覺必須要能降伏內外魔力,才能成道。

魔在那裡?這是有趣的問題,茲述如下:

一、魔在人間:人世間一半一半,善良的一半,邪惡的也有一半;光風霽月的景象只有一半,晦暗不明的地方也有一半。佛的世界也是只擁有了人間的一半,另外一半的世界就是由魔所統領了。人間永遠在鬥爭,人與自然、環境、天災,甚至人與人之間利害衝突,都在戰鬥。如何用善良的佛心,打敗邪惡的魔境?先要靠我們的智慧認識誰是佛?誰是魔?總不能把佛當魔、把魔當佛!認識了佛與魔的不同,你走遍世間,佛眼看的世界,都是佛的世界,魔眼看的世界,都是魔的世界。人間是佛與魔共有的,你自己本身是佛界的人,還是魔界的分子呢?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Nov 13 Thu 2008 07:25
世間一半一半,佛的世界一半,魔的世界一半。魔是專門破壞好事、善事,干擾善心、善念的修道障礙。我們的身體上,有老病死的魔;心理上,有貪瞋癡的魔;世間上,有聲色貨利的魔。佛陀修行,有所謂「八相成道」,必須經過降魔以後,才能成道。吾人也要能降伏身心上的魔,以及世間的魔冤,才能成就人生的事業。

世間上有那些魔呢?

一、欲望是魔:人在世間生活,鼓動我們最大的力量,就是欲望。欲望無窮無盡,所謂「欲海無邊」、「欲海狂瀾」,我們對金錢、情愛、善名美譽、物質飲食的欲物,種種欲望牽引我們的身心,幾乎一刻都不肯放手,我們做了欲望的奴隸,所以欲望就是魔。

二、誘惑是魔:世間上有許多的誘惑,名枷利鎖、功名富貴,都不斷地誘惑著我們,讓我們失去自由。明知誘惑是刀口上的一滴蜜,但經不起甜蜜的誘惑,甘願為了一滴蜜而割破舌頭。誘惑讓我們像飛蛾撲火、春蠶自縛,我們被誘惑牽著鼻子走,失去了自主能力,甚為可惜。

三、疑忌是魔:我們對朋友經常懷疑,我們對道理心生疑惑;對好人好事都心生疑念、疑惑,只有增加自己的罪惡,失去自己的信念。人在世間,「吃些虧處原無礙,讓他三分又何妨」,尤其是對人不要懷疑。當然,人生處世,防人之心不可無,但害人之心千萬不能有,只要自己做人正當,縱被別人傷害了,也就當作是消災求福吧。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有無限的潛能,但有待自己去「發掘」。就如海裡有無限寶藏,我們要去發掘;山裡有無限儲藏,也要我們去發掘。甚至社會上有許多奇才異士,都需要我們去發掘。

發掘不是好奇,不是挖寶,發掘是一種投資,也是一種利人的行為。人生要發掘什麼呢?

一、發掘寶藏要報官:在中國西安,人民發掘地下有兵馬俑,要立刻報官處理,否則就是犯法。在美國,即使私有土地,發現地下有石油,也不能據為己有,那是國家之財,要立刻報告政府。過去常聽說某地藏有金銀財寶,是真是假,因為時代久遠,難以考據,如果有人想要發掘,必須先向政府申請,否則就會觸犯法律。

二、發掘能源要利用:現在舉世無不擔心未來會發生「能源危機」,因此積極發掘能源,但地球能源畢竟有其限量,根據科學家說,五十年後地球的能源用罄,屆時馬達不能動、汽車不能開。所以,我們這一代若不懂得節約能源,過分浪費、開採能源,未來的子子孫孫又將回到古代蠻荒未化的黑暗時代。現在各國已有共識,就是盡量不要再往地下開採能源,而要轉向天空尋找能源。太陽能是用之不盡的能源,只要取之有法,就能解決能源不足的問題。

