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區石化公會調查,四大化纖原料以己內醯胺(CPL )、丙烯←(AN)和乙二醇(EG)三項原料當紅,也成為相關生產廠商賺錢利器,估計三項化纖原料,每公噸毛利都逾500美元,其中尤其是CPL,獲利最高,生產這項原料的中石化(1314)獲利看俏;四項原料唯獨純對苯二甲酸(PTA)售價仍處於虧損,顯示產業前景未脫離谷底。

台灣區石化公會表示,中石化己內醯胺年產量24萬公噸,是國內唯一的生產廠商,這波CPL價格大漲,每公噸毛利高達573美元,讓中石化獲利將可大幅提升;另外,中石化丙烯←年產量也達19萬公噸,兩項產品獲利都不錯,中石化今年獲利成長不容小覷;國內另AN生產廠商為台塑(1301),年產量28萬公噸。

台灣區石化公會表示,除四大化纖原料外,相關石化中間原料產品中,台化(1326)、信昌(4725)等生產的酚,毛利也高達每公噸350美元,預料也將讓這些廠商獲利大進補。

至於台化、台苯(1310)、國喬(1312)等廠商生產的苯乙烯單體(SM),毛利也在每公噸80到100美元間;台化、台塑、福聚(1311)等生產的聚丙烯(PP)每公噸的毛利則在100美元以上;但台塑、台聚(1304)、亞聚(1308)等生產的聚乙烯(PE)等相關單品,利潤就不盡理想了。

三大化纖原料價格高漲,讓化纖業者有「高處不勝寒」的感觸。他們擔心,如果CPL、AN及EG等化纖原料價格一直攀高,可能影響到下游廠商接受度。

三大化纖原料相關廠商認為,這次三大化纖原料價格飆漲,主因是亞洲區多家生產大廠不是故障停爐就是歲修,加上大陸、印度、拉丁美洲等地區強勁需求,引發全球性的缺料潮。預料,缺料情況將延續至今年底,行情還有上漲的空間。

石化業者表示,四大化纖原料中,以EG最為搶手。因國陶氏(Dow)位於北美的生產廠及馬來西亞生產廠,都因非計劃停爐而停止供料。目前賣到大陸的最新抵岸價,已叫價到每公噸1,450美元;荷蘭皇家殼牌(Shell)、沙烏地阿拉伯基礎工業公司(SABIC)等EG供應大廠,賣到亞洲區的抵岸價格調漲至每公噸1,400美元,較上周漲幅每公噸30美元左右。

南亞塑膠(1303)、東聯(1710)及中纖(1718)等EG生產廠商,生產EG的毛利,每公噸高達500美元以上,獲利匪淺;AN原料,也因多家廠商歲修及需求強勁下,每公噸的毛利也高達540美元以上。

四大化纖原料中,獨缺PTA仍在面臨成本保衛戰,不論實際供給面或市場預期,產生供過於求的情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