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熱門科技快報 (368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全球首款Google phone,在9月23日正式亮相,被命名為「Dream」美夢機的市場新寵,焦點全在「G1」這個代號,還有179美元、約台幣5,700元的超低價。這款由宏達電製造的手機,10月22日就要在美國上市。


宏達電執行長周永明開心地說:「G1比iPhone 3G版的199美元便宜20美元,很有競爭力,相信大家會喜歡。」不過,他更開心的是,在這款手機上,直接打上宏達電品牌「HTC」3個英文字,這同時也達到宏達電董事長王雪紅2年前,誓言將HTC品牌深植全球消費者心中的目標。

宏達電對戰蘋果
「對手是蘋果iPhone,我們會和發行『HTC鑽石機』一樣,拿出最好的表現,這也是尊重對手的表現。」周永明這麼表示,也看得出宏達電早已將HTC品牌的等級,提升到能與iPhone對戰的地位。
旋轉式的滑蓋設計、全觸控式的超大螢幕、標準鍵盤及手機上網功能,G1標榜載入多項Google在電腦上的服務,包括Google地圖、街景、Gmail、YouTube等,使用者帶著G1出門,等於帶了台小筆電,這也是全球習慣使用Google服務的網友,如此期待這款手機的原因。
在期待轉換成宏達電壓力的同時,其實背後還代表著國內手機品牌業者,已具備與全球一級智慧型手機品牌同場競技的能力。宏達電曾在2002年時,幫助微軟發表第一款以Windows為基礎的智慧型手機Orange SPV。微軟行動通訊部門總經理Scott Horn就表示:「微軟決定進軍手機市場時,第一個想到的合作夥伴就是宏達電。」可見當時宏達電已具備如此實力。
不只如此,根據Nielsen Mobile統計,美國當地每6支智慧型手機,就有1支是產自宏達電,只是這些手機因為屬客製化專案,大多沒有掛上宏達電(HTC)的品牌。也就是說,很多老美早就在使用宏達電的手機,只是他們沒查覺罷了。一直到去年,宏達電決定建立品牌,董事長王雪紅當時還說:「我承認這個目標很困難,但對公司而言,是一個好的開始。」
於是HTC品牌瞬間在全球散開來,今年推出的鑽石機(Diamond),更在3個月內銷售破百萬支。宏達電有這種競爭力,Google當然樂意合作,甚至同意在G1上秀出HTC品牌。
G1將在10月上市,法人預估,宏達電今年G1出貨量約60萬支,再加上品牌效應延伸,包括宏達電等Google概念股馬上成為市場焦點,法人也上調宏達電目標價。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Aeropostale Inc.1987(NYSE:ARO)年成立,為美國S&P 400成分股之一,市值21億美元。Aeropostale為美國著名品牌,針對14~17歲青少年族群銷售服飾,目前全美有808家分店。

 

然而在美國成衣產業面臨經濟低迷且消費力道衰退陰霾下,包括American Eagle Outfitter(AEO,市值32.2億美金,一年來股價下跌42%)及Abercrombie&Fitch(ANF,台灣年輕人很喜歡,市值34.4億美金,一年來股價下跌50%)獲利紛紛面臨衰退的情況下,Aeroposatale卻能異軍突起,自2000年以來營收及獲利年複合成長率達30%;2008年第一季獲利不但營收年成長22%,獲利更是成長44%。


專門銷售青年族群
而其股價也不受次貸影響,相較於S&P 500指數一年來跌幅21%;Aeropostale逆勢上漲60%,並於9月創下歷史新高37.4美元,且股價自2002年漲幅也高達160%,這樣的內容顯現出Aeropostale經營確有逆境突圍的能耐。
Aeropostale能夠異軍突起主要在於其在美國競爭激烈的成衣市場裡,聚焦特定族群相當清楚。其以causal及容易配襯風格為主軸,以多樣化及色彩繽紛活潑的圖案T恤、Polo恤、帽外套及多款牛仔褲擄獲青少年的多變的心。
除此之外,由於專門銷售於青少年,在價位上也相對其他同業做出明顯區分,價格為同業相當1/2價格,Aeropostale也認為青少年所謂的「特立獨行」是謊言,真正思想為「我要跟朋友看起來一樣,才會有安全感」。
因此他寧願做一個潮流追隨者,在潮流盛行時,不輕舉妄動,而是在關注其發展等確定時才全力出擊。因此其設計團隊至遊樂場,火車站等青少年聚集之地觀察青少年穿著做為參考,其最終的目的就是「賣出顧客真正想穿的服飾」。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面板景氣今年下半年突然反轉,市場全面進入「摸底」狀態,大家現在想知道的是,究竟還要壞到什麼時候?

