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投資的魅力在於:這是一個創造奇跡與製造夢想的地方、這是一個可以充分發揮自己自由意志的地方。人們相信憑著智慧、勇氣、熱忱和汗水可以躋身於贏者行列;但事實上,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中等待我們更多的是 :迷失、恐懼、痛苦和思索,不懈地追求和努力換來的是挫折和淚水。難道說期貨投資是個美麗的陷阱和致命的誘惑?難道說自身不夠聰明和勤奮?然而,這些都不是問題所在,問題的結症在於投資者迷失於市場、迷失於自我之中。

  貪婪使人的眼被蒙蔽,恐懼使人無法正常行走。迷途的人們需要知道現在所處的方位。本文正是以此為目的,希望給人們提供幫助和啟示:我認為在通往成功的心路歷程中會經歷三個階段,每個時期都是自身修養的一次昇華。簡單地說:起步時期是"抓",中級階段是"捨",最高境界是"博愛"。

  第一階段:抓

  所謂"抓"就是抓錢,它有獵取、爭取、奪取和提取等含意。每個人投資期貨尤其是初入市場的人,唯一的目的就是掙錢,一切手段和方法都是依此為最高宗旨。

  期貨市場賦予投資者更多的自由:保證金的調節和交易方向的選擇。這種自由是一雙刃劍,可以創造神奇,亦可製造毀滅。但人們更願意相信只要功夫精湛就能得到財富。

  為了這個夢想:人們廢寢忘食地尋找期貨市場的"聖盃"。希望破譯市場的奧秘,開採這取之不盡的寶藏。

  人們追隨大師們的足跡,細心研讀他們的理論與思想,如饑似渴地吸收各類相關知識。目的在於使自己的分析達到出神入化的一流水準。

  人們在無意與有意之中追求操作的完美,以嚴格的標準來衡量自己,力求抓住正反兩面的每波行情。以能跑贏大勢為目標、以能拋到市場的高點抓住價格的低點為自豪。

  當投資者腳踏實地這樣去做時,當人們自認為聰明與勇氣能夠戰勝市場、戰勝對手時;成功並沒有來臨,相反市場還是那麼遙不可及、高深莫測。是什麼阻擋了人的成功呢?是"智慧",是令自己驕傲的聰明才智。在這個階段的顯著特徵是"我能夠……",人們相信憑著智慧的腦袋能夠找到至勝市場的法寶。

  處於這個時期的人們即使分析水平再高,也難免落入失敗的結局。之所以與成功無緣,究其根源是貪婪,行動的驅使仍是金錢。人與市場的關係始終處於緊張狀態:抗爭、搶奪和僵化,甚至是帶有仇恨心態。

  第二階段:捨

  當人們在期貨市場碰得頭破血流的時候,有一些人開始反思自己的投資思想與行為。當我們的眼睛不再仰望著金錢,也不單單關注迷人的市場,而是正視自己有著無知一面,這時候人的心才會逐漸地平靜、謙和下來。拋棄個人的驕傲與行事的浮燥,接受自我的平凡與市場的博大;從此,成功開始向你微笑。

  人的認知是有限的、片面的,有時甚至是錯誤的。依此作為行動的出發點,使得我們認識到交易出錯的必然性。只有正確地認識錯誤,才能避免和減少錯誤;當我們將所有出錯的可能都加以迴避時,那麼正確的途逕自然顯現在腳前。

  所謂"捨"就是捨棄金錢,放棄超出你認識之外的金錢,它有割捨、屈服、限制和放棄等含意。人們只有學會捨棄眼前的利益才能得到將來的財富;同時要有一種"滔滔江水、只取一瓢"心境。

  為了謀求在市場中生存與發展:人們學會坦然接受交易中錯誤和失敗的事實。懂得今日之損失是明日成功之代價,而今日的所得一定是過去善敗的結果。也可以說,失敗是投資的成本、成長的代價,是通往成功之路的門票。

  人們為自己的決策與交易制定切合實際的制度、原則、規則和策略,因為行動的自由必然導致金錢的喪失和結局的不自由。其目的在於培養正確的投資習慣,拋棄個人的聰明,使交易納入市場的發展趨向當中。

  人們知道等待與休息的內在價值。這既可以是純粹的休整,亦可以是一種進攻前的準備,更是一種主動性防衛。有所"作為"是建立在過去"無為"的基礎上。前期人們只知道挖掘行情的重要性,卻不曉得預測市場沒有行情、沒有投資價值顯得更加重要。

  人們放棄一些不確定因素較多、條件不夠成熟或是較難把握的行情。謹慎的行為也許會錯失良機,但常常是迴避了一次大的災難;同時人的精力會更加集中在值得投資的事情當中。

  人們開始認真思考如何出場。目標的達到需由一次次離場組成,而離場的本質卻是要求我們捨棄往後一切的行情。出場比進場更難、更重要。難在哪裡?難在人們總是留戀,難以割捨。重要在哪裡?出場是交易的目的,出場既是一種主動性防衛,也是為下一次更好的進攻做準備。原先人們總是從市場的本身去尋找最佳的離場方法,卻不知這是一個永遠沒有答案的題目;那麼解在何處?在人的心裡。大家可以細心品味中國的兩句古話:"知足常樂"和"三十六計走為上策"。

