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身為企業界不可或缺的金融夥伴,業務往來對象多是兩岸業界人士,或許身邊很多人並不在意台灣此次在全球競爭力排名的大幅下滑,但從調查細項已看出台灣業者的徬徨心境,連我也一再思考,台商未來50年的競爭力何在?IMD連年報告均證實,產業技術是台灣最強的競爭力,但是緊跟著技術的市場、通路,台商是否在大環境丕變中,掌握到新的優勢?

     根據官方的分析,此次評比4大項目之一的「企業效能」,原是台灣在全球競爭力評比中最具競爭優勢的項目,09年卻由10名降至22名,退步12名,過去以來未曾發生這類的事。主辦單位瑞士洛桑管理學院全球競爭力研究中心,在評比調查中加入「問卷調查」,與企業效能相關的問卷結果細項,此次多項排名大幅下滑,包括:國人瞭解經濟與社會亟須改革(退20名)、企業領袖富社會責任(退18名)、國人適應挑戰彈性大(退16名)、經理人可信度(退10名)、股東權益受尊重(退14名)等。

     政府部會認為,這是反映大環境經濟危機嚴峻,填寫問卷的企業經理人存有很多疑慮,應該也是金融海嘯和連帶的經濟衰退,讓企業體現:原來自我競爭力有深層的結構性問題,長期以來政府提出無數政策在協助產業發展,為什麼突然發生了經濟巨災,就什麼都不管用了?平心而言,各國政府為了拯救總體經濟,做了很多已經不再做的事,例如擴大財政赤字來振興內需,它的結果反而又影響了國家競爭力的表現。個體如企業界每天忙於照顧生意,感受都是直接來自訂單或市況,無法思考到政府的週全難為,個人可以體恤業者對經濟衰退的惶恐。

     業者擔心的問題,抽絲剝繭,癥結點與兩岸恢復對話有很直接的關係。從去年520馬政府上台後,兩岸重拾生疏10多年的正常往來思維,這是一條學習之路,台灣和中國需要彼此認識、願意做朋友、到合作打天下等等過程,剛開始慢慢加溫,進而彼此適應、揣摩拿捏,就算關係發展要開上高速公路,雙方多少還是要停聽看。此外,中國過去被台商當成生產出口品的製造工廠,隨著中國經濟茁壯和全球金融海嘯,中國成為世界重要內需市場已是新的趨勢,台商的心態與策略則仍在摸索,對於該如何轉換舉棋不定。

     跨著台灣海峽,兩岸似熟悉、又陌生的氛圍,政府多次的雙邊會談都是為了彌補過去的漏失,諸如市場進入保障、司法互助、標準相互驗證等等,這些是能增加台灣業者在中國市場的競爭力;業者不能等到政府什麼事都做好才開始動,畢竟業者過去已有很多方式前進中國,很顯然,仍在發展中的中國提供的是市場和通路,台灣卻能掌握技術、資金、人才、國際化,以及政府一再鼓吹的自我品牌意識,加上懂得深化營運模式的附加價值,這些都是台商能在兩岸重新構建的價值鏈裡,發揮競爭力的加分項目。

     現在市場上比較多訊息,是有關陸資來台的激勵效應,其實台灣業者有六成是科技製造業,規模太小、股權集中、缺乏終端市場,陸資對此並沒有興趣直接投資;建議台灣業者反過來思考,以經營團隊打著自有品牌,吸收兩岸價值鏈的養分,到中國併購特殊公司或入股關鍵企業,目的在掌握市場通路,且讓自己長大為中大型企業,過去以來已有許多傳產業的成功案例。重要的是,這些中大型台商並沒有離開台灣,反而在茁壯後會返回台灣、作為展望全球市場的基地。一旦台商在中國茁壯強大,歐美外資勢必想要入股台灣企業,國際資源與直接投資資金自然湧進台灣,台灣與全球緊密相連,真正經得起考驗的國際競爭力將就此紮根。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