三、發掘資訊要過濾:現在是一個資訊時代,透過電話、傳真、電視、廣播,尤其網路資訊傳播速度之快、內容之多,令人目不暇給。資訊快,卻不能不過濾,目前一些造假的資訊甚囂塵上,尤其各大媒體一有資訊,立刻發表,只求聳人聽聞,不求真假,難免造成社會紛擾不安。所以,凡是從事傳播工作的人士,對資訊的內容真假,不能不求證,否則誤導人民,責任不輕。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成其深。」每一件宏偉的事物,都是由微小的元素累積而成。例如,一座宏偉的古堡,是由一塊塊磚頭、甚至一粒粒微小的沙石混入泥土砌成;一次次宏偉的戰功,是由一個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兵犧牲生命所造就。所以,宏與微沒有誰大誰小,誰重要誰不重要,只有彼此依存,互相成就。

宏與微,各有其用,尤其吾人在待人處事、成功立業上,更要宏微互用。舉例說明如下:

一、志向須宏大,心思要細微:一個人要立大志,才能有大作為。你可以立志如堯舜、如孔孟,成為聖賢;你可以立志如張騫、如班超,開拓西域;你也可以立志向武訓學習乞討興學的精神,甚至立志學習玄奘西行、善財南巡。一個人盡可以立下廣大的志願,但不能沒有微細的心思。就拿出外旅行的人來說,即使有了目標、地點,也需要準備食宿路費、換洗衣物、各種身分證件,甚至關心當地的天氣陰晴、交通狀況。你若沒有在細微的小地方用心,則出外處處都是障礙。

二、待人須宏大,律己要細微:中國的聖賢都會鼓勵後學,待人要寬宏大量,對待自己要克勤克儉,所謂「寬以待人,嚴以律己」。可惜世人往往與此背道而馳,對己特別寬厚,待人特別苛薄,所謂「拔一毛而利天下,吾不為也」。殊不知待人大度有量,就是給自己的方便,對自己事無巨細的要求,就是對別人的尊重。所以,做人當宏則宏,當細就要細。

三、格局須宏大,執行要細微:一個人,如果目標只想開一間小吃店、小地攤,則凡事自己包辦,無可厚非;如果志在做大事業,例如想要創辦一所大學、興辦一所醫院、建設一座港口、開立一家航空公司、成立一個社團,你就不能不擴大自己的胸襟、格局。甚至有了大格局之後,還要有細微的執行計畫,要依照計畫按部就班、腳踏實地去執行。就如一座千斤頂,本身的重量雖然不過數十公斤,但是可以把數千公斤的汽車頂起來。簡單的說,有大格局的人,還要有細密的執行計畫,才能成功。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生路上,一帆風順是非常不容易的事;人生的旅途中,坎坷不平,前途難免埋伏著各種危機,所以不能不防,不能不化解。颱風來了,你懂得做好防颱措施,危機便會解除;地震發生時,地動山搖,房子倒了,如果你有豐富的防震常識,知道地震時如何逃生,自然會減少傷亡,危機也能度過。

人在社會上,經常會遇到政治的迫害、經濟的艱難、人情的誤會、事業的挫折等,當我們不幸面臨到這些危機時,應該如何化解呢?

一、柔和泰然面對:危機來了,不要驚慌。比方說遇到一個粗暴的人誤會你、罵你,甚至打你,你能柔和以對,或許有人覺得這太吃虧了,但其實柔和泰然的力量勝過粗暴。佛教的道樹禪師,和法術高強的道士比鄰而居,道樹禪師以不變應萬變,終能戰勝有法術神通的道士。我們的牙齒是剛硬的,舌頭是柔軟的,但年老時堅硬的牙齒都掉光了,柔軟的舌頭依然存在。對於一些突然變化的境界,讓人猝不及防,但是只要你能處變不驚,泰然面對,就能化解危機,安然度過。

二、運用智慧經驗:即使一個無知的孩童,他也知道火會燒人、刀會傷人,因此不敢以手碰火,不敢輕觸刀口。爬山遇險,沒有充足的裝備、經驗,不敢爬山;游泳滅頂,旁無教練,不敢游泳。所以,當危機發生的時候,如想化解,必須要有經驗判斷,要有智慧化解。雲霧很濃,能見度不好,要注意前面也許有障礙物或陷坑;即使天氣晴朗的時候,也要備妥雨具。老馬識途,就是憑其經驗;老人的智慧,也是經驗的累積。危機不怕,只怕你沒有經驗,沒有智慧。

