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熱門科技快報 (368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新台幣升值衝擊電子產業,鳳毛麟角的「新台幣升值受惠股」凸顯少數科技業投資價值。根據港商里昂證券亞洲科技產業研究部主管鄭名凱昨(五)日估算,創見、合勤、益通及宏碁四檔電子股,可望享有匯兌收益,其中宏碁可望出現匯兌收益,當新台幣兌美元匯率升值至二九元時,淨利可望加倍成長!

     對此,宏碁表示,對於外界評估匯率變動影響損益情形,不與置評。

     外資表示,這四檔有匯兌收益的個股,大致上符合「營收美元計價比重低、銷貨成本美元計價比重高」的特性。

     鄭名凱預估,創見、合勤、益通及宏碁這四家公司,當新台幣匯率升至三一元時,匯兌收益佔淨利比重以宏碁超過二成最高;若升至三○、二九元,還是宏碁勝出,當電子業苦於計算台幣匯損的時候,宏碁將是最大贏家。

     鄭名凱指出,新台幣匯率急升的結果,打亂原本科技股投資價值被低估的題材,變成同時遭「需求」與「匯損」雙利空夾擊的窘境。

     他相信,科技股仍然有投資價值的題材,但股價要有實質利多,短期內恐怕看不到。

     目前可以確定的是,各項次產業目前存貨均處於低水位,甚至以來到二○○三年的水準,不過,鄭名凱也提醒,存貨水位低是因為訂單能見度低,背後仍存在著需求不如預期的問題。

     鄭名凱認為,儘管科技股短期仍有不確定性,現階段還是可以朝三方向佈局藍籌股,包括:一、獲利穩定且現金收益率高者,如台積電、世界先進、聯詠;二、股東權益報酬率(ROE)持續成長者,如矽品、日月光;三、具成長題材者,如聯發科、致茂、宏達電、華碩。

     此外,亦有不少公司蒙現匯損隱憂,根據鄭名凱預估,淨利被匯損吃掉比重最高的五檔科技股,分別為明泰、緯創、欣興、廣達、光寶科。若新台幣匯率若升值至三○元,所產生的匯損佔淨利比重將達三成上下。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仁寶集團 (2324)投資錸德集團旗下的安可光電,仁寶今日上午表示,投資約4000張,投資金額逾1億元,持股比例14%,將取得一席董事。仁寶集團將進行統寶、時緯與安可的上下游結盟,另因時緯下季送件上市,安可年底簡易上市,對仁寶集團而言,具有立即投資利得與效益。

仁寶今日上午表示,投資安可僅是純投資,未來將不會擴大持股比例。

今日錸德因仁寶投資,今日股價跳空漲停,但之後打開跌停放量震盪。

仁寶表示,投資安可因生產銦錫氧化物(ITO)導電玻璃,而安可原本就是仁寶旗下觸控面板大廠時緯的供應商,集團下的統寶則是供應面板,日前因ITO缺貨,使得仁寶擬進行這項投資,有利掌握原材料,加上安可年底前可望以簡易上市,有利仁寶的投資利得。

仁寶以旗下鵬寶投資入股,並取得一席董事。仁寶表示,未來將不會再持續增資與投資,維持14%的投資比例。

錸德表示,因安可年底將簡易上櫃,依法分散股權,將持股降到70%以下,引入仁寶集團,分散股權。

仁寶目前在觸控面板中上下游關係是:面板由統寶供應,時緯供應觸控面板模組,而安可原是時緯ITO的材料供應商。因統寶目前有出的GPS、smart phone等未來都將擴大用到觸控面板,因此,觸控面板將是仁寶重要的發展重心之一。時緯目前單月出貨量達15萬片。

安可原是錸德的一個部門,之後分割獨立,主要生產ITO導電玻璃,今年單月產能挑戰100萬片,可望成為全球第一大廠商。

仁寶電腦 (2324)今日下午舉行法人說明會,說明今年的展望,預估第一季是傳統淡季,將衰退10%,但自第二季起逐步上走,因今年宏碁併Gateway整合之後,原是宏碁供應商之一,將成為最大受惠者。另仁寶今年時緯、安可將掛牌上市櫃,今年金仁寶集團上市櫃再度擴大8-10家,成為最大的上市櫃集團之一,而仁寶今年將出現本業、轉投資同步成長,將出現出去年更好的成績。

今日市場的另一焦點即匯兌損失,由於新台幣第一季急升,將對以外銷為主的仁寶造成大壓力,仁寶如何避險操作,將是今日焦點。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RAM產業景氣變化瞬息萬變,就連產業裡的合縱連橫也是變化快速。南科 (2408)與全球第三大廠的美光 (Micron)展開技術合作,表面上看起來,隱約透露出目前與合作廠商奇夢達 (Qimonda)發展的技術可能快走不下去,但實際上,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與美光的合作,換來不同的技術,不但幫美光恐退出DRAM市場的疑慮解套,南科、美光、奇夢達三家公司綁在一起的市占率可望達30%,超越第一大廠三星,成為全球最大陣營,反而殺出一條活路。

日前國內龍頭大廠力晶 (5346)董事長黃崇仁,才針對今年DRAM產業的重新洗牌提出見解,認為在美國次級房貸風暴衝擊後,檯面上的DRAM廠要取得資金難度升高,若持續賠下去,將逐漸退出市場,並直指以財務面來看,今年台灣業者因為去年已經大舉募資,資金水位最高,最有競爭優勢,國外業者則因為連續虧損,資金不易取得,繼續走下去的難度升高。

其中過去曾風光一時的美光科技,在DRAM事業虧損壓力下,傳出被迫出局,轉往NAND Flash市場的可能性最高,最後從該公司與南科的合作來看,未來仰仗南科背後台塑集團的龐大資金撐腰,以及雙方合作進而換取產能的策略,這一步棋似乎又讓美光活了起來,反而不是因為技術不同陣營可能引發的效應,與南科合作,而南科目前又與奇夢達聯盟,對市占率的提升,應該才是合作的最終目的。

根據集邦科技提供去年的資料顯示,目前全球市占率超過2 成的公司,只有三星與海力陣營 (含茂德),國內最大廠的力晶與爾必達約16%,南科與奇夢達約17%,美光則落後至12%,未來如果美光的市占率與目前南科陣營合計,市占率將達30%,甚至超越三星的25.5%,南科陣營的市占率有機會一舉躍升至全球第一,被視為是這個合作案較具指標的關鍵。

台灣廠商這幾年發展DRAM產業跌跌撞撞,好不容易等到有資金及產能優勢起來,順勢引起國際大廠為了換取產能的合作意願,並普遍願意用共同合作開發技術模式,達到雙贏局面,不像過去台灣業者為取得技術,簽的都是不平等條約,從長遠來看,台灣在未來DRAM業的地位已不可同日而語。