面板專家建議投資人注意,包括法說會、業界訊息,以及面板報價走勢、股價淨值比等三個指標,做為後續觀察重點。

法說會 注意友達奇美電

仁寶總經理陳瑞聰素有面板「鐵嘴」稱號,他曾估計面板景氣提前進入寒冬,且恐怕會持續至明年底;但高盛證券則預估明年第2季可望出現反彈;瑞信證券指出,面板股這一波股價調整已先行反映下半年到明年的虧損狀況。

目前業界多認為,面板反彈時點多集中在明年中至明年底,但股價已提前反應;10月中下旬面板業者將陸續舉辦法說會,其中友達、奇美電資訊最透明,投資人不妨密切注意。

看報價 止跌呈現好消息

若從報價趨勢分析,歷經價格大滑落後,目前面板報價呈現止跌,可視為正面消息。依據9月下旬最新公布的報價調查,各尺寸面板價格與9月初相較已全部持平。由於部分尺寸面板價格已來到成本價位區間,顯示目前下跌空間有限,預估這些尺寸面板報價直到10月仍可望持穩。

股價淨值比<0.8 可進場

在投資選股方面,由於面板股屬於資本密集行業,大型龍頭股具備規模經濟、財務調度能力強,較易撐過不景氣寒冬;分析師建議,不妨以股價淨值比0.8為觀察指標,龍頭股若股價淨值比低於0.8可考慮進場。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降!降!降!液晶電視價格戰開打,尤其奧運過後降價壓力更大,原本一台42吋液晶電視價格動輒十幾萬元,現在,最便宜的不用3萬元就可買到,32吋也殺到一台不到一萬元,又到了趁便宜選購液晶電視的好時機。

當消費者抓住降價促銷好機會選購液晶電視同時,會不會心中浮出一個疑問:此時是否到了投資面板的時機?

面板景氣 最快Q1明朗

一般預料,面板產業景氣最快可能要到明年第1季才會較為明朗,但也有較保守的法人提出,面板產業景氣可能要到明年中才會落底。

自從國際大廠SONY帶頭發動價格戰後,台灣市場今年6月初就感受到液晶電視降價威力,SONY更一口氣就將52吋液晶電視售價調降10萬元,售價鎖定在10.9萬元左右,這樣的大動作直接衝擊國內本土品牌。

松下三星 還在衝刺產量

美國次貸引發一連串全球金融危機,液晶電視需求不振,但是,供給量並未減少,例如台灣松下10月將領先日本松下集團推出42吋高畫質液晶電視,且獲得奇美電策略性支援;韓國三星電子也將液晶電視銷售量將由2,100萬台調高至2,300萬台。

國內品牌除明基、奇美持續擴充外,大同也透過自家賣場衝刺出貨,有的商家甚至祭出買液晶電視送油票,還傳出有業者因美國退貨改倒回台灣市場,歌林爆發財務吃緊壓力,搶客戶的競爭程度可見一斑。

早就想買液晶電視的消費者,這下可樂了,但是面板業者可是苦不堪言!

品牌降價 壓縮業者生存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股神」巴菲特透過旗下投資公司將入股大陸電子產品專業代工集團比亞迪,比亞迪昨(27)日宣布,巴菲特擬以8港元的價格認購比亞迪電子2.25億股,取得比亞迪10%股權;比亞迪與鴻海集團關係企業富士康官司越演越烈,此投資案顯示巴菲特無畏官司帶來的負面衝擊,也透露「股神」看好大陸本土科技產業在手機代工、汽車電子產業的成長動力,將對台灣電子業構成競爭壓力。

比亞迪昨天宣布,巴菲特宣布旗下投資公司波克夏海瑟威斥資港幣18億元(新台幣74.281億),投資比亞迪股份,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發出聲明表示,波克夏看好全球環保科技商機,希望透過入股比亞迪,將電動車及環保產品應用推向全球。

比亞迪電子自比亞迪股份切割出來,2007年在香港上市,巴菲特投資比亞迪股份,形同間接持有比亞迪電子股權。富士康2006年以侵害商業技術秘密,向深圳法院對比亞迪公司提出控告,今年3月由民事訴訟「升級」為刑事訴訟。巴菲特此時投資比亞迪,不但突顯對比亞迪營運前景的信心,也透露他看好大陸科技產業在手機代工、汽車電子產業的成長動力。

未來比亞迪集團除了擁有巴菲特資金資源以外,也將吸引其他國際資金進入比亞迪集團。事實上除了比亞迪控股專注的電動車產品以外,比亞迪集團旗下比亞迪電子近年在手機零組件產業表現相當亮眼,更被喻為鴻海集團旗下手機製造廠富士康最大的勁敵。

近年大陸電子代工廠在政府有計畫的扶植下,快速成長,慢慢蠶食過去由台灣電子廠商所寡占的電子代工版圖,成為台灣電子業最大的威脅,而近期市場更團出鴻海與華碩未來可能在製造端朝向合作方式前進,雖雙方極力否認,但法人卻認為,在大陸專業代工廠威脅下,雙方合作將是維持競爭優勢最佳方法。

近年鴻海集團進行電子零組件上下游整合計畫,而富士康族負責手機產品相關整合,除專業代工(EMS),旗下更擁有奇美通訊負責中高階手機開發設計,並整合零組件包含機殼、PCB、按鍵、連接器等。

富士康已是全球前五大手機品牌廠諾基亞、摩托羅拉、三星、索尼愛立信及LG主要EMS合作夥伴。比亞迪電子近年也快速複製富士康整合上下游的模式,近年手機相關業務成長快速。

