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創七年以來新高,外資買盤成為台股漲升最大動力,但在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指數(MSCI)成分股中,仍有外資持股比重嚴重偏低的個股。投信法人指出,投資人如果想搭MSCI加碼列車,可從各族群的龍頭股著手,搭配企業獲利基本面,可望找出MSCI回補概念股。

在MSCI調高台股權重後,預期MSCI成分股或概念股都可望直接受惠。滙豐中華投信副總經理黃世洽說,由於MSCI成分股多為各類股或各族群的龍頭或權值股,投資人如果想搭MSCI加碼列車,可從各族群的龍頭股著手,搭配企業獲利基本面條件篩選,可找出不少投資標的。

外資6月買超台股1,852億元,創外資單月買超台股最高紀錄,即使進入7月暑假效應,外資7月以來第一周總買超高達489億元,較6月底最後一周的290億元明顯加碼,台股上周也一度飛躍到9,199點,續向七年來新高紀錄挺進,單周上漲305點,漲幅3.43%,總成交量達9,240億元,資金動能強勁。

台灣占MSCI新興市場指數權重約12.7%,現在多數外資法人持有台股權重部位約在9%到10%。外資法人如果將部位補滿到「中立」水準,未來可望有充沛的資金挹注台股。花旗環球證券最近更建議投資人依照MSCI編列的台股權重再加碼台股。

德盛科技大壩基金經理人陸宗賢指出,在外資券商一片調高台股評等時,台股合理本益比將會上調。一些國際基金如果部位建立的不夠多,或是完全空手,就有回補壓力。MSCI成分股當然是其中最重要的參考指標,電子和傳產都將雨露均霑,都可能有表現機會。

如果要從MSCI概念股中找投資標的,德盛安聯投信建議,可在大盤震盪回測支撐時進場,電子及傳產股將是盤面主流。隨電子業進入第三季旺季,下半年營收獲利持續成長的半導體晶圓代工、封測、個人電腦、IC設計、太陽能及發光二極體(LED)相關族群仍值得留意,傳產股以具資產題材族群及證券類股為投資重心。

黃世洽表示,這波台股漲勢強勁,即使之前外資大舉加碼,但加碼後台股占的投資權重多數都只是到中立的部位,仍未高於指標。台股後勢看好,外資還有不小加碼空間。

黃世洽認為,下半年科技股看好,主要是因為Vista帶動企業換機潮、英特爾新平台架構、i-Phone效應、TFT-LCD面板漲價題材、返校需求的傳統旺季、新興市場需求旺盛等,對股價表現落後大盤的科技股而言,可望注入一劑強心針。

陸宗賢則認為,投資人除了尋找外資低持股的MSCI概念股外,更應參考個股業績成長性。主要是MSCI成分股只是外資選股的主要參考名單,而非絕對投資標的。

手機類股今年運勢不佳,華寶與英華達過去兩年都因最大客戶摩托羅拉與蘋果的大訂單而水漲船高,今年也因最大客戶訂單減少而飽受威脅,外資因此大幅減碼,同為外資持股比率相對較小的MSCI成分股。

華寶最大客戶摩托羅拉去年第四季業績拉警報,一直到今年第三季都還沒有起色,華寶因此大受影響,原本預期今年手機出貨量可達7,500萬支,比去年6,800萬支成長約一成,但日前已調降到5,500萬支,反比去年少。

而且,華寶能否達到今年調降後目標,仍將面臨嚴格挑戰。華寶6月營收再降為28億元,比去年同期衰退51%,上半年營收僅265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26%,目前初估第三季出貨量與第二季持平,約1,100萬支,若要達到今年目標,第四季得交貨1,900萬支才能達陣。

華寶前兩年承接摩托羅拉C11x系列訂單,去年開始新增中階機種W系列,但中階機種銷售不如預期,華寶平均銷售單價(ASP)與毛利率並未因此同步成長,第二季ASP僅30.8美元,還低於第一季的32.5美元。

為降低長期倚賴最大客戶形成的營運風險,並提高產品毛利組合,華寶已成立新事業部爭取3G、PDA手機和GPS訂單,期望明年能看到效益。摩根大通證券預估,華寶今、明兩年每股純益分別是7.7和7.3元,目標價70元。華寶6日股價還有89元,本益比約11.5倍。

英華達代工的硬碟式iPod毛利率僅約5%,今年營收比重將降至五成水準,其他如PHS手機、智慧型手機、GPS等毛利率一成以上產品,比重則將提升,因此英華達第一季營收雖比去年減少四成,但獲利卻大致持平。

美林證券預估,英華達今、明兩年每股純益各為4.81和5.37元,已將「賣出」評等調升到「中立」,但因英華達今年還涉入內線交易案,有不確定性風險,股價能否重新回升、重新獲得外資青睞,還需看市場信心。

在MSCI金控成分股中,外資持有開發金、華南金、第一金與國票金等比率相對偏低,歸納原因包括近年來均處在經營權之爭、獲利來源依賴單一子公司與公司經營心態過於保守,未建立與外資暢通的溝通管道等。不過,投信法人認為,隨開發金經營權之爭逐漸落幕,第一金在董事長張兆順展現強勁企圖心並有意建立與外資法人溝通管道下,未來這兩檔個股很有機會獲得外資法人青睞,成為外資積極回補的MSCI成分股;華南金及國票金則有待觀察未來調整而定。

