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熱門科技快報 (368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看準愈來愈多的白牌顯示器廠商、專業代工廠進一步從系統端往上游液晶模組這一塊進行整合,奇景光電另外成立一家專業的顯示器晶片組供應商承景科技,宣示進軍當紅的顯示器晶片組市場,磨刀霍霍準備和聯發科、晨星搶市。

     愈來愈多的白牌顯示器與代工業者往液晶面板模組端進行整合,包括諸如日本船井、冠捷等廠商除了向面板廠採購後段模組成品,組裝成整機之外,也大量向面板廠採購玻璃半成品,再自行組裝成液晶模組、電視機出貨。

     隨著系統端開始整合模組業務,顯示器控制晶片組的商機也悄悄點燃,包括聯發科、晨星等晶片組供應商也成為當紅炸子雞。

     現在面板廠陸續把驅動IC整合進集團內生產,缺少面板集團奧援的獨立IC設計廠商就顯得相當辛苦,包括奇景光電、聯詠也都開始發展LCD控制晶片相關業務,這樣的業務模式也成為產業未來的新趨勢。

     相較於市場上如新力、飛利浦等一線品牌,對於二線、三線品牌來說,在低價市場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其中關鍵就在於成本。對於白牌業者而言最大的優勢就在於低價,業者也無所不用其極的設法降低成本,以價格換取銷售量,這一點,以瑞軒在北美液晶電視市場異軍突起即可看出。而對於這些業者而言,雖然沒有自建面板廠,但是只要有穩定的出貨量,就可以取得足夠的面板奧援。有了面板,再加上便宜的晶片組,讓白牌業者銷售無往不利,而台灣LCD晶片便宜又好用的解決方案就成為最好的支援,液晶電視白牌市場龐大的商機,也讓IC業者垂涎。

     至於承景未來的策略投資夥伴,目前看來,除了具有產品技術互補的其他IC設計業者之外,已經與奇美電開始展開策略結盟的冠捷,除了液晶監視器與液晶電視既有的代工業務之外,也有不小的二線自有品牌實力,業內推估,都是後續承景可能的潛在合作夥伴。

     面板驅動IC廠商奇景光電宣佈將把液晶電視及顯示器晶片組業務分割,成立一○○%持有的子公司「承景科技」,希望能引進面板廠以及電視系統廠等策略合作夥伴入股,預計今年底前可望敲定。

     奇景光電總經理兼承景董事長吳炳昌表示,此次的分割案可使公司更集中資源發展液晶電視及顯示器晶片組相關產品,在未來也計劃邀請特定策略性投資人加入。現在與這些策略夥伴已建立良好的合作關係,現階段也共同進行數項液晶電視及顯示器晶片組產品的開發計畫,相信新公司的成立會加強奇景集團在液晶電視及顯示器晶片組領域的競爭力。

     奇景光電財務長詹孟恭以凌陽為例,他指出凌陽將驅動IC業務分割出來成立旭曜科技之後,順利引進了面板廠友達入股,為公司創造出更好的發展。奇景也希望效法凌陽分割成立旭曜的模式,將液晶電視及顯示器晶片組業務分割成立承景科技,藉此尋求面板廠以及電視、顯示器系統廠等策略合作夥伴入股。詹孟恭指出,即將分割的顯示器及液晶電視晶片組產品目前僅小量出貨,佔公司營收的比重有限,因此相關業務切割出去後對於奇景未來業績的影響相當有限。不過新公司資源更專注在顯示器晶片組業務,未來成長性值得期待。

     詹孟恭表示,分割初期承景科技仍是奇景光電百分之百持股的子公司,而最快預計今年底前可望引進策略性合作夥伴,初步規劃承景資本額約新台幣十億元的規模。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南韓兩大集團三星、LG有機會打破互不採購的不成文規定,簽訂相互採購合約。LG電子表示準備向三星採購五十二吋面板,也希望三星向LPL採購三十七吋面板,不要讓台灣面板廠坐收漁翁之利。

     三星和LG兩大集團之間的競爭從國內打到國外,從電子產品打到面板、零組件,就連雙方的供應商都是壁壘分明。雖然兩家大廠都是全球前五大的液晶電視製造廠商,有龐大的電視面板外購需求,但是卻都以彼此面板尺寸、規格不同,以及擔心技術外流為由,均不肯採用對方面板的說詞。不過今年韓國官方出面勸說,希望打破這不成文的慣例,鼓勵雙方相互合作,不要讓台灣廠商坐收漁翁之利。

     根據南韓媒體報導,LG電子副總Kang Shin-ik表示,因應LG電子推出五十二吋液晶電視,除了夏普之外也準備下單向三星購買五十二吋電視面板。而LPL總裁暨執行長權瑛秀(Kwon Young-su)則表示,希望三星也能轉而向LPL購買三十七吋電視面板。對此,三星方面則表示會慎重考慮。隨著雙方開始釋出善意,未來兩大集團相互採購面板的機會也大增。

     三星自家面板廠並未生產三十七吋電視面板,而因應歐洲市場需求,三星針對歐洲市場特別推出三十七吋液晶電視,其主要面板供應商為台灣的友達,據了解友達每月三十七吋面板供應量約三十萬至四十萬片。三星所需的電視面板有五○%為集團內部供應,另外五○%外購,而採購對象主要是台灣面板廠,至於LG的面板外購比重約三○%,同樣向台灣採購。隨著三星、LG開始相互採購,也勢必影響對台採購量。

     不過業界認為,實際的衝擊有限。從主要電視尺寸來看,三星七代線主要生產四十吋、四十六吋面板,而LPL生產四十二吋、四十七吋面板,台灣面板廠的生產彈性比韓國大的多,友達、奇美均生產四十吋、四十二吋面板,在大尺寸方面奇美生產四十七吋、友達四十六吋。由於台灣廠商生產彈性大、可提供的選擇多,如果自家需求不足,還是得向台灣採購。

    三星集團昨日公布第三季財報,LCD事業部本業獲利六千七百億韓元,落後LPL,合新台幣約二百三十九億元,但也逼近二○○四年第二季的歷史新高紀錄,而在南韓面板雙雄相繼揭露財報之下,三星、LPL、友達全球前三大廠的營收差距銳減至一百億元之內,是有史以來最接近的一次。

     三星LCD事業部第三季獲利表現亮眼,季營收成長二○%,本業獲利在IT面板以及TV面板需求強勁之下,大幅成長一三一%,達六千七百億韓元,合新台幣約二百三十九億元,雖然也企圖超越二○○四年第二季的歷史新高紀錄,但是卻落後LPL。三星集團第三季也首度公布合併獲利,LCD事業部合併S-LCD、三星康寧的獲利達七千二百億韓元,雖然較第二季大幅成長一.三二倍,但是法人約略可以推估,S-LCD的獲利並非突出。

     不過三星對於第四季的看法偏向樂觀,幾乎可以定調面板業第四季景氣不弱。三星電子指出,由於第四季仍舊供需吃緊,以及季節性需求仍在,第四季IT面板價格仍將走強,至於在TV面板方面,四十六吋以上需求將強勁攀升,預估可較第三季成長四○%以上。就出貨量而言,三星預估TV面板出貨量將成長一六%,成為第四季的重要支撐,預估出貨量將從二千二百一十萬片攀升至二千五百六十萬片。

