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4C產品博覽會 (20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雲端運算是種革新的IT運用模式。這種運用模式的主體是所有連接網路的實體,可以是人、設備和程式,客體就是IT本身,包括我們現在接觸到的,以及會在不久將來出現的各種資訊服務。  
 
本書為IBM中國研究院團隊長期針對雲端運算之研究心得與實務經驗,內容除了深入淺出定義雲端運算內涵,更深度剖析雲端運算與虛擬化之關鍵技術與應用服務,是全球第一本完整介紹雲端運算與虛擬化技術專書。

雲端運算的定義

一般的說法是,在網路技術剛剛興起的時候,人們畫圖時習慣用一朵雲來表示,因此在選擇一個名詞以代表這種基於網路的運算方式時,就選擇了「雲端運算」這個名詞。雖然這個解釋非常浪漫有趣,卻容易讓人陷入雲裡霧中,不得其解。

進入網路時代後,人們熱中於上網,通過瀏覽網頁獲得資訊。當使用者在瀏覽器上輸入網址後,瀏覽器將以DNS伺服器和網路應用伺服器相互溝通,將網頁內容呈現在使用者面前,這些互動的過程是透過網路、經路由器轉發而完成的。因為這個過程對使用者而言是看不到的,所以當時人們在繪製網路示意圖時,便將網絡抽象畫成一朵雲,意指不用關心網絡的轉發過程,只需關注服務器端和客戶端。如圖1.1所示。


隨著網路的發展,寬頻愈來愈普及,戶外的無線上網節點也愈來愈多。除了個人電腦外,也有愈來愈多的設備具備連網功能,比如行動電話、辦公設備,甚至是上網冰箱等的家電產品。同樣,網路的作用也不再局限於瀏覽網頁、收發郵件,還能夠為企業提供電子商務、客戶關係管理等服務;為一般大眾提供部落格、網路視訊、網路相簿、網路影音串流等服務;為科學研究機構提供強大的運算處理功能。因此,網路的含義變得更廣,除了人們普遍認知的接入、路由等,還包括了運算、儲存、服務和軟體等元素。因此,「雲端運算」這個名詞就應運而生了。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電子書是大勢所趨。不過它的潛力在於內容,並非硬體;而其發展也將限於特定場域,並非全面適用。

如今數位內容尚未普及的主要原因是版權疑慮,只要這個瓶頸解決,電子書將邁入另一個嶄新里程碑。但是,從硬體來看,目前對於電子書專屬閱讀器的期待似乎過於樂觀。因此,我希望談談硬體閱讀介面的發展與希望。

雖然電子書可以無紙儲存,但現今列印成本降低,便利性提昇,新技術反倒強化了傳統閱讀習慣。電腦往往只是數位內容的儲存設備,而非終端閱讀介面。使用者隨手列印,人手一份,讀完即丟(反正有電子檔),文字數位化非但未造就無紙化,反倒製造更多紙張消耗。

CNN曾經報導英國某家出版社的絕版書列印機器,它可以透過網路尋找絕版書,五分鐘內快速列印,裝訂封面,一本新書就誕生了。我曾在1999年於〈資訊自 助餐—即選列印的「後印刷時代」〉中指出這種毫無庫存壓力,卻能保存絕版書並且快速重製的技術,絕對具有商機,如今果然可見其實際應用。也許在不久的未 來,便利商店都可以用類似方式販賣報章雜誌。果真如此,用紙量又將激增。

當然,倘若採用無須供電的薄膜式電子紙張配合POD,也許較為環保。這種介面與當前流行的平版式電子紙張原理類似,但材質不同,採用塑膠薄膜,中間夾以感電荷墨水。它可以像紙張般柔軟彎曲,也可透過類似印表機的機制輸出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蘋果公司7日正式推出眾所矚目的第四代iPhone智慧手機。除了厚度更薄、電池壽命更長,新款的「iPhone 4」主要特點是大幅改進影像功能,配備超精細的顯示面板,增加視訊會議以及高畫質錄影功能。

分析師認為,這些新功能將使iPhone更能迎戰使用Google系統的Android智慧手機。顧能研究公司(Gartner)分析師杜拉尼說:「這些規格裡面最好的可能是螢幕,而儲存容量則可能有點小。」