目前DRAM產業仍區分為溝槽式及堆疊式兩大陣營,三星電子、海力士、美光、力晶、茂德等,均還是延用堆疊式技術,其餘如奇夢達、南亞科、華亞科與華邦電則為溝槽式。

以技術的角度來看,在2006年溝槽式陣營的市占率最高達23% ,2007年在所有DRAM廠競相擴廠下,滑落至18%左右;而未來若新的合作模式出現,以及堆壘式陣營相互的競爭,溝槽式陣營的市占率有進一步下滑的隱憂。不過,無論用哪一種技術,只要能夠繼續存活下去的都是好技術,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錸德集團與仁寶集團策略結盟,仁寶旗下鵬寶投資入股安可光電,並取得一席董事,雙方攜手共搶今年30億美元的觸控面板商機,未來兩大集團將攜手開拓更多的產品,深化雙方的結盟關係。

錸德旗下生產銦錫氧化物(ITO)導電玻璃的安可光電,繼去年引進歐洲重量級太陽能電池廠資金後,再引進仁寶集團成為策略性股東,透過錸德申報轉讓持股給鵬寶投資。錸德表示:「鵬寶投資安可只是第一步,未來仁寶與錸德在精密塗布與射出方面,會有更多的合作,細節目前不方便透露。」

錸德表示,因應安可即將簡易上櫃,須依法分散股權,將持股降到70%以下,繼日前引進相關策略性股東後,再度轉讓安可股票給予仁寶集團,安可在日前舉行的股東臨時會中改選董、監事,仁寶並取得一席董事。

仁寶投入觸控面板相當積極,旗下時緯以生產觸控面板模組為主,目前單月出貨量達15萬片,主要客戶有統寶、友達、群創以及三星等一線大廠。

安可原是錸德的一個部門,為讓公司更具發展性,分割成單一獨立公司,主要生產ITO導電玻璃,今年單月產能挑戰100萬片,可望成為全球第一大廠商。自去年蘋果iPhone手機推出以來,全球掀起一股觸控面板熱潮,加上之前大陸白牌手機盛行,使得全球觸控面板零組件供不應求,包括ITO導電玻璃與ITO導電膜等,去年均呈現吃緊的現象,甚至一度缺貨,仁寶投資安可,有為旗下的時緯鞏固料源的意味。

仁寶集團除在筆記型電腦(NB)市場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轉投資的統寶、時緯都是與面板或觸控面板相關的企業,投資安可後,仁寶可以加速觸控面板業的垂直整合,未來安可與時緯的合作,將由過去的買賣關係,變成更加密切的夥伴關係。

去年底,錸德以異業結盟方式拓展太陽能產品,除安可朝向生產太陽能用的ITO導電玻璃及相關產品外,母公司也與策略合作夥伴投入太陽能電池發展,據了解,最快下半年相關產品將陸續量產。

光碟片大廠錸德的轉投資布局常為外界詬病,安可光電總算讓錸德一雪前恥,除了本身業績亮眼外,更吸引多家重量級公司投資,也成為錸德轉型其他產品線的最好平台,安可已成為錸德的金雞母。

安可去年吸引歐洲太陽能電池廠入股,有助投入太陽能電池觸控面板發展,更替錸德朝向太陽能電池產業鋪路。此次再引進仁寶,除穩固安可客戶,錸德也與仁寶順利結盟。

安可去年已公開發行,今年隨觸控面板發展快速,加上重量級策略夥伴資源的加持,業績表現可期,第三季可望簡易上市,將替錸德轉投資收益挹注不少貢獻。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新台幣兌美元匯率急升與金價急漲夾擊下,半導體產業匯損疑慮已讓外資法人憂心忡忡,花旗環球證券亞太區半導體首席分析師陸行之昨(四)日點名,低毛利率的下游硬體製造廠商,以及晶圓代工裡的聯電(2303)、IC封裝測試裡的日月光(2311)、基板的全懋(2446)、面板族群勝華(2384)、DRAM廠商等上游廠商,即將面臨獲利下修風險。

     由於這陣子外資圈sell side評估科技業匯損問題大多著重在下游硬體製造族群所受衝擊,上游半導體族群較少提及,更讓陸行之這份評估報告出爐後廣為流傳、頗有洛陽紙貴的味道。

     陸行之坦承,半導體產業不僅面臨匯損問題,連飆漲的黃金價格也對獲利構成嚴重威脅,尤其是新台幣兌美元匯率已升破三一元價位、國際金價每盎司也直逼一千美元大關,buy side客戶對此非常關切,詢問郵件如雪片般飛來。

     根據陸行之的推估,大原則是「毛利率越高、受匯損或金價飆漲衝擊幅度將越小」,舉凡晶圓代工裡的台積電、IC封裝裡的矽品與力成、IC測試裡的欣銓、基板裡的景碩、IC設計裡的聯發科、面板裡的友達等,影響不會太大。

     陸行之打個比方,新台幣匯率若升值三%,半導體廠商營收預估將下滑三%、毛利率也將下滑一.五個百分點,而這一.五個百分點的滑落,對淨利率僅有五%的業者而言,等於受到三三%的衝擊(三%的營收加上三○%的獲利損失),但對淨利率三○%的廠商衝擊幅度僅八%(三%的營收加上五%的淨利損失)。

     這也是為何陸行之認為低毛利率的下游硬體製造廠商,以及晶圓代工裡的聯電、IC封裝測試裡的日月光、基板裡的全懋、面板裡的勝華、DRAM廠商等上游廠商,將面臨獲利下修風險,更重要的是市場對獲利預估值都有偏高之嫌。

     陸行之指出,IC封裝測試與基板族群受到衝擊幅度會較小。

新台幣大幅升值,外資法人擔心科技業獲利將受匯損影響。外資券商預估,新台幣兌美元每上漲1元,對科技業平均獲利影響是2個百分點,花旗環球亞太區首席半導體分析師陸行之直接點名聯電、日月光、全懋、勝華、DRAM廠和下游硬體公司,匯損將最嚴重。

陸行之說,低毛利率的硬體科技公司獲利預估,將會被市場持續下修。他認為,毛利率低的DRAM廠匯損最嚴重,若新台幣兌換美元匯率一直維持在31元,DRAM廠獲利將需下修7個百分點。

