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科技流行大網ㄎㄚ (48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現在Google、微軟等大企業都在發展的「雲端運算」,乍聽之下像是高深莫測充滿技術性的名詞,其實「雲端」不只存在於企業公司或是財經報導中,它早就已經進駐我們的生活,跟我們息息相關,如果你有使用Flickr、網路付款、搜尋等功能,或是用你的智慧型手機上網查地圖、備份資料,這些服務就是雲端的應用,不要再認為雲端很遙遠,說不定你早已經身在雲端裡。
報導╱蔡惠如 攝影╱黃天佑 部分圖片╱取自網路、廠商提供


現在即使不帶電腦出門,只要在外面找到可以上網的裝置,如手機或是其他人的電腦,也可以確認電子郵件,因為郵件資料不在自己的電腦裡,而是在「雲端」上。


網路上服務
「雲端運算」主要是由「網路」與「服務」為根本,是基於網際網路開發的電腦運算技術。因為網際網路的出現,讓每台電腦透過網路線有了連結,本來每台都是獨立作業的電腦,開始可以交流一些簡單的資訊。
像是基本的文字訊息,電子郵件算是較早以「雲端」概念提供的服務之一,使用者在網路開帳號,在網路上以電子郵件通信、寄送檔案,所有的郵件內容都儲存在Yahoo、微軟Hotmail等公司的伺服器中。
「雲端運算」最近被廣泛的討論是因可以幫電腦做的事情愈來愈多,以Google docs為例,即使電腦本身沒有安裝微軟Office,上網連線到Google docs頁面,就可以編輯文件,還可以跟朋友分享文件內容,在使用「雲端運算」的應用服務的時候,電腦主要的功能就僅有「輸入資料」、「連線」、「顯示」。「雲端運算」愈發展,會提供更多的服務,如付款、查地圖、搜尋資料等,而使用者本身所持有的硬體(如電腦、手機等),只要可連上網,即使電腦沒有安裝軟體,也可以在網路上進行編輯,也能儲存資料在雲端上。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許多公司都有網路監控系統,去年底某大人力公司接連開除兩位員工,勞資雙方的是非對錯因各人立場而異,答案見仁見智,不過網路監控在兩個案例中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網路監控到底有多神通廣大?求教一位擔任網路監控的朋友G先生,他說有些人以為只要刪除msn或各式網路聊天系統的對話紀錄就不會留下痕跡,但事實上網路監控處仍保留著所有資訊,公司裡所有同事在電腦上的活動都在他掌控之中!例如,有人在上班時間玩線上遊戲,G就一定搗蛋,讓對方在關鍵時刻動彈不得,眼睜睜看著打怪之後的滿地寶物被別的玩家撿光光。

自從公司封鎖所有電腦遊戲之後,G先生最大的樂趣就變成觀賞大家在上班時間聊些什麼──因為老闆要他監控有沒有員工洩漏公司機密,所以每個人的電子郵件、即時通訊、網頁瀏覽……都會經過他的祕密檢查。

同事間聊得最多的話題就是罵老闆和罵主管,對洩密倒是興趣缺缺;雖然現在他公司也禁用msn,但公司的據點遍布全台,還是需要會議系統來溝通聯繫,同事之間就利用這個工具來線上聊天,大夥兒聊得盡興的同時,誰的男友不舉、誰的老公很會做家事……G先生也跟著瞭如指掌了。

網路科技發達的今天,像G先生這樣職務的人員在許多公司都存在著。你有沒有在認真上班?小心,G先生都知道!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USB3.0商機目前在市場上究竟有多熱?觀察上個月在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辦的消費性電子大展(CES)中,USB3.0相關技術與產品的展出盛況,就可以知道這個新世代傳輸規格的驚人魅力了。

負責USB規格制訂的「USB設計論壇」(USB-IF),不但在會場內特別設立了USB3.0展示專區,參展的廠商更是個個來頭不小,包括日本NEC、睿思科技(Fresco Logic)、德州儀器(TI)、富士通(Fujitsu),以及國內IC設計服務大廠智原、USB控制晶片廠創惟,都展示了它們最新研發出的USB3.0晶片解決方案。

不只是晶片大廠積極表態,就連隨身碟、記憶卡與硬碟廠商也都是精銳盡出,紛紛秀出使用USB3.0傳輸介面的最新產品。像是全球最大的記憶體模組廠金士頓(Kingston)、快閃記憶卡龍頭新帝(SanDisk),以及創見、威剛、勁永等國內記憶體模組廠,都展示出可以超高速傳輸的USB3.0產品。全球最大的硬碟製造商希捷(Seagate)當然也不會在這場USB3.0盛會中缺席。

另外,就連華碩、技嘉、精英與微星這四家主機板廠,也都推出可以支援USB3.0的主機板。這些科技大廠就在CES展上聯手炒熱了USB3.0將取代USB2.0規格的世代交替話題。

根據研究機構IDC的預估,二○一○年USB3.0晶片需求量為一千兩百四十五萬顆,一一年則有機會一舉躍升至一億顆。此外,Digitimes Research也預估○九年到一五年,USB3.0出貨量的年複合成長率將達八九%,一五年的出貨量則將挑戰二十三億個,商機上看千億元。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各界討論雲端運算發展的意見很多,有人在問,雲端是什麼碗糕?有些從股市出發,指點投資人要注意雲端概念股;有些從資訊應用出發,思考是否要在自家建幾朵雲;也有人害怕被雲打到,因此積極翻筋斗,希望能躍入雲端;甚至有人提出原來其早已在雲端。