新款iPhone本月24日將先在英、美、德、法、日五個市場開賣。美國售價是16GB記憶體版本199美元,32GB版299美元,仍由AT&T電信公司獨家服務。

新款iPhone 4的厚度比前款iPhone 3GS少掉24%,僅有9.3公釐。蘋果執行長喬布斯宣稱,這是「地球上最薄的智慧手機」。

但最引人注目的還是iPhone 4採用的3.5英吋觸控螢幕,解析度高達960乘以460。這等於螢幕上每平方英吋可容納高達326個畫素,顯示密度是前一代iPhone的四倍。喬布斯說,人眼能夠辨識的極限約是每平方英吋320個畫素,因此新iPhone可說擁有「視網膜螢幕」,無論是上網或者欣賞影片,都能顯示更銳利的畫面。

iPhone 4還在手機正面新增攝影機,用戶可以在連上Wi-Fi無線網際網路時,與其他iPhone 4進行視訊會議。但是這個功能無法在電信商的3G網路中使用,因此不能撥打視訊行動電話。

分析師指出,新款iPhone的許多賣點都非常倚賴Wi-Fi無線網路的品質。喬布斯在發表會試圖連上紐約時報網站以及進行視訊會議時,連線斷斷續續,就是因為現場太多的筆電與智慧手機,已把無線網路頻寬擠爆。

喬布斯說,蘋果iPhone在第一季美國智慧手機市場已經躍居第二,市占率28%,緊追在黑莓機的35%之後。

但宏達電等廠商採用Google Android作業系統的智慧手機,也已成不可忽視的力量,第一季美國市占率續增至9%。

蘋果股價8日開高走低,早盤一度下跌1.2%,每股報247.84美元。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去年3D電影開啟了全球3D影音消費需求,而今年韓國三星3D電視則是把3D影音享受帶入家庭。三星搶先在今年四月發表3D LED TV(液晶電視),五月開賣,才一個月的時間,通路反應十分熱烈,甚至帶動LED TV銷售比去年同期成長數倍。因為用三星的3D TV,只要將外接硬碟接上電視,客廳瞬間轉變為3D娛樂「新視界」。

     三星標榜的就是,不用勉強自己在電腦上看電影,只要將影片下載至USB,插上電視,就可坐在客廳的電視前大方享受。

     三星推出的3D電視售價在十幾萬到十九萬之間,買時還會送兩支逾千元台幣的3D眼鏡。

     而因應客廳娛樂將進入3D新世代,除三星外,其他各廠也紛紛加速導入3D硬體,日本新力已加快腳步推出3D TV,Panasonic電漿3D電視本月初首次在台亮相,預計九月正式上市。業者預期,3D相關產品成長力道將在下半年至明年初有爆炸性展現。

     微星董事長徐祥看好3D應用的成長動能,預估今年下半年至明年可望有大爆發的機會,除已推出3D AIO(All-in-one)電腦外,也將在第三季推出3D筆電產品,售價約八百美元左右,3D全機一體電腦則是兩千美元。

     雖然螢幕和3D表現都不比三星3D電視逼真,但價錢上相對平易近人。

     徐祥表示,3D的應用除電影外,就屬遊戲領域最適合,目前電子產品中,3D硬體滲透率約為三%到五%,預估明年就可達到一○%到二○%,價格將是主要成長關鍵。

     全球繪圖晶片大廠NVIDIA總裁暨執行長黃仁勳表示,在可預見的未來,PC將成為家中最強的3D立體顯示平台,可透過家用伺服器控制所有多媒體使用,包括3D立體影像的播放。

     據業者指出,現在只要在電腦裡裝一塊相容的顯示卡,再搭配專用的3D眼鏡以及高階螢幕,馬上就能體驗3D遊戲,硬體設備加起來約兩萬五台幣就能搞定。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電影「阿凡達」的成功,大大助長3D風潮,近期如「史瑞克4」、「玩具總動員3」等影片也都推出3D版,預期今年將有近廿部3D電影上映。除了電影,包括成人內容以及體育賽事等,也都搭上3D列車,想讓觀眾好好享受立體感的震撼。