陸行之指出,強勁的外資匯入,讓新台幣在過去六個月內強勁升值7%,金價也在同一段時間漲了45%,至974 美元。他直指,晶圓代工廠聯電、封測廠日月光、IC載板廠全懋、面板廠勝華和DRAM廠等,將是受到匯損最嚴重的半導體廠。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舊愛還是最美。佳世達總經理熊暉昨(四)日表示,已經重新與一線手機大廠搭上線,第四季將開始出貨。據了解,這個大廠就是舊愛摩托羅拉,佳世達已取得高階功能手機ODM訂單。

     而佳世達擊敗華寶、奇美通訊等摩托羅拉現有ODM合作夥伴的關鍵,就是靠著過去經營品牌時累積與歐洲電信服務業者客製化合作經驗,讓積極想拉高與歐洲電信服務業者合作比例的摩托羅拉,回頭找上佳世達。

     回歸ODM的佳世達昨日舉行首次法人說明會,佳世達總經理暨執行長熊暉在法說會中表示,手機代工業務已經重新與一線品牌大廠接上線,預計今年第四季就會開始出貨。

     就去年佳世達第四季營收比例來看,手機僅佔佳世達營收一.九%,換言之營收不到六億元,但對第四季本業六.六億虧損的「貢獻度」,卻超過五成,佳世達的手機代工業務能接獲一線大廠訂單,不啻為一個天大的好消息。

     而根據了解,這個所謂的一線品牌大客戶,就是舊愛摩托羅拉。摩托羅拉、佳世達早在半年多前,也就是明基品牌、代工正式分家的前後,雙方就已經重新開始接觸,而讓摩托羅拉願意回頭找佳世達的關鍵,除了佳世達恢復純代工的身分,讓摩托羅拉不再擔心是否會產生兩個品牌衝突之外,另一個重要的因素是︰佳世達擁有為歐洲電信服務業者量身開發手機的經驗。

     歐洲一向是手機、尤其是高階功能手機極為重要的市場,不過手機要打入歐洲電信服務業者通路、並成為電信服務業者的主打星,就必須在手機內建大量電信服務業者需要的軟體,而這些客製化動作需要大量研發人員的配合,隨著摩托羅拉財務狀況不佳、不斷裁員,摩托羅拉已經沒有足夠資源,同時滿足不同歐洲電信服務業者對客製化的要求,但摩托羅拉內部認為,增強透過歐洲電信服務業者的通路銷售,是改善摩托羅拉手機銷售狀況的重要管道。

     剛好佳世達過去經營明基、BenQ-Siemens品牌之故,已經累積歐洲電信服務業者合作、提供客製化服務的經驗。反觀華寶、奇美通訊,不是不願意花資源建立客製化能力,就是客戶太多,研發資源太緊而無法具備客製化能力。〕

     因此,曾經讓明基賠上大錢的品牌事業,現在反而成為佳世達可以順利出線,重新取得與摩托羅拉合作機會的關鍵因素。

     據了解,摩托羅拉釋出給佳世達的ODM訂單,為高價位的功能手機,這也可能是摩托羅拉釋出多款的功能手機ODM訂單中,最高階也最高價位的機種。

     明基集團代工與品牌分家之後,昨(四)日首度舉行法說會,佳世達(2352)總經理熊暉也首度上場,去年佳世達每股盈餘三.一一元,雖然超過市場預期,但獲利一○○%來自業外,其中以轉投資友達的四十三億元居最大功臣。熊暉表示,佳世達必須先站穩腳步,在產品尚未達夠大的經濟規模之下,下半年本業才有機會轉盈,今年佳世達最大的獲利來源仍為友達轉投資收益。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塑集團旗下DRAM記憶體大廠南亞科技昨(3)日宣布,與美國DRAM大廠美光(Micron)簽訂合作意向書,雙方將共同開發50奈米以下堆疊式(Stack)DRAM技術,並在台灣合設新公司。此項大動作將使全球DRAM市場重新洗牌,也宣告溝槽式(Trench)的DRAM技術將逐漸走入歷史。

南科目前在DRAM領域的合作夥伴為德商奇夢達(Qimonda),採溝槽式技術,隨南科與美光建立關係,與奇夢達的合作將至58奈米止,正式退出溝槽式DRAM技術陣營。這是南科成立以來,歷經OKI(沖電氣)、IBM、英飛凌(奇夢達分割前的母公司)後,第四度更換合作夥伴,再度重返堆疊式DRAM技術陣營。

台灣最大製造業集團—台塑集團改與美國記憶體大廠美光合作,台塑挾著財力、技術、管理等優勢,將對全球及台灣DRAM市場,產生深遠影響;目前沒有12吋晶圓廠的美光,也藉此合作取得記憶體產能。

美光最新股價並未因新合作案而上漲,昨晚開盤下跌4.53%,每單位報價7.19美元;南科另一個合作夥伴奇夢達也下跌3.76%,報價4.35美元。

台塑集團原擬在台擴增四、五座12吋晶圓廠,南科去年大虧,但集團另一家DRAM廠商華亞科小賺。由於DRAM價格波動大,市場一度傳出,台塑集團評估淡出半導體業,南科與美光合作案使傳言不攻自破。

南科表示,與美光的合作細節會在第二季定案。至於南科兩座月產能約7萬片的8吋廠,也有可能與美光合作,進軍晶圓代工或NAND Flash領域,但細節仍未定案。

南科指出,該公司轉與美光合作,已取得奇夢達的「默契」,未來南科與奇夢達合作將至58奈米技術為止。南科強調,與奇夢達的合作關係,在58奈米技術被淘汰前不會改變。

南科估計,與美光合作初期將在自有的12吋廠實行。南科12吋廠月產能已達2.7萬片,採奇夢達70奈米溝槽式技術,該廠最大月產能可達6萬片,逐步導入與美光共同開發的堆疊式技術。

外界質疑南科在溝槽式與堆疊式技術轉移時,需耗費鉅資重新購入機台;但南科指出,技術轉換的難度不高,只要調整現有機台,花費不會太大,南科今年資本支出仍暫訂300億元左右,並未因提高資本支出。

南科目前已與奇夢達在台灣合資設立華亞科,南科持股比約36%,未來是否會出脫華亞科持股,南科表示「還在評估中」。南科技術合作對象轉向,對股價並無激勵效果,昨天隨大盤大跌下挫0.4元,收17.7元;華亞科也下跌0.7元,收26.8元。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看好藍光光碟市場,凌陽科技(2401)昨(3)日代子公司宏陽科技公告,授權美國IC設計廠商博通(Broadcom)生產藍光前端晶片,並取得3,800萬美元授權金,不但挹注凌陽今年獲利,雙方藉此合作,更直接卯上光碟機IC大廠聯發科(2454)。