投信法人並從去年及今年獲利表現觀察,除國票金受到利率回升致票券獲利不佳、開發金因子公司大華證券抱到萬泰銀可轉債(CB)致獲利表現不理想外,第一金、華南金獲利都名列前茅,且去年這四家金控在金控股中獲利均屬相對較佳水準,受到的雙卡風暴衝擊也極小,今年亦有不錯股利分配。

儘管如此,外資並未在去年雙卡風暴時大舉加碼這四檔金控股。分析其原因,不外是開發金在中信集團入主後,未如預期積極擴張金融版圖,在當另一證券集團元大馬家大舉進入復華金,使金控版圖不斷壯大的同時,開發金反一直因經營權之爭,持續進行內部的消耗戰。

惟隨著經營權之爭落後後,分析師認為,未來開發金將積極展開併購大計、追求業務成長表現,待政府處罰開發金高級主管落幕後,開發金未來將是另一檔具有成長潛力的金控股,外資加碼空間極大。

華南金與第一金兩家以企金業務為主力的金控,整體來看經營情況穩健,但獲利有九成比率仰賴銀行,其他子公司獲利挹注不多,使金控綜效大打折扣,每股獲利能力也因而稀釋。證券分析師認為,自張兆順擔任第一金董事長以來,明顯注重與外資法人溝通管道,並舉行一年二次的法人說明會,加強與外資法人溝通,同時組織改造已見成效,未來將加強各子公司間的交叉行銷綜效,未來又可能是政府二次金改的觸媒,加上每股獲利居金控獲利前幾名,經營、獲利績效優異,有機會獲外資回補持股,成為最具MSCI回補概念的金控股。

華通、景碩、南電等今年上半年營運不如預期,外資買盤力道不強,華通更是MSCI成分股中外資持股比率第四低者,僅6.11%,不過隨下半年營運力道有機會轉強,外資是否回補備受矚目。

手機大廠摩托羅拉財報不佳及庫存有待消化,波及國內多家手機印刷電路板(PCB)訂單及營運狀況,華通既是重要供應商之一,又與摩托羅拉主要組裝廠華寶關係密切,導致外資持股比率偏低。華通表示,6月營收約與5月持平,7月會上揚,預估8月起會有比較好的出貨情形。

手機PCB市況從去年第四季高峰逐季下滑,華通今年第一季業績就出現衰退,加上轉投資大陸惠州廠獲利採延後一季認列,使華通第二季表現恐會再下滑,公司僅強調當季不會虧損,第三季的好消息則是有機會出貨給蘋果iPod的軟硬複合板(Rigid Flex)。

南電今年來營運也不如意,在大客戶英特爾消化庫存下,覆晶載板產能利用率下滑,毛利下降,4、5月營收連創今年新低,一度成為外資「提款機」,持股比率從逾10%節節下滑,股價也寫下去年上市來的新低。

不過南電6月營收已明顯回升,較5月增加約一成,應用在晶片組、繪圖晶片等覆晶載板出現急單,第三季訂單應可加溫,加上公司也在6月22日實施買回庫藏股1萬張,股價已重回200元關卡。

景碩6月已連四個月寫下今年單月新高。景碩指出,2G、3G手機晶片組訂單第三季仍相當暢旺,各類型球閘陣列(BGA)基板也不弱,營收應可逐季上揚。

台玻今年受惠電子級玻纖原料供不應求,5月至今兩度調漲價格,每次漲幅都達3%,加上大陸新玻纖布及平板玻璃廠投產,市場預期台玻第二季獲利可望超越第一季。

台玻是國內玻纖紗及玻纖布主要供應商,產品主要做為印刷電路板(PCB)的原料,自第二季起,包括台玻在內的幾家供應商進行歲休,導致玻纖布及玻纖砂價格上漲3%,隨下半年電子業進入旺季,帶動PCB市場需求增溫,玻纖紗與玻纖布廠計劃7月報價再上漲3%,台玻的利差空間可再擴大。

法人分析,第二季起南亞轉投資的紗廠台灣必成歲休,時間長達二至三個月,台玻也將歲修,加上中國紗廠珠海廠也停爐,在上游原物料供給短少下,5月起電子級玻纖紗相關產品售價揚升約3%,7月再調漲3%。

台玻去年起陸續調整台灣及大陸玻纖原料產能,以玻纖布為例,今年下半年擴充產能後,年產能由7.5萬噸提升到8萬噸;玻纖紗也由4.5萬噸提高到5.5萬噸。擴建的玻纖生產線投產後,最高可創造營收2,400萬美元,投資報酬率可達6.3%。

台玻目前兩大產品類別是平板玻璃與玻璃纖維,兩者各占營收比重39%及45%以上,依台玻所規劃,大陸天津平板玻璃新廠去年9月投產後,年產能180萬噸,今年起將有機會創造3,600萬美元營收,投資報酬率6.5%。除了天津,也將在廣東東莞華南廠建立新的平板玻璃廠,預計明年完工,年產能32萬噸。

外資目前持有台玻股權相當低、約僅11.24%,基於台玻第一季稅後純益6.2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7.19%,比去年第四季成長13.74%,5月營收13.42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7.48%,市場預計第二季獲利將有機會較第一季大幅成長,又具有中概題材,有機會成為MSCI回補概念股之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