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南部遭受「八八水災」重創,引來全球的關切與支援。大陸方面的表現更不後人,已在災情初發時,由海協會聯合其會員單位,迅速捐出台幣5億餘元。此外,大陸各地方機構、企業團體、民間人士也紛紛響應。其中,有不少機構、個人在捐款時,提及去年「五一二」四川大地震,台灣方面積極協助救災,令他們深受感動,所以,這次台灣有難,他們一定要大力伸援。總的看來,兩岸經過近期天災的衝擊,雙方社會已有了高度的「同理心」。

     其實,不只社會層面,即連整體兩岸關係,最近也頗有「互相拉拔」、「彼此交融」的跡象。因為,除了救災之互助外,兩岸經貿領域,最近也出現一些舉措,充分體現了「雙方共同利害關係」。前者是感性的,後者是理性的,兩者的相互搭配,似正在推動兩岸關係的「質變」。

     在兩岸經貿方面,值得引為這方面指標的案例,至少有下列三者:

     第一,廣東省東莞市日前決定,接納台灣中國生產力中心、工業技術研究院等九大專業輔導機構進駐,以協助當地台商轉型升級。該市除為這些機構提供聯合辦公室外,並將撥出專款,對接受輔導的台商,給予企業評估、診斷經費之補貼,補貼額度達到相關經費的8成。眾所週知,東莞是全大陸台商家數最多的城市,台商營運良窳,與當地經濟盛衰息息相關。而該市當局,本次對台商實行的強力幫扶措施,在大陸屬首創,不啻確認了東莞、台商兩者間「唇齒相依」的關係,值得引為典範。

     第二,福建省副省長陳樺日前在台北,公布該省加強閩台交流合作十項措施。其中,首要之「設立福州(平潭)綜合試驗區」一項,將鼓勵台灣縣市、同業公會和有關機構,與福州市「共同規劃、共同投資、共同管理、共同建設、共同受惠」。這五個「共同」,在大陸是首見,也體現了福建對台灣的一種「特別緊密」的意識。福建是新起之「海峽西岸經濟區」的主體,該省能夠如此強調「兩岸共同」的思路,可望帶動海峽西岸,成為兩岸雙方利益的最大「交集地」。

     第三,大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日前宣布,將其在澳大利亞,一塊油氣田探勘區的40%股權,轉讓給台灣中油公司。這件事開創了「兩岸一對一攜手探油」的首例,且其一旦探採成功,將對台灣所需油氣的供應,助益甚大。值得注意的是,油氣是普世爭搶的戰略物資,對此,近年中國大陸不斷動用鉅資,掌握海外油氣源,乃為其對外經濟面最高戰略之所在。如今,兩岸之攜手探勘海外油氣田,顯示大陸方面,頗有意在「整體經濟利益」層面,擴大與台灣之「公約數」。

     總的來看,兩岸關係在最近,似已朝著「利害相共」的境界,前進了一步。但我們也要強調,這只是「前進了一步」,距離真正的「利害相共」,還有一段不短的路途,要雙方「一步一腳印」地走下去。因為,以上所列舉的案例,都是地區性的或局部性的,尚不足以證明,兩岸關係的整體架構已有相同的「契合」樣態。

     未來雙方究竟如何追求並達到真正的「利害相共」呢?一方面,彼此可以合力,開創更多的部門、地區相互交融的案例,以逐步擴大雙方共同利害關係的基礎,並從中累積彼此間的「互信」。

     另方面,兩岸對於構想中的整體性合作機制、建構,應趕緊推動落實,不宜拖延。這方面最讓人關切的是,研擬已久的「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以及「兩岸金融監管合作備忘錄(MOU)」,籌劃簽訂之事,近來似有「走走停停」的情況,且其未來之定案內容如何,及何時可簽約等問題,雙方迄今均未有明確說法。以至於,社會上對此已隱約浮現失落感。如果兩岸當局重視雙方共同的利害關係,此刻即應一起展現「劍及履及」的行動力,早日促成該兩大協議簽約落實。否則,夜長夢多,不進則退,最後吃虧的是兩岸商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