凌陽昨天宣布,與Broadcom簽訂光儲存技術授權合約,凌陽將分期取得3,800萬美元授權金;凌陽也代子公司宏陽科技公告,將位於美國的孫公司Sunext Design Inc.股權以996.7萬美元,出售給Broadcom公司,Broadcom合計支付4,800萬美元給宏陽。

據了解,Broadcom將在一年多內分期支付4,800萬美元(折合新台幣約15億元)給凌陽旗下的宏陽,凌陽持有宏陽86.8%股權,是宏陽最大法人股東,可依權益法認列長期轉投資收益;凌陽因此可認列約13億元獲利,以凌陽目前股本計算,每股貢獻獲利約2.31元,帶動凌陽昨天股價尾盤逆勢翻紅,上漲0.55元,以35.55元收盤。

凌陽轉投資的宏陽科技與聯發科,是國內最早投入開發下世代光碟機晶片的IC設計公司,宏陽取得飛利浦半導體的光儲存產品和技術授權,並包括藍光技術;聯發科則採獨立開發策略,隨聯發科、凌陽晶片陸續出貨,將打破由日商壟斷藍光晶片市場的局面。

凌陽表示,凌陽與旗下宏陽取得飛利浦的光儲存產品與技術授權,藍光光碟IC去年底即開始出貨,以PC相關業者為主,進度比聯發科還早;隨藍光與HD-DVD之爭大勢底定,今年藍光市場可望起飛。宏陽朝向PC藍光光碟IC市場布局,凌陽以消費性藍光播放機為主。

美商Broadcom從網通IC起家,近年來朝向消費性IC、光儲存IC布局,是光碟機IC、DVD播放機IC市場的新進者;不過,Broadcom目前僅有藍光後端晶片技術,缺乏前端技術,這次與凌陽旗下宏陽簽訂授權合約,主要著眼於取得前端晶片技術,朝晶片整合發展。

業界認為,Broadcom應有能力自行研發藍光前端晶片技術,這次取得授權,是要加快產品上市腳步,但初期在Broadcom的藍光前端晶片還沒開發完成,則會與宏陽的產品搭配主貨,此案對整個藍光光碟IC市場的衝擊並不立即,要一、二年後才會看出此案績效。

聯發科的藍光光碟前端IC已小量出貨,目前正在開發藍光光碟後端IC,預計下半年送樣給客戶,不過,聯發科對今年藍光光碟晶片市場看法保守,認為至少明年以後市場才有較大幅度的成長。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英特爾針對低價電腦、移動聯網裝置(MID)低耗電處理器產品線,打造全新品牌Intel Atom(凌動)。英特爾表示,英特爾以全世界最小的電晶體打造出的最小處理器,消費者可用可攜式裝置,在任何地方上網,創造下一個10億人口上網商機。

隨個人運算逐漸行動化,電腦產業正迅速研發下一個10億人口可連上網際網路的新類型產品,英特爾Atom處理器特色在於低耗電設計,除了應用在移動聯網裝置,也將用於低價且可聯網的行動運算裝置(netbooks)、基本型且可聯網的桌上型電腦(nettops);英特爾表示,以上兩塊市場在未來數年的成長力道,相當值得期待。

業界認為,英特爾品牌在PC市場一向舉足輕重,而且英特爾在行銷上給予合作廠商相當金額的補助,此一品牌策略,不但有助於英特爾開發新市場,也引起業界關注。

英特爾自最早啟動名為Intel Inside的行銷攻勢以來,橫掃PC產業界,之後在筆記型電腦(NB)推出全新的迅馳(Centrino)平台,帶動NB上網旋風;不過,英特爾在家用電腦娛樂平台Viiv的行銷,卻跌了一跤,儘管如此,英特爾在科技業的品牌影響力,並未受到動搖。

這次英特爾針對低耗電處理器推出Atom平台,並針對移動聯網裝置平台設計迅馳凌動(Centrino Atom )處理器技術,該平台包括多款晶片,能在可攜式裝置上提供更多網路使用經驗。該產品先前代號為Menlow。

據了解,想要加貼Centrino Atom品牌標識的產品,必須符合英特爾定下的產品規格,例如產品對角線長度不得超過7.5英寸,必須能無線上網,但這項功能並不一定要採用英特爾的晶片才能實現。業者認為,英特爾等於是用品牌標識,為移動設備定下了產品規格。

英特爾表示,先前代號分別為Silverthorne及Diamondville的這些新晶片,採用英特爾領先業界的45奈米製程與high-k金屬閘極技術。

晶片功率在0.6至2.5瓦特的範圍內時,速度最高1.8GHz。相較之下,目前為NB設計的市場主流Core 2 Duo處理器的散熱設計功耗約在35瓦左右。

英特爾執行副總裁暨業務行銷長馬宏昇表示,Atom英特爾在處理器設計上的一大突破,體積雖小,運算能力卻足以在這些新裝置上帶來完整網際網路使用體驗,將為整個產業驅動更多的創新。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國內智慧型手機製造商出現勁敵!全球第三大PC品牌宏碁,將以一股換一.○七股的比例,併購在智慧型手機市場竄出頭角的倚天資訊。此項併購案預計第三季完成,年底就可望看到掛著「Acer」品牌的智慧型手機正式推出。

     宏碁董事長王振堂掛保證表示,若未來宏碁的營收能挑戰新台幣一兆元大關,則此次購併的決策將是重大關鍵!

     「宏倚配」按昨日收盤價計算,宏碁以溢價二二%購併倚天,購併後倚天股東持有股份佔宏碁發行股數六%,預計今年第三季完成相關合併程序,宏碁為存續公司,倚天將下市為消滅公司。法人指出,在行動通訊時代來臨下,宏碁以九十億元購併倚天,快速切進智慧型手機領域,預估下半年起,智慧型手機市場將陷入國內代工及品牌大廠角力賽。

     王振堂指出,投入手持式裝置是宏碁下一階段的成長動力,併購成本預估三至四年之內就可回收。

     展望未來,在品牌策略上,倚天的Glofiish品牌與Acer智慧型手機會同時並存,未來再評估市場反應調整,今年亦會推出數款智慧型手持裝置。

     王振堂說,Acer目前產品是百分之百外包,合併倚天後會保留其旗下原有小生產線,作為試產與研發之用,並再增加手機產品的外包產能。

     王振堂表示,去年智慧型手機出貨雖然僅二千萬支,但近年年成長率高達六成,未來年產值上看二千億美元。

     倚天資訊近年來成功研發、銷售智慧型手機,自有品牌Glofiish在歐美具一定的知名度,去年智慧型手機佔倚天總營收的八成,一年銷售約三十萬支,加上股票機業務穩定,去年獲利表現佳,營業額及稅後淨利年成長率分別達五六%、六○%,每股稅後純益為四.○二元。

