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多頭趨勢未變,但短期進入中期整理,最近次級房貸問題使全球股市下挫,但僅是金融面緊縮,並非基本面出了問題,投資人不必再殺低,中國收成股仍然是長線最大主流。
台股多頭趨勢沒有改變,但是需要一個中期整理,整理區間低檔可能就在季線上下,雖然短線上已經跌破季線,季線之下或九○○○點之下仍然視為買點,但是若要在選舉之前再見九五○○點至一萬點,美國股市必須止穩。
中期大概在季線至九三○○點之間進行區間整理,整理後會不會持續長多趨勢?有兩個條件:第一,美國股市不必大漲,只要持穩,但是不能出現大空頭。第二,選舉的結果不要出太大的意外,至少兩個候選人不論誰當選,一定要對兩岸政策明顯開放,如果兩岸政策沒有出現明顯的開放,台股的多頭趨勢也無以為繼。
所以長線多頭目前看來還有繼續維持的條件,但是還需要自助和人助。自助就是雖然目前我們的政治已經鈍化,但是下一次不管誰當選,必須在兩岸政策上做一個大刀闊斧的開放,不能在延續現在這種綁小腳的方式,多頭就可以繼續下去。
人助就是,美股不能因為次級房貸而出現大空頭走勢,個人預判應該不會出現大空頭走勢,但是可能會出現大的、時間長的中段整理,有點類似台股在一二六八二崩盤後跌到二四八五,反彈後很長一段時間在五○○○到七○○○點之間整理。美股在一九二九年從三八二點崩到四十幾點之後,也曾經長時間大幅整理,我們稱之為大崩盤後的中段整理。
當時美股大致上來來回回大概二十%到三十%的幅度,推論美股這次因為次級房貸所產生的短期信用流動性風暴,可能會使美股出現二十%回檔的大箱型整理。短期台股或國際金融市場會遭受比較大的嚴重賣壓,但是只要美股回檔十五%至二十%,就是其他股市的買點。資金在美股獲利較差,自然會流到全世界尋找較有潛力的投資地區。
目前看起來全球環境最能夠與美國脫勾的大概就是亞洲。歐洲與美國經濟互動相當緊密,其他像新興國家巴西、俄羅斯、印度,國內經濟的確有很大的成長,但是股市都在歷史高點,資金跑過去的機率不高。而資金跑到大中華地區或是亞洲地區有兩個好處,第一是亞洲地區投資機會多,可選擇台灣及南韓的高科技股,或緩慢復甦安全型的日本,也可以選擇超大大中華經濟圈。另外就是亞洲貨幣仍持續升值,未來美股一旦止穩後,長線資金還是會流向亞洲。短期股市下探,對於中長期台灣或亞洲都是好事情。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次級房貸風暴與一九九八年亞洲金融風暴像嗎?不太像。一九九八年亞洲金融風暴是從泰銖引起整個亞洲幣值大貶,目前次級房貸風暴會不會造成國際金融匯率大貶?不會,因為是侷限在房地產市場的短期金融危機。
之所以引起股市的短期緊張,最主要是因為流動性使金融市場相互連動,可以從次級房貸拖累到初級房貸,拖累到投資這些次級房貸債券的公司,短期信用的緊縮也會造成部份共同基金投資人的贖回,自動形成連鎖效應。再加上銀行體系在次級房貸虧損以後收縮放款,對象包括避險基金、私募基金等信用槓桿擴張的程度。但是反過來看,用次級房貸去收縮這些過度流動性的資金對全球反而是一件好事情。
過去幾年來,全球經濟最大的風險其實就在資金過度的流動性,那麼高的流動性、利率那麼低,全世界的錢很容易借,這種狀況下,各種金融商品的價格都是用錢堆出來的,能夠在基本面還沒
有反轉以前,適度的收縮一點流動性,讓金融商品的實質基本面比較貼近價格,不要過度膨脹,對全球經濟長期是好事情。
投資人若記得二○○○年前及亞洲金融風暴時,亞洲地區因為外資注入,產業基本面大量供給,導致供過於求;二○○○年前網路泡沫也好、高科技泡沫也好,因為各個公司股價大漲,資金容易募集,公司不斷擴充產能,導致二○○○年股票崩跌,公司盈餘也一起崩跌,是非常大的世界級災難。
但這次只是短期流動性災難,適度消化過去幾年流動性過度寬鬆的弊病,對長期反而事件好事。
此外,很多美國大型公司其實並不缺錢,是滿手現金,沒有過度負債,這些公司並不會受到短期流動性緊縮的影響,基本面並沒有變壞,滿手現金還可以買股票。而且這些公司沒有太多借貸需求,這次景氣循環並沒有過度借貸擴張,借貸都擴充在金融面,所以我認為這次金融面的調整會高於實質產業面或基本面的調整。只要跌破一定幅度以後,不會形成大空頭市場,大空頭市場之所以形成,通常是基本面和金融面同時收縮,但是我們仍必須承認,雖然不是大空頭市場,但是一個大中段整理的休養生息是必要的。
在這個前提之下回頭看台灣,過去幾年大多頭的時候台灣沒有跟上,好不容易今年台灣跟上多頭市場的腳步。而這個多頭市場的條件有沒有改變呢?