     知名發行片商威望國際總經理張心望指出,兩年前3D電影剛起步,因為新奇,只要是3D都很好賣,幾部影片大賺錢後,大家紛紛搶進,現在幾乎甚麼題材都可推出3D電影,卡通、恐怖、動作片等樣樣都有。

     in89豪華數位影院執行長蔡政宏也提到,光是今年的3D電影就接近廿部,幾乎每二個禮拜就有一部3D電影上映,今年上半年已有不少上映,下半年到明年還會更多。

     惟隨著3D電影數量漸增,已不再是確保票房的萬靈丹。業者透露,先前有3D鬼片宣傳很成功,首周票房也不錯,但第二周的票房就掉了快九成,所以還是要回歸影片內容好不好。

     「有空間感、特殊題材,及以視覺為焦點的片子,比較適合做3D」,而當觀眾想專注在劇情時,說不定沒有3D會比較舒服,張心望提出這樣的觀點,並估計所有影片都3D化的機會不太大,未來3D影片占整體巿場比重應會在二至三成。

     除了一般電影,成人內容業者也大力擁抱3D商機,但不要以為成人影片一定是越讓人「身歷其境」就會越受歡迎,成人頻道業者就指出,國外已經有3D成人影片,3D的確是個噱頭,短期內或許因為有新鮮感,可增加業者收入,不過「細節太清楚就沒有美感,人總是有缺陷的。」業者甚至點出3D或高畫質(HD)影片的共同「缺點」,那就是「當青春痘看起來跟你的拇指一樣大時,其實觀眾並不見得舒服。」

     最後,還有3D版體育賽事也頗受消費者期待。今年的南非世足賽,首度提供3D訊號,六十四場比賽中就有廿五場可欣賞到3D版本,在中華電信MOD平台上架的愛爾達電視已經確定要提供HD畫質世足賽轉播,至於3D版則仍在評估。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電影《阿凡達》帶動全球3D科技風潮,近來3D產品更從電影院走向客廳,韓國三星最近不斷播送3D LED電視廣告,日本任天堂十五日將在洛城電子娛樂展展出第一款3D掌上型遊戲機3DS,就連日本成人影品都推出3D版A片。3D產品與技術,已成為未來最夯、最具關鍵性的科技趨勢了。

     3D科技基本上是利用左眼與右眼位置不同,所產生的像差,營造出視覺上的立體感,這項科技今年開始廣泛應用到消費性電子產品,電視、電腦、掌上型遊戲機、投影機::都掀起了視覺革命。

     電視、電腦、遊樂器 走向3D

     日本任天堂六月分將推出3D掌上型遊樂器3DS,美國運動頻道ESPN,本月世足賽將首度嘗試3D轉播;英國最大八卦報太陽報,也將推出3D版報紙,該報最知名的三版封面女郎(Page 3 Girl)也將走向3D。

     由於目前3D遊戲尚未成為主流,為了方便玩家能夠繼續玩2D遊戲,任天堂3DS遊戲機將內建按鈕,允許3D、2D螢幕切換。

     三星與松下已經推出四十吋3D電視,日本新力本周(十日)也將在美、日二地,推出3D電視,另外,夏普、三菱等日系品牌與韓國LG,下半年亦將加入。

     儘管市場熱鬧滾滾,但由於3D電視單價偏高,短期內要普及並不容易,根據市調機構iSupply統計,全球3D電視銷售量,今年預計將達四百廿萬台,占全球液晶電視銷售量(一.七億台),不到三%。

     3D硬體廠商一頭熱,但3D電影與電視的軟體,卻還沒跟上來。經濟學人雜誌報導,ESPN、Discovery、英國BSkyB與法國Canal Plus,雖然準備推出3D頻道,不過3D節目卻仍奇缺無比,3D電影阿凡達至今尚未推出3D藍光DVD,就算把好萊塢今年生產3D動畫片,全拿到電視台主要時段播放,也只夠播一個月。

     硬體廠商一頭熱 軟體仍嫌不足

     為了補足消費缺口,業者也投入3D內容製作,明基電通轉投資得藝媒體,最近就開始投入3D影片的製作,並且將「痞子英雄」、「五月天演唱會」,轉成3D版,得藝並還準備到北京投資3D影片。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蘋果超越微軟,成為全球市值第一的科技公司。蘋果公司創立34年來,營運曾出現危機,產品多次被看衰,全靠創辦人喬布斯發揮創意帶領蘋果逆轉勝。本報特別選譯德國明鏡周刊專題報導,讓讀者認識喬布斯這位創意奇才和蘋果公司崛起故事。