到底什麼是雲端?從以上的各種說法看來,顯然大家頭頂上飄過來的雲都不太一樣。

雲端運算(Cloud Computing)此一名詞最早由Google提出,一開始是應用於網頁資料的搜尋,用戶的蒐尋需求透過大量的遠端伺服器進行平行運算,再將結果彙整回傳給使用者。由於伺服器群皆在遠端網路,一般資訊業界也習慣將網際網路描繪成雲朵的樣子,雲端運算名詞因此而來。

雲端運算所以眾說紛紜,主要是各大廠基於其產品與服務的特性,皆有其一套說法與定義,也因此讓許多人如入五里霧中。一般說來,若採較寬鬆的定義,那麼只要滿足用戶彈性使用和具可擴充的特性,任何網際網路上提供的運算資源和隨選服務都是雲端運算服務的涵蓋範圍。

雲端運算有幾個重要的概念。首先,雲端運算主要是利用遠端伺服器的運算能力,再將結果回傳給終端使用者,因此使用者只要有一個簡單的行動裝置與瀏覽器,即可完成目前大家所普遍使用的個人電腦所處理的各種工作。這也是很多人很擔心的問題,大家都不需要強大的個人電腦及作業系統,那麼以個人電腦起家的台灣,豈無用武之地?

其次,雲端運算的概念主張用多少付多少的消費方式,完全視用戶的使用需求量提供服務。例如一家企業用戶目前僅需要10TB的儲存空間,但未來因應業務擴充需求可能要增加到50TB的容量,雲端運算服務提供者可以立即升級或降級服務內容。就好比申請網路服務,從月租2M/256K升級至月租8M/640K一般,使用者可以自由選定適合的服務內容和相關費率。

雲端運算的另一特色就是馬上申請、馬上使用。以往企業需要新的商務資訊系統,必須投入許多資訊人力進行漫長時間的開發,但等到導入完成後,可能已錯失最佳切入市場時機。雲端運算服務則免去先期部署流程,可以立即申請使用,提供極大的便利。

另外,雲端運算服務不論是筆記型電腦、手機或各類可攜式電腦等,辦公室內或出差途中,皆可隨時隨地使用。雲端運算服務提供者也透過資料中心的建置與維護,提供企業一周七天、每天24小時不間斷的服務。

從資訊科技應用的角度觀察,雲端運算的新商業模式的確給市場一些新的啟發。例如以中小企業而言,過去高額版權的商用軟體對他們是非常遙不可及的商品,如今這些企業可以低成本利用雲端服務來提高經營效率及對客戶的服務;傳統及成熟型產業亦可運用雲端服務來改善供應鏈與需求鏈之間的斷鏈問題,這對於提升企業戰鬥力,大有助益。

從產業供應端的角度來看,過去占企業市場絕大多數的中小企業,由於缺乏資訊預算,長久以來一直是最被忽視的客群。如今標榜平價精神的應用軟體即將服務問世,許多商用軟體線上版本陸續推出,提供多樣的產品組合方案,以拉攏中小企業客群,藉此發揮長尾效應,增加新的收益機會。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社群崛起 宅男勝明星

這名男子叫做馬特(Matt),原本是遊戲軟體工程師,寫完一個名叫《殺光所有地球人》的遊戲後,他決定,「既然都要做蠢事,不如做更有趣的蠢事。」

馬特開始到處旅行,每到一個景點,就開始大跳缺乏美感的「馬特舞」,他將跳舞的影片放上個人網站後,大受歡迎,在YouTube問世前,他的網站每日瀏覽量就超過3萬人次;2008年,他被《時代雜誌》評選為年度最佳「病毒影片(意指熱門影片)」第一名。

網路上的宅男竟比動輒價碼上千萬元的明星更吸睛,廣告贊助商沒多久就找上門來,支助馬特的全額旅費,要他到更多地方去跳舞,而且,馬特在廣告中,從頭到尾沒為產品說一句讚美的話,他只要專心跳舞就好。

從軟體工程師到旅行演說家,馬特不像傳統力爭上游成為名人的勵志故事,他不曾預期自己會成名,只是專心做2件喜歡的事:旅行和跳舞。讓馬特家喻戶曉的,是每位上網點選影片、表示認同的你和我。

在網路社群化的時代,你不知道透過滑鼠,個人的力量有多大!奧美公關集團董事長白崇亮說,「社群革命之後,意見領袖已經在本質上從少數的個別名人,轉變到網路上不知名、龐大的網友。」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多數人都聽過「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但對於「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則較為陌生。其實「擴增實境」是科技界的明日之星,有朝一日可能變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虛擬實境」是完全建構出的虛擬世界,而「擴增實境」則是在真實環境上擴增資訊,結合虛擬與現實,並且可即時互動。透過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MIT Media Lab)的天才學生普拉納夫的演講影片,可領略「擴增實境」的奧妙,影片中普拉納夫發表了一項結合實體和虛擬的第六感設備,資訊從電腦中跳出來與現實世界交錯,想像力與發展潛力讓人吃驚。

伴隨著電子科技的進步,智慧型手機的日益普遍,微型投影機、可撓式電子紙的發展,各種應用需求相繼出爐,技術開發亦越來越快。這些科技讓「擴增實境」的應用變得更加可能,並可預料在不久的將來會大量應用在我們的生活中。