三、懂得逆向思考:當有危機出現的時候,你會想到解除危機的第一案、第二案、第三案珥珥。可是各種方案都無法奏效時,不妨來個逆向思考,可能會解除危機。所謂「逆向」思考,因為危機是人為的,例如他認為你對他不好,因此心生報復。這時你不能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你可以逆向操作,主動對他好,可能他會打消報復之意。丈夫有了外遇,身為妻子的一般都會心生嫉妒,甚至吵吵鬧鬧;如果你能逆向思考,不要跟他冷戰,也不要跟他吵鬧,反而更體貼的煮好吃的飯菜等他回家,對他更加溫柔,輕聲細語的關心他、慰問他的辛苦,可能他會因此回心轉意,如此自能化解家庭破裂的危機。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偶然晚睡,在電視上看到連續劇。劇名叫「幸福捕手」,乍看平常,想想幸福的問題,通常不在幸福存不存在上面,而在你懂不懂得去捕捉幸福的問題。人人都該為幸福的捕手,這話言簡而意長。古羅馬雄辯家塞內加(Seneca,4BC~65AD)有名作《幸福論》曰:「人人都自覺不幸,因為幸福沒有主動來找他。」

劇中有好幾個俊男美女到處找幸福、呼叫幸福、追趕幸福。這些人中有寫戀愛小說的富家女,自命藝術家的攝影師,以為有錢好辦事的企業少主,一身媚勁始終在等待幸福的無知少女…。他們為了要出版一本以「幸福」為主題的書,被強迫合作,一路走遍果園、花園、茶山、陶藝小鎮。也遇到許多不幸、幸福而不自知,以及在幸福邊緣徘徊的人。在相互的撞擊及愛恨中,在經歷目擊許多幸福及不幸的人過程中,「幸福」的輪廓漸漸浮現。

全劇在極美的花海、綠色的果園、茶山及陶藝的色彩中展開。「幸福捕手」顯然有意讓觀眾邊看戲邊享受花之美、山水之秀、綠野之陽光及大自然的幸福。畫質清新、取鏡可喜,鏡頭移動(pan)稍緩而帶感情。或云攝影,尤其是連續攝影,是連珠綴玉的文章,見此而可信。

主角都是青年男女,但戲不盡是「偶像劇」。它除了賣弄「偶像」之外,呈現了一些性格、固執、偏見、衝突、悲哀。淺得人人皆可看懂,深到人人都可感受、感動。富家女艾淨,原是任性的女子,與攝影師程野一路合作時,面對他的冷漠,竟不知不覺地一方面生氣,一方面遷就,此時她對自己不尋常的態度並不自覺,直到自覺到那是因為「愛上了」時,已太晚了。

她原以為自己與黃傑的關係是不變的,這個不變的變,也在雙方都無自覺的狀況下發生,很合乎心理的寫實。其它如羽蝶的視愛情為當然,小麗可憐卻有情而不濫,其所呈現的戀愛模式,不是過去的電視劇那種哭哭啼啼或要死要活的愛情,而是不知不覺,只有六分情意,卻帶著四分幽默感的戀愛。這個幽默感是現代可能成為主流觀眾的年青男女可以接受,也可以自己去談的戀愛。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調色盤是畫具之一,人們用以調配不同的顏色。早年形制已多變,材質也有玉、石、瓷、木,及後來的鐵、銻、鋁或合金,遇流動性極強的液體顏料,缺它不可,稀釋塊狀的固體色料也必需用它。古今一樣,中外皆然。

握它在手,人人可以盡情揮灑,順心如意,選出最愛的色彩,染上鍾情的畫面。即使心意未決,在猶豫中,仍可這也試試,那也蘸沾,專注觀察,凝神比較,姑且塗抹?大膽落筆!也許立即找到你的需要;也許,在加上陪襯的色彩後,你原先放棄的,忽然是婷婷玉立的美人,向你含笑走來……

