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商品市場投機熱愈演愈烈,原油、稻米、玉米與銅價近來紛紛向上測試新高點。根據花旗集團公布的報告,今年以來注入商品市場的資金狂潮達七百億美元,將該市場的總投資金額推升到四千億美元。
全球商品供應可能不敷所需,加上美元貶值導致資金轉戰商品市場,造成商品價格一路狂飆。
在美國能源部周三公布美國原油庫存意外減少後,當天紐約油價收盤創新高。紐約商業交易所五月輕甜原油期貨每桶以上漲二.三七美元或二.二%收盤,成為一一○.八七美元,刷新三月十三日每桶一一○.三三美元的前次收盤高點,並且一度突破一一二美元。油價周四持穩在每桶一一一美元附近。
全球半數國家主食的稻米,周三在芝加哥市場的報價為每一百磅二一.一八美元,漲幅達二.三%,價位已逼近四月八日的二一.六○美元紀錄高點。目前的米價幾乎是去年行情的兩倍。
芝加哥玉米價格於周三再創歷史新高,每英斗報六.一六美元,因美國政府表示玉米的收穫前(pre-harvest)庫存之減幅將超過預期。
銅價目前在一公噸八七四○美元附近交易,逼近歷史高點八八二○美元。全球第三大礦業公司力拓集團以及Freeport-McMoRan銅金公司指出,供需愈來愈吃緊刺激價格走高。
商品持續上漲已邁入第七個年頭。瑞銀彭博固定期限商品指數去年的漲幅達三五%。花旗集團在本周的公布的報告指出,今年以來注入商品市場的資金狂潮達七百億美元,將該市場的總投資金額推升到四千億美元。
西太平洋銀行駐雪梨資深經濟學家史默克指出,投機客加速商品行情向上震盪。
億萬富豪投資家索羅斯周四在與媒體進行的一場視訊會議中表示,「食品價格上漲是由極度擔心所引發,特別是針對那些必須進口食品與本身無能源供給的國家。」他說,此種情況加重社會與政治的潛在不安。
華爾街日報週四警告,全球經濟目前正面臨十三年來最為嚴重的通膨威脅,然而同時聯準會卻連連降息以防止經濟陷入衰退,使得這場由全球對抗通膨的戰役更加複雜難解!
國際貨幣基金預估,美歐與其他富裕國家的消費者物價指數今年將成長二.六%,創一九九五年以來最高通膨率。美國二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四%。歐元區三月份通膨率野升至十年高點的三.五%。長久以來被通縮所苦的日本也出現溫和的通膨。
這波通膨危機元兇是源自於食品、能源與其他原物料價格攀升。食品與能源價格高漲重創發展中國家,並引發從越南到埃及等國,在過去幾週接連發生抗議活動。
世銀估算全球食品價格在過去三年激增八三%。IMF也預測今年新興與發展中國家消費者物價指數上升七.四%,創二○○一年最高。
這波十多年最嚴重的通膨危機,主要由幾項全球性因素造成。第一是在穀物變成替代能源來源後,食品價格就不斷飛漲。身為數十億亞洲人口主食的米價,在去年暴漲一四七%。
第二是印度與中國大陸等新興經濟體對天然資源的需求激增,也推升全球原物料價格一路飆升。
第三項因素是美元疲弱,不但推升美國進口品物價增加,也讓通膨輸入到沙烏地阿拉伯、香港與蒙古等十幾個當地貨幣與美元掛鉤的國家。當聯準會被迫降息遏止衰退時,這些國家也須跟進,卻反而對物價造成壓力。此外前幾年的寬鬆貨幣政策也對通膨有推波助瀾之效。
第四為全球化的經濟,雖然有助於近年來維持低通膨,不過在新興市場經濟蓬勃發展,也意味貨幣與物價將穩定走高,反而讓富有國必須支付更高代價來購買這些國家產品。
消費者對通膨的恐懼,也將讓通膨更加惡化。如果家庭與企業把物價上漲視為常態,將導致預期自我實現而使通膨居高不下。IMF前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指出,「一旦通膨預期增加,就難以扭轉該想法」。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