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在「二房」衝擊下持續創波段新低,從去年10月開始對台股的每個轉折趨勢都非常準確的美林證券台股研究部主管程淑芬,昨(16)日指出,台股目前仍受到國際股市影響,仍在找底,市場目前忽視政策利多,但在六到12個月後政策將會發酵。程淑芬說,待國際經濟止穩後,台股表現仍有機會優於其它地區。以下是記者專訪紀要:
問:你認為台股現在的利多、利空在哪裡?
答:由於國際經濟和股市不確定因素太高,台股受無妄之災,法人可能還在等買點。短期市場悲觀,投資人暫時將政策利多放一邊,反應通貨膨脹帶來的利率升值壓力和民間消費減少的問題,加上全球經濟狀況仍不穩定,台股走勢難免受國際情勢影響。
我覺得若是去除融資追繳壓力,台股基本上已經不算貴了,不過融資斷頭是建立在散戶的痛苦上,還是最希望不要發生;另外,雖然現在股價本益比已經到了相對低點,但是短期殺融資可能造成「超跌」,我也還在觀察當中,我傾向觀察國內外情勢來time the market,而不是急著price the market。
我相信一旦全球跌完後,各國股市表現就會開始分道揚鑣,而台灣的政策利多未來也將發酵,台股表現還是有機會相對較其它股市好。
問:市場對新政府上台後的政策利多,都沒有反應,你的看法為何?
答:新政府的政策對台灣經濟都很有利,我們應該要給他們一些鼓勵。通常股市與經濟不佳會激勵政府加速政策改進,而這些政策在未來六到12個月會慢慢股市中發酵,我們很肯定政府完全拿掉投資港股的上限,我覺得這是對台灣發展財富管理是很有意義的一小步。
另外,放寬企業大陸投資上限至六成,對傳統產業特別好,因為他們可以更有效率運用現有的淨值,同時也有彈性發放更多現金股利給股東。
問:建議投資人現階段怎麼選股?
答:我認為低本益比、高現金股息殖利率的個股,下檔比較有限,另外,若表現、獲利最差的個股都不跌了,就可以開始回頭買進製造業,至於營建股由於明年很多建商的新屋將會落成,屆時就是真的考驗市場的時候,金融機構授信給建商可能會較為保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