     不過相較於LPL大膽在景氣高峰敲定八代線投資細節,三星對第二條八代線卻保守謹慎。不僅微幅下修二○○七年資本支出,更重申第二條八代線的興建尚無定論,而已經進入量產的第一條八代線,預估在今年底月產能可達五萬片水準。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奇美電旗下奇景光電(Himax) 昨(12)日宣布分割液晶電視及顯示器晶片組(Controller)產品線,成立100%持股的子公司承景科技。據推測,承景可能藉此引進全球最大電腦監視器組裝廠冠捷參與投資,延伸奇美電與冠捷的合作領域到更上游的晶片組供應,奇景也能得到更大的商機,取得三贏局面。

奇景光電昨天宣布把旗下液晶電視及顯示器晶片組業務分割,另外成立100%持有的子公司承景科技,並計劃邀請特定策略性投資人加入,全案預訂今年底前拍板。以營收論,奇景目前是國內第三大IC設計公司,僅次於聯發科和聯詠。另外奇景也是全球第二大的液晶面板驅動IC供應商,僅次於聯家軍旗下的聯詠。預期奇景的分割將對IC設計同業形成衝擊。

奇景財務長詹孟恭昨天表示,目前奇景有高達97%營收集中在驅動晶片(Driver IC)產品上,分割之後,奇景會繼續專注在液晶面板驅動晶片(Driver IC)市場,不受影響。

至於此次獨立的液晶電視及顯示器晶片組產品線則還在起步階段,占公司營收比重不到1%,公司希望透過分割動作,引進與該產品相關的下游液晶電視及顯示器組裝廠參與投資,以為公司注入下一股成長動能,惟奇景將會繼續掌握承景的主導權。

市場人士分析,驅動IC主要客戶是面板廠;LCD晶片組的下游則是監視器組裝廠,兩者不盡相同。考量奇景與奇美電的淵源,推測承景可能會藉此引進全球最大電腦監視器組裝廠冠捷參與投資。

奇美電日前才宣布與冠捷簽訂合作備忘錄,以每股港幣5.39元,取得冠捷7.68%股權,總金額約34.34億元。為國內液晶面板及顯示器產業鏈整合寫下合作新頁。目前奇美電持有奇景約13%股權比重,為最大股東,也是頭號客戶。三方若能合作奇美電與冠捷的合作關係將推進到更上游的晶片組供應;而奇景的新產品線也可望獲得更大的市場機會,將是「三贏」局面。

奇景光電循「凌陽分割旭曜、引進友達」模式,昨天宣布分割液晶電視及顯示器晶片組(Controller)產品線,可能引進顯示器組裝大廠冠捷參與投資。奇美電、奇景、冠捷「鐵三角」關係成形,面板業上下游垂直整合趨勢確立,未來會有IC設計廠找富爸爸當靠山。

國內消費性IC大廠凌陽前年底宣布將旗下平面顯示器驅動IC及控制IC晶片事業部分割獨立,成立旭曜,並引進面板大廠參與投資。而奇景光電昨天循著類似的模式,分割LCD控制IC產品線,成立承景科技,擬藉此引進新的策略合作伙伴。加上其母公司奇美電最近才宣布參與投資冠捷,國內面板業的合縱連橫似有加快之勢。

國內面板廠早有一股扶植自有IC廠的風潮,像友達投資瑞鼎、旭曜;奇美電投資在美國掛牌的奇景光電;勝華投資矽創;彩晶則有華邦電旗下其樂達奧援。

在市場同業紛紛配對成功之際,像是聯詠等缺乏面板富爸爸直接加持的獨立IC設計廠,得擔心被客戶抽單的排擠效應,尋求結盟合作的壓力恐怕會加重。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無線射頻辨識系統(RFID)應用市場崛起,零售巨人沃爾瑪(Wal-Mart)公司RFID計劃主持人摩斯(Ron Moser)昨(12)日來台時透露,明年起,將逐步要求進入Wal-Mart銷售的消費性電子產品導入RFID系統。

未來若Wal-Mart所有販售商品均導入RFID,帶來的RFID設備與產品需求商機,估計至少有800億美元,國內外相關業者可望受惠。

摩斯此次主要是應永豐餘集團邀請,來台出席「2007年台北國際秋季電腦展」,並對各供應商發表Wal-Mart對RFID的最新想法。摩斯此行也將順道了解永豐餘、宏碁統一、NEC,及工研院等單位對RFID的發展及應用進度。

摩斯表示,Wal-Mart從2005年起,先要求全球前100大供應商導入RFID後,陸續擴大適用對象,至今該公司的前600大供應商都已導入RFID。

摩斯說明,Wal-Mart最初考量這些供應商公司規模較大,比較有能力負擔RFID相關配套設施的建置成本,而各公司也可以自行選擇在較貴重的產品上,貼上RFID標籤。

不過Wal-Mart發現,依公司規模及產品價值來導入RFID,讓Wal-Mart在同一類別貨架上的缺貨率,最多只能改善30%,其他更多商品尚未導入RFID,缺貨率仍然有很大的改善空間。

為了更有效降低貨架上的缺貨,Wal-Mart將自明年起,改以產品類別為單位,逐步要求所有產品導入RFID,第一項被要求的是消費性電子產品。消費性電子產品是Wal-Mart通路中,僅次於精品的高毛利產品。

據了解,全球RFID規格制定聯盟EPCglobal組織,已在今年特別針對消費性電子產品,進行各國適用的RFID規格、環保回收機制等項目研究,一旦EPCglobal做成共識,身為發起會員的Wal-Mart將會通知所有下游供應商,只要是生產電視、iPOD、數位相機等消費性電子產品,未來須逐步導入RFID。

依照Wal-Mart推廣RFID的進度,該公司在全美國4,000家零售通路中,已有975家導入RFID;另外Wal-Mart擁有的585家大賣場中,已導入RFID的賣場也有35家。

工研院研究報告顯示,Wal-Mart自從開始導入RFID技術之後,有效讓補貨速度提高三倍,門市平均庫存降低了10%;一旦整個RFID在Wal-Mart通路中建立起來,可為該公司每年省下83.5億美元,而Wal-Mart所帶動的RFID相關設備商機,至少可達到800億美元。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三晶之一的嘉晶 (3016)傳出內線交易疑雲,調
查局疑晶大股東在公佈半年報前大量出脫持股,雖然該
消息尚未經公司正面證實,但今(12)日股價直接以跌停
開出,幾乎摜破80元關卡。