34年傳奇 從家中車庫開始

蘋果傳奇始於一九七六年,賈伯斯家的車庫。賈伯斯和友人史提夫‧沃茲尼克自行組裝一台電腦,兩名年輕人有個偉大的夢想:推出一台人人買得起的電腦。

當年,電腦和周邊設備要價至少十萬美元,只有大公司和中情局買得起。一九七五年的某個周日早晨,沃茲尼克把兩條電線連結其中一台電腦的原型和螢幕及鍵盤。他笑說:「我當時並未發覺此舉的重要性。這是歷史上第一次有人在鍵盤上打字,字在螢幕上同步顯示。」

一九七六年四月一日,賈伯斯與沃茲尼克創立蘋果電腦公司;沃茲尼克主管研發,賈伯斯負責人事。一九七七年六月,蘋果二號電腦上市,定價一千二百九十八美元。這是第一部國民電腦,全球熱賣二百多萬台。

研發目標 就是要前所未見

一九七九年,蘋果開始研發新電腦。賈伯斯掌控研發部門,他要前所未見的東西。蘋果隨後推出以圖形使用者介面的麥金塔作業系統,馬上變成廣為大眾接受的介面標準。麥金塔是第一台大量生產的個人電腦,可開啟多個視窗,並有滑鼠。

賈伯斯說:「我們很清楚,以後世界上所有的電腦都會是那個樣子。」麥金塔電腦研發團隊核心人物安迪‧赫茲菲德說:「蘋果要做的不是獲利最高或技術最炫的產品,而是產品本身的完美就達到最偉大的境界。」

拚IBM 麥金塔不同凡想

一九八四年一月廿二日,職業美式足球總冠軍賽超級盃的中場休息時間,麥金塔電腦廣告登場,由好萊塢導演雷利史考特掌鏡。一排排面無表情的工人正襟危坐,注視著大銀幕上神似喬治歐威爾小說「一九八四」中的「老大哥」訓話。一名女子突然闖進會場,武裝警察緊追在後,女子將手中鐵鎚砸向銀幕,粉碎了老大哥的影像,解放了遭禁錮的大眾。

女子代表蘋果電腦,軍警則是蘋果當時的主要對手IBM。畫面傳來一段話:「一月廿四日,蘋果電腦將推出麥金塔,各位將了解一九八四為何不再像一九八四。」電視機前約八千萬名觀眾感到神奇,廣告專家認為這支廣告是曠世傑作。

蘋果的行銷策略和其他大企業並無不同:賦予產品讓消費者認同的情感及價值,買麥金塔的人都是既年輕又有創意,很酷。IBM的廣告標語是「想」(Think),蘋果就「不同凡想」(Think Different )。有誰不想「不同凡想」呢?

蘋果產品 新生活方式象徵

一九八二至一九八七年間,賈伯斯聘請艾斯林格的「青蛙設計」公司設計產品包裝,每月支付廿萬美元,賈伯斯要求交出「酷斃了」(insanely great)的設計。艾斯林格一九八四年設計出廿五款「加州白」的電腦,賈伯斯面露不悅,上市首日大賣五萬台,如今典藏在紐約惠特尼美國藝術館。

廿六年後,設計界與廣告界盛讚賈伯斯與艾斯林格的合作。其他電腦公司埋首於科技,蘋果強調功能與實用性,蘋果的產品變成一種新生活方式的象徵。

為誰當家 和史卡利鬧翻了

蘋果董事會在一九八○年想要延聘專業經理人掌舵,賈伯斯花了一年半的時間遊說百事可樂執行長史卡利跳槽。兩人合作愉快,卻在兩年後就因為誰當家做主的問題鬧翻,董事會在一九八五年解聘賈伯斯,史卡利比他多待了八年。

「董事會當時應該讓賈伯斯做主,我負責行銷即可,這樣我們就不會拆夥了。」蘋果的年營業額在史卡利的掌舵下從六億美元暴增到八十億美元,他會這麼說,是因為他認為賈伯斯能比其他人早廿年預見未來的趨勢,iPod和iPhone都是明證,史卡利自認沒有賈伯斯的本事。

賈伯斯後來再也不跟史卡利說話,讓他不勝唏噓。

新品發表 員工榮耀加身時

沒有任何一位蘋果員工希望在電梯內遇見賈伯斯,因為他會連續發問:「你哪個單位的?做什麼的?公司為何需要你?」走出電梯時,賈伯斯可能會說:「我們不再需要你了。」

有些研發團隊總能獲得賈伯斯的青睞,資源和福利源源不斷。但是關愛的眼神會游移,所以各團隊會爭寵,搞小動作;賈伯斯只看成果。在蘋果撐得夠久,做到聯邦銷售部門主管的大衛‧索柏塔說,蘋果內部經常開會,但不會有決議,因為可能會惹毛賈伯斯。等到賈伯斯回家,隔天早上洗完澡,他可能會推翻前一天批准的事項。「直到賈伯斯上台開始演說,大家才知道下一步該怎麼走。」

