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已向總統馬英九報告兩岸產業類別鬆綁內容,惟開放幅度不如外界預期。其中12吋晶圓廠因短期無迫切開放需求,新設12吋晶圓廠登陸將暫不開放,擬議開放第3座8吋晶圓廠及赴陸參股投資。
至於面板投資鬆綁,初步保留在開放清單上,但要求面板業者對台灣需有相對投資保證,且技術需有至少2個世代以上差距。
經濟部長施顏祥今(25)日將隨總統馬英九赴中南美洲訪問,但各界關切兩岸產業類別鬆綁及赴大陸投資管理規範,尚未完成,經濟部對管理規範尚在作業中,吳揆日前在新年記者會指月底前公布,惟距月底只剩一週,產業類別鬆綁月底拍板可能面臨跳票。
府院態度改採循序漸進
據了解,經濟部在兩岸經貿開放政策程序做得相當完備,產業類別鬆綁西進投資規劃案,已不只一次向總統府及國安高層報告。黨政高層透露,開放幅度不如外界想像中大,府院共識認為,兩岸經貿政策宜採「循序漸進」策略,以「台灣為主,對人民有利」為最高原則。
產業鬆綁項目不會太多
據了解,產業類別鬆綁的項目不會太多項,除非產業界有迫切需求,不西進將會失去搶佔市佔率先機,降低台灣競爭力,才會優先列入這波開放清單。府院立場與經濟部去年規劃建議開放幅度,有不小落差。
我國競爭力最強的晶圓半導體傾向不開放新增投資,經評估及調查國內晶圓業界動態結果,國安高層認為並無立即登陸西進投資需求與壓力,新增赴大陸投資12吋晶圓廠不急於開放。高層說,台灣12吋晶圓廠已興建及興建中有20座,全球密度最高,希望維持技術領先的競爭優勢。
此外,過去開放3座8吋晶圓廠,只有提出申請2座,第3座將持續開放。
至於面板,傳出國安高層內有雜音,不過,面板暫仍列在開放清單中,黨政高層要求務必周延且趨嚴管理,以免衝擊台灣競爭力及台灣員工就業。據了解,面板對產業界的開放需求十分迫切,日韓2大競爭對手已開放4座面板廠登陸,最高世代都開放至8.5代廠,我面板業者面臨搶佔市佔率的強大競爭壓力,開放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