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指標千百種,各指標理論基礎或是計算方法也不一,主要目的都是輔助交易者研判未來走勢。善用技術指標,即使無法完全抓到每一個趨勢轉折,但至少能夠提高交易勝率,以及減少虧損的機率。
留意鈍化現象
運用技術指標研判行情,最忌一成不變,因為技術分析還是有其盲點存在,例如行情處在低檔或高檔時,往往會出現技術指標鈍化的現象,如果過於拘泥,運用上就會出問題。如果運用統計方法找出指標鈍化後的特殊現象,再運用到實際操作上,甚至可以創造出新的獲利藍海。
例如,KD指標是交易者常見的技術指標之一,參數期間普遍設定為9,該指標分成K值與D值,都介於0到100之間,80以上稱為高檔區,20以下稱為低檔區。如果KD值在高檔區死亡交叉,通常會為盤勢帶來技術性的壓力,相對來說,如果是在低檔區黃金交叉,便可當作後市有反彈的可能。
在短線操作上,30分鐘的K線搭配KD值高、低檔交叉,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中、長期格局上,周KD值也可用來進一步確認行情發展方向。不過,如果出現了大波段走勢,那麼就要留意高、低檔鈍化的現象,因為這代表趨勢延續的力道相當強勁,畢竟趨勢一旦形成,往往不會輕易改變。所以,如周KD鈍化,僅依據低檔黃金交叉就貿然作多,可能就會受傷慘重。
以2008年8月中旬為例,周KD值在低檔區四周後形成黃金交叉,但9月開始一路從7,000點跌到11月,才在4,000點附近止跌,期間KD值大半時間在20以下,是很典型的鈍化現象。雖然交易者難以知道鈍化會持續多久,但可掌握周KD值結束鈍化後的行情變化。
設停損停利點
從過去20年加權指數歷史資料統計,周KD值結束高檔鈍化後一周內,行情回檔機率及幅度平均值相當高,也就是容易出現急跌走勢,且低點持續跌破上周低點機率也相對高,因此我們便可利用這樣的統計結果設計交易策略,搭配適當的停損及停利機制,一個完整的交易策略便產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