投信分析師認為,富士康已是諾基亞及摩托羅拉最大代工廠,占代工比重達35%左右,而比亞迪電子占比重僅約10%,以國際品牌廠角色思考,未來如果要增加委外代工比重,新訂單部分勢必會給第二代工廠比亞迪電子,進行分散風險,加上近年全球手機市場成長趨緩,未來富士康成長也將隨大環境表現影響,比亞迪電子則有新單成長空間,比亞迪電子成長空間將大過於富士康,未來甚至可能分散國際品牌廠商對於富士康的代工依賴度。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宏達電(2498)第一款Android 手機G1正式亮相,宏達電行銷長王景弘24日指出,未來會仿照HTC鑽石機模式,推出更多客製化機型。宏達電也說,針對G1的單一機種有接受較低的利潤,但未來產品規劃、營收及利潤貢獻現在都還不便說明。

宏達電23日上午在紐約與合作夥伴T-Mobile、Google一同舉行G1發表會,台灣網友在晚上也透過網路直播同步觀賞。不過宏達電24日並未演出慶祝行情,先在平盤上下震盪,終場受到短線獲利了結賣壓影響,下跌12元,以561元收盤,成交量8,084張。

外資法人24日大多維持原先的宏達電評等,認為G1短期業績貢獻度不大,雖接受較低利潤,但對毛利率影響應不多;但長期都看好新的Android平台,可為宏達電帶進未來成長的第二動力。

王景弘24日從早到晚排滿對報紙、網站、英文等不同類型媒體的說明會,展示3D立體街景、羅盤偵測器、條碼掃瞄,即出現產品資訊或網路詢價等功能,但對未來是否有其他電信業者夥伴、其他產品規劃或台灣是否上市等問題,都三緘其口。

王景弘強調,Google雖然是去年才對外宣布開放手機聯盟(OHA),但宏達電和Google緊密合作至今已經三年以上,雙方都投資龐大資源在其中,到現在還有幾十位宏達電人員拿著Google的名牌,在美國Google總部裡工作。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ook了三年的Google Android平台終於有第一炮成果,宏達電設計代工、以德國電信營運商T-Mobile打頭陣,再輔以全球最大網路資源巨擎Google的作業平台奧援,G1會在智慧型手機版圖激起什麼樣的漣漪,甚或巨浪!? 市場都在看。然而,G1所帶動的將是一開機即連上INTERNET,在高速的行動速率帶動下,行動上網的便利經驗將促使全球智慧型手機使用者版圖迅速擴張,宏達電積極加入的免費開放手機聯盟(OHA),似乎不只是激勵競爭者爭相加入那麼單純,在一同擴大智慧型手機大餅的同時,手機業者皆可望創造雙贏的格局。

科技業不應是死寂的殺戮戰場,試想,若一條康莊大道上,只有一個人孤獨行走,行走者內心有多麼孤單,倘若這條康莊大道,能有無限的空間可拓寬再拓寬,道上又有各方豪傑一齊聚首,這共襄盛舉的景況,想必才是真正的藍海策略。

Google創立的Android平台,想要的就是各家手機業者一同戮力發展更多利於手機使用者的功能,使消費者能有滿滿豐富的美好使用經驗,雖然其背後自有其商業目的 (愈多流量愈多廣告收入),但是不可否認的,Google想要的是大家能一起共享美好果實的view。而一直與微軟是策略好夥伴的宏達電看到了另一個使用群版圖的藍圖,決定與Google共同開發這平台。

以目前手機業者大致有幾大系統,分別為Symbian、RIM(黑莓)、微軟Windows Mobile、蘋果Mac OS X、Linux與PALM OS,G1正式發表後,也加入了Android的部分,以目前Symbian市占率最大,約達57%,以NOKIA為最主要支持者,RIM及微軟Windows Mobile緊追在後,但追得也不輕鬆。由於手機是項人手不只一支的個人化商品,即連中國大陸線上作業員可以不買新衣也要買一支好手機,就可看出全球一年以數十億支來計量的手機產業,其大餅有多麼龐大。

G1出現,法人圈多空看法不同,思慮較近的,擔心全球經濟放緩,手機買氣出不來,Android平台有可能時不我予,思慮較遠的則認為生活過得再苦,還是要用手機。而當人們被PC網際網路訓練有素之後,消費者能否再走回頭路,去過手機無法上網的年代? 這倒是裹足不敢前進的業者應多方思考的。

隨著全球G8工業國行動寬頻基礎建設準備好了,Google Android的出現,使得手機一開機即連上網際網路,乘效將是利他大於利己的,手機產業也將正式跨入行動上網普遍的年代,Android G系列的兄弟姐妹兒子孫子們,或許就真將乘著這科技浪頭,寫下手機產業的另一個里程碑。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藍天電腦(2362)在中國轉投資的連鎖IT商場百腦匯,年底前將推出百腦匯虛擬商城網站,正式進軍網路市場,百腦匯發言系統表示:「現在百腦匯正在籌備電子商務部人力,預計年底開站後,提前布局中國春節網路商機。」

提前布局
許多硬體廠也看到網路商機,潤泰集團與宏泰建設、財政部前次長楊子江的匯宏投資顧問等,4月共同成立精品網站「9 in the box」,資本額約為2800萬元,總經理羅薇琳指出:「網站主打高毛利精品,不僅毛利率比一般商品網站高,今年開站後營業額將達1億元。」
百腦匯此一虛擬商城的電子網站,是將實體百腦匯商場變成虛擬網站,網友進入網站可以點選每樓店家查看商品;百腦匯也會和店家簽約,規範店家必須銷售正版、以及非假貨的產品。