蘋果的新品發表會是員工榮耀加身的時刻,但賈伯斯在發表會上很少唱名,僅說:「這是iPhone的研發團隊,請掌聲鼓勵。」

團隊起立、轉身接受讚美,賈伯斯點頭拍手。賈伯斯的戰士們在iPhone發表前,三個月間每天工作廿小時,為的就是這五秒。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電腦月省420元電費


交大撇步得獎

 

首先,進入電腦系統裡的控制台“→再進入裡面的電源選項“→ 最後進入電源配置 將「關閉監視器」的時間設定成5分鐘,接著將「系統待命」的時間設定成10分鐘, 再將「關閉硬碟」的時間設定成15分鐘,最後再將「系統休眠」的時間設定成20分鐘,即大功告成。

電腦閒置20分鐘,自動進入休眠狀態,省電97.5%,平均1月可省下420元電費。
交大顯示科技所學生陳柏廷等人推廣電腦省電,只需簡單設定就能達到良好效果。一舉打敗28組團隊,獲得俠客總裁爭霸賽1名。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一忌:用無水酒精清潔電腦螢幕。由於酒精是一種有機溶劑,可以溶解一些不容易擦去的污垢,如果只是用來清潔顯示器外殼,並沒什麼不良的影響。但是切記不要用酒精來清潔顯示器螢幕,因為現在一些較高級的顯示器,會在螢幕上塗有特殊的塗層,使顯示器具有更好的顯示效果,一旦使用酒精擦拭螢幕,就會溶解這層特殊的塗層,這樣對螢幕就有不良的影響。
  
  二忌:用無水酒精清潔光碟機的雷射頭。很多電腦書或雜誌告訴大家可以用無水酒精清潔雷射頭,其實這種說法是不正確的,這樣做有時會對雷射頭造成很大的傷害。不同的雷射頭,所用的材料也不同,有些光碟機的雷射頭物鏡部分使用了一種類似於有機玻璃的物質,如果使用酒精擦拭它,酒精會溶解它的表面,使其變得不透明而徹底損壞光碟機雷射頭。還有一部分光碟機,光頭物鏡表面有一層用真空沉積塗層法塗上去的薄膜,用以調節折射係數,使雷射按特定波長無損失地通過,所以光頭呈現藍色。但這層薄膜會溶解於酒精,用酒精擦拭這種雷射頭,會在擦去灰塵的同時溶解這層薄膜。儘管短期內光碟機讀盤能力會有所提高,但事實上雷射頭已經受損。比較好的清潔雷射頭的方法,是直接用乾淨的脫脂棉擦去雷射頭的灰塵,或蘸取少量丙酮擦拭雷射頭。同樣也不要用酒精清洗電腦光碟,它也會溶解光碟表面的塗層。
   
  三忌:用VCD清潔光碟片來清潔光碟機。現在市場上有很多VCD清潔光碟出售,釵h人會想用它來定期清潔光碟機。這種光碟上有兩排小刷子,如果是在一般的VCD機上使用,由於VCD機使用的是兩倍速光碟機,光碟的旋轉速度並不快,所以當小刷子在VCD機光頭上輕輕掃過時,可以起到清潔光頭的作用。但現在的電腦所用的光碟機速度就快得多了,常用的都是40倍速以上的光碟機,光碟的旋轉速度已經接近以前一些老式硬碟的速度。這時再用這種VCD清潔光碟清潔光碟機時,這兩排小刷子就成了光頭的殺手,它不僅會劃傷光頭,嚴重時還會撞歪光頭,使其定位不準,無法從光碟讀取資料。 
  