     倚天董事長黃杉榕並表示,公司原本的佈局應該可以讓倚天每年維持三○至五○%的成長率,不過,由於智慧型手持裝置市場規模越來越大,倚天所需的佈局及資源也要更多,在宏碁資源進駐之後,將更有機會站上世界舞台。

  宏碁昨日宣布以九十億元的高價,併購國內中小型智慧型手機業者倚天。事實上,這不是宏碁第一次試圖跨入智慧型手機市場,先前宏碁就已將第一款智慧型手機代工訂單交與華寶,並在去年對歐洲市場推出,市場反應並不算好。昨日又盛大宣布併購倚天,宏碁的策略著眼是什麼?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面板大廠奇美電應筆記本電腦(NB)代工大廠仁寶之邀,赴越南設廠,卻傳出奇美電將與另一家NB代工廠緯創攜手進軍越南,聯合開發土地;業界認為,奇美電面板廠預計後年初量產,屆時將可供應兩大筆記本電腦廠商面板,確保奇美越南廠快速達到規模經濟。

奇美電副總許春華表示,奇美電與緯創合作,仍在計劃階段,如果成行,將是奇美電首次結合台灣其他廠商共同赴越南投資。

奇美電繼大陸LCM廠發揮效益之後,將應仁寶要求到越南河內設廠,直接就地供應面板給系統廠商。不過,業者傳出,奇美電計畫與緯創在越南合資成立一家土地開發公司,預計6月成行,但雙方並無合建廠房的計畫。奇美電與仁寶既有的合作關係,也不會因此產生變化。

奇美電指出,由於越南提供的基地遠超過奇美電的需求,因此與一群台商一起共同開發,其中奇美電與緯創是規模較大的兩家公司。如此一來包括先期的整地到建廠,將可有效降低成本,奇美電設立的後段模組廠預計後年初量產,而與奇美集團關係密切的冠捷也將隨後跟進。

隨著客戶赴越南設廠,奇美電必須配合客戶到越南設廠,越南不管是人力成本、租稅、土地等等條件都比大陸具有優勢,同時以仁寶為首的重要客戶也都到越南設廠,使奇美電即將啟動到越南設廠的行動。

許春華表示,台商赴外地投資面臨許多未知的問題,越南比大陸更陌生,愈是團結,愈能發揮更大的效果。而且系統廠商與相關的周邊廠商需要的基地相當大,奇美電初期產能雖然有限,但還需預留未來的發展空間,共同合作、進行大規模的開發,降低開發成本。

奇美電因下游客戶已相繼到越南設廠,下游客戶中包括仁寶、宏碁與鴻海都相繼在越南設立據點,而且下游客戶所建立的產業聚落規模更大,奇美電預計6月啟動越南投資計畫,選定的位址是下游客戶聚集的河內。

奇美電在大陸寧波與南海的產能在這兩年確實發揮效益,不只紓解南科人力的問題,在成本降低上也有具體成果,今年奇美電南科的六代廠、7.5代廠挹注可觀的新產能,配合前段產能增加,寧波與南海的產能擴增仍是奇美電的重點。奇美電上周五股價下跌0.65元,以41.9元收盤。

奇美電承諾仁寶將赴越南設廠,果然即將成行,不過合作同伴卻是仁寶競爭對手之一的緯創。有了仁寶與緯創相伴,將可確保未來奇美電在越南的投資絕不孤單,左右逢源,訂單來源更加穩固。

其實在奇美集團開發樹谷園區時,當時就傳出緯創及周邊廠商將到樹谷園區設廠,因為系統廠與面板廠就近合作,將可節省運輸與庫存成本,對精打細算的系統廠意義重大。但奇美電將後段模組新產能轉移到大陸寧波,樹谷園區引進廠商以前段的材料、設備廠為主,即不見緯創的蹤影。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日本東芝放棄HD DVD業務,但與大陸合作推廣的CH DVD卻有機會持續進行,台灣光儲存廠商則可望取代東芝成為大陸重要合作夥伴,兩岸有機會合作發展CH DVD規格;光碟片業者表示,台灣宜投入碟片與碟機的IP研發、大陸則負責推廣常地市場。

兩岸光儲存產業深受高額權利金之苦,隨下世代DVD時代來臨,兩岸業者希望藉此擺脫以往困境,大陸更與東芝合作,共同開發屬於華人地區的CH DVD規格。

中環董事長翁明顯(見圖,本報系資料庫)認為,受權利金問題尚未解決,藍光DVD普及會延遲三年;而若台灣廠商做好研發,並與大陸市場連結,這將是台灣光碟產業發展的新契機。

但隨東芝放棄HD DVD全球市場,大陸市場推廣計畫恐將受到衝擊,現階段大陸業者仍號稱獨自投入發展,但因東芝陸續放棄相關業務,大陸將面臨藍光IP研發動能不足的窘境。

據了解,東芝若放棄CH DVD計劃,大陸面臨光碟片、光碟機研發技術不足的窘境,如今傳出台灣廠商將與對岸合作,讓CH DVD能夠繼續發展,兩岸共推新規格。

藍光與HD DVD規格之爭,台灣業者沾不上邊,工研院資源集中開發與DVD製程接近的HD DVD,東芝放棄HD DVD發展,台灣剛好成為對岸最佳合作夥伴。

光碟片業認為,大陸人口高達14億,龐大市場足夠建立自行的DVD規格,加上兩岸光儲存產業蓬勃發展,兩岸自主的新DVD規格並不會是夢。

以往大陸曾發展增強型多功能光碟(EVD),除了硬體技術無法規避專利權外,軟體不普及更是困境,台灣也曾發展紅光高畫質影音光碟機(FVD)規格,與大陸一樣都屬紅光DVD技術,最後都以失敗收場。

去年中另一股新興勢力竄起,由武漢光電國家實驗室、武漢高科投資公司領軍投入的NVD規格浮出檯面,也吸引台灣FVD研發團隊的目光,雙方計畫一同開發新世代DVD規格,暫時取名為NFVD,計畫目前仍在進行中。

台灣光儲存廠商對於此次兩岸合作較以往樂觀,主要是東芝放棄HD DVD規格。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7年國際鎂價不斷上揚,從元月起的每公噸2,000美元左右,上漲到年末的4,100美元,漲幅達一倍之多。2008年承續去年的漲勢,截至一月下旬已接近每公噸4,500美元,漲勢依舊犀利。如此凌厲的漲勢,令人不禁要問,相較於其他金屬的跌價,2008年鎂價的去向到底如何?是否還會持續上揚?