有了調色盤,你可以收集、儲藏、選擇、發現不同顏色之美,加以堆疊、調合、稀釋,便能變化無窮。

它上面總有為你貼心設計的色格,讓你可以細心選擇,一般十二格已很夠用,另有十八到三十五格,就太多了。有人以為色相愈多愈豐美,眼花撩亂時,還在色盤上加註色碼,繪作之際還等待一致的指令,以某號紅色畫紅花,某號綠色填樹葉,活潑自主的色覺訓練受了局限,只好蒼白在豐沛華麗的美感意識外。

打開我的調色盤,一定看見簡單潔淨的三原色依例排列,兩種彩度不同的黃、兩種藍色加上正紅,只節儉地佔去五格,留出寬闊的空間可供運用,也許兩色也許三色,加上水分和濃度,可以輕鬆理出百餘種明度、彩度不同的色相供揮霍。入神時心情直接反射如鏡,往往警惕我改採其他顏色或改變自己,山不轉路轉,還有自己可以轉,都會為我帶來受用無盡的資源去自我開發。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Nov 09 Sun 2008 10:18
  • 病態

今日社會,從農業到工商,再從工商轉型為高科技時代的過程中,許多問題缺乏調適,許多情況無法掌握,結果造成道德淪喪及精神空虛等種種病態。為了發財,為了成功,人人無所不用其極。例如,仿冒商品、走私、漏稅、盜用商標、惡性倒閉、倒會潛逃、空頭支票滿天飛等等。有了錢,社會多了色情與暴力,卻少了禮義與美德,尤其在思想、輿論上,也出現了種種病態,例如:

一、社會「笑貧不笑娼」:過去的社會,一向重視道德、人格,只要為人正派,形象好,窮並不可恥。但是今日社會,大家一致向「錢」看,一些高官巨賈,大家只看他們僕從如雲、權勢顯赫,至於有德無德,就不是那麼重要了。所以有人譏諷現在的社會是「笑貧不笑娼」,你貧窮,別人看輕你,只要你發財,財從那裡來,沒有人去研究。今日社會,人因財貴,人因錢重,可見錢財對人生的重要。

二、職場「看上不看低」:人在社會上,總要有個職業,在職業圈子裡,董事長、總經理、業務經理,只要你的地位高人一等,社會就會對你另眼相看。君不見,凡是總裁、總經理,不都是上、中、前(吃飯坐上位,照相坐中間,走路在前面)的人物嗎?專家、學者、教授,如果沒有響亮的頭銜,在團體群眾裡,也不會被人看好,因人的眼光都是看上不看下。

三、官場「上下交征利」:今日的官場裡,不但「官官相護」,甚至「上下交征利」的事件頻傳。一個人想升官,先要送禮,也曾有過:想在那個學校當校長,價碼多少云云;在一個黨派中想提名鄉鎮長候選人,也要開價多少。其實,「賣官鬻爵」自古有之,甚至有人說「無官不貪」。當然,此話並不盡然,古今的清官廉吏為數不少,只是官場裡「上下交征利」的事,古今皆然也是事實,只能說「天下烏鴉一般黑」。

四、商賈「看財不看人」:現在企業界的一些富商巨賈,都是集團的總裁、董事長,和他們論交往來,必須要有雄厚的財力才能攀得上緣。你是人才,但沒有錢財,也不容易受到青睞。很多企業家們,本身都是白手起家,從一無所有慢慢創業成為企業家,可惜致富後卻變得更加勢利。你沒有錢財,當然不被看重,但其實,有「人才」才有「錢財」,所以一個真正成功的企業家,大都「求才若渴」,因為人才乃是錢財之本。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先假設沒有人想當個為了賺錢生活而說謊的人。

但如果這孩子從小生活在恐懼、束縛與走捷徑的環境中,說謊,對他而言,就是理所當然的價值觀。

如果16歲的大男孩「黃琪」,不曾在外漂泊,他應該讀高中一年級,才剛卸下七月基測重擔,希望自己有幾個分身,能夠又看漫畫、又打電腦、又上線、又打球,還能準時出現在學校內上課不打瞌睡。