  捨棄的內核就是迴避認識的盲區所造就的風險。當各種可能的錯誤傾向被有效歸避時,成功之路自然在腳下延伸。處於這個階段是什麼引導著投資者步入正途呢?是"無知",認識到自己的無知才是成功的開始。承認自己無知,才能真正喚醒人內心的謙虛,而不再高喊要"戰勝市場"。這個時期的顯著特徵是"我不能……",人們對待市場的態度是:敬畏、順服、謙虛和誠實。

  第三階段:博愛

  "博愛"指得是什麼?和諧、坦誠、無私、謙和、奉獻、仁義和友善。對此,有人會說:博愛能指導交易嗎?記得張毅謀導演的一部影片《英雄》,其中有個片段是這樣的:秦王站在一幅字畫前端詳。該幅"劍"字是由一位一流劍客所書,並聲稱該書法中暗藏了當今世上最高水平的劍法;秦王揣摩了整整三天卻不得其解,但最終豁然開朗----字的意境沒有劍術,也沒有殺氣,而是表現出"和平"。

  有人還是難以理解與想像,交易與博愛有什麼直接關係嗎?從某種意義講,世上每個家長都是天生的"投資家"。對於子女的成長、健康、教育等各方面,父母們傾其所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物力和財力。在這種"投資"的後面是無私的關愛、美好的祈盼和堅定的信念。

  那麼,具有博愛精神的投資者應當是怎樣的呢?他像農民在春天灑下種子,耐心等待秋天收穫的來到;或是像員丁種下一棵小樹,精心培植,等待變成枝繁葉茂的參天大樹。

  在這裡,時間是首要的因素。空間的伸展和打開需要時間來演變,就如同生命在時間裡成長一樣。可以說,時間是金錢、是生命、是生長;但這並不是指急功近利、急於求成的投機態度,而是要投資者以戰略投資的角度,順應市場發展的大潮流,共享市場的成長,以時間來贏得空間。

  如果說市場是個有生命的載體,那麼,當投資者的交易順應了市場發展的內在趨勢時,資金在時間中呈現生長狀態;相反,當交易的方向與市場的發展背道而馳時,時間的延伸意味著消亡。可見,順勢交易是一條生命之路,而逆勢操作必定通向滅亡之門。

  在對待市場的態度方面,《裡奧.梅勒姆看市》書中有句話寫得非常好:"充滿愛心,而非敵對"。他對愛心的解釋是,熱愛市場、順應市場的發展、願意站在市場正確的一面;敵對則是固執己見、冥頑不化、走獨木橋。

  處於博愛境界的人們與市場的關係是:和諧、共榮、友善、生命和生長。其投資的主要特徵是:人們不再憑著聰明智慧,去捕捉漂浮不定的逆向或短暫的機會,而是腳踏實地地順應市場發展的主要趨勢。成功更多的是來自一種良好的投資習慣、方法而不是才智。

  人們不單單只看顧眼前的得與失,而是用心去思考未來的市場。我們的眼睛只能看到現在,對於未來行情的評判需要起用心智。儘管思想漂浮於未來,但行動需根植於現時。未來與現時市場的巨大落差才是交易的信心、耐心和決心的源泉,也是投資信念所在。

  人們學會正確對待失敗與成功,並不苛求交易的完美。失敗是成功的有機組成,成功歸結於市場,是市場給予投資者掙錢的機會。當投資者把自己比作神,失敗必降臨於他;當投資者認識到自己不過是個真實的人,那麼成功反而伴隨著他。克服貪婪的主要武器是:時常懷有感恩、讚美和知足的心。

  人們參與交易只為投資而非投機。很多人對投資與投機之間的差別並不加以區分,但實際的行為結局將截然不同。所謂投機,是利用市場的表象、或不充分的基本信息和消息而進行的交易。由於其決策的根據側重於事物的表面而非本質,因此也就決定了交易過程的短暫性和收益的非穩定性,更多的是以失敗而告終。然而,投資就不一樣,它根植於市場內在的基本要求,把握市場主要矛盾的演變,從本質出發,從表象著手。如果說市場有一雙"無形的手",那麼投資正是基於此,尤其是戰略投資。投資就像一顆種子有了土壤,也就有了生長的環境和條件。從本質上講:戰略投資一定表現為順勢交易者,而逆勢而動一定是個投機者。曾經有很多人和巴菲特一樣擁有相同的股票,但是結果卻不相同,為什麼?因為他們不具備巴菲特的投資態度和博愛的精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