可至分店取貨省物流
百腦匯進一步指出:「目前公司已請1位對於網路電子商務相當熟悉的人員來負責,公司也在上海總部成立電子商務事業部,預估年底開站前,將聘請逾10名台籍、外籍具電子商務背景人員。」
百腦匯強調,虛擬商場的型式,和一般購物網站、市佔率第1的淘寶網完全不同,目前百腦匯初期規劃,網友在網站點選商品後,可至百腦匯分店取貨,如此一來即可省金流、物流成本。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宏達電創辦人卓火土、周永明等人11年前創立宏達電時,一心只想做「全世界第一」的產品,創立半年後,周永明拿著針,手工做出一台微軟作業系統的PDA原型機去美參展,成為全世界第一家微軟作業系統的硬體製造商;11年後,宏達電再次成為Google主導的Android作業系統第一家製造商。

軟體龍頭微軟想跨足手機市場,宏達電是首選夥伴;網路龍頭Google要進軍手機上網領域,也是由宏達電當前鋒向前衝。

雖然Android只是在起步初期,但不少法人看好未來後續潛力,更看好宏達電比起三星、LG等韓商,至少有一年以上的領先優勢。

在周永明心中,「全球第一」不僅是個榮譽獎,更是獲利的票房保證。因為專注而領先,宏達電才能屢屢創造高獲利水準,目前毛利率約35%左右,過去兩年每股稅後純益(EPS)都高達50元以上,今年更可望賺進四個資本額。

宏達電過去十年來一直享有在微軟作業系統的優勢,原因便在於早期微軟平台還不成熟時,連開機的BIOS程式都是雙方一起合作,宏達電摸熟微軟平台的每個「眉角」,所以即使三星、摩托羅拉、華碩、倚天等大外商或小台商,用各種方式想追趕宏達電,至今仍有一段差距。

Android雖然沒有將其他手機製造商排拒在外,甚至更加廣開歡迎之門,但宏達電已經投入三年以上精神在其中,派駐上百位研發人員到美國和Google就近合作,等於參與Android從無到有的所有過程,再加上宏達電和全球電信業者的客製化經驗,其在Android平台的領先優勢,絕非G1一款手機或T-Mobile一家客戶而已,明年起,還可望在更多其他電信業者通路,看到更多宏達電製造的Android手機!

宏達電(2498)第一款Android 手機G1正式亮相,宏達電行銷長王景弘昨(24)日指出,未來會仿照HTC鑽石機模式,推出更多客製化機型。宏達電也說,針對G1的單一機種有接受較低的利潤,但未來產品規劃、營收及利潤貢獻現在都還不便說明。

宏達電23日上午在紐約與合作夥伴T-Mobile、Google一同舉行G1發表會,台灣網友在晚上也透過網路直播同步觀賞。不過宏達電昨天並未演出慶祝行情,先在平盤上下震盪,終場受到短線獲利了結賣壓影響,下跌12元,以561元收盤,成交量8,084張。

外資法人昨天大多維持原先的宏達電評等,認為G1短期業績貢獻度不大,雖接受較低利潤,但對毛利率影響應不多;但長期都看好新的Android平台,可為宏達電帶進未來成長的第二動力。

王景弘昨天從早到晚排滿對報紙、網站、英文等不同類型媒體的說明會,展示3D立體街景、羅盤偵測器、條碼掃瞄,即出現產品資訊或網路詢價等功能,但對未來是否有其他電信業者夥伴、其他產品規劃或台灣是否上市等問題,都三緘其口。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面板產業明年是否能夠丕極泰來?外資摩根士丹利證券今日信誓旦旦地指出,明年第1季將是面板產業的景氣循環谷底,第2季起庫存消化結束,產業景氣可望反轉向上,下半年開始走上「V型反轉」的模式。

摩根士丹利面板王安亞今日甚至獨排眾議、明確表示,面板產業會自明年下半年開始,走上「V型反轉」模式。他認為,今明兩年面板景氣循環與2004、2005年相當,首先是市場供給過剩,接著是面板業者開始削減產能利用率,因此,未來的狀況也不至於脫離過去經驗法則。

他預估,奇美電 (3009)、友達 (2409)和群創 (3481)會分別在第3季、第4季與明年第1季,財報上出現虧損數字。市場不必過度悲觀,因為面板族群股價已觸抵歷史低點,反應了這些壞消息。隨著業者削減產能利用率至80%以下,以及客戶存貨調節的動作結束,明年第2季產業景氣即有反轉向上的機會。

王安亞指出,主要面板大廠大砍明年資本支出,友達7.5代線量產期延後兩個季度,中國的深超和龍騰光電也順延量產時程。造成今年產能過剩的顯示器面板,今明兩年的出貨成長率各僅約3%和4%,維持在低水位,整體面板的供給增長率僅約23%。較大的產能會被液晶電視消化,他預估,32吋電視今年底會觸抵400美元,40和42吋來到800美元,激出買氣,大摩也調升了明年液晶電視需求預期,由1.14億元上修為1.2億台,高於今年的1億台規模。