    嘉晶驚傳遭調查局台北市調查處調查,傳嘉晶大股
東嘉裕 (1417)、嘉晶總經理李玉山等人,因在公告
2005年半年報公佈前,疑似大量出脫持股,被台北市調
處認有內線交易之嫌,不過嘉晶喊冤,表示均有申報轉
讓,並無涉及不法。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由於六五奈米的價格競爭激烈,目前價格效能比已達客戶可接受範圍,也帶動晶圓雙雄客戶一連串的六五奈米製程微縮工程。聯電昨(十一)日宣佈,六五奈米射頻補金屬氧化半導體(RFCMOS)製程已可接受客戶的設計導入,現在已有十一個客戶採用,超過三十項產品正在進行設計定案(tape-out);台積電方面現在六五奈米接單滿載,包括NVIDIA、超微、高通(Qualcomm)、博通(Broadcom)、亞德諾(ADI)、邁威爾(Marvell)等均大舉釋單,六五奈米年底佔營收比重將衝上一成以上。

     晶圓雙雄利用成熟的浸潤式(immersion)微影技術,讓六五奈米製程趨於成熟,而晶圓代工廠經過一連串的殺價競爭後,現在六五奈米的價格效能比已讓客戶感到十分滿意,也因此九月之後晶圓雙雄的六五奈米接單暢旺,包括繪圖晶片、手機晶片、網路通訊晶片、可程式邏輯元件等,都已在近期大量轉入採用六五奈米製程,也讓台積電、聯電的六五奈米佔營收比重快速拉高。

     聯電昨日表示,六五奈米射頻補金屬氧化半導體(RFCMOS)製程已可接受客戶的設計導入,聯電這項製程是針對次世代的無線系統單晶片應用產品所設計,可生產包括WiFi、WiMax、無線USB、行動電話等射頻晶片。六五奈米先進射頻製程是由聯電六五奈米標準CMOS邏輯製程中衍生出來,且聯電六五奈米標準CMOS邏輯製程早在去年即通過客戶驗證,目前已有多項不同客戶的產品量產中。

     聯電表示,二○○五年六月開投入六五奈米量產後,目前已有十一個客戶採用六五奈米製程,超過三十項產品正在進行設計定案(tape-out),超過二十五項產品已獲得驗證,七項產品實際進入量產階段。據設備業者透露,主要採用者包括了賽靈思(Xilinx)、德儀、博通(Broadcom)、意法半導體等重量級客戶,而繪圖晶片大廠NVIDIA及超微也將陸續在年底在聯電試投六五奈米晶片。

     台積電第三季六五奈米接單已暢旺,第四季接單量更較上季成長逾一成,其中高通、博通、邁威爾等手機晶片,NVIDIA及超微的繪圖晶片與晶片組,飛索半導體的NOR快閃記憶體等,都擴大採用台積電六五奈米製程。外資分析師則指出,在高通、博通、NVIDIA、英飛凌等大客戶擴大下單下,台積電第四季接單能見度已愈趨明朗,晶圓出貨量可望較第三季增加七%至一○%,的確高於目前市場普遍預期數字。
    外資認為聯電(2303)短線股價難有表現再加一筆!瑞銀證券亞洲科技產業研究部主管董成康昨(十一)日將聯電投資評等調降至「中立」,樂觀氛圍幾乎全集中在台積電(2330)身上。法銀巴黎證券半導體分析師陳慧明指出,即便明年第一季營業仍有淡季拉回風險,但明年資本支出將降二五%的消息,可望維持股價熱度。

     減資掛牌進入第二個交易日的聯電,在外資圈同聲看淡減資行情的衝擊下,昨天股價下跌一.○五元、收在二二.四元,除了摩根大通證券亞洲科技產業研究部主管夏鮑文(Bhavin Shah)要客戶二二元以下就賣、以及港商里昂證券亞洲科技產業研究部主管鄭名凱直接將投資評等大幅調降至「表現劣於大盤」外,董成康昨天也加入調降投資評等的行列。

     董成康理由很簡單:他看不到日後還有什麼利多消息可以推升聯電股價,當然,週二減資後首日掛牌股價表現讓人失望、也是他決定調降投資評等的原因之一,加上第四季營收成長率頂多三%、明年第一季則會下滑一○%至一二%等季節性因素,營運狀況其實容易掌握。

     相較之下,台積電近期獲得較多外資圈sell side分析師的青睞,如陳慧明,雖然將目標價從八四元調降至七六元,但純粹是基於對整體晶圓代工產業景氣看法不明確的考量、將預期的股價/淨值比(P/B值)從四.二倍調降至三.八倍所致,反倒是台積電與聯電大幅削減明年資本支出的消息,對股價有利。

     根據陳慧明預估,整體晶圓代工產業明年資本支出削減率將高達二五%,其中台積電削減幅度可能剛好是二五%、也就是降到二一億美元,如此就能支撐明年下半年產能利用率於不墜,以明年需求減緩假設來看,台積電資本支出若能降到二一億美元,明年平均產能利用率應能維持跟今年一樣的九六%。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受惠於iPhone及PS3等消費性電子出貨旺季,鴻海家族九月份業績銳不可當,富爸爸鴻海精密(2317)九月非合併營收再創歷史新高達一一五一.六一億元,累計前三季營收達八二二七.四億元。此外,鴻海家族旗下公司前三季營收達一兆零六百萬元,集團業績破兆,全年集團營收上看一兆五千億元,奠定國內第一大科技集團。

     消費性電子是成長主力

     鴻海精密發言人丁祈安表示,受旺季效應帶動,消費性電子為九月份營收成長動力,而PC及網通等產品均同步成長。目前外資持有鴻海持股為五七.九%,法人指出,鴻海今年非合併營收上看一兆二千億元,而消費性電子是其成長動力,但隨次級房貸影響美消費意願,明年第一季至第二季是觀察期,業績能否維持高峰,略有變數。

     鴻海前三季成長逾39%

     鴻海精密在消費性電子出貨成長帶動下, 九月非合併單月營收一一五一.六一億元,年增率二九.七四%,再度突破千億大關,並連續三個月創下單月新高紀錄。而鴻海第三季營收三一二○.七八億元,較第二季成長一八.三%;累計今年前三季非合併營收達八二二七.四億元,年成長高達三九.四六%。

     此外,鴻準因新客戶、新機種出貨增溫,九月合併營收達一四七.二三億元,月增率二六.三四%,再創單月歷史新高,年增率達一一○.一一%。法人指出,鴻準營運步入旺季,在 Wii、機殼、散熱模組出貨量提高,旺季營收將可持續高檔,下半年與上半年營收比約四比六,全年營收將突破千億元大關。

     至於主攻PCB的廣宇九月的合併營收一三.六億元,年增率一四.八六%;累計前三季合併營收為九九.七七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二五.三五%,廣宇目前尚有中國通路賽博數的通路業務,目前雙項業務都微幅增加,與預估略有出入。至於網通公司建漢九月營收一○.三二六億元 年增一二.二五%,亦呈成長趨勢。

     面板廠群創九月份營收一五六億元, 第三季營收達四三二.二三億元續創歷史新高,累計前三季營收淨額為一一一六.三五億元。群創第四季營運可望保持高檔水準,因第三季單季每股稅後淨利已達二元,法人預估全年每股上看六元。
   郭台銘領軍的鴻海集團,旗下公司股價支支剽悍,由於鴻海宣布入主的公司,股價表現通常很亮眼。在鴻海概念股滿天飛下,鴻海財務長黃秋蓮對此「不堪其擾」,特地在昨日證交所舉辦的上市公司負責人座談會,三度發言,詢問證交所能否「約束」媒體記者的報導,或是對放消息的公司有所處置。