  四忌:使用軟碟機清潔片清潔軟碟機磁頭。這種用綿紙做碟片的軟碟機清潔片還很常見,使用時放進軟碟機裏,執行DIR命令就可以了。不過老實說,綿紙做碟片很容易將綿紙上的纖維纏在磁頭上,如果再滴上那種隨盤一起出售的清潔液,磁頭甚至有可能劃破這層淋濕後的碟片,帶來更大的麻煩。其實,現在軟碟機使用頻率並不高,完全不必經常清潔,如果一定要清潔磁頭,可以放入一張質量好的新軟碟,把它反復格式化幾次,一般磁頭就可以清潔乾淨了。假如磁頭污染較嚴重,可以打開軟碟機,用乾淨的脫脂棉蘸取清潔答錄機磁頭的清潔液小心擦拭。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5年前,全球出版業,從美國吹起最冷的寒風,這些年來報業、雜誌、書店等裁員、縮版、減薪,甚至倒閉的消息不絕於耳;2000年後,網路的發展,更逐漸改變人的吸收資訊的方式和閱讀習慣,近幾年平面出版銷量逐年下修,大家開始懷疑,出版是否已經瀕臨死亡。

但書其實沒「死」,只是朝數位化發展了,Amazon電子書的出現,似乎扭轉了出版業疲弱的窘況。尤其今年亞馬遜(Amazon)推出Kindle 2掀起熱潮後,不但帶動電子書內容經銷市場的規模,2009年上半年市場銷售金額已超過去年,達6,300多萬美元,讓「書」重現生機,也點燃電子書的戰火,不但全美最大連鎖書店邦諾(Barnes & Nobles)日前推出自有品牌的電子閱讀器Nook,Google也宣布明年上半年將投入電子書銷售,直接與亞馬遜競爭。

數位版權管理
營運獲利關鍵

持續關注電子書議題的資策會MIC數位應用整合研究中心產業顧問兼資深經理王勝宏表示,Kindle熱賣的關鍵不在於硬體,而是因為瞭解讀者的閱讀行為和需求,並將原本實體的購書經驗,延伸到電子書上,讓線上買書和看書的經驗和之前沒什麼兩樣,甚至還更便利。

王勝宏分析,目前電子書營運模式主要分為兩大類,一是從銷售電子書內容的角度切入市場,如:亞馬遜、邦諾書店和Google;另一個主要是從硬體的角度出發,以銷售電子閱讀器為主,如:Sony、Interead。但他強調,不論是那個切入點,跨平台是必然的趨勢,其中數位版權管理(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DRM)是確保這些營運商獲利的關鍵。

為了讓讀者更享受電子書的閱讀樂趣,亞馬遜突破專屬平台限制,今年3月推出Kindle for iPhone的版本,10月又緊接著發表Kindle for PC的版本,並擴大全球經銷管道將於台灣等100個國家銷售Kindle。

感受到Kindle的威脅,邦諾書店不讓亞馬遜專美於前,於今年11月推出自有品牌的閱讀器Nook,也支援iPhone、iPod Touch、Mac、PC和Blackberry等硬體,只要安裝Nook的電子書閱讀軟體,就可以購買邦諾書店70萬本電子書和50萬本Amazon Kindle沒有的公共版權電子書內容。

擁有利用實體通路的優勢,邦諾書店還虛實整合,用「試閱」強化電子書的閱讀體驗。邦諾書店客戶可以利用Nook連上每家分店的Wi-Fi網路,免費瀏覽店理所有的電子書,確認書的內容後,再決定是否要購買。

虛實通路整合
跨平台是趨勢

最特別的是,邦諾書店透過嚴謹的數位版權管理系統,大方地提供電子書14天租借的服務,讓購買邦諾書店電子書的人可以將閱讀器上的書「借」給在手機或電腦裝有邦諾電子書軟體的朋友閱讀。

以銷售硬體為出發點的Sony、Interead,為了刺激電子閱讀器的買氣,則各自建置自己的電子書庫。其中Sony eBook Store目前有20萬本的商業書籍,以及與Google合作提供的100萬本公版權電子書內容讓使用者下載;Interead CoolerBooks目前則有100萬種電子書的內容,並可以支援Sony、PC等不同的閱讀硬體。

在全球眾多電子書營運商中,Google的發展最具爭議。王勝宏表示,過去幾年Google很早就投入公版權書和絕版書的數位化工程,如2004年12月與哈佛大學、密西根大學、紐約市立圖書館、牛津大學和史丹福大學合作推出的Google Print圖書館計畫就是其中之一,目前已經收錄超過150萬本書。

「若公版權書被Google壟斷,將會阻礙整個電子書產業的發展。」王勝宏表示,無版權費用的公版權書可以提供電子書營運商許多加值和操作的空間,若由一家獨攬,會限制其他電子書營運商的發展。

然而,即便Google最近因為公版權書的因素官司纏身,但看好電子書的潛力,Google還是宣布明年上半年也將投入電子書銷售,線上提供40到60萬本非公版權書籍,直接與亞馬遜競爭。