但摩根士丹利今日也跟著調降友達、奇美電、群創、聯詠 (3034)、中光電 (5371)和瑞儀 (6176)等六檔個股的獲利預期和目標價,中光電評等另降至「權重與大盤相仿」。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茂德(5387)昨天公告更換董事,大股東寶德投資代表人由蕭恩信更換為海力士主管國際合作的資深副總裁Min Goo Choi,海力士進入董事會代表雙方合作關係更加密切,未來茂德製程將跟著海力士走,54奈米技轉將正式啟動。
海力士在8月29日透過韓國外換銀行(KEB)斥資34.56億元,取得茂德5.76億股私募增資股,持有茂德股權7.9%,成茂德第2大股東後,海力士資深副總裁Min Goo Choi以寶德代表人身分取得1席董事,進駐茂德董事會。

將啟動54奈米技轉
茂德行銷業務副總曾邦助表示:「茂德今年6月才完成改選,距離下次董監改選還很多年,因此雙方安排先以寶德的代表進入董事會,直到下次改選。」茂德在與海力士結盟,從過去技術合作到投資關係,目前茂德正準備從海力士引進54奈米製程,預計在明年初開始量產投片,如果順利轉換製程,茂德可成台灣DRAM廠技術領先者。
不過,DRAM廠財務壓力都很大,第3季虧損將再度擴大,茂德能不能順利轉換製程,要看高達100多億元海外GDR(全球存託憑證)與ECB(海外可轉債)籌資案進度是不是順利。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國是全世界消費電子產品的生產重鎮,但消費電子產品主要半導體元件,仍是由日系半導體廠商掌控,美國、歐洲、韓國及我國半導體公司在此市場活躍,不過日本大廠的市場佔有率仍高高在上。

東芝為半導體鰲頭
據統計,2007年全世界消費電子產品相關的半導體市場產值為569億美元,其中285億美元是來自日本的半導體廠商,日本半導體廠商在全世界消費電子產品半導體市佔率高達50%。美國半導體廠商2007年的產值達129億美元,全球市佔率22.7%,為第2名,日、美兩國掌控全球大部分的消費電子產品半導體市場。
日本的東芝(Toshiba)公司在2007年以74億美元的營業額,13.1%市佔率,高居全球消費電子產品半導體市場鰲頭。日本新力(Sony)公司以些微差距緊追東芝,新力2007年在消費電子產品半導體營業額為71億美元,全球市佔率12.5%。
2006年新力公司在消費電子產品半導體的營業額為45億美元,2007年的營業額大幅彈升58.6%,成為全球在此市場成長最多的公司。東芝公司表現也不惶多讓,2007年在消費電子產品半導體營業額年成長率亦高達21.3%。東芝與新力在2007年耀眼成績,多歸功於新力的PS3電玩主機,東芝與新力是PS3半導體元件的主要供應商。
對韓國的三星而言2007年就不那麼順暢,雖然三星在消費電子產品半導體市場,以28億美元營業額及4.9%市佔率,高居全球第3名,但與2006年相較,三星在此市場的營業額衰退7.3%。
從應用市場面來看,2007年全世界消費電子產品半導體最大的應用市場為PMP/MP3播放機,此應用市場的半導體營收為84億美元。電玩主機應用市場以82億美元差距屈居第2名,數位電視是消費電子產品半導體的第3大應用市場,它的市場規模為78億美元。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微軟(Microsoft) 切入精簡型電腦(Netbook)市場後來居上,已囊括超過五成市占率,超越Linux 系統。微軟全球OEM副總裁古傑海默(Steve Guggenheimer ,)昨(23)日透露,已有PC客戶預備將100%採用XP的Netbook,重申微軟在這塊市場不會缺席。

古傑海默繼6 月初來台參加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後,昨天再度訪台,親自主持IT軟體技術年度盛事Tech.Ed活動開幕。

古傑海默為微軟負責與OEM 廠商交涉的全球最高主管,和宏達電、宏碁、華碩、廣達、仁寶等國內科技大廠互動密切。去年底華碩推出Eee PC後,微軟原本一直抱持觀望態度,直到今年6 月初古傑海默來台,才正式宣布微軟會以XP Home 作業系統支援精簡型電腦。

古傑海默昨天再度訪台,他表示連網的硬體裝置愈來愈多元,除了傳統桌上型電腦(DT)、筆記型電腦(NB),還有智慧型手機、行動連網裝置(MID)和Netbook,微軟不會在這些市場中缺席,會提供對應的解決方案,以滿足消費者需求。

他表示,目前看到Netbook 出貨情況良好,微軟雖然切入時間較晚,但已在該領域取得領先優勢。他不願透露微軟在Netbook 市場的占有率數字。惟根據PC業者表示,目前約七至八成 Netbook 出貨都是搭載XP版本,遠遠超越Linux系統。

古傑海默甚至表示,有PC客戶反應,雖然XP系統比Linux 貴一點,但售後服務問題少很多,消費者也寧願花多一點錢。最近已經有PC客戶表示,準備把100%的Netbook 出貨全部改成XP系統。

另外,微軟為防止Netbook市場作大,侵蝕到傳統NB及Vista作業系統市場,對XP Home 的搭載辦法設有規定。對此古傑海默表示,這是為了產品市場區隔的作法,不過,微軟會根據客戶意見回饋和科技發展,每季重新檢視限制的合理性。