想像在不久的未來,當在維修不熟的機器、組裝新的傢俱、或是烹飪新菜色時,可直覺式的運用「擴增實境」,將使用者看到的實體世界和電腦中的數位資訊介面合而為一,花在看說明書、或是上網查資訊上的心力,也將減到最少。

往後外出,GPS不再是用導航機器與現實路況比對,而是如抬頭顯示器一樣直接顯示在車子前檔玻璃上;到了風景區,不用在倚賴風景區的導覽看板,還要仔細推敲比對這路是通往何處、這座山頭是什麼山,資訊都即時投射在你的眼前。「擴增實境」目前已有些產品應用在生活中,如智慧型手機上的 AR 軟體,以及一些遊戲,都已套用相關概念,讓真實世界與數位訊息一起互動。

「擴增實境」的運用激發想像,但隨處都在的資訊,也引起反思,有人擔心一旦「擴增實境」普及到生活周遭,眾人是否會被無用的、過於泛濫的廣告訊息淹沒,就如同底下影片作者所要表達的未來世界的生活一樣,「資訊轟炸」讓人一刻都無法清靜。「擴增實境」將會是改變人類未來生活的明日之星,但擁抱此新科技,卻是讓人既期待又怕受傷害!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過去一年受到金融風暴的影響,企業對於行銷預算的態度越趨謹慎,以網路為核心、能整合多元工具,且可追蹤執行成效的數位行銷,開始受到青睞,逐漸改變過去注重印象(impression)的廣告型態。這樣的情勢轉變,從金手指網路獎可看出端倪。

被視為華文網路界年度盛事的第十屆金手指網路獎,在二○○九年十二月初畫下句點。本屆徵件數量創下歷年來新高,這不僅顯示華文網路領域百家爭鳴,已達成熟階段,也代表邁向成熟之後,即將迎來的關鍵轉型期。

根據IAMA的數據顯示,台灣網路廣告的市場規模年年成長,二○○八年台灣網路廣告市場規模達五十九.七六億元,較前一年成長超過二○%。其中網站廣告占整體網路廣告市場六成五,剩下三成五是關鍵字廣告,IAMA並預測二○○九年台灣整體網路廣告市場規模將達到六十八.六八億元。

關鍵一:保持策略一致性

不僅市場規模有明顯成長,網路廣告在製作與技術上也有顯著提升。不過,在執行面成熟之際,如何凸顯廣告的核心策略就更顯重要,而非單為技術而技術。「真正勝出的作品,多半能貫徹廣告行銷的策略,不至於在其他的大眾媒體上玩一套,在網路上又性格分裂,」中國凱絡數位行銷副總經理翁詩雅表示。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瞻博網路(Juniper Networks)昨(25)日規劃2010年,企業不能忽略的6大網路發展趨勢。包括IPv6、雲端運算、虛擬化、資料中心、安全及減碳綠化,瞻博網路認為,這些趨勢對企業未來成敗發展,將有決定性及直接影響。

     IPv6部分,瞻博網路表示,儘管不少人認為IPv6去年會發光發熱,但事實並非如此。互聯網名稱與數字地址分配機構(Internet Corporation for Assigned Names and Numbers,ICANN)預測,IPv4域名地址將於2010年耗盡,因此市場對IPv6將有強烈需求,企業需確保現有網絡設備可支援IPv6,並將新標準定為未來網絡設備採購要件。

     雲端運算上,瞻博網路說,雲端運算是2009年最熱門資訊科技焦點之一,雲端運算及雲網路是數據資料密集企業致勝之道。預期今年所有方案供應商都會提出雲端運算相關策略,促使雲端運算繼續成為市場發展重點。

     而雲端運算興起也帶動虛擬化技術,包括伺服器、網路設備及管理平台等資料中心資源能充分運用。瞻博網路預期,今年網路虛擬化將會有進一步發展,並配合其他虛擬化方案,效能也將顯著提升。

     另外,資料中心在雲端架構下,改善資料中心空間分配、連接能力及營運效率將是2010年重點項目。包括各地政府也著手討論特定資料中心規劃。

     至於資安與減碳綠化方面,瞻博網路指出,2010年雲端運算及行動裝置上安全問題會更受重視。隨行動裝置普及,行動辦公室等靈活工作模式興起,企業對網路效能及安全水準要求將愈來愈高。

     回顧2008年,企業紛紛將重點放在以更環保方式營運IT網路基礎設施;2009年,全球金融海嘯,企業又將重點轉到節省開支,環保策略暫時擱置;但隨著全球經濟回穩,各國政府面對氣候變遷等問題,開始制定減碳政策,企業將會重新關注環保,減低「碳足跡」又降低整體持有成本及提升投資報酬率。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小老鼠名叫at(有需要知道)
這是常識..要記得唷!!!
Mail成天在用...
最好懂得正確唸法啦......