鎂原料的供給鎂錠的產量以大陸為最大宗,占全世界75%以上,其次為加拿大、俄羅斯、以色列,約各占7%、7%、4%左右。在世界總產量方面,2006年約為65萬噸,2007年有機會突破70萬噸,基本上供給量不虞匱乏。

但是近年來,大陸對於鎂原料的出口多所管制,繼2006年1月將出口退稅率從13%調降到5%之後,同年9月又進一步取消出口退稅,而2008年將進一步加徵出口關稅(暫定稅率為10%)。加上煉鎂的原料:矽鐵、媒、天然氣等成本上揚,人民幣升值、美元貶值等因素,雖然供給不虞匱乏,但因為生產成本的上揚,將直接帶動鎂原料的漲價。

鎂的需求可從結構面來看,綜觀全世界的鎂金屬需求大國:大陸、美國、日本等國來看,其消費結構大同小異。以鋁合金添加、壓鑄、鋼鐵脫硫三項為最多,合計超過80%的消費量。在鋁合金添加方面,鋁價在2006年5月達到近年高點每公噸3,300美元之後即向下修正,在每公噸2,300美元到2,600美元間盤旋。

而國際對於鋁合金的需求可望因為價格的便宜以及輕量化議題而增加,進一步帶動鎂金屬的消費。在鑄件方面,以汽車零組件應用以及3C產品殼件為大宗,比例約為7:3。汽車方面的應用因為節能、環保、輕量化等議題持續發酵,對於鎂合金的需求將會大增;3C產品殼件的成長也不小覷,在蘋果電腦推出一系列iPod、iPhone、Macbook Air等輕又美觀的3C產品之後,仿效的風潮將會持續延燒,預料也會帶動3C產品對鎂金屬的另一波需求。

另外在鋼鐵脫硫方面,2007年全球鋼鐵行業連續第六年實現生產與需求雙成長,展望2008年,拜新興市場需求,全球鋼鐵產量仍將成長,因此對於鎂金屬的需求亦會比2007年為多。

由供給面來看,生產成本的增加、關稅的課徵等因素都將直接帶動鎂金屬價格的上揚;由需求面來看,各產業的需求增加亦會將鎂金屬的價格向上提升。雖然在中國大陸、俄羅斯等地陸續有鎂廠的投資建設,但是距完工投產尚須一段時日,緩不濟急。因此預計短期內鎂價仍會持續上揚,未來一年內上看每公噸5,000美元將是很有可能的。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國際油價高漲,飆上每桶100美元以上的「天價」,透過太陽能應用節少高油價衝擊,再度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為太陽能市場發展添柴火,業者也趕在市況熱時加緊籌資拓展產能。

業界多認為,在各國政府陸續加入太陽能發電補助下,只要多晶矽缺料問題能解決,加上新技術提升效能,預計2020年時,太陽能發電就可不必靠政府補助便能深入一般民眾生活當中,屆時取代傳統發電的商機,不是一般人可以想像。

昱晶更樂觀預期,最快2012年至2015年時,太陽能發電成本便能與傳統發電相當,呈現黃金交叉,也將是商機大開的引爆點。估計這個「黃金交叉點」出現時,太陽能市場可達5.2兆美元。

國際油價飆漲帶動太陽能業景氣,業者籌資擴產的風氣再起,包括昱晶、茂迪等陸續公布今年資本支出倍增計畫。昱晶規劃今年資本支出是去年二倍達100億元,總金額是已公布資本支出的本土太陽能業者之冠,預計以發行海外存託憑證(GDR)或私募方式募款,可望為今年本土太陽能廠募資揭開序幕。

全球太陽能投資市場前波走勢低迷,不少業者募資計畫受到衝擊。矽晶圓廠綠能興櫃轉上市日期順延,股價走勢仍受到衝擊;合晶轉投資的大陸陽光能源(Solargiga)赴港上市日期也從原先規劃的農曆年前,延後到3月底再掛牌。

隨著國際油價飆漲至每桶100美元之上,替代能源再度成為市場新寵兒,全球太陽能類股走勢也陸續走出陰霾,也讓業者募資的計畫再度興起。

昱晶今年大幅擴產,加上購料所需資金龐大,公司已宣布今年大幅加碼資本支出至100億元。配合資金需求,將啟動3,000萬股的新股發行計畫,預計透過私募或海外存託憑證(GDR)募資。以昱晶現階段股價在210元附近計算,估計可募得約60億元。昱晶透露,剩餘資金將透過銀行聯貸等方式籌募。

昱晶去年底的產能為210MW(百萬瓦),今年估計可達560MW ,產出則由180MW增至280MW。昱晶已公布今年財測,估計今年營收可達203億元,稅前盈餘22.8億元,分別是去年的三倍及4.5倍。

茂迪今年資本支出由去年的10億元左右,大增至24.26億元,增幅逾1.4倍。資金預計在年底前分期投入,來源以自有資金及銀行借款為主,主要用於擴充台灣太陽能電池與長晶生產線產能,不包括大陸廠區擴產所需資金,但包含購買台鹽南科廠房的資金。大陸廠資本支出部分將在董事會決議後公布。

茂迪規劃,今年台灣產能將大幅增加,尤其買下台鹽南科廠房作為在台第三座太陽能電池生產基地後,該廠區可容納超過300MW生產線,超過茂迪去年底總產能。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C設計股走完「私募風」改走「合併風」,短短3個月內,就有兩樁上市櫃IC設計公司合併案,繼去年11月底聯詠(3034)宣佈合併其樂達 (3271)後,類比IC獲利模範生致新(8081)也宣佈將合併同屬類比IC設計公司的圓創 (3298),雖然同樣引起市場一片譁然,但法人多正向解讀,主要是圓創仍屬有獲利能力的公司,加上產品線互補,有利致新中長期發展。圓創股價已連續3個交易日漲停,股價來到35.7元,以雙方議定的換股比例計算,法人預估,圓創股價還有上漲空間。

致新併圓創 創造雙贏

致新宣佈合併圓創,換股比率為致新1股換圓創4.3股,合併後以致新為存續公司,合併基準日暫定9月15日。致新合併圓創的主要考量是,亞太地區類比IC的應用不斷擴大,是台灣廠商的發展契機,致新的晶片過去多運用在筆記型電腦、手機等終端產品上,為求產品線的擴充,以及強化資源整合,因此決定併購在產品線上具有互補效益的圓創。

圓創主要從事電源管理IC的馬達趨動IC設計、測試以及產銷,應用的產品線主要為數位相機、LCD面板和監視器,以及DVD播放機等可攜式電子產品IC,合併圓創後,致新應用在消費性電子產品的類比IC比重可望提升,與現有主力筆記型電腦電源管理IC可望相互平衡。圓創去年營運表現不俗,營收成長4成達10.96億元,每股盈餘為2.57元,毛利率達25.73%。致新去年的營收成長也有近5成,營收27.98億元,毛利率36.63%,每股盈餘12.28元,在IC設計股中每股獲利排行名列前矛。

