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能(3519)、富陽光電薄膜太陽能電池產線量產在即,啟動台灣「薄膜太陽能元年」,也引爆產值數百億元的本土設備廠商機,薄膜太製程設備與面板相近,萬潤(6187)、盟立(2464)、均豪(5443)等設備廠受惠,其中萬潤挾TFT設備出貨成長,今年每股獲利挑戰5元,未來太陽能設備加入出貨行列,獲利可望再翻一番。

薄膜太陽能業者指出,台灣切入薄膜領域,第一條產線多以向大廠購入「整廠輸入設備」方式架設產線,但隨著第一條產線架設經驗累積後,之後產線將陸續導入本土設備廠產品,帶動本土設備廠商機。

業者認為,傳統太陽能多晶矽原料大缺,薄膜太陽能後市最被看好,日商夏普(Sharp)已積極投入,第四季將大舉擴產超過十倍;另美國聯邦政府同意讓公有土地蓋新太陽能電廠的策略重新啟動,薄膜太陽能電池潛在龐大商機,由於全球薄膜產線仍待新設,設備廠的商機正式起飛。

多家本土設備廠轉進薄膜太陽能領域,其中萬潤是由被動元件機台起家,陸續擴展產品至半導體及TFT設備,今年萬潤與旗下子公司共同轉投資美金100萬元,購買us solar silicon corporation特別股,簽定技術合作備忘錄,合作發展太陽能產業的設備及原料。

元大投顧預估萬潤第二季獲利可較首季成長二倍,上半年每股稅前盈餘逼近2元,全年每股稅後純益挑戰4.7元。

盟立針對薄膜太陽能電池生產線推出「雷射畫線機」設備,單一造價便超過千萬元,積極爭取聯相等本土薄膜太陽能電池廠訂單。另一廠商均豪在傳統太陽能電池設備著墨,鎖定產品從製造生產到自動化設備,開發一整條的生產流程設備,陸續導入傳統矽晶太陽能電池廠採用,以大幅縮短未來跨入薄膜太陽能設備代工認證時間。

台灣薄膜太陽能勢力今年陸續抬頭,綠能、富陽、益通(3452)轉投資的宇通光能都傳出「尚未量產訂單便已大牌長龍」的好消息,激勵業者加快新產線架設腳步。

太陽能被業界期待是繼半導體與面板兩大兆元產業後,另一個讓台灣在國際舞台發光發熱的產業。今年昱晶、茂迪、中美晶、綠能等業者,營收都將突破百億元大關,伴隨薄膜勢力興起,更是將台灣太陽能業帶入新里程碑的重要推手。

薄膜太陽能電池的發展潛力有多大?市調機構iSuppli 報告指出,2020年之前,全球每年新增的太陽能發電系統預估將達50,000MW(百萬瓦)左右,是2007年2,538MW的近20 倍,以目前多晶矽原料開出的腳步來看,全球太陽能產業的電池與模組產能遠超過現有的多晶矽供應水準,這部分的缺口可望由薄膜產品補上。

iSuppli預估,2010年薄膜太陽能電池銷售額在整體太陽能電池市場的市占率預估將自200 7年的5%攀升至20%,在2007 年到2010年間,複合年增率(CAGR)70%。

台灣在發展矽晶太陽能電池時,設備、原料等生產關鍵都被國外大廠所掌握,但薄膜產品現處於全球百家爭鳴的狀況,台灣在加入量產之際,若能設備領域能同步紮根,在全球同業「搶破頭」架設產線,造成機台導入時間拉長之際,本土自主供應鏈建立後,帶領台灣業者取得領先的量產時效,先拿下商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