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行情上沖下洗,但龐大吸金力道仍舊吸引內、外資持續湧入。中央銀行昨(24)日公布7月金融情況,包括國人的證券劃撥存款帳戶餘額、外人新台幣存款餘額,雙雙創下新高;而與股市資金動能相關的狹義貨幣供給額M1B年增率,更攀高至9.14%的近兩年半高點。
股市資金動能遽增,最大的原因莫過於內、外資的同步挹注。其中代表內資的證券劃撥存款帳戶,7月單月淨增加1,152億元,達1兆1,1513億元,連續兩個月突破兆元大關;而代表外資的外人新台幣存款餘額,7月單月淨增343億元達3,020億元,同步創下新高。
銀行人士指出,觀察股市資金動能的指標很多,通常在股市交投熱絡時,證券劃撥存款帳戶餘額會同步增加,代表許多民眾對股市前景仍具信心,伺機投入股市的態度明確;而外人新台幣存款餘額增加,代表外資仍泊在台灣。
股市行情發燒,也出現一波定存解約潮,不少人放棄年息不超過3%的定存,將資金轉存至活儲帳戶,備妥銀彈,就是為了把握大漲行情,隨時進場買股票。
根據央行統計,7月定期性存款餘額大減1,430億元,年增率更是自民國93年2月之後首度轉為衰退,但活期性存款餘額卻淨增988億元,資金流向十分明顯。央行經濟研究處處長施燕表示:「股市交投活絡是主要原因。」
資金移轉的效應浮現,使得象徵股市資金動能的M1B年增率因而攀高至9.14%,成長力道連續第六個月超越代表市場整體資金供給的廣義貨幣總計數M2,形成股市黃金交叉。市場人士解讀,雖然台股受美國次貸風暴影響,大幅度拉回修正,但相關數據仍顯示投資人態度仍舊積極,市場資金動能將持續發酵。
7月M1A年增率為5.93%,與上月持平;M2年增率則上升0.02個百分點為4.65%,主要是受到銀行放款與投資持續成長所致,其中放款予個人客戶淨增316億元,予民間企業淨增780億元,投資貸款則淨增279億元。央行官員解釋,成長主因仍是基於個人及企業的融資需求,但也不乏因股市活絡,籌資投資台股的誘因。
由於股市交投活絡及銀行放款與投資持續成長,今年7月日平均貨幣總計數M1A、M1B及M2年增率分別為5.93%、9.14%及4.65%,其中,與股市關係密切的M1B年增率,創下2005年3月以來新高,並且連續六個月超過M2年增率,呈現俗稱的股市「黃金交叉」。
證券存款餘額再創新高
中央銀行經研處處長施燕表示,近來台股交易熱絡,除反映在M1B年增率持續上揚外,今年7月底證券劃撥存款餘額已達1兆1,513億餘元,較6月增加1,152億餘元,並創下歷史新高。
並且7月底的外國人新台幣存款餘額也增至3,020億餘元,較6月增加343億餘元,同樣創下歷史新高。
此外,根據央行統計,7月底主要金融機構放款與投資年增率為4%,高於6月底的3.19%,主要是因為去年比較基期較低,及銀行對民間部門債權增加所致;央行表示,今年7月底金融機構對民間部門債權達16兆7,834億元,較6月底增加1,268億元。
央行更進一步指出,如果包括人壽保險公司與信託投資公司的放款與投資,並且加計主要金融機構轉列的催收款以及轉銷呆帳金額,以及直接金融的金額,今年7月底全體非金融部門取得的資金總額年增率為4.47%,也較6月底的3.71%為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