法人:可走更遠的路

除了致新與圓創結親,今年6月30日聯詠也將正式合併以數位影音晶片開發為主要業務的其樂達,雙方也是在擴大客戶基礎以及結合研發團隊的考量下進行合併。

法人認為,IC設計此波合併風潮除了反應從過去小而美的IC設計公司力圖轉型擴大規模,以求能在規模以及產品齊全度上逐漸追上歐美IC設計公司,此外,多少也是反應員工分紅費用化後,一些獲利不佳或是規模太小的IC設計公司將受到衝擊明顯,使得IC 設計公司不得不相互結合以抵禦這波新制度下可能引發的人才流失問題,對於IC設計公司的合併樂觀視之,但效益恐需要一段時間才能顯現。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光碟片二線廠國碩(2406)與新利虹(2443)轉型報喜。國碩(2406)發展的太陽能電池導電膠接獲國內某大廠訂單,2月起開始出貨,新產品營業額約1,000萬元,3月則跳升至2,000萬元。新利虹則全力爭取新力數位相框代工訂單,3月底可望定案。

光碟片產業景氣不佳,二線廠積極轉型,其中又以國碩與新利虹表現最佳,國碩前年投入發展太陽能電池用導電膠,今年進入收成階段。新利虹去年隨數位相框市場起飛,業績更領先同業好轉。

國碩太陽能電池導電膠去年底陸續通過台灣電池廠認證,隨某家重量級客戶開始下單,新產品業績可望出現爆發性成長,該訂單2月開始出貨,隨3月出貨量成長,太陽能電池導電膠業績將大舉跳升,業績將逐月成長。

據了解,太陽能電池導電膠分成銀、銀鋁與鋁膠三大項,約各占市場的三分之一,國碩接獲的訂單以鋁膠為主,銀鋁膠第一季完成認證,第二季可望開始出貨。

國碩指出,台灣太陽能電池產業快速發展,使用的矽晶圓差異頗大,公司生產的導電膠除在價格具有競爭力外,也可就近服務廠商提供調整膠的配方,有助於提高良率與降低生產成本,廣受台灣業者好評。

法人表示,國碩去年太陽能導電膠送樣給客戶認證後,股價曾大漲一倍,但又受到賠償飛利浦和解金利空的衝擊,股價跌回起漲點,如今太陽能導電膠開始出貨並顯現在業績上,應有助股價回升。國碩周三股價上漲0.21元,收7.2元。

新利虹去年第四季受到面板缺料衝擊,出貨一直無法順遂,今年面板掌握無虞,積極爭取新客戶訂單,其中新力成為今年極力爭取的客戶,雙方目前洽談中,預計3月底定案。

新利虹是新力光碟片主要供應商,彼此合作關係密切,如今新力積極搶攻數位相框市場,生產經驗豐富的新利虹出線機率大增。新利虹周三股價上漲0.22元,收7.4元。

光碟片產業近幾年景氣不佳,一、二線廠商積極轉型,二線廠因公司規模小且具經營彈性,轉型速度比中環(2323)、錸德(2349)更快也更具成效,其中又以新利虹(2443)與國碩(2406)最具代表性,新產品帶動業績成長。

中環與錸德資本額皆超過200億元,轉型效果不容易快速顯現,中環轉投資的富陽光電投入太陽能電池發展,未來獲利對母公司的貢獻有限,錸德旗下的安可光電也是同樣情況。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全球最大面板廠友達在觸控面板布局後發先至,近期接獲手機、筆記型電腦(NB)與衛星定位系統(GPS)等大廠訂單,預計下半年出貨,積極爭取一年高達1,000萬支蘋果iPhone手機的訂單,與群創、勝華等共爭市場規模高達30億美元的觸控面板商機。

據了解,全球最大液晶監視器廠群創與全球最大中小尺寸面板廠勝華的蘋果iPhone手機觸控面板將於上半年出貨,群創、勝華及友達等面板大廠挾訂單、產能、技術與人才等所有優勢,主攻一線品牌手機、GPS與NB大廠訂單,將對獨立觸控面板廠如介面、時緯及洋華等業者產生不小的壓力。

去年底友達集團旗下生產觸控面板的達虹,成功開發電容式觸控面板,此產品與iPhone相比,最高可節省達40%的成本,直接做在TFT面板裡面,不是外掛在TFT面板上,可大幅縮短前置時間,加上穿透率達90%,引起包括諾基亞、摩托羅拉、戴爾與惠普等手機及NB大廠的高度興趣,近期傳出甚至蘋果i-Phone也會採用友達相關的產品。

為衝刺觸控面板商機,達虹投資20億元,興建一座新的3.5代彩色濾光片(CF)新廠,5、6月間開始量產,初期月產能為5,000片玻璃基板,由於客戶反應熱絡,訂單超出產能,不排除年底將擴產至6萬片基板。

第一代iPhone觸控面板是由宸鴻光電廈門子公司─TPK 組裝,由於以外掛的方式組裝,是四片玻璃層夾在一起,隔離層太多,靈敏度、穿透率與良率均不如人意,蘋果把第二代產品交由群創與勝華分別組裝。

iSuppli的預估,去年全球觸控面板產值27億美元,今年有近30億元的水準,預估2012年達到44億美元,可以說是中小尺寸面板廠的新商機,利潤頗高。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國際油價突破每桶100美元大關的「天價」,再度引發美國對替代能源的重視。美國眾議院美東時間27日通過再生能源法案,將送交布希總統簽署;一旦布希簽署,美國太陽能企業租稅及民眾裝設太陽能發電等補助將可延長,有助提振當地太陽能市況,並帶動全球業界發展。

太陽能業界認為,在高油價壓力下,美國太陽能租稅補助案「起死回生」的機率不小,租稅補助有助急需資金搶料或擴產的太陽能業者提高資金部位,以降低次級房貸衝擊,搶得商機。對台灣太陽能業者來說,提高企業租稅補助有助於在美國有投資的茂迪與益通。

其中茂迪轉投資多晶矽製造商AE公司,明年將大量量產;益通除握有矽晶圓廠Adema100%股權外,也與大廠合資成立模組廠生耀與系統廠Gloira Spire Solar,擁有完整的上、下游資源。茂迪周三(27日)上漲7元,收200元;益通則上揚5.5元,收239元。

如因美國政府補助政策帶動全球太陽能業發展,包括昱晶、旺能、新日光、茂矽等太陽能電池廠,太陽能產業鏈中的矽晶圓廠合晶、綠能、中美晶等都將受惠。發展中的薄膜太陽能電池廠聯相、富陽等,未來商機也相當龐大。