像是原本規定XP Home電腦硬碟容量不能超過80GB,9月已經放寬到160GB 。其它像是10.1吋以下螢幕、不能有觸控面板等限制則暫時維持不變。

今年下半年最受矚目的殺手級科技產品Google phone即將登場。面對來勢洶洶的勁敵,微軟全球 OEM 副總裁古傑海默(Steve Guggenheimer)昨(23)日表示:「手機不是獨立存在的小島。」微軟Windows Mobile可以連貫PC使用經驗,不怕Google踢館。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市場傳言鴻海與華碩將透過換股,由鴻海取得和碩經營權的消息,昨(23)日引起和碩上下強烈反彈,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強調,和碩未來的新合夥人,要由和碩董事會決定,和碩將在明、後年展現經營績效後,再尋找新夥伴。

童子賢表示,新夥伴須由和碩董事會決定,華碩只是「執行者」角色,否則分家前提不存在,他也希望儘快有新的夥伴,才能讓和碩的獨立性更完備;但他認為,希望在和碩展現經營績效後,約在明、後年再尋找新夥伴較合適,不過,童子賢也公開喊話,「歡迎鴻海找我談」。

針對此一事件,華碩再次強調,逐步釋出和碩股權,是既定的策略,今年以來陸續有多家大廠,表達希望與和碩合作的意願,但無法證實是那一家公司,或釋股的時間表;華碩指出,雖然該公司擁有和碩百分之百的股權,但未來釋出股權將會尊重和碩的意願。

市場人士表示,華碩、和碩今年年初分家後,各自業務進行尚稱順利,因華碩遲未釋單,以及一直未釋出和碩股權,確令雙方都感受到「分家分得不乾淨」的壓力。

近期外資法人也不滿華碩將在今年內釋股的承諾跳票,調降華碩評等,且大賣華碩股票,而和碩也因飽受客戶質疑,拓展新客戶遭遇不小阻擾,迄今華碩仍是最大單一客戶。

外資法人分析,華碩逐步減少對和碩持股,其實有兩個方向,一是由和碩引進新股東,如創投、私募基金等新投資者,二是華碩透過與他廠換股的方式,降低對和碩的持股。

不過,去年以來全球股災頻傳,外資面臨資金贖回壓力,市場募資愈發困難,許多創投、私募基金在亞洲地區投資縮手,是和碩遲未募到新資金的主因。

法人也分析,華碩對於釋股對象持較開放態度,對於鴻海與和碩的互補性也持正面看法,只要能夠開創雙贏或三贏,各種合作方案都可以接受,但由於消息曝光後,和碩內部反彈強烈,華碩也將尊重和碩董事會的決定。

華碩、和碩今年年初分家後,雖然華碩品牌業務表現可圈可點,營收獲利頻創新高,因華碩遲未釋出和碩股權,飽受市場法人質疑「未兌現分家時的承諾」,大賣華碩股票;近來因又接近年底,使得「華碩何時釋出和碩股權」議題,再度浮上台面。

雖然華碩、和碩分家前,雙方對未來可能面臨的挑戰,大致都心知肚明,但是實際走向分家後,還是有許多現實面,令雙方不得不冷靜以對。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金仁寶集團龍頭仁寶電腦(2324)為捍衛股價,決定斥資36.6億元實施庫藏股,計劃買回15萬家自家股票,也創下電子五哥今年來首度實施庫藏股的公司。

     仁寶9月16日股價一度達20.65元,跌破2001年10月5日創下的21.8元歷史低點之下,該公司決議執行庫藏股,也是2004年以來,仁寶首度以庫藏股守衛股價。

     台股先前持續重挫,原本產業前景明朗的NB代工股,在第二季出貨不如預期之後,下半年及明年展望也出現雜音,而今年因美國次貸使企業支出縮減,在NB品牌廠中,以商務機種為重心的戴爾傳出業績不如預期之後,進而衝擊以商務機種為主的NB代工廠仁寶電腦。

     以收盤價來看,仁寶歷史低點在2001年10月5日21.8元,由於仁寶破底壓力不小,也讓仁寶董事會決議買回庫藏股。

     仁寶23日召開董事會,決議將自24日起實施庫藏股,預計買回15萬張自家公司股票,買回區間價格為39.59至17.08元。

     仁寶表示,為維護公司信用及股東權益,將自9月24日至11月23日買回15萬張普通股,占已發行股份的3.81%,這也是繼2004年之後,仁寶首度實施庫藏股。

     雖然台股今年大幅修正,但四大NB代工廠由於產業前景相對明朗,明年出貨仍具成長空間,至今皆無實施庫藏股動作,仁寶率先買回自家股票之後,能否讓其餘NB代工股跟進值得觀察。

     不過市場法人認為,就股票表現而言,四大NB代工股中,除仁寶直接受創戴爾業績不如預期外,其餘包括廣達、緯創及英業達,股價近期表現其實仍算相對抗跌。

     其中,產業龍頭廣達今年股價高點在5月的53.1元,而到23日為止,股價以43.4元收市,股價自高點以來的修正幅度僅約在18%,緯創及英業達則分別為23.2%及14.7%,均明顯較仁寶的34%抗跌,因此法人認為,在跌幅相對大且可能創掛牌新低價的壓力下,仁寶此舉並非不可預期。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全球個人電腦產業整合又有新發展,近期外資圈傳出,全球最大電子專業代工(EMS)廠鴻海有意透過與華碩換股方式,取得華碩旗下負責生產業務和碩的經營權;法人認為,鴻海與和碩目前確有互補性,鴻海與華碩未來如何互動,將是全球資訊業重頭戲。