     據了解,股市熱絡中,鴻海幾乎已成為市場保證班,由於很多市場主力或法人,甚至是部分上市櫃公司很愛拉鴻海「背書」,盤中常有「鴻海入主XX公司」的傳言,透過網路即時通,很快在法人圈、媒體圈、主力圈散播開來,傳言被入主的公司不論消息真偽,股價往往二話不說漲停鎖死,這使得鴻海公司備覺困擾。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面板大廠奇美電(3009)昨日宣布,該公司第二座海外模組廠南海奇美電子投入量產,將專攻TV面板模組,預計二○○八年出貨量挑戰一千萬片,TV模組月產能明年底將上看一百萬片,可望成為奇美電產值最龐大的模組生產基地,而且趕上二○○八年的奧運,以及二○一○年上海世博會商機。

     南海奇美電子位於廣東佛山,為奇美電除寧波廠外,第二座海外模組廠。奇美電董事長廖錦祥表示,今、明兩年持續有新增的前段面板產能挹注,南海奇美電子此時加入後段模組的營運,正可作為前段新增面板產能強有力的後盾,滿足奇美電全球客戶對液晶電視面板的龐大需求。

     南海奇美電子董事長林榮俊表示,看好液晶電視在中國的發展前景,以及廣東省一向為彩色電視機的生產重鎮,囊括中國近二分之一的產量,奇美電特別選在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設立子公司,目前人力約一千六百人,預計明年中將擴增達六千人。

     奇美電表示,南海奇美電子以大尺寸液晶電視面板為主,預計今年底之前模組月產能就可達二十萬片,二○○八年出貨量將挑戰一千萬片,接近二○○八年底時,月產能將會跳升為五倍,達一百萬片水準,就產值而言,將是奇美電在二岸中,最龐大的一個模組廠。

     南海奇美電子投入量產之下,奇美電已經擁有三處模組生產據點,台灣目前最大月產能達三百萬片,月出貨規模約二百五十萬片至二百六十萬片,寧波廠月產能約三百萬片,現階段接近滿載,未來將擴充至三百五十萬片至四百萬片。

     奇美電日前宣布入股冠捷,成為第三大股東,市場雖然以面板缺貨定調,但由於冠捷大股東中國長城電腦的關係,外資圈就認為,奇美電入股冠捷最大意義在於添上「中概」色彩,沖淡過去奇美電偏綠色彩,以期電視可以順利打入中國大陸市場,中國大陸的TV市場規模僅次於歐美,將是各大面板廠下一個兵家必爭之地,奇美電一連串的投資也被解讀為進軍大陸市場的暖身動作。

 面板廠奇美電(3009)第2座面板後段模組廠南海奇美電子,十一日舉辦開幕典禮,同時正式宣布量產投入營運。奇美電預估,今年底前,該廠模組月產能將突破20萬片,明年全年出貨可超過1000萬片。

     南海奇美電子位於中國廣東省佛山市,是奇美電繼寧波面板模組廠後,第2座海外模組生產基地,奇美電表示,南海奇美電子將專門以大尺寸液晶電視面板的後段模組業務為主。

     奇美電董事長廖錦祥表示,奇美電今、明兩年持續有新增的前段面板產能挹注,南海奇美電子此時加入後段模組的營運,正可作為前段新增面板產能強有力的後盾,滿足奇美電子全球客戶對液晶電視面板的龐大需求。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全球第三大電池芯供應商松下電池工業(Matsushita)之前發生火災,市場盛傳,日系品牌電腦廠如東芝、富士通等有可能轉向韓系業者購電池芯,此舉可能為電池組裝廠商新普(6121)、順達(3211)、加百裕(3323)等帶來更多代工機會,對新普等業者而言可謂短空長多。

市場原本預期,松下大火可能衝擊電池組裝廠新普出貨,並連帶影響整體筆記型電腦供應鏈。但新普董事長宋福祥昨(10)日表示,電池芯供貨短期雖受影響,但長期而言,日系電腦廠有意轉向韓系廠商採購電池芯,將為台灣電池組裝廠帶來更多代工機會。

新普9月營收21.9億元,已連續三個月創歷史新高,預估營收將持續創新高至11月。

宋福祥表示,過去堅持採用日系電池芯的日系電腦廠,已經出現鬆動,部分日系電腦廠將採用韓系電池芯,並讓台系電池組裝廠受惠。

分析師表示,筆記型電腦廠包括東芝、富士通、新力、聯想ThinkPad系列、及部分宏碁機款,均「堅持」採用日系電池芯,不過此堅持可能因為新力及松下電池芯供應連續出現問題而改變。

松下電池工業位在大阪守口市松下町的總公司,上月30日受祝融之災,雖無人員受傷,但卻影響松下電池芯供貨。由於松下為全球第三大電池芯供應商,每月供應量約達900至1,000萬顆,引起全球筆記型電腦供應鏈緊張,擔心原本吃緊的電池芯供貨將更嚴重。

台系電池廠曾預估今年已連續漲兩波的電池芯報價,可能看漲,並且預估明年電池芯供貨將更形吃緊。宋福祥指出,電池芯價格今年漲價可能性不高,其他業者不至於「趁火打劫」,至於明年電池芯供貨狀況,據傳韓系電池芯大廠將於明年八月大舉擴產,屆時供貨吃緊狀況將可紓解。

全球筆記型電腦電池組裝龍頭廠新普,為松下電池的主要合作伙伴,市場預估衝擊最大,也讓新普股價持續受到壓抑,即使9月營收創單月歷史新高,股票仍遭本土與外資法人拋售,直至周二外資轉賣為買,但三大法人連續五交易日仍賣超達7,384張,周二股價收在174.5元。

去年8月,筆記型電腦廠戴爾、惠普等陸續宣布,因新力製造的電池芯出現瑕疵,需回收電池,總計回收數量高達960萬組。上月底,松下的電池廠發生火災,預估將影響其出貨。日系電池芯大廠連續「凸槌」,不但讓全球筆記型電腦零組件供貨受到影響,也造成筆記型電腦,尤其是日系品牌開始「棄日投韓」,連帶讓台灣組裝廠受惠。

電池芯製造始終掌握在日韓大廠手中,目前五大電池芯供應商,分別為日系的三洋、新力、松下,以及韓系的三星及LGC。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久大網路資訊(3085)董事長徐重弘表示,久大去年併購國際商貿網路,已漸發揮綜效,希望有機會能再併購與B2B有關連結的網站,並引進新夥伴,朝向網路控股公司發展。

徐重弘指出,久大看好中國大陸電子商務市場前景,規劃從華南、華東、華北,再向中西部的四川等地擴展。一級城市將自己設點,二級城市不排除由當地代理;不過從目前布局來看,代理時機還沒到,現階段以自行布建據點為主,兼有展店示範作用。

久大上半年營收1.66億餘元,稅後純益5,152萬元、每股純益1.28元,優於過去幾年實績。徐重弘說,隨著大陸據點、業務持續增加,兩岸營收兩、三年內拉平,大約各占一半。以下是訪談紀要。

大陸據點 明年倍增

問:久大在B2B領域的發展方向為何?