別讓你的外國朋友看笑話了...「小老鼠」名叫at

記得我自己剛開使用電子信箱時,有次碰到一位外籍朋友問起我的電子信箱地址,我信口就說出「h050 little mouse ms26.hi.….」,老外一聽茫茫然當場傻了眼,我也愣了好一陣子才發覺自己犯了「雞同鴨講」的失誤。

「小老鼠」@原是英文at的縮寫,at的原意是「在」,通常用於形容「位在小角落」,例如「在那邊的轉角」所用的「在」就是用at--「at the corner」,而電子信箱的收發系統,為了表示某某人的信箱位址在哪理,也就是要連接電子信箱收件人名字或帳號,跟收件者的地址或電子郵件伺服器IP位置,就使用了at 這個英文單字, 將收件者的帳號跟他的地址連結在一起。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網路科技在二○一○年將有哪些變化?全球知名社群網絡資訊部落格Mashable創辦人暨執行長凱許摩爾(Pete Cashmore)鐵口直斷,網路即時互動仍將持續發燒,雲端運算發展突飛猛進,虛擬貨幣和虛擬交易可能成為生財妙方。他列舉出二○一○年十大網路趨勢:

     一、網路即時互動風起雲湧

     推特(Twitter)、臉書(Facebook)等社群網站帶動的網路即時互動風潮將繼續如日中天,Google Wave提供涵括即時通訊、電子郵件和維基百科等的整合服務平台,預料這類「即時滿足」服務將發揚光大。

     擴增實境行動定位 它抓得住你

     二、行動定位無往不利

     藉由智慧型手機「無所不在」(ubiquity)運用的推波助瀾,Foursquare、Gowalla、Brightkite與Google Latitude等「行動定位資訊分享服務」蔚然成風。

     三、擴增實境水到渠成

     拜全球衛星定位系統之賜,加上能偵測動作方位的手機內建加速度感測器(accelerometer)日新月異,「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技術,已可將圖像與文字等虛擬資訊,與使用者感知的周遭實體環境相結合,並即時互動。

     四、內容管理呼朋引伴

     近年來網路遭逢的最大挑戰,莫過於資訊量大幅超越人們消化吸收的能力。臉書等提供網頁內容個人化管理服務的網站,有助於解決這項困擾。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5年前,全球出版業,從美國吹起最冷的寒風,這些年來報業、雜誌、書店等裁員、縮版、減薪,甚至倒閉的消息不絕於耳;2000年後,網路的發展,更逐漸改變人的吸收資訊的方式和閱讀習慣,近幾年平面出版銷量逐年下修,大家開始懷疑,出版是否已經瀕臨死亡。

但書其實沒「死」,只是朝數位化發展了,Amazon電子書的出現,似乎扭轉了出版業疲弱的窘況。尤其今年亞馬遜(Amazon)推出Kindle 2掀起熱潮後,不但帶動電子書內容經銷市場的規模,2009年上半年市場銷售金額已超過去年,達6,300多萬美元,讓「書」重現生機,也點燃電子書的戰火,不但全美最大連鎖書店邦諾(Barnes & Nobles)日前推出自有品牌的電子閱讀器Nook,Google也宣布明年上半年將投入電子書銷售,直接與亞馬遜競爭。

數位版權管理
營運獲利關鍵

持續關注電子書議題的資策會MIC數位應用整合研究中心產業顧問兼資深經理王勝宏表示,Kindle熱賣的關鍵不在於硬體,而是因為瞭解讀者的閱讀行為和需求,並將原本實體的購書經驗,延伸到電子書上,讓線上買書和看書的經驗和之前沒什麼兩樣,甚至還更便利。

王勝宏分析,目前電子書營運模式主要分為兩大類,一是從銷售電子書內容的角度切入市場,如:亞馬遜、邦諾書店和Google;另一個主要是從硬體的角度出發,以銷售電子閱讀器為主,如:Sony、Interead。但他強調,不論是那個切入點,跨平台是必然的趨勢,其中數位版權管理(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DRM)是確保這些營運商獲利的關鍵。

為了讓讀者更享受電子書的閱讀樂趣,亞馬遜突破專屬平台限制,今年3月推出Kindle for iPhone的版本,10月又緊接著發表Kindle for PC的版本,並擴大全球經銷管道將於台灣等100個國家銷售Kindle。

感受到Kindle的威脅,邦諾書店不讓亞馬遜專美於前,於今年11月推出自有品牌的閱讀器Nook,也支援iPhone、iPod Touch、Mac、PC和Blackberry等硬體,只要安裝Nook的電子書閱讀軟體,就可以購買邦諾書店70萬本電子書和50萬本Amazon Kindle沒有的公共版權電子書內容。

擁有利用實體通路的優勢,邦諾書店還虛實整合,用「試閱」強化電子書的閱讀體驗。邦諾書店客戶可以利用Nook連上每家分店的Wi-Fi網路,免費瀏覽店理所有的電子書,確認書的內容後,再決定是否要購買。

虛實通路整合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我們人類面對的最大的變化,就是在舊有的現實世界之外,出現了一個新的世界,那就是建立在網路基礎上的虛擬世界。愈來愈多的人,每天花愈來愈多的時間在網路上;愈來愈多的社會交往,不是通過面對面的溝通,而是在網路上進行;愈來愈多的社會事務,是經由網路來決定的。這其實給人類的生活形態帶來很大的發展空間,也為社會發展的進程帶來很多的可能性。過去我們比較多注意到的,是虛擬世界的經濟意涵,包括網路銷售,衍生性金融商品等等。但是,在社會與政治等大眾參與的領域,虛擬世界也必將扮演愈來愈重要的角色。

以仍舊處於後極權社會的中國為例,在舊有的現實世界中,我們已經看到,今天的中共當局,是不可能主動開啟民主化的大門的。由於他們掌控了全部的政治和經濟資源,在現實世界中的民主化道路一定是漫長而艱難的。但是,以網路為基礎的虛擬世界中,威權的統治因為面對新的環境無法發揮像現實世界中那樣的作用,這就為公民社會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今天我們在中國看到的有關民主化的呼聲,以及維權運動的開展,很大程度上是倚賴網路來進行的。儘管當局也認識到網路對舊政權的威脅,但是科技發展的本質決定了他們不可能阻絕這樣的自由交流。