「電子書內容跨平台的閱讀是必然的趨勢。」王勝宏舉例,未來「閱讀」不見得一定要透過智慧型手機、電腦或是電子書的閱讀器,將來透過連網電視,也可以讓使用者看線上購買的雜誌、漫畫、報紙或是部落格的文章。

不過,他也坦言,目前全球電子書營運和服務才剛起步,大多數還是將既有紙本的內容電子化,因此價格都比實體書還要便宜;但未來當電子書的內容更多元化、具備聲光效果的創新出版方式出現之後,電子書的就未必會比實體書便宜。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個人在家唱卡拉OK,少了聽眾多無趣。明年7月起,中華電信採用工研院的網路電視(IPTV)互動功能,就能讓遠在天涯的好友們,能夠看到相同的螢幕,能共享歡唱卡拉OK的愉悅互動,爭取影音加值的新商機。

工研院院長李鍾熙指出,隨著科技快速發展,資訊已無所不在,未來手持行動裝置可聯絡並回覆電子郵件之外,還能隨時觀看3D影像。而家中電視機,會成為綜合影像電話、監視器等多功能的娛樂平台,

李鍾熙說,工研院與產業界的合作,就是要以工研院的關鍵技術為基礎,整合彼此的能量,「軟」「硬」兼施,協助產業界轉型或跨足新領域,發揮更大效能並降低成本。

工研院產業服務中心主任徐紹中舉例說明,工研院與中華電信在網路電視的合作,工研院提供影像與語音壓縮軟體技術,讓中華電信不需增加硬體設備成本,即能發展出更多網路電視的應用服務,提供消費者看電視、上網及打電話,更有互動、監控、影音分享和個人化等進階娛樂服務。

此外,工研院與中華電將攜手以斜柵式光柵板技術提供3D影像服務與2D相片轉3D相片等加值應用服務,讓民眾在家中就能將一般照片轉成3D立體照片。

中華電信與工研院合作的12項科技領域包括:雲端運算、電子書、節能、遠端醫療、數據影音三合一技術、家用即時通訊系統、車用資通訊系統、無線定位系統、智慧型監控技術等。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一季,台灣電子五哥整併、合資案緊鑼密鼓,輪番上陣。

九月,全球EMS龍頭廠鴻海併全球第二大液晶電視索尼(Sony)的墨西哥組裝廠。同為代工索尼液晶電視的筆電代工老三緯創,火速加碼投資中國中山液晶電視廠區。

十月,筆電代工四哥英業達宣布與全球液晶顯示器龍頭廠冠捷合資,意圖切入大尺吋螢幕產品。

十一月,旗下群創剛吃下小尺寸面板廠統寶,鴻海再宣布整併台灣面板老二奇美電,「新奇美」一舉擠下龍頭廠友達。

之前和郭台銘一下吵架、一下十指緊扣的廣達董事長林百里也不遑多讓,高喊「雲端」之外,還悄悄網羅東森新聞事業總部執行副總經理陳浩,及一群電視圈老將,安靜地為日後電視大戰提前佈局。

台上動作特多,台下看熱鬧的看官們不禁問:到底這些台灣產業的A咖,大動作背後的較勁為的是哪樁?

電子五哥大車拚背後,全為你家客廳裡的那台電視機。

機會:眼球革命 電視概念商機正夯

「人一天可以吃幾碗麵?人一天可以看多少資訊?未來的IT革命,必須要跟眼球結合,鴻海要提前佈局眼球革命,」最近,鴻海內部高階主管會議,討論未來投資方向,總裁郭台銘對所有主管宣示,鎖定電視產業,做為筆電之外,下一波的成長引擎。

「未來幾年,全球電視機市場胃納量將上衝二億五千萬台到三億台的高峰,」拓墣產業研究所副所長楊勝帆預估,超過九成的新電視機都將內建數位訊號接收功能。

更驚人的是,全球有二十億台電視機將在未來十年內逐步轉換成數位電視。

這代表,未來電視背後,隱含隨著連上網路、接軌電信,無遠弗屆的龐大「電視概念商機」。這塊電視概念商機,根據資策會研究,橫跨數位電視機、機上盒、數位電視周邊、有線電視服務等。在台灣這塊數位電視相關產業產值,從二○○九年的四千六百多億,成長到二○一三年的七千六百多億台幣。資策會MIC推估,以台灣家戶數七七○萬戶來預估,二○○九年電視數位化比重為三三.八%,三年成長近一○%。