第一個條件是外資大舉買入,使台灣高科技類股享有較高的本益比,這個條件短中期來看消失了,因為國際金融的震盪,讓外資大舉買入的狀況逆轉為賣超。再加上上一次大波段漲幅之間,這些股票不論是成交量也好、市場熱度、本益比,的確在高檔形成套牢賣壓,形成一個泡沫價格。這個條件需要時間去扭轉,短中期之內電子類股或外資撐起來的股票,可能需要一段時間調整。
不過,在全球股市一片肅殺氣氛中,中國地區一支獨秀,經濟成長率和中國股市繼續創新高,顯然中國地區這次不會受到全球金融風暴的影響,中國股市和中國房市是這次全球風暴中最安全的地方。因為中國本身經濟成長率、本身財富良性循環繼續存在,而且本身內需市場夠大,就可以支撐股市、房市及經濟成長。
此外,中國股市不會受到﹁外資提款機﹂效應的影響,不像香港、台灣、日本股市,只要美國下跌、外資賣超,全部一面倒。中國現在只有一○○億美元QFII額度,而中國股市一天成交量是二千多億人民幣,換句話說,就算外資一百億美元一天全部倒出來,只要中國股市三分之一的成交量就可以消化完畢。這跟台股、韓股的狀況完全不一樣。
所以外資在中國比例很低,即使全球發生大型金融動盪,中國股市不會受到影響,會繼續走它的大多頭路線。即使在外圍金融風暴之下,我認為上証A股今年仍有上看六○○○點的實力,明年則有上看八○○○點的實力。
現在全球金融環境最強的是中國地區,而台灣當然是由中國衍生出來的受益地區之一。台灣傳產及中國收成股與中國連動性較高,未來跟中國經濟成長這顆引擎所連動的股票,都是可長可久。
中國收成股排名最好的當然還是營收以人民幣為主的公司。與中國未來兩年掛勾是在房市、股市、內需市場大成長,最好的還是通路。更重要的是中國股市大漲、香港股市帶動,哪家公司未來會有A股或港股的掛牌計劃?而且不要是高科技公司,因為高科技公司在香港一向很冷門。
內需通路資產股首選是藍天、潤泰新、益航、聯強。此外,雖然不是通路,但已經在中國內需市場形成高度進入障礙的,大成和統一具有代表性。
未來台股指數可能陷入盤整,所以一定要精於選股,短線預期下跌的家數可能會比上漲的多,但是指數持續盤整;長線來看,下跌的家數仍會比上漲的多,但是指數會上漲。屆時漲的一定是低本益比或是合理本益比的龍頭股,這些股票調整的是P/E︵本益比︶行情,而不是EPS。
台灣這次行情應該稱為本益比的提昇行情,因為相同的股票在其他國家本益比較我們高很多。第二個行情是隨著中國經濟成長所帶動的大中華經濟繁榮的行情,所以中國收成股也可長可短。
第三調整我們內部投資信心的提昇行情,來自於對二○○八的期待,來自兩岸關係的改散,來自於全球的比價效應,來自過去幾年台灣投資人在海外基金、全球市場獲利回流的效應。這些都讓台股本身即使EPS沒有太大變化,只要信心提昇,本益比就會提昇。所以本益比提昇的行情會落實在跟國際比較偏低的股票,包括傳產龍頭台塑四寶,包括電子龍頭鴻海、華碩、台積電等。
最好的當然是有EPS提昇、又有P/E提昇的股票,我個人認為集中在中國收成股。可以發現過去一段時間有個有趣現象,以前的中國收成股或是食品股都是低價股,曾幾何時可以想到益航股價可以跑到八十、九十元,老是在票面震盪的大成,股價可以跑到四十、五十元?所以中國收成股除了未來的EPS有很大想像空間外,當然也有一個提高本益比的行情。整體而言,目前中國收成股仍然是長線最大主流。
台灣是高科技島,電子類股最近因為具美國概念而下跌,但高科技精采之處,就在於永遠有新的東西。台灣這麼多基金、研究員、資金配置在高科技股,所以新科技產品應用的股票,永遠是電子股基金競賽的焦點。
4i中WiMax、iPHONE未來可能繼續發酵,觸控面板、有新產品的小型IC公司、LED、NB零組件這幾個高科技領域新產品應用還有很大空間的狀況來講,還是可以繼續享有高本益比。操作策略:季線以下不需要做殺低的動作,仍然是尋找買點的機會,季線之上到九三○○點的中期格局,應該可以選擇股票好好操作,但是投資人還是必須注意美股的走勢。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