而中國民主運動面臨的考驗就是:是否可以充分利用網路,重新去傾聽和結合民意,並在網路的基礎上集結民主力量,以類似社群民主的方式,以網路群組為單位,推動和實踐民主社會的發展?如果這樣的社群愈來愈多,而這樣的網路上的社群致力於推進民主討論,以及遊戲規則的制定,借助於虛擬世界,中國人完全可以在解決現實面對的舊政權之前,自己先行動起來,用實際行動先來開啟中國的民主化道路。

類似的可能性不僅僅限於政治轉型方面。即使是在一個轉型後的社會,比如台灣,虛擬的世界也可能成為新的社會運作的槓桿,這表現在公民社會的新的平台上。以往的公民社會發展,借助於選舉,集會,教育,廣播電視等平台去凝聚和散發社會共識,或者動員社會能量。但是就像連鎖咖啡店會吃掉獨立的小咖啡館的生意一樣,龐大的社會力量集團,往往使得獨立的、偏重弱勢群體的力量被吸納進主流體制之中,否則便無法生存或被看到。但是在網路的虛擬世界中,各種規模的力量都可以自我生長、自由生存,不需要借助巨無霸一般的網站的庇蔭。也就是說,公民社會的平台更加寬廣,幾乎是無限使用的資源,這可以使得公民社會發展的多元性更加發揮作用。

總之,我相信,網路的虛擬世界提供了無限的可能性,我們人類現在還在逐漸開發這個無限性的過程中。總有一天,我們可以在網路上,建設起一個新的世界。●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論是大膽用色、復刻美式風格的威秀影城,還是用大地元素強調溫馨暖意的星巴克,抑或是使用暖色調營造樂活慢食態度的摩斯漢堡,每間店舖動輒百萬的裝修費用,為的就是讓消費者第一眼能感受到品牌概念及氣氛,願意停下腳步多看兩眼,甚至日後回想還能記得那股氣息。

在實體也好,在虛擬也是,行銷術不外乎新鮮感,另外越重視細節越能增加質感,甚至直接打動人心下單購買。相對於實體店面,網路商店雖然少了空間的向度,但仍可以透過視覺介面的設計,抓住網友的注意力,並且快速傳達品牌概念。

動線設計,決定交易程度

根據資策會MIC二○○八年線上購物趨勢報告指出,網友認為購物網站需要改進的地方,前十名之中,與介面設計相關的就占了四項,有平均高達四三%的網友認為有待加強。其中包括:介面容易找到需要的商品、網站容易瀏覽、改善視覺效果、增加影音展示說明。此四個弱項又可再進一步區分成兩大類,前兩項屬於網路賣場動線,後兩項則攸關視覺魅力。

以賣場動線來說,目前主流設計為兩欄式呈現,產品分類放置在左側邊欄,基本上已成為大眾網友的使用習慣。若是賣家採用「奇兵策略」,則需要更多的動線引導提示,或是更貼近使用者的直覺規劃。

除此之外,使用關鍵字搜尋也是重要的網路行為,當有買家抱怨找不到需要的商品時,店長就需要重新檢視各個商品標題和標籤(tag)是不是貼切吻合。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捷運上,年輕的高中生嘻鬧著談話,原來是手機上剛收到朋友出糗的畫面。不一會兒,十指手指忙碌了起來,忙著發簡訊、回噗浪。這樣的場景,許多人並不陌生,在未來還會越來越多、越來越有趣。

今年在網路世界冒出了兩股勢力:一股是社群網站大軍壓境,端看近來Facebook、Twitter、Plurk快速崛起的走紅程度,儼然是新一代的網路寵兒;另一股便是智慧型手機帶起的行動上網熱潮,未來各種行動裝置都能上網的景象,正逐漸成型。

社群加上行動通訊,這兩股龐大的勢力正快速結合,蘊釀著一股衝天之勢,將噴發形成一個前所未有的新領域。不僅各大手機大廠、電信營運商、內容網站業者紛紛在手機上推出社群功能,本來就從社群服務起家的業者也加快腳步。

「未來所有人都一定要做行動化服務,而手機是目前最重要的入口,」易利信副總裁暨行銷長柏金達(Johan Bergendahl)指出,特別是出生於一九八○年之後的人口,他們誕生於數位化世界,早就習於事事數位化、物物連網化。他分析,這些數位原住民(digital natvie),與這一代人最大的不同,是老一輩的習慣把資源私有化,但年輕一代卻極度重視「分享」,因此社群化服務將成為驅動未來生活的重要動力。

新商機: 社群改變對手機的期望

市調公司Jupiter Research早在去年時便預言,隨著如iPhone等智慧型手機越來越多,使用社群服務的人也逐漸變多,這將從根本改變人們對於手機服務的期望,社群網站更會成為手機的「殺手級應用」。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很多人都說未來將是一個「雲端應用(Cloud Computing)」的年代,目前我們在電腦上的所有工作都將被搬到網路上。

資訊產業的電腦系統設計圖裡,把網際網路畫成一朵朵的雲,以表示這個世界的廣漠且充滿無限想像空間,事實上,人類的電腦科技運用真的也是愈來愈走向運用雲端。

從最早的搜尋引擎和網上電子信箱,到今天幾乎任何電腦運用都可以搬上網路,這樣的趨勢發展下去,我們甚至可以想像未來人類根本不需要買任何電腦軟體了,因為所有的工作都可以在網路上完成,工作的成果還可以直接存在網路上,除了便於交流分享,還可以不受限工作地點,不用擔心所需要的工作資料到底該存在公司或家裡,甚至,保管起來更方便也更安全。

雲端應用的好處愈來愈多,於是也吸引愈來愈多的人來用,也自然成了資訊產業的當紅顯學,Google、IBM、亞馬遜、甲骨文、昇陽、戴爾等,這些各方霸主強權都陸續搶灘雲端市場,雲端應用的大好榮景已在眼前,只是,當愈來愈多的事情必須在雲端上進行,愈來愈多的資產放在雲端時,每個雲端者最擔心的還是同樣一件事:萬一從雲端摔下來怎麼辦?