外電報導,企業租稅與用戶補助相關再生能源法案,已在美國眾議院以236票對182票通過,主要內容包括企業投資將可抵減稅額30%,期限八年(至2016年),一般用戶裝設補助上限將倍增至4,000美元。

外電指出,在鼓吹法案通過團體呈交給美國國會的信中,提出通過相關法案的重要性,包括採用低碳技術的新潔淨能源科技有助解決全球暖化、降低傳統能源價格並增加工作機會等。包括Wal-Mart、Best Buy等大型企業也將推動相關計畫。

益通總經理蔡進耀認為,高油價已是不可擋的趨勢,所有再生能源中,以太陽能最具技術穩定性,也最有發展潛力。目前太陽能產業發展仍需仰賴國家政策扶持,美國是全球經貿龍頭,其對於太陽能的重視,有助推動其他國家跟進,進而帶動整個產業的發展。

美國眾議院通過對太陽能企業與住戶裝設太陽能發電系統的相關補助案,將交付白宮簽署,一旦成行,不僅可為太陽能業注入暖流,藉由推廣替代能源,也有助降低高油價帶來的通膨等負面衝擊。

不少人會把太陽能與油價波動聯想在一起,油價或天然氣若持續上漲,太陽能未來的發電市場商機,將不是一般人所能想像。

政府補助則是目前促進太陽能產業發展的最大動力,尤其近期美國地區太陽能終端模組報價一路走跌,在價格已相對低廉下,若政府能加碼補助,更能刺激當地民眾裝設太陽能發電的意願,美國繼德國等後,成為下一個太陽能主市場的態勢更加確立。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國際油價近期站上100美元,引發全球經濟衰退及通膨疑慮,節能概念股隨之成為熱門族群,舉凡太陽能、LED、風力發電等都被視為潛力產業,其中太陽能因為歐美政府競相通過能源租稅或是補貼方案,有助產業未來幾年內快速普及化,而成為在油價高漲的趨勢下,最具成長爆發力的明星產業。總統選舉結果不論藍綠孰勝,能源政策都是重要議題,未來政策可能影響相關的次產業。

太陽能市場因為成長快速,加上進入障礙不高,自去年起已引發國內的投資熱潮,不論是傳產或是電子業,只要擁資金在手,幾乎都對跨足太陽能有興趣,形成一股節能風,從半導體業上游的矽晶圓材料業開始,一直到下游的電池模組,除原本在節能業深耕的企業外,包括半導體、PC、電池、LED等電子業,都爭相搶進,不論是在股價,或是有營運轉型的成份在內,確實吸引到投資人的目光。

從去年開始,油價即不斷走揚,到了今年,還是沒有回檔現象,持續走高,頻改寫歷史天價,恰好為節能產業帶來發展的空間及條件。

像亞洲電子盤的原油期貨周三盤中的報價還是在100美元以上,持續在歷史高峰附近波動,加上因美元兌歐元下挫至歷史低點,以及投資人紛紛買進原物料,以賺取原料豐厚報酬。4月原油期貨再度創下歷史新高,每桶為101.35美元,更讓節能概念股的發展目標更加確立。

以國內的太陽能股來看,去年從上游到下游幾乎業績都呈跳躍式成長,營運均創下歷史新高,顯示市場供不應求,今年雖然面臨料源不足的問題,但整體的業績成長表現,還是可以在電子股中獨佔鰲頭,再創高峰,其中上游的原材料股受惠缺貨,以及全球性的原物料價格走揚,獲利表現將更勝下游電池模組股。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太陽能產業要大幅度成長,必須要先靠各國政府的補貼政策,以快速普及,像歐美都已有相關法案開始實施,成長速度快,台灣在這部分則還處在落後階段。

美國參議院財政委員會在本月初即通過太陽能等再生能源租稅優惠方案,預計投入56億美元,將太陽能業者30%租稅補助期限由今年底延長至明年底。其中在台灣太陽能的業者中,茂迪(6244)與益通(3452)在美分別投資AE與Adema等公司,將直接受惠,就是最明顯的例子。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環保議題高漲,企業開始投入環保相關產業,就連友達(2409)董事長李焜耀也說,發光二極體(LED)將是未來集團布局的方向。NB背光源即將進入全面LED化,意謂LED產業將進入高速成長期,未來應用領域擴大,支撐市場人氣,法人表示,LED族群第一季將會淡季不淡。而新任總統上任後,是否會有鼓勵環保節能導向的產業政策,牽動未來LED業的發展。

隨著導光板良率提升,加上LED價格快速下滑,NB背光源應用的成本與CCFL拉近,市場預期LED背光源滲透率將逐季飆升,今年底LED NB市場滲透率可望拉高到15%至20%。由於LED 應用領域快速擴大,不止今年成長性看好的中小尺寸,NB背光源及LCD TV都被市場視為下一個具爆發性的市場,不過,最被各家大廠期待的是照明市場,市場商機相當龐大,LED未來應用領域可說是一個比一個大。

以基本面來看,上游磊晶廠晶電(2448)1月營收優於預期,2月雖有春節長假影響,但因客戶下單積極,若下半月出貨順利,2月營收仍可優於1月。之前股價一度跌至64.3元,近期強攻反彈,雖然短期漲多,90元以上有獲利調節賣壓,不過,短線整理後仍有續攻百元機會。法人預估,目前LED整體價格壓力不大,僅屬於淡季價格調整,預估毛利率仍可維持30%,晶電第一季營收若保守預估下滑15%,則約24.8億元。

億光 (2393)2月營收動能仍強,由於訂單暢旺,不受農曆年放假影響,生產線照常加班、出貨,預計營收落在8億元至9億元。而3月分LED背光源訂單能見度高,再加上3月向來是億光的小旺季,市場預期2、3月都將交出漂亮的營收成績,法人估第一季營收將只比去年第四季小幅衰退5%,可望超過27億元,至於全年EPS將有6.4元實力。

璨圓(3061)及佰鴻(3031)近期股價也表現亮眼。璨圓因高亮度藍光LED良率逐漸攀升,主力產品已達1400mcd 到1600mcd,由於市場需求強勁,訂單能見度大增,初估3月營收將較1月成長逾10%,有機會創下單月歷史新高。至於佰鴻由於大陸手機客戶與新客戶背光訂單挹注,預期今年SMD LED營收將成長逾四成;紅外線產品受惠於應用增加,加上大廠轉單持續發酵,預期產品營收將成長約四成;LED路燈在新、舊客戶訂單成長下,預期營收可望倍增。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