16歲的男孩,每天早上總要請媽媽叫醒他,以防止聽不見鬧鐘聲響遲到;他們喜歡向同學吹噓誇耀,也愛對著爸媽大談白日夢。16歲的青少年,基本上已經開始關心個人與社會的道德規範,同時也開始注意何謂是非善惡,對自己、對社會現實開始有自己的想法,甚至有的青少年,已經在思考著未來和理想了。

但是,16歲的黃琪卻與阿扁外加邱毅,演了齣真實版的「神鬼交鋒」,內容除了讓人哭笑不得外,背後的成因更令人心酸。由於他仍未成年,前幾天地檢署裁定責付他的舅舅照顧,但二人在步出法庭後,卻立刻分道揚鑣。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過去皇朝時代,為了鞏固皇權,立儲是國家大事。立儲就是立太子,也就是為皇家確立接班人。

現代的國家,不只一國的領導人要有接班人,國防外交也需要接班人,財政經濟都需要接班人。乃至社會的各行各業,甚至一個家族、一個團體,都需要接班人。所以現在社會上不斷有人喊出,要提拔接班人、安排接班人、培養接班人,有接班人,事業才能永續經營。

綜觀歷史,很多朝代的滅亡,都因接班人不適當;某一個企業團體經營不善,甚至家族「富不過三代」,都是因為接班人不適合。究竟我們的社會,需要什麼樣的接班人呢?

一、家族接班人:中國的宗法社會,是以家族為基礎。過去一個家族裡的族長,都有很大的權威,甚至一個大家庭裡,老祖父的一句話,比法律還管用。一家之長,不管是父權,還是母系,只要是家長,對家務事就有非常大的處理權限。兄弟姊妹,誰讀書,誰就業?家長可以決定!兄弟分家,長兄分多少,小弟得什麼?甚至姊妹可不可以參與分家

?都是家長說了算。這樣有權威的家長,也要安排得當,如果安排不適當,家庭成員不服氣,鬧家庭革命,讓家庭接班人難產,也不是家庭之福。所以,不管家庭或家族的接班人,必須要做全家、全族人的模範,能夠公平對待每個成員,自我肯犧牲、委屈,成就全家、全族人的榮譽,才能做家族接班人。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自由」與「安全」是人類與生俱來的要求,應該也是天賦人權。一個人如果不能自由,就算活著,不也等於死了一樣?每天被人看管,給人當奴隸,甚至生命隨時受到威脅,影響生存的安全,這不是生不如死嗎?難怪全世界的人,都一致要求、嚮往自由。

在佛教裡,佛陀制訂「五戒」,就是要讓大家自由。所謂「自由」的意義,就是不要侵犯別人,如果大家都互不侵犯,不就都能安全了嗎?

佛教的五戒,不殺生是尊重生命的自由,不偷盜是尊重財產的自由,不邪淫是尊重身體的自由,不妄語是尊重名譽的自由,不吸毒是尊重健康的自由。自由就是不侵犯的意思,試論「五戒」的「自由」之義如下:

一、不殺生:不殺生就是不侵犯別人的生命而護生,如此生命不就能獲得自由了嗎?世界上最寶貴的東西莫如生命,萬千金銀和生命,叫你選擇其一,相信人人都會選擇生命。因為沒有生命,金銀財寶再多又有何用?可見生命比較貴重。世間上最殘忍的行為,就是殺生,假如我們尊重生命,不隨便殺生,就是尊重生命的自由,所以佛教把不侵犯生命自由,制為第一戒。

二、不偷盜:不偷盜就是不侵犯別人的財產而喜捨,這不就是尊重別人的財產自由嗎?有的人把財產視為自己的第二生命,因為沒有錢,日子難過,所以擁有財產是每個人的願望。能尊重別人的財產而不覬覦、不侵犯,甚至幫助他、支援他,這不是人間極為美好的事嗎?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