更何況現在絕大部分的雲端服務都是不收費的,像網上電子郵件,不用錢的最貴,有一天如果來個什麼意外,把你整個信箱給全毀了,那你還真不知該去向誰討公道,而且那些存在電子郵件裡的珍貴資料往往是花再多錢也買不回來的。

如果雲端應用是大勢所趨,那這背後的保全服務應該也是市場大好,如果有這樣的服務,讓每個人能無後顧之憂使用雲端服務,像是全方位的保障使用安全,同步提供防毒、防盜、保密和備分服務,就像實體世界的保全公司,保障每個雲端使用者安全,這樣的服務除了可以向雲端公司和客戶收取服務費,也可以是推廣雲端應用的一大助力,讓更多人更快進入雲端的世界。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印象中白髮蒼蒼的老人都過著什麼樣的退休生活?腦海中浮現的場景,不外乎拄著拐杖在公園散步、開著電視在搖椅上頻頻打瞌睡,或是在院子裡種菜澆花,消磨午後時光吧。不過這種優閒平淡的銀髮生涯正逐漸被推翻,越來越多老年人在茫茫網海中發現生活樂趣,龐大的熟年商機在網路產業也延燒開來。

英國一項最新研究報告便顯示,高達41%的英國退休老人以上網為主要日常休閒,過去長期位居榜首的園藝活動已退至第二。據調查,收發電子郵件和購物是他們上網最常做的事,當中又有7%的人曾使用社群網站,為離婚或喪偶的單身老人尋覓下一個人生伴侶。相同情景在早已邁入高齡社會的日本也正上演,國際交友網站Match.com自2004年進入日本市場以來,迄今已累積84萬名會員,其中50歲以上用戶佔了9%,而且正以遠超過其他族群的速度驚人成長。

相較之下,在台灣雖然老人上網的情形尚未普及,但這種趨勢幾乎可謂近在眼前。根據內政部人口資料估計,11年後台灣將正式邁入高齡社會,2050年老年人口佔總人口比例將倍速成長至35.9%。這些關於戰後嬰兒潮世代的數據透漏了什麼?他們大多經歷童年時期的物資缺乏,年輕時又適逢台灣經濟起飛,使得正值熟年階段的他們,手中已累積佔全台灣55%以上的財富,並且和刻苦耐勞的上一輩不同的是,他們更懂得享受過去打拼的成果,是消費力最強大的一群。而對網路產業而言更重要的是,他們對上網一點也不陌生!

為協助國內業者搶攻熟年市場的龐大商機,工研院服科中心整合跨領域創新科技,在去年設立goFree新熟年生活網站,提供和新熟年切身相關的健康、社交、理財和線上娛樂等資訊。也替不會操作滑鼠和鍵盤的銀髮族設想周到,該網站採用工研院研發的語音聲控技術,不僅提供貼心的讀報功能,且能幫助有打字障礙的老人輕鬆經營自己的部落格。

除了提供老人關切的資訊,和設計簡易又好閱讀的友善介面外,還有什麼掌握熟年商機的策略?美國電子信箱服務PawPawMail提出一項新觀點,它強調須同時設計給老人和照護者雙方使用。照護者和老人各擁有可以互通的郵件帳號,讓照護者可以協助老人設定通訊錄、刪除不必要信件,和上傳照片給遠方子女觀看。這項看似沒什麼大不了的巧妙功能,卻大大縮短了其他老人網站服務到不了的「最後一哩」,即老人與那台電腦的技術和心理距離。

雖然收發郵件、購物、交友等人際和娛樂動機與年輕人大同小異,但是熟年族群渴望的網路服務,就如同理想的子女關係一樣,想要受到體貼、細心的周全照顧。準備好搶攻熟年商機了嗎?敬老尊賢的友善介面和功能設計是不容忽視的關鍵。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十三年前,佩吉(Larry Page)和布林(Sergy Brin)創辦Google,大大改變了人們上網搜尋的行為;十三年後,兩人又將點燃改變世界的企圖,這回他們瞄準的是電動車這塊全新的領域。

「許多人都希望在潔淨科技這件事上取得進展,假設現在已有一萬人在做這事,如果我們可以把它變成十萬人,那麼我們可以得到十倍的進步,」佩吉在接受美國《財星》(Fortune)雜誌訪問時指出,他們想做的創新,是像電燈的發明者愛迪生一樣,能將科技商品化,而不是像交流電、無線電的發明者尼可拉.特斯拉(Nikola Tesla)單純地投入在技術端的革新。

然而有趣的是,他們投資的電動車公司,名稱正是特斯拉(Tesla)。這家二○○三年成立於矽谷的公司,創辦人馬斯克(Elon Musk)將公司取名特斯拉,是為表彰尼可拉這位發明家在電力、磁性學上的貢獻,並象徵著電動車將創造一個新紀元。