外資交易室主管分析,鴻海今年預估營收約1.5兆元、集團營收2兆元,和碩今年營收預估5,000億元,二者一旦結盟,將會出現一家年營收逾2.5兆元、進而挑戰3兆元的超級電子集團;和碩目前淨值約800億元以上,鴻海若以淨值為準、以換股方式取得具控制權的五成以上股權,這項換股併購總值最少就有400億元,若以溢價方式併購或100%換股,更是千億元以上的超級併購案。

針對鴻海計劃併購和碩的消息,華碩發言窗口昨(22)日表示,華碩今年初分家後,逐步釋出和碩股權是既定策略;鴻海對市場傳言則不予置評。據了解,去年以來,確有多家大型代工廠與華碩洽商與和碩合併或合作的意願;但華碩對目前與那一家接觸及談判進度,均表示無法置評。外資昨天同時買超華碩與鴻海,華碩收盤時上揚0.5元、收66.8元,鴻海則上漲4元、收129.5元。

據了解,華碩今年初與和碩分家後,由於華碩仍100%持有和碩,華碩筆記型電腦(NB)仍集中由和碩代工,市場普遍質疑華碩的「分家誠意」;華碩NB品牌業務何時釋單、華碩何時釋出和碩股權,就成為華碩是否「真心分家」的兩大指標。

市場人士分析,和碩產品設計能力多元,旗下業務包括主機板、NB、遊戲機、各式無線通訊產品等,全球運籌布局完整,是多家大廠有意合併的「理想對象」。

對鴻海來說,雖然鴻海8月營收達1,436億元,創歷史單月次高紀錄,但鴻海上半年獲利279億元,仍比去年同期312億元衰退超過一成,也是在此波全球股災中,鴻海家族遭外資大賣的關鍵因素之一。

法人認為,鴻海正面臨營收及獲利成長壓力,致去年以來積極布局NB代工領域,希望能增加業績。鴻海目前已陸續取得新力、蘋果、戴爾及惠普等一線品牌大廠NB代工訂單,一旦能併入和碩,就有機會正式晉升全球NB代工大廠之列。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宏碁(2353)合併綜效發揮,宏碁執行長蘭奇(Gianfranco Lanci)誇下海口,展望宏碁2011年合併營收上看300億美元、營業利益率拉高到4%,換算本業獲利將超過一個股本,成長動能強勁,激勵宏碁昨天股價大漲收復月線關卡。

蘭奇上周在匈牙利布達佩斯舉行的2008宏碁全球記者會上,許下宏碁未來三年營運目標。包括全球合併營收挑戰300億美元、約新台幣1兆元;營業費用率(OPEX)壓低到6%以下;營業淨利率拉高到4%以上。相當於宏碁2011年本業獲利可達到約400億元。

由於宏碁近年來籌資動作不多,且股利發放以現金為主,股本膨脹不大,如果按目前股本264.27億元換算,屆時宏碁年本業獲利將超過一個股本,每股獲利貢獻度約高達15元。

受此激勵,宏碁股價昨天拉出連續第三根長紅棒,盤中一度衝上59.9元,站回季線及半年線壓力區之上,終場上漲2.4元,收在59元。

法人分析,宏碁在全球個人電腦(PC)市場占有率不斷擴大,加上去年併購捷威(Gateway)、佰德(PackardBell)後,合併綜效逐漸發揮,經濟規模擴大,有助營業費用降低、營業利益率提升,未來幾年宏碁獲利爆發力的確可期。

蘭奇表示,雖然全球經濟大環境不佳,但PC市場持續以兩位數百分比高速成長,宏碁的成長率會優於整體市場平均值。另外,他預估宏碁在NB市場以每年35%的成長速度前進,到2011年有望擠下惠普(HP),躍居全球最大NB品牌。

經過過去一年連續合併捷威、佰德和倚天後,蘭奇認為,宏碁已達到一定營運規模,由於檯面上其它可能的PC品牌併購對象市占率都不夠,合併效益有限,未來一段時間宏碁併購動作將縮手,會把精神聚焦在已完成的併購案整合,以多品牌、多產品線策略全力出擊。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三季新台幣明顯回貶,且國際金價一度回跌25%以上,封測廠商原料成本壓力大減,日月光(2311)、矽品(2325)本季獲利表現將優於預期,並預料可延續至第四季,其中矽品挾聯發科(2454)出貨增長利多,9月營收有機會再創今年新高。

日月光、矽品原料成本壓力減輕,外資近期開始翻多封測類股,外資摩根士丹利證券近日喊進日月光,認為日月光已被超賣,短期股價相對誘人,重申「加碼」日月光。

日月光、矽品上周五(19日)美國存託憑證(ADR)分別飆漲逾9%及7%,激勵昨(22)日在台股價直接跳空漲停開出且以漲停收盤,分別上漲1.2元及2.55元,收18.6元及39.4元,日月光、矽品近二個交易日股價反彈超過14%,漲勢凌厲。