答:B2B的發展主要有兩個重點,一是開發新產品,二為擴張新市場(通路);久大在台灣將續以併購或策略聯盟來帶動成長,在大陸則積極擴張據點、深耕市場。

我們很看好大陸後市,現在設有深圳總部及東莞、杭州、廣州四個據點,今年底前預計在上海或昆山再設一個點,明年希望倍增。

問:久大將續併購、引進策略夥伴,有無設定目標?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數位相框成為今年歐美耶誕節禮品市場的當紅炸子雞,近來出貨暴衝,包括供應控制晶片的其樂達、電源管理晶片的沛亨、USB介面控制IC的創惟等,9月營收都創新高。

新利虹與憶聲等數位相框業者也受惠,新利虹因順利掌握中小尺寸面板來源,今年出貨量突破150萬台,躍居數位相框出貨龍頭;憶聲下半年接獲惠普代工訂單,出貨量逐步提升,今年出貨目標約100萬台。

根據Park Associates資料顯示,全球數位相框市場前年才起步,當年全球銷售量約149萬台,隨著零售價格下滑,去年銷售量達735萬台,年增率393%,今年將衝破1,500萬台大關。

去年飛利浦是數位相框主要知名品牌,但因商機誘人,東芝、惠普、優派等國際品牌陸續加入戰局,數位相框市場更加火熱,相關產業營運也跟著好轉,不少IC設計公司的數位相框相關晶片下半年出貨量都較上半年倍數成長,業績水漲船高。

其樂達供應數位相框控制晶片,8月轉虧為盈後,9月營收3.58億元,比8月再成長16.23%,也比去年同期增加10.72%,改寫單月營收歷史新高。9月稅前盈餘則為3,255萬元,前三季稅前虧損因而縮小為3,905 萬元,每股稅前虧損0.39元,內部自結每股稅後純益0.28元。

由旺宏轉投資的兆宏,目前暫居國內數位相框控制晶片市場龍頭寶座,上半年數位相框控制IC出貨量約180萬套,平均單月出貨量約30萬套,估7月起出貨量將倍增到50萬至60萬套。

而類比IC廠沛亨最近成功切入數位相框電源管理晶片市場,9 月營收1.07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33.4% ,刷新前年創下的1.03億元單月營收歷史紀錄。

沛亨主管表示,由於新產品毛利率較高,9月毛利率已明顯回升,預料第四季毛利將止跌反彈。法人估計沛亨第三季將轉虧為盈,全年每股獲利約介於0.8元至1元之間。

推出數位相框USB控制晶片的創惟,9月營收1.71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26.48%,也創近半年來單月營收新高;累計前九月營收13.4億元,年增率29.91%。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工研院顯示中心主任程章林表示,當台灣顯示器產業達到兆元產值後,必須開始尋找未來顯示器的新趨勢,而愈來愈受到矚目的軟性電子就是台灣廠商的好機會。預估軟性顯示器市場在二○一○年開始起飛,出貨量可達一千七百萬片、創造出五億美元的產值。

     從軟性電子近年來各國投資狀況來看,很顯然是極具發展機會的新技術。軟性電子在各國政府推動之下,過去三年全球投資金額超過六億美元,而創投資金也投資了三.五億美元在該領域,過去一年也不斷有新產品陸續發表,希望進一步商品化。

     市調機構DisplayBank預估,軟性顯示器明年出貨量仍低、約一百四十萬片,不過每年都將以倍數成長。預估到了二○一○年出貨量可達一千七百萬片,並且創造出五億美元的產值,屆時軟性顯示器市場會開始起飛。

     程章林指出,從市場面來看,一般大眾對行動數位裝置的依賴度日漸增加,而可攜式顯示器輕薄化的需求也隨之出現,軟性顯示器則是顯示器輕薄化、抗衝擊、耐摔的最佳方案。又因為輕薄短小的特性,結構必須簡單,所以用的材料少,從環保的觀點來講,也相當符合未來趨勢。

     歐、美、日等國都相當積極,分別投入上游材料、設備,中游顯示面板,下游系統商品的開發,而藉由聯盟的力量進行串連。工研院希望結合業界力量推動產業聯盟,共同進行材料研發、設備開發、量產技術。在過去一段時間的努力之下,工研院串連起遠紡、新纖、國森、東捷等上游廠商,以及奇美、台虹、元太、友達等四十家上、中、下游廠商合力投入。

     工研院在秋季電子展中展出工研院近來最新研發的電子產品,包括軟性電子技術、下世代記憶體、以及三D互動影像等,讓廠商瞭解未來科技產業商機。

     工研院表示,軟性電子是下一個明星產業,包括電子書、軟性顯示器、電子標籤等,因為其重量輕、生產成本低,而且具有彎曲性,都是近來熱門的軟性電子產品。三D立體影像技術則是另一個重頭戲,最新研發出的「微位相差膜」三D立體互動影像技術,其和過往技術最大差異在於突破空間限制,不必在大空間使兩台投影機投射影像,只需在一般的顯示器貼上微位相差膜,就能創造三D立體影像的效果,讓民眾在家中,就可以欣賞三D立體影像。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全球行動影音(Mobile Video)市場蓄勢待發,在未來將有大幅成長。目前行動影音市場主要是由隨選影音(VOD)及電信業者提供的影音服務(串流影音,streaming video)構成。


 
日韓獨霸歐美緊追
據iSuppli預估,全球行動影音的市場營收將由2006年的9.77億美元(約319.4億元台幣)成長到2011年的146億美元(約4772.7億元台幣),年複合平均成長率高達71.7%。同期間,全球行動影音的訂戶將由2006年的1500萬戶成長到2011年的1.85億戶,年複合平均成長率達65.3%。
目前日本及韓國佔有大部分的全球行動電話的影音服務及市場,不過在美歐相繼推出新服務後,日韓兩國獨霸局面勢必改觀。不過,上述地區目前所推出的行動影音服務大部分是屬於暫時性的解決方案,也就是說,是利用類似數位無線廣播的方式來傳送行動影音。進一步來說,現在若是利用3G網路來傳送影音,當有很多新訂戶同時加入時,將會造成網路大塞車,因此在廠商必須快速採取行動,以應付消費者的需求。


 
行動電視潛力最大
行動電視是行動影音市場的一部分,行動電視與傳統的無線廣播電視有些類似,不同的是,傳統電視台是透過電視塔台傳送電視,而行動電視則是透過行動電話網路來傳送電視。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積電昨(九)日宣佈以八千二百萬美元、約二十七億台幣買下美商Atmel位於英國North Tyneside的八吋晶圓設備,藉此除可稍稍紓解八吋代工產能不足的燃眉之急外,由於部分購得的設備,將視需求移轉至松江廠,明年隨機台到位陸續加入運作,可提升台積電松江廠獲利空間。

