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RT法則,堪稱目標設定的金科玉律。而「量化指標」符合SMART法則中的Specific(具體的)與Measurable(可衡量的)兩大法則,更是主管在設定關鍵績效指標(KPI, Key Performance Index)時的最愛。
除了設定工作目標,數量化的資料具有容易理解、高說服力、可分析比較的特性,故主管們總期望部屬將所有的提案建議、現況分析與成果報告等,都轉化為數據呈現。
但過於仰賴數據進行決策,也隱藏一些決策風險。譬如,當數據失真,而主管未能明辨其中真偽與錯誤時,即可能引據失當而制定錯誤的決策。
一般而言,主管對於自己專擅的領域,較不會被錯誤的資訊所矇蔽。專業所練就的敏感度與熟稔市場行情等知識,可輕易揪出數據中的謬誤與異常之處。
但跨領域管理非原本專擅的單位時,則容易因對部門不熟悉或既有的刻版印象、錯誤認知等因素,錯信偏誤資訊。
數據分析者如同魔術師般,可運用去年比、前月比等不同周期或趨勢,找到一堆數據,將數據分析推演與導引至自己想呈現的方向。而取樣的範圍、年度、區間、樣本數等等條件設計,也同樣會影響統計數據分析的結果。
其次,在面臨十萬火急的決策點時,若還得等到蒐集完整數據資訊後方進行決策,可能早已喪失訂定決策的先機。
學術研究時,確認數據分析結果的信度與效度,是發表論文前必定驗證的步驟。但在企業的實務運作上,基於時效性、資料取得困難度、作業成本、專案與決策數等考量,實在不可能每樣決策前,都取得足夠的資料並進行完整的數量分析。
有些主管則因為只信任數據,以致看不到實際的狀況,或不願意花時間或精力,實地了解第一線的戰況。
當區域發生重大災情時,中央官員每每得「下鄉勘災」,實地了解災情的慘烈程度,以做為修復、援助等決策參考。若主管只願意留在舒適的辦公室,坐等回報的分析資料,容易陷入象牙塔內的思考,而致誤判情勢。
如果將問題歸究於分析數據者提供了錯誤的資訊,是主管卸責的說法。
學會辨識與看透數據背後的真偽,不被統計數據沖昏了頭,並依據正確合理的數據進行決策,本就是主管的職責。
主管所制定的決策,將導引所轄單位與部屬的行動方向、行為模式與資源的流向。影響所及,可能包含部屬職涯發展、企業損益、員工眷屬之生計、股東與投資人權益等。
若主管因為錯用數據而致決策方向的偏差,就如同引路人將迷途的眾人,引導入岐路,進入致命的沙漠或沼澤一般。
所謂「錯誤的政策比貪污更可怕」,此句話凸顯錯誤決策的影響度與嚴重性。而「政策殺人」的決策偏誤,則常常源自於決策者所引用的數據資訊不正確,或過度仰賴數據而產生誤判。
數據是死的,想避免引據失當,不讓數字變成殺人的工具,端視使用數字的管理者,是否具備明辨真偽的辨識力與活用數據的智慧。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