開創產業新紀元 的確,在全球各國積極推動綠能經濟之際,產值龐大,且又是耗能主要來源的汽車,就成為關注的焦點。今年十月,加州政府正式宣布,到二○五○年所有車都必須是零碳排放(Zero-Emission)的車輛,不燃燒汽油的電動車則是合格的車種之一。

「在他們眼中,現在的汽車其實是非常低效率的一種設計,」特斯拉台灣分公司總經理魯希連分析,佩吉和布林投資電動車,是因為傳統內燃機引擎的能源轉換效率大約只有兩成,八○%的能源都轉換成熱能,浪費掉了。「改用電動馬達之後,電動車的能源轉換效率超過九四%以上,」魯希連說。

○六年,特斯拉發表了第一款全電動跑車Roadster,這台要價十萬美元的車,從外觀看來與一般跑車無異:四個輪子、兩個座位、標準煞車系統,以及啟動大燈、方向燈等。最大的差別在於,它不再靠點燃汽油來發動,而是透過裝在後座、一顆橄欖球大小的馬達輸出二百五十匹馬力推動。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特立獨行的N世代,逐漸步入壯年,並且掌握了經濟大權時,行銷人也面臨了許多挑戰......

首先是電腦大廠華碩Asus,為了拓展國際知名度,讓產品力能夠深植人心,特別舉辦網路推薦徵文大賽。只要在部落格上,寫下對其3C產品的評論,並經過網友投票,得票數最高的部落客,就能贏得一套華碩3C產品。比賽過程中,票選機制出現漏洞,其中一篇開箱文的票數衝最快,一下子就得到最高票數。Asus為了彌補這個漏洞所產生不公平現象, 在比賽進行中,變更比賽規則,使票數最高的部落客錯失大獎。這個事件一發生,立刻讓許多網友群起抗議,也為Asus品牌行銷計劃帶來極大的反效果。

反觀另一個品牌,似乎就幸運多了。福斯Volkswagen汽車希望能透過社群網路的力量,讓網友們自發性的認識旗下的多種車型,因此在Facebook上發展了一個簡單的遊戲介面。網友可以在這個介面上,輸入自己的帳號,就能自動從Facebook裡的個人資訊,分析出哪一種車款最適合自己。就這樣幾乎不費吹灰之力,Volkswagen的小遊戲不但吸引了許多N世代的目光,更透過互相傳閱和推薦,廣泛的傳播了品牌價值。

可見,要抓住N世代挑剔的胃口,光是了解他們還不夠,Asus與Volkswagen之間的差別,在於策略執行過程中和網友的互動,Asus為了維持比賽的正當性,剝奪了網友的主導權,使一場本來應該創造口碑的活動,變成災難;而Volkswagen簡單又有趣的小遊戲,反而意外的帶來口碑效應。

精采可期 說書有竅門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好萊塢明星湯姆克魯斯(Tom Cruise)在電影《關鍵報告》裡,站在螢幕前,用雙手輕快操縱著各種資訊顯像的畫面,令人印象深刻。這個從二○○二年想像的二○五四年世界,除了是一部熱賣的電影,更清楚勾勒出未來世界的藍圖。現在電影中的一切,即將成真。而美國蘋果公司,是關鍵的引爆點。二○○七年,蘋果執行長賈伯斯(Steve Jobs)拿著iPhone向世人展示,在這之前,外界只是把iPhone看作眾多手機的新選項之一,誰也沒想到,隨著這項產品而來的,竟是一場撲天蓋地的產業革命。

根據顧能(Gartner)產業調查,○七年第三季iPhone在智慧型手機的市占只有三.四%,時至今日,這個數字已經來到一七.一%。但驚人的不僅僅是iPhone與蘋果在手機市場躍進而已。根據手機廣告平台AdMob的統計,僅這一款手機(包含iPod Touch),就產出了占全球四三%的智慧型手機網頁瀏覽流量。再從與iPhone合作的美國電信商AT&T公開的數字來看,從○七年第二季至今年第二季,AT&T的行動上網流量已經轉眼成長了約二十五倍。

iPhone殺傷力的關鍵,不在於承襲蘋果一貫的產品美感,而是伴隨推出的App Store,徹底改變了產業的遊戲規則。在iPhone問世前,不少手機也可以上網,但因為內容並不是針對「行動」的特性而設計,上網行為始終也並未普及,而App Store的出現,讓許多內容或軟體商從此有了直接與使用者互動的新平台。

驅動推力一:應用軟體經濟成形「蘋果的App Store可說是行動網路︵mobile internet︶的起點,」顧能行動通訊資深分析師呂俊寬指出,循著App Store而來的新獲利模式,讓軟體開發商有利可圖,而消費者也得到多元的服務及內容,找到上網的動力。新的行動上網行為浮現,手機是開啟這個新世界大門的鑰匙:用戶不只講電話、玩遊戲,還可以下載影片、拍照,然後立刻上傳到部落格與朋友分享;只要按一個鍵,就可以輕鬆完成購物,甚至可以把手機當作生活搖控器,管理家中電器用品的使用。

一九九五年,以一份「網路報告」開啟了一系列網路產業的相關研究,為投資大眾勾勒達康︵.com︶產業榮景的摩根士丹利權威網路分析師瑪麗米克(Mary Meeker),當年精準描繪出網路的革命性角色。在今年的Web 2.0高峰會中,米克則是再度宣示行動網路將帶動的大浪潮:行動網路將接續網路的發展腳步,成為下一個引領產業翻倍成長的關鍵。

