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股市下跌和6月、8月的低點很像,兩次都是在季線止跌,量縮至700~800億元,來回整理大約兩個星期,然後放量上攻。
但這次較令人擔心的是現在電子股的旺季已過,這幾天公布出來的10月營收開始走跌,美股走勢疲弱,外資賣超,兩岸的題材利多也開始鈍化,這些都和6月、8月兩次下跌的環境差異很大,比較正面的是政府選前作多的心態還算明顯。
由於前面兩次低點整理的時間大約都維持2個星期,然後就放量上攻,現在整理已經1星期,還有1星期的時間可以觀察,這段時間要注意高價股是否能夠止跌,美股不能太差,中國股市持續上揚是否能夠激起外資買進的火花,如果這些都達到,台股才有可能築底。畢竟國內電子股得看美國狀況,而中國農曆年的買氣仍有待觀察。
持股水位5成以下
現階段月線往下,周KD也是往下,即使指數爬上去,也得面對上檔強大的套牢賣壓,在這波震盪中,反而比較建議投資人可以選擇跌深電子股及中概股作未來的布局,中概股的範圍很廣,最近MOU(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金融監理合作備忘錄)題材很熱的金融股也算是其中之一。
由於最近台股震盪整理的幅度比較劇烈,投資人的持股水位可以維持在5成以下,以自己舒服的水位來做高出低進的區間操作。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