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最大多晶矽及矽晶圓供應商江西賽維(LDK Solar)爆財務管理問題,因為目前多晶矽缺料問題嚴重,且太陽能電池廠多得先付款、後取貨,讓國內太陽能電池廠重新檢視本身多晶矽料源穩定度。雖然明年全球各家多晶矽廠均有新產能開出,但因太陽能電池廠如雨後春筍般設立,以及明年全球約有十座以上十二吋廠將量產,整體來看需求仍大於供給,二○○八年多晶矽仍缺貨,太陽能電池市場仍將上演「有料者贏」戲碼。

     由於太陽能電池對多晶矽料源需求恐急,半導體市場需求又穩定成長,包括Hemlock、Wacker等在內的全球前五大多晶矽廠,近二年來均積極進行擴產動作,市場原本認為明年上半年隨著新產能陸續開出,多晶矽缺貨問題就會獲得紓解,不過因太陽能電池市場需求強勁,且市場已走向標準型產品方向,明年第一季預估會有十五家至二十家新太陽能電池廠加入生產行列,這也造成多晶矽明年缺貨問題持續,價格欲低不易。

     正因為多晶矽市場供不應求,為了保有穩定料源,太陽能電池廠只能以先行預約方式取得料源,「先付款、後取貨」的動作自然帶來高度風險,因為一旦多晶矽合約廠發生問題,不僅錢可能拿不回來,本身營運資金也可能出現短缺問題,所以現在江西賽維傳出財務管理問題,正好也提供了一個機會,讓國內太陽能電池廠重新檢視本身的多晶矽合約。

     為了降低多晶矽缺貨風險,國內太陽能電池相關業者,也均開始將營運觸角向上游多晶矽及矽晶圓市場延伸。以茂迪來說,日前已宣佈與德國多晶矽廠Wacker簽下供貨長約,並擴增長晶爐產能至一○○MW(百萬瓦),合晶透過在大陸轉投資的Solargiga擴大產能,中美晶則啟動新的擴產計劃等。

     由這些產業變化來分析,顯見太陽能電池市場仍是有料最美,明年多晶矽仍供不應求,上肥下瘦的產業結構仍難改變,如中美晶及合晶等業者,不僅營收持續成長空間大,毛利率仍有持續上升潛力,是故能夠先開出多晶矽產能的業者,將成為最大贏家。

 被台灣太陽能電池廠視為「料源救星」的中國大陸矽晶圓大廠江西賽維(NYSE:LDK),突然爆出重大利空,不僅有財務人員離職,更傳出設備交貨延遲、恐影響生產,對於下游客戶都將造成傷害,導致單日股價重挫二四%,連帶造成中國的太陽能股全倒。以此觀察,國內的太陽能「雙晶」中美晶(5483)和合晶(6182),可望成為這波動亂下的轉單受益者。

     太陽能產業這幾個月來,飽受「上肥下瘦」之苦,從最上游的多晶矽就開始缺料,下一層的矽晶圓廠儘管積極進行產能擴充,但也遇上了設備供應商生產不及,以及料源不足的問題,最終衝擊到太陽能電池廠。對於太陽能電池廠來說,受限於「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即使轉換效率再高、成本控管再好,也難以抵銷原料價格飆漲的侵蝕,這也讓益通總經理蔡進耀徒呼負負。

     而近幾個月來,擁有中國江西當地政府力挺的江西賽維,勢力快速崛起。首先,該公司六月份在紐約證交所以二七美元掛牌,至上週一度改寫七六.七五美元的歷史新高,大漲了一.八四倍,成為中國太陽能股在海外掛牌的「股王」;其次,LDK挾IPO募集的四.六九億美元,大幅進行擴產動作,以該公司對外宣稱數字來看,預計今年底的產能將可達四○○MW(百萬瓦),是台灣最大廠綠能的兩倍之多,最終目標則是要達到一GW(億瓦)。

     多家太陽能廠向賽維購料

     值得注意的是,LDK之前曾舉辦超大型的招商會,強力拉攏台灣的太陽能電池廠,而台灣的太陽能電池廠原本就苦於料源不足,於是雙方一拍即合,這也是多家太陽能廠近期陸續與LDK簽下供料合約的主因。根據統計,從去年底開始,包括益通、億光(旗下轉投資)、茂矽、新日光(3576)以及前天才剛宣布簽約的昇陽科(3561),都與LDK簽約(詳附表),以此來看,LDK確實一度被視為「料源救星」。

     益通和茂矽:影響有限

     針對LDK爆發的危機,包括益通和茂矽都表示影響有限,至於新日光則表示供料將從明年開始,因此目前也無影響。以昨日的收盤價來看,益通以小漲三元做收,茂矽則是微跌○.二元,至於興櫃的昇陽科也上漲三元,顯示並未受此訊息面影響。根據外電報導,LDK昨日也發佈聲明駁斥外界說法,至於盤前的股價也一度回升四.五%。

     業界指出,若LDK未來的供料真的出問題,對於目前已經相當緊俏的供需關係,將形成「雪上加霜」,也使得一心期盼明年解決缺料問題的太陽能電池廠,再度受到打擊。在此狀況下,國內的中美晶和合晶,以及興櫃的綠能,都有機會受益於轉單效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