     先前台積電就不諱言表示,將擴充八吋產能,同時也積極在全球尋找八吋產能設備,且在大方向上,即不排除向其他半導體廠購買八吋的設備或是產能。這次成功買下Atmel位於英國的八吋設備,且購得的部分設備,未來將視需要移轉至位於中國上海的松江廠,以目前台積電松江廠單月產出約三萬一千片至三萬二千片八吋晶圓來看,松江廠產能明年將可望進一步提升。

     法人表示,由於現階段十二吋產品的應用尚不多,持續擴充十二吋廠將具有風險,台積電轉而積極在八吋領域佈局,而台積電在全世界積極尋找八吋產能,除了顯示台積電未來將持續往電源管理power management領域發展外,由於台積電宣稱要往MENS發展也是需要八吋產能,所以在八吋擴充動作才會這麼大。

     外資圈認為,台積電此次以不到一億美元價格,收購取得Atmel機台,成本相對便宜,設備折舊攤提費用低,此投資案不單僅止於價格更具競爭力,也有助於維繫既有的毛利率與提升獲利空間。

     至於旗下松江廠,台積電在第二季法說會中曾經明確表示,期許該廠今年第四季能達到損益兩平,此次收購機台最快明年可加入松江廠運作,業界評估,松江廠最快明年有機會繳出不錯的獲利成績單。


   八吋晶圓代工產能缺爆,台積電適時以極便宜價格,取得部份二手機台,雖然數量並不多,但有助於稍解燃眉之急,最重要的是,可解決因提升十二吋廠比重,導致毛利空間下滑問題,另外二手機台陸續到位,也會加快台積電在大陸的佈局與提升市佔率。

     近年來台積電最受外資詬病的是,毛利率恐會下滑疑慮;台積電現階段平均毛利率約四五%至五○%,其中八吋廠毛利率高達五成,十二吋卻僅四成,惟台積電近來積極興建十二吋廠,拉高十二吋晶圓產出比例,相對毛利率也顯著下滑,連帶外資也調降投資評等,所幸台積電目前策略很明顯,透過積極收購二手機台的動作,提高八吋晶圓產出,連帶緩和毛利率下滑的壓力。

     其次,台積電雖前進大陸設廠多時,但長期以來因樹大招風飽受政府關愛,產能開出腳步相較聯電友好廠商的和艦,慢了很多,尤其和艦旗下第一座八吋廠去年便傳出獲利,量產能力更達○.一五至○.一三微米,產出的晶片終端市場以通訊與消費性電子產品為主,早已在當地市場完成卡位動作,兩者去年市佔率更差了超過三個百分點,適逢政府正式鬆綁大陸廠以○.一八微米製程進行量產的禁令,台積電當然得加快動作,免得二次錯失江山,而以二手機台進行量產,確實是最具競爭力的策略。

     台積電昨(九)日公佈九月營收約為二八四.九六億元,第三季合併營收達八八九.五四億元,創下單季歷史新高水準。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南韓面板大廠LPL昨日公布第三季財報,一如預期繳出亮麗成績單,稅前大賺二三五億元(折合台幣,下同),創下七.五代線量產以來新高紀錄。

     LPL預估明年四十吋以上液晶電視需求的成長很快,因此決定投資八代線,預計二○○九年上半年投產,產能規模約八.三萬片。

     亞洲面板廠的財報從昨(九)日起陸續公布,首家上場的LPL就替市場定出超高標準。第三季稅前、稅後盈餘折合台幣二三五億、一八七億元,本業獲利更高達二四七億元,獲利水準直逼二○○四年第二季那一波超級大循環,總計LPL第三季獲利創下七.五代線量產以來的新高水準。

     LPL財務長表示,從出貨面積來看,明年面板需求將較今年增加三五%,但供給只增加二○%至二五%,由於供給趕不上需求,LPL決定投資八代線,預計二○○九年上半年投產,產能規模約八.三萬片。

     三星也規劃明年投資第二條八代線,設備商估計,三星、LPL明年在TFT設備投資金額總計將達到五兆韓元,寫下○五年四兆韓元以來的新高。

     兩大面板廠的資本支出大增,是否造成○九年面板市況轉壞?LPL財務長表示,八代線產能開出的時程將會視市況作調整,以避免衝擊 獲利。

         不同於韓廠搶進八代線,台灣面板廠則仍然是保守以對,友達日前曾表示,未來幾年產能投資仍將集中在七.五代線,而副董事長陳炫彬更是在上次法說會中直指友達八代以上的新廠,在一○年以前都看不到,奇美也同樣表示八代線建廠計畫仍在評估當中。

     展望第四季,LPL預估,第四季IT面板報價將持平,TV面板平均報價則預估僅下滑五%,報價走勢堪稱平穩,而出貨量仍有五%的成長,但是受到韓元匯率的影響,LPL第四季獲利將和第三季差不多。

     此外,年終旺季備貨將告一段落,法人相當關心現在庫存變化,LPL表示,以正常二至四週的標準來看,現在面板庫存不到二週,供應仍相當吃緊。

     外資法人則表示,第四季報價未見滑落,加上成本降低效應,LPL對第四季面板價格的預測,已經確立台灣面板廠第四季獲利向上的趨勢。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擁有85萬1227名股東、國內股東人數最多的上市公司聯電,於今(九)日現金減資後恢復交易,股價表現只演了半場好戲,以24.8元、大漲6.8%,逼近漲停價位開出後,終場卻是小漲0.25元、漲幅僅1.08%,以23.45元作收。
看到這種情況,周太太感到相當無力,心中不禁吶喊:「奈也按呢(怎麼會這樣)!」周太太在民國八十九年四月萬點行情之際,用了一百多萬元買了十張聯電。問起周太太,為什麼買聯電?理由很簡單,當時台積電二百多元,基於比價效應,再加上聯電的股性又比台積電活潑,當然買聯電。

殊不知,周太太只是聯電85萬多名股東之一。分析聯電的股東結構,持股一張以下(1~999股)的有24萬6819人、持股比重0.48%,依次為持股一張到五張(1000~5000股)的有33萬8221人、持股比重4.33%,持股五張到十張(5000~10000股)的有11萬7291人、持股比重4.26%,換句話說,持有聯電十張以下的投資人數最多,高達70萬2331人。

以台灣八百萬戶證券開戶人口來計算,聯電的股東超過85萬人,等於平均每十人,就有一個人是聯電的股東。眾多股東人數,曾經讓聯電包下位於圓山的中山足球場來發放股東會記念品,綿延數圈的人龍,場面相當壯觀。

隨著網路泡沬化,PC產業首度出現負成長,科技股的股價一洩千里,晶圓代工產業無法置身事外。大環境景氣成長趨緩,加上競爭對手陸續出現,台積電、聯電兩檔個股的股價,已無法恢復往日光采。

然而,聯電的走勢最讓套牢的投資人感到無言以對。自從民國八十九年以來,聯電合計有十一次實施庫藏股,執行率普遍不高,根據聯電輸入股市觀測站所持原由為:「買回期間股價維持穩定,並為顧及本公司股東權益及員工未來認股意願,故未予以全部執行完畢。」

