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從金融海嘯以來,已經花了大錢,用了不少力氣解決失業問題。但是,一直被質疑是在救失業率,而不是救失業。

其實,如果失業是來自景氣波動引起的循環性失業,政府反循環花的銀子、創造的就業效果就會值得肯定。然而,失業的產生如果是結構性問題,不能正本清源的解決問題,救失業不能發揮功效,終究會是黃粱一夢。

1990年以前,中小企業是台灣主要的就業機會創造者,在不景氣時,勞資雙方均能共體時艱,不會發生裁員問題。但是大環境的變化,勞基法的實施造成工時、工資的制度化,政府也轉向苛求雇主,優惠勞工。

1991年開始的外勞政策更減低雇主雇用國人的意願。在中國大陸廉價勞工及低廉土地成本引誘下,很多廠商就關廠、歇業,將生產設備遷往大陸,導致國內勞工需求下降,失業問題惡化。

解決失業問題,還必須了解兩個吊詭的現象:一是失業救濟,有很可能創造失業。例如政府提供的雞肋型服務工作,可能引來非積極求職者填補這些空缺,且可能成為未來的失業者。這樣的救濟對降低失業率效果有限,創造出的失業者卻剝奪政府最想照顧的弱勢。

二是政府的直接補貼會破壞市場行情,導致工資向下看齊。例如不領情的大專畢業生,反對政府推動月薪2萬2的大專生就業方案,痛批這個政策把大專生起薪打壓到平均薪資之下,根本就是奴隸政策。

解決失業問題,就要認清當前的失業大部分是結構性的問題,不是短期救急措施可以解決的。

失業者涵蓋各年齡層,活絡經濟,創造就業才是最重要的。這可以由政府、民間企業及個人來行之。其中,民間企業不只是中小企業,大企業要分擔更多的社會責任。

問題是政府能做什麼?民間企業需要的是提振投資,政府要幫忙的是創造一個公平、合理、優渥的經營環境。對於個人的創業,政府能夠幫忙的是技術的輔導與資金的提供。這些政府也已經做很多了。

不同的是,政府要破除盲點與改變策略。例如對於既有的產業,政府宜用各種優惠措施,來增加就業人數。但不宜由政府拿錢來補貼就業者的薪水,花錢應效法歐巴馬政府由事後扣抵稅款方式來行之。

政府對能夠創造就業的優勢產業,要有執行力的加速推動。例如醫療照護、教育文化、觀光休閒、金融服務都是最勞力密集的產業,可以幫忙就業。政府應檢視法規,修改不合時宜及妨礙發展的部分。

例如政府應思考:台灣有一流的醫療水準,為什麼外國人來台就醫這麼少?為什麼醫療健檢團講了這麼久,一直只聞樓梯響?台灣有最好的高等教育,為何我們不能與歐美的頂尖學校一起辦學?創造更大的教育文化大餅?

台灣證券市場最近因為有台商回台上市,及調降遺贈稅的資金回流而有不錯的表現。但能否擴大資本市場的規模?擴大台商創業板的服務?擴大成為未來華人的集資中心,甚至做成全球高科技業者競逐的資本市場?

這些台灣具有優勢又勞力密集的產業,如果能夠辦起來,不但能夠振興經濟,對高學歷的失業問題,會收重大的功效。

另外,政府宜將人潮匯集的可利用空地,加以整合成可以營業的場所。例如捷運、高鐵、政府機關,名勝古蹟都有一些空地,整合劃分為固定攤販區。一來可以解決創造就業;二來,可以提升我國的攤販水準,做成像先進國家令人可以信賴的攤販。做的好,政府還可以抽稅來挹注財政。

政府還要思考台灣中小企業表現,過去舉世聞名,為何最近表現遜色?對於經濟成長的貢獻在退步?過去很多得到中小企業評比的優良廠商,例如磐石獎、小巨人獎的得主,如今安在哉?還沒上櫃上市的能否儘速IPO?

過去兩岸不能直航,對於歐美觀光客來說,台灣是被捨棄的點。現在直航的可能下,鼓勵及找到可能到台的潛在觀光客,應是政府該做的行銷事業。尤其當歐美觀光客有這兩岸觀光經驗的對比,對於台灣的民主、秩序,一定留下深刻的印象。這些對台灣的未來,有更大的幫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