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上次亞洲金融危機已超過十個年頭;許多歐、美金融機構面對壓力測試,並為兼併及破產問題焦頭爛額之際,亞洲相對平靜。這等於對區內的監管機構及風險管理者證明,亞洲地區的銀行維持一貫的保守操作、貸存比率相對穩健,且儘量規避那些讓西方同業受累的複雜交易工具,如擔保債權憑證等。

基本來說,台灣與其他亞洲市場並沒有多大分別。即使台灣經歷了一場內部消費信貸危機,但台灣沒有任何企業因陷於絕境而要募集緊急資金,也沒有知名企業申請破產保護。

然而,這不代表未來一帆風順。一旦台灣景氣下滑的影響力開始發酵,並進一步惡化,可能導致壞帳增加,需要引入新資金作為保護。眼下危機給予我們的教訓是:只有迅速採取行動、積極滿足需求的企業,才是最終的贏家。

在這背景下,一個新的機會浮上檯面,答案就是中國。這是一個前所未有的進展,兩岸早已於製造業等領域建立了緊密的商業關係,有待簽訂的金融監理合作備忘錄和4月通過的兩岸金融合作協議,將為監管嚴緊,而且極具策略意義的金融業奠定合作基礎。

金融業放眼兩岸的機遇可以從三個步驟來說明。首先是在中國大陸設立分行,這對金融業者普遍具有吸引力,因為相對容易實施,大都傾向先從富裕的東部沿海地區開始。第二步就是透過收購少數股權與大陸的金融機構建立夥伴關係。第三步是收購控股權,但須取決於監管法令和技術面的可行性。要走到這一步並不容易,從資金面來說,目前很難預見任何一家台灣機構能收購排名前20的中資銀行。

兩岸金融合作協議既是雙邊對等關係,中方機構自然也會尋求在台灣投資的機會。目前,已有八家外商銀行在台灣設立分行及持有本地銀行股權。隨著陸資銀行登台,台灣的外資銀行族群會更為壯大,也能更有效率的創造出資本雄厚、具有強大企圖心的金融機構。

兩岸關係改善,可能成為加速台灣金融業整併的催化劑。台灣銀行過多的問題由來已久,兩相對照,中國目前的銀行家數只有約130家。

就收購而言,亞洲客戶往往會等到一套嚴格的預定條件全部達成後,才進行交易。作為亞洲第一大併購顧問,我們從經驗觀之,在瞬息萬變的時期,要達成所有條件再進行交易是較為理想化。當然,一套謹慎的收購與擴張策略會有一定的優點,卻毋需因此放棄開放態度和尋找投資良機的訴求。就如募集資金一樣,我們相信金融機構必須深思熟慮,但應採取主動及果斷的併購策略,才能在市場上脫穎而出。

展望未來,對於台灣的金融機構而言,非傳統的經營方式愈來愈重要,特別是在利率和外匯避險方面。在波動劇烈的非常時期,量身訂製的避險策略並非財務長們的核心重點,但往往帶來極大的好處,也影響盈利。另外,資產負債的顧問工作也更受重視,特別是在風險和債務重組方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