一位不願具名的投資長說,有一次他在大陸參訪工廠,結果有朋友打電話通知他,聯電宣布庫藏股,股價應該會上漲反映一下,當時聯電的股價還在40元左右,但曾幾何時,聯電的股價又腰斬。

聯電的股價激不起大漣漪,外資陸續將它剔除在觀察名單之中,每一季結束之後,外資到聯電法人說明會報到,目的無它,只是為了確認科技產業的景氣走向。
最令投資人無法理解的是,晶圓代工雖不復往日的高度成長,但仍有景氣循環,隨著景氣高低起伏,股價應有合理波動表現。像這一波半導體景氣在去年第四季落底,惟晶圓代工的股價,提前在七月下旬見到相對低點。台積電自七月二十四日52.3元低點,開始走揚到今年七月初73元的波段高點,這一波半導體復甦,台積電漲幅有四成。反觀聯電,自七月初17.55元低點,上漲到今年七月初21.25元,漲幅為22%,這是近一年的股票表現。

近四年來,聯電股價的波動區間壓縮到17到25元之間,月線幾乎成一直線,對照泛聯電集團IC設計股智原、聯陽、原相「敢漲敢跌」的股性,實在很難想像,這是七年前,周太太所投資「股性活潑」的聯電。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1990 年末期到2000 年中期這段時間,可說是網通產業新技術威力最強、也最為吃香的階段,就以WLAN 技術標準來看,從802.11b 標準確立之後,就快速的席捲了終端消費者市場,而從802.11b 到802.11g 的世代交替轉換,則更可看出當時市場對於新技術產品的強烈需求程度。

Intel 在上一個平台Napa、Napa Refresh 平台的WiFi 晶片,是支援802.11 a/b/g 標準的Intel PRO/Wireless3945ABG,其中速度最快的802.11g 理論傳輸率為54Mbps,但實際使用時傳輸率僅約20Mbps 上下,而且傳輸距離有限,因此需要由新一代的IEEE 802.11n(MIMO)無線技術來做取代。

IEEE 802.11n 一般被通稱為「MIMO」,也就是「Multiple Input,Multiple Output」的簡稱,它的基本技術仍是WiFi,只是透過幾項強化技術,可以讓理論上的傳輸率,由802.11g 的54Mbps 大幅提高到300Mbps(理論值)。

MIMO 最大特色,是改以2 個Tx 傳送端天線與3 個Rx 接收端天線,來增強傳輸效能並擴大收訊範圍。因此在所謂支援MIMO的AP(無線基地台上),會看到有3 根天線,跟一般僅單一天線的WiFi 基地台很容易分辨出來。

另一項強化技術是Channel Bonding(通道匯整技術)。過去WiFi 靠一條20MHz 的通道來傳輸資料,MIMO 則用了兩條20MHz 通道,因此傳輸頻寬得以倍增。

第三項技術是Payload Optimization(酬載最佳化),Payload 是數據封包實際儲存資料的部分,這項最佳化技術可讓每個傳輸動作所攜帶的檔案量增加,因此可以加快資料傳輸的速度。

現今的無線通訊環境,已不再是PC 用來無線上網而已,必需結合語音、資料、視訊以及行動化(Mobility)的四合一服務(Quad Play)內容,在數位家庭娛樂網路、IP 多媒體內容傳輸、以及儲存裝置互通連結應用領域方面,都要求正確可靠的訊號品質(QoS)、高速且容量大的傳輸效率、覆蓋範圍廣且具通訊方便性的通訊標準,眾所矚目的802.11n,便是服膺這股潮流應運而生的新興技術。傳輸速率理論值可達600Gbps 的802.11n,被許多無線網通廠商寄望在高畫質(High-Definition;HD)數位影音視訊(Video)串流(streaming)應用領域中大顯身手,成為數位家庭連網技術的主流。

目前廠商規劃將802.11n 標準,應用在包括IP 機上盒(IP Set-Top Box;IP STB)、數位媒體轉換器(Digital Media Adapter;DMA)、電視(TV Set)、家庭閘道器(Residential Gateway)、家庭影音劇院(TVs and home cinema systems)路由器(Router)、遊戲機(Game Console)等等,並且特別深化在HDTV 和IPTV 的影響力。

為加速802.11n 儘早進入市場化階段,IEEE 因此加緊腳步,預計在2008 年初完成802.11n 最終版,目前Wi-Fi 聯盟在全球8 個實驗室,正針對符合802.11n 2.0草案的產品,進行互通性測試(Interoperability Test;IOT)程序,今年Computex展中已有802.11n 認證產品呈現於一般大眾面前。

這樣的積極作為,不僅能增強產品的互通性,也有助於消弭消費者或企業的疑慮,這對802.11n 產品的銷售前景是有正面的效果,若能配合WLAN 既有成熟的標準架構、支援條件雄厚的產業鏈與既深又廣的市場普及優勢,對於802.11n 的未來發展,必有莫大的助益。

面對Wireless 應用技術已成市場主流,已有Wireless 世代最新王者態勢的802.11n 晶片,在傳輸速度較802.11g 快上10 倍,涵蓋範圍更多出1 倍後,隨著STB、DTV、手機及MP3 等應用產品,也加速導入802.11n 應用技術後,預期最快2007 年底~2008 年初,802.11n 就將主導Wireless 晶片市場,而終端的市場需求更將以近30%的年複合成長率向上走高。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產業概況

◆電源傳輸線無可取代

電源傳輸線及附插接頭之電源傳輸線組為各式電子產品的電源供應組件中末端用來與電源插座相連之元件,主要功用為傳輸電源。由於電源線品質的良窳足以影響電子機器間電力傳輸的信賴度及安全性,在電子產品的應用上是一項相當重要的零組件。

隨著我國電腦資訊、通訊工業在國際上頻創佳績,各項資訊產品在全球佔有率逐步提升,亦連帶著國內電源傳輸線產業的成長。近年來,雖有無線傳輸(wireless)之盛行,但其可取代的僅是signal 傳輸部份,對於power 的應用部份,卻是無可取代。


◆安規認證與規模形成產業的進入障礙

為保障人們生命財產安全,各國政府已立法強制要求電子產品需通過安全規範且獲得安全標誌,才能在市場上流通銷售。以電源管理模組而言,各個國家的插頭規格、電壓規格均有所差異,而各國的標準與認證嚴謹也不相同,每個標準的安全規定亦不同,所以能通過愈多的認證標準的電器用品,品質愈好。通過安規認證及代表了產品品質的保證,因此製造商皆自願性地將產品送至安規檢驗室做測試與安全檢定。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國大陸對印刷電路板(PCB)設備進口免稅批文的發出趨於嚴格,不利台商繼續採購PCB設備在當地加工生產PCB板,部分業者開始將高階PCB板移回台灣加工,為國內PCB設備銷售帶來商機,包括東台、大量、台灣瀧澤等PCB設備大廠第四季生產線多數已滿檔,台灣瀧澤訂單甚至已排到明年四月。

     台灣瀧澤副總戴士峰表示,PCB設備業者今年產業景氣大致為第一、第二季皆不佳,第三季開始回溫,第四季滿載生產。因為中國大陸實施宏觀調控,讓台灣赴大陸投資設廠的PCB板加工客戶要取得免稅的機器設備進口批文日益困難,很多台商只好將接到的訂單轉回台灣廠生產,並改向國內PCB設備供應廠商購買加工設備,讓各家PCB設備業者第四季營運開始忙碌起來。