據了解,矽品內部第三季新台幣匯率水準是抓在30.4元、金價成本則以每盎司908美元計算,估計第三季營收季增率大約在4%到7%,營益率大約在16%到18%,平均銷售價格(ASP)約與第二季持平。

不過,目前新台幣匯率已回貶至32元以上,金價先前一度回跌至736美元,近期雖急彈回50美元,但整季平均價格仍遠低於原先預估值,匯率、金價雙利多效應,可望激勵日月光、矽品第三季獲利表現優於預期。

另外,通訊晶片大廠聯發科調升第三季營運預估,矽品、日月光是聯發科的封測協力廠,聯發科出貨增長,矽品受惠最大、其次為日月光,目前法人已預期兩家公司9月營收仍將持續創今年單月新高,其中矽品第三季營收有機會達到財測高標、甚至超越財測。

摩根士丹則看好日月光,認為目前日月光P/B(股價/淨值比)已降至1.5倍,為五來低點,並預期明年第二季營收年增率與季增率,以及股價的回升力道值得期待。

此外,蘋果iPhone 3G手機已在全球上市,據了解,蘋果開始釋出第四季訂單後,英飛凌、博通、邁威爾、Skyworks、Wolfson等已正式對晶片代工廠下單,包括台積電、聯電、日月光、矽品等半導體廠也均將受惠,第四季訂單能見度有所改善。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彭博資訊報導,香港高盛在昨(22)日發表的研究報告中,選出十檔亞洲前景最佳的成長股,其中台資企業就有三家,分別是宏達電、聯發科技,以及在香港上市的中國旺旺控股。高盛指出,這些企業的獲利成長高,財務體質也非常健全,股價有可能在三年內成長100%。

在這十檔個股中,台資企業共有三檔,兩岸三地則占了八檔,亦即五分之四的亞洲最「牛」成長股在大中華地區。

高盛在報告中指出,這十檔個股平均已從其52周高點跌落46%,若從過去十年的股價表現來說,目前處於具吸引力的價位。同樣受到全球「不分青紅皂白的賣盤」拖累,使得日本以外的亞洲各國股市,上周跌至兩年多來的低點。

高盛在報告中說:「我們完全體認總體(經濟)持續不斷的逆境,並且擔憂企業獲利。這份報告不想降低這些近期壓力的重要性,但把眼光寄望在以後,具備重回『正常化』估值與兩年至三年期的獲利題材。」

由於全球信用危機影響全世界的經濟成長與企業獲利,不含日本的MSCI亞太指數今年來已經滑落32%,目前成分股的平均本益比為11.9倍,低於去年10月29日該指數創下歷來最高收盤紀錄時的19.2倍。

以中國大陸最大能源生產商神華能源為例,高盛認為,由於大陸缺乏能源、煤炭價格被「刻意低估」,加上北京當局有調漲電價的空間,該公司股價可能上揚。今年以來神華股價在香港股市已滑落50.64%,本益比為15.72倍。

印尼最大汽車經銷商PT Astra也處於類似困境。報告中說,該公司是「印尼兩大超級題材的結合:世俗社會對汽機車的強烈國內需求成長,以及商品資源業的蓬勃發展,主要是棕櫚油與開礦」。

今年至今PT Astra股價已重挫32%,本益比為11.6倍。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市調機構DisplaySearch第二季全球NB市場調查出爐,惠普連續第八個季度位居全球NB出貨冠軍,戴爾、宏碁則是排名第二、第三位。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低價電腦異軍突起,單季出貨量達到173萬台,預估今年全球低價電腦出貨規模將達到1,449萬台,所佔比重約11%。

     根據統計,今年第二季惠普蟬聯NB全球出貨冠軍,這也是惠普連續第八個季度位居全球NB出貨冠軍,而戴爾仍舊排名第二位。分析師指出,近幾年來NB主要成長力道來自於一般消費而非商用市場,而這也是戴爾較弱的環節,因此近兩年讓出冠軍寶座,不過戴爾正努力提高個人消費市佔率。

     宏碁購併捷威及Packard Bell主要是想在成長快速的美國及歐洲零售市場取得更好的立足點,不過目前仍處於合併調整期,宏碁正持續努力於將這二個品牌整合到宏碁現有體系中, DisplaySearch NB市場研究總監John Jacobs指出,捷威與Packard Bell出貨量市佔率在第二季有下滑的情況,因此宏碁市佔率也些微下滑。

     DisplaySearch指出,值得注意的是新興市場與低價電腦市場。大陸NB市場快速成長,目前大陸NB出貨量全球市佔率超過10%,以今年第二季的出貨量為例,大陸NB出貨量已占到全球11.5%。

     另外輕巧型NB(主要為10.4吋到12.1吋)第二季出貨量由於受到低價電腦的影響,出貨市佔率下降至4%左右。而第二季全球低價電腦出貨量達到173萬台,成長相當可觀,DisplaySearch預估今年全球低價電腦出貨規模將達到1,449萬台,到了2015年將會有將近7,400萬台規模,在整體NB市場佔有16%的比重。

     從出貨量來分析,今年第二季華碩取得全球低價電腦出貨冠軍,第二季出貨量較第一季成長3倍,市佔率達50.4%。惠普則以5.4%市佔率排名第二位,宏碁以4.8%名列第三。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