驅動推力二:行動裝置設計力提升「行動網路現在與未來都將會比眾人想得更具規模,」米克分析,從大主機電腦(mainframe computing)、迷你電腦(mini computing)、個人電腦(personal computing)直到桌面網路(desktop internet computing),每階段的電腦運算時代都較前一個成長十倍。相較於已擁有十億用戶/台的桌面網路,米克認為由行動上網領銜主演的新運算世代,將把數字直接推升到至少百億台的規模。 「三到五年之內,行動上網一定超越固定(fixed)網路,」台灣大哥大營運長賴弦五預測。根據統計,全球已有四十三億人口使用手機,而近日出爐的分析報告也紛紛指出,在不久之後的二○一三年,甚至是一二年,行動上網用戶數就會超越電腦上網用戶,而且在包括印度、中國等新興市場,行動上網更會是主要的上網途徑。

「全世界只有低於二五%的人擁有網路服務,現在都能夠藉由手機接觸到網路,」瀏覽器公司Opera執行長譚詠文(Jon S.von Tetzchner)如此觀察。市調公司Mobilesquared分析師主管藍恩(Mick Lane)更進一步強調:「兩年之內,行動裝置將成為品牌及企業,與消費者溝通的主要管道。」

依照顧能行動裝置與客服團隊研究總監沈哲怡的分析,由iPhone所帶起的智慧型手機,在互動介面、瀏覽器使用介面的改造,以及網路、應用服務針對行動上網設計的提升,都是促使行動網路終於破繭而出的重要元素。呂俊寬則認為,在此潮流下,智慧型手機由商務往中階客群移動的現象,是市場擴大的關鍵。此外,Google移動暨產品研發部門主管沃戴爾(Matt Waddell)也認為電信營運商在上網資費透明化的改變,亦是此波趨勢的重要推手之一。「行動寬頻網絡的成熟,是整個行動上網普及的趨動力,」賴弦五為此下了這樣的註腳。

根據摩根士丹利的預測,全球3G以上的通訊技術滲透率將在二○一○年超越二○%。米克認為,一旦超越這個普及度的「甜蜜點」,所有相應的商機、應用範圍,在歐美市場都將來到發展的蓬勃階段,其後的一、兩年,這一趨勢更將在全球遍地開花。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論是大膽用色、復刻美式風格的威秀影城,還是用大地元素強調溫馨暖意的星巴克,抑或是使用暖色調營造樂活慢食態度的摩斯漢堡,每間店舖動輒百萬的裝修費用,為的就是讓消費者第一眼能感受到品牌概念及氣氛,願意停下腳步多看兩眼,甚至日後回想還能記得那股氣息。

在實體也好,在虛擬也是,行銷術不外乎新鮮感,另外越重視細節越能增加質感,甚至直接打動人心下單購買。相對於實體店面,網路商店雖然少了空間的向度,但仍可以透過視覺介面的設計,抓住網友的注意力,並且快速傳達品牌概念。

動線設計,決定交易程度根據資策會MIC二○○八年線上購物趨勢報告指出,網友認為購物網站需要改進的地方,前十名之中,與介面設計相關的就占了四項,有平均高達四三%的網友認為有待加強。其中包括:介面容易找到需要的商品、網站容易瀏覽、改善視覺效果、增加影音展示說明。此四個弱項又可再進一步區分成兩大類,前兩項屬於網路賣場動線,後兩項則攸關視覺魅力。

以賣場動線來說,目前主流設計為兩欄式呈現,產品分類放置在左側邊欄,基本上已成為大眾網友的使用習慣。若是賣家採用「奇兵策略」,則需要更多的動線引導提示,或是更貼近使用者的直覺規劃。

除此之外,使用關鍵字搜尋也是重要的網路行為,當有買家抱怨找不到需要的商品時,店長就需要重新檢視各個商品標題和標籤(tag)是不是貼切吻合。

視覺魅力方面,就得靠美術與攝影來營造。長期經營電子商務網站的網勁科技執行長游士逸,對台灣網路商店的介面力表示讚許,「台灣賣家多數在開店平台上架設賣場,機制完全相同,卻還可以各自展現介面力,是不簡單的。」

攸關視覺的賣場設計費用,整體形象設計多則幾十萬元,少則只設計賣場商標、簡介的千元價碼,但不論費用多寡,足以傳遞品牌性格的視覺小巧思,才是畫龍點睛之處。樂天市場台灣市場業務本部長吉田直哉表示,好的介面設計可精確地傳達出店家的熱情,讓原本網頁冰冷的互動,增加親切感。

利用虛擬人物做溝通行銷就是一種點睛妙法。實體世界有統一超商Open小將,創造一年新台幣十億元的「角色經濟」,可見台灣消費者對於可愛風公仔的好感度與消費能力。

介面精采,忘了價錢台灣自創的保養品牌「艾莎古薩」就走Q版公仔行銷,三個虛擬人物用逗趣的圖示介紹產品,不但成為網頁令人注目的焦點,小公仔甚至還有潛力發展出另一條新的產品線。

另外還有一種點睛妙法,就是情境式地營造賣場氣氛。在今年《數位時代》舉辦的「人氣賣家一百強」評選中,拿下專家評審獎最高分的海鮮市集,成立不過一年,能夠擄獲評審的關鍵,就在於從拍照到圖片文案,處理手法都相當細緻。「圖文並茂的精采文案,能讓買家忘了價錢,」前露天拍賣營運長葉奇鑫觀察。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