     為因應在台灣加工PCB板相對須付出較高成本,台商也紛紛採購主軸轉速更高的二十萬,甚至二十五萬轉速的PCB鑽孔機,以更高的加工效率來彌補成本的上升,也因此台灣瀧澤目前線上排滿的PCB鑽孔機訂單,有多達七成以上都是高階設備,讓台灣瀧澤今年的PCB設備銷售台數雖與去年度相當,但全年營收則可望較去年增加二成。

     北部PCB設備大廠大量科技,今年PCB銷售也有倒吃甘蔗漸入佳境的味道,該公司累計前九月營收超過十七億元,已達到去年整年水準,目前第四季接單也處於滿檔,法人評估該公司今年營收應有二至三成的成長幅度。

     恩德科技副總盛海天指出,目前第四季接獲的新單大都是用來加工孔徑在0.1mm左右的手機板、BGA板等高階板用的高速PCB鑽孔機。而該公司今年初在併購財務出狀況的總格公司,經重新調整產銷組合後,後續訂單已開始回流,估計今年下半年可出貨近五十台,明年度銷售量則準備挑戰三百台。

    因應HDI板、BGA板及手機電路板等鑽孔孔徑走向更細微趨勢,東台、恩德、大量與台灣瀧澤等國內PCB設備主力供應廠商,日前在台灣電路板與電子組裝國際展覽會(TPCA)紛紛秀出最新研發的高轉速線性馬達鑽孔機,成為業界的發展主流,其中恩德已有多組客戶洽談訂單中,未來數月估將有數十台的銷售量;而較早研發該機種的台灣瀧澤,更因將進入大量生產階段,預估明年可貢獻六億元以上營收。

     恩德科技指出,今年在TPCA展秀出的線性馬達PCB鑽孔機,主軸達每分鐘二十萬轉,相較於運用滾珠螺桿傳動的傳統PCB鑽孔機,其可鑽出的孔徑更細微,為加工高階PCB板所必備,雖然每台價格高出上百萬元之多,但部分客戶還是能接受,目前初步已有十餘台的訂單正與客戶磋商中,接近本月底時還有二十至三十台訂單會再與客戶進一步接洽。

     恩德因有線性馬達PCB鑽孔機等新產品加入營運,明年集團營收估可因此增加十二億元,朝五十億元大關邁進。

     台灣瀧澤為轉型為高獲利廠商,全力投入高階PCB鑽孔機的研發,今年在TPCA展中除秀出國內最快的每分鐘二十五萬轉速PCB鑽孔機外,並增加可節省空間的近似氣浮式壓力腳,及可讓鑽孔更快、更準及防止左右偏擺的的滑塊等專利設計,在會場大出風頭。

     台灣瀧澤副總戴士峰表示,該公司因較國內業者提早跨入線性馬達PCB鑽孔機領域,組裝技術日益成熟,以每月組裝十台,每台售價在五百萬元以上計算,明年度至少可為公司增加六億元以上營收。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股本不小的友達昨(八)日股價竟然出現一路漲停的奇景,據了解,主要原因有三:一是九月營收大躍進;二是摩根士丹利證券提醒客戶「看前(明年面板產業景氣走大多頭)不看後(第四季需求不確定性)」,分別調升友達與奇美電目標價至七十五與五十五元;三是港商麥格理證券看好「年底面板價格不會再跌、第四季淨利將成長兩成、上看二四一億元」!

     當然,今(九)日率先上演的LPL第三季法說會勢必成為重頭戲,瑞銀證券科技產業分析師丁立中(Christian Dinwoodie)指出,LPL第三季EBITDA margin要突破第二季法說會所預估的二十六%至二十九%,可說是易如反掌,但現在看的是明年成長爆發力,因此將目標價從原先的四萬七千韓元調升至五萬二千五百韓元。

     外資圈sell side對第四季面板需求看法的無共識,連帶使得buy side客戶操作面板股一頭霧水,以指標股友達為例,上週連續三個交易日大賣的外資法人在上週五美國存託憑證(ADR)大漲下,竟然回補不及、惜售心態更是濃烈。

     友達九月營收出奇得好,被視為外資買盤大翻盤的主要關鍵之一,但摩根士丹利證券科技產業分析師王安亞昨天調升面板雙虎目標價的大動作,則明顯有推波助瀾的效果。

     王安亞指出,先前面板族群股價停滯了一段時間,已將市場對第四季總體大環境的不確定因素反應進去,現在是可以開始反應明年面板產業景氣大多頭的時候,對許多追求成長動能的投資人而言,若說十月是今年營收高峰,或許會讓這些投資人先行退場觀望,但別忘了,面板產業已出現結構性轉變,從以往的景氣波動轉向季節性變化,循此邏輯,明年面板業者的獲利肯定往上走,因此逢低就是買點。

     除此之外,麥格理證券科技產業分析師趙長順更指出,市場所預估友達單季淨利高點將落在第三季、第四季可能拉回的看法並不正確,因為年底前的面板價格根本跌不下去,第三季淨利達到二○○億元水準應該沒有太大問題,第四季預計更將成長二成、並上看二四一億元,而八十八元的目標價在外資圈則是屬於高標。
    友達(2409)九月營收公布之後,引爆TFT面板買盤,友達股價已經創下歷史新高紀錄(還權之後),以友達今年每股盈餘將超過六元來看,友達年底的每股淨值將拉高至三十六元,股價淨值比(P/B)卻僅一.六倍,落後南韓LPL的二倍水準。外資法人表示,在獲利創下歷史新高之下,股價淨值比有機會與LPL追平,股價至少是七二元,貼近目前各大外資券商的目標價七五元。

     LPL召開法說前夕,亞洲面板股的買盤進場,不僅友達二度漲停一價到底,LPL股價也勁揚七%,反應獲利創十三季新高的喜訊。市場人士表示,LPL的股價淨值比已經達到二倍,爬升至歷史高峰水準,昨日收盤價至少是半年以來新高,反觀友達,就算是年底每股淨值拉高至三六元,PB值仍只有一.六倍,還是處於相對低檔水準,友達第三季的獲利可望成為面板業獲利王,股價表現因此更有想像空間。

     而從財報的角度來看,法人指出,友達獲利的歷史高峰在二○○四年,當年度獲利二百七十九億元,每股盈餘五.八二元,股價最高點為五九.一六元,相當於友達昨日的收盤價,但是就獲利而言,今年友達可望獲利五百億元至六百億元,每股盈餘超過六元,以EPS來看,友達第三季獲利就相當於二○○四年半年的獲利,年度獲利幾乎是二○○四年的二倍,只要確定第四季獲利向上,股價絕對是向上反應。

     友達從二○○五年以來,獲利的高峰都落在每年的第四季,而目前外資券商報告中,僅摩根大通預估的第四季獲利高於第三季,花旗以及摩根士丹利預估的第四季獲利均低於第三季。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