「以後看電視是『explore』(搜尋),不是收視資訊,」華電聯網副總經理石佳相形容,「這將形成電視產業新的eco-system(產業生態)。」

新成形的數位電視產業生態圈裡,勢必對既有的產業秩序,造成翻天覆地的巨變,「所有業者都想當數位電視時代的霸主,」工研院電子與光電研究所副所長刁國棟觀察。

趨勢:全球換機潮 電子業者搶進

放眼全球,電視類比轉數位及電視上網,已是不可逆的趨勢,全球天空正快速轉為數位化。

台灣,也將在二○一○年編列預算及宣導無線台類比轉數位,視為台灣的「數位電視元年」。瑞典、德國、荷蘭早在二○○七年,就全面推展電視數位化;美國在今年六月中旬,已將天空傳輸的類比訊號落日轉數位;日本到二○一一年,類比就不存在,全面數位化。

日本很早就啟動了這股數位化風潮。

由日系電視品牌大廠帶頭,將幾個網站集結成為acTVila,包括索尼、夏普、松下、東芝、日立、JVC等,都在電視裡內建acTVila網頁的數位電視,提供「NHK on demand」、「Tsutaya TV」等影視服務。目前有上千種影視內容,其中高畫質數位節目更已佔二○%。

美國為了因應今年的數位化,早從一、兩年前就開始陸續有網路電視、機上盒的換機潮。

北美液晶電視市佔率第一的品牌Vizio,也在去年開始推出網路電視。最近,已經進入台灣,在大台北地區公車車廂廣告,宣傳「不可能的電視」。

Vizio最大的代工廠瑞軒科技,就和美國著名的影片網站NetFlix合作,在美國推出內建Netflix的網路電視。美國民眾買了這台Vizio的網路電視回家,連上NetFlix,就可以在NetFlix的片庫選片。「月繳吃到飽,大雪時就不用跑到租片店,很方便,」瑞軒副總經理羅意望說。

這類網路電視的出現,的確衝擊到百事達這類租片商。Vizio目前還跟雅虎、亞馬遜這類入口網站合作,未來透過Vizio的網路電視就可以直接連上。

羅意望說,原本Vizio只在四二、四七、五五這類大尺寸液晶電視,做這款「Internet Apps」的網路電視,明年開始,也要推小尺寸網路電視機。

甚至,你家裡電視的遙控器,都有可直接連上網的「新玩意」出現。瑞軒推出全球第一支有字母鍵盤的遙控器,「用遙控器讓電視連上網,不用滑鼠,」羅意望拿著手上藍光滑蓋鍵盤的酷炫遙控器說。

在中國,網路電視也正熱。上期《天下》大篇幅介紹的中國最大家電廠海爾,在二○○八年就推出互聯網電視「模卡電視」(MoCard)。今年三月,就和搜狐入口網站合作,推出可以收看搜狐網路電視的網路模卡,裡面號稱有四萬部片。

這波因法規及數位匯流帶動的數位電視潮,成長率驚人。「這當然會帶動換機潮,」資策會網路多媒體研究所組長賴志群不諱言。

明年,中國大陸三千五百萬台的液晶電視,內需市場就超過歐洲市場,後年超越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的單一電視市場,面板需求就看中國需求。

拓墣產業研究所預估,今年全球液晶電視出貨量一億二九三二萬台,二○一二年將飆至一億九一一三萬台新高,三年內暴增近七千萬台,是成長最快的電子產品之一。

歐美日中等國全力推動電視數位化,也帶動了全球的機上盒市場需求。拓墣產業研究所預估,二○一一年機上盒出貨量,將衝破兩億台的大關,「大部份的機上盒商機,都落入台商口袋中,」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友達昨天宣布,研發出全球最大的20吋電子紙顯示技術,以及首款6吋可撓式(可彎式)電子紙技術,預計明年可接受客戶下單。

友達表示,相關突破性的電子紙技術將在下周三(28日)開展的日本橫濱國際平面顯示器展中首度亮相。

友達6月在台灣「平面顯示器展」首次公開6吋內建觸控功能的電子書,昨天又宣布將推出首款6吋可撓式電子紙技術,新技術已具備量產能力。友達消費產品顯示器事業群總經理劉軍廷表示,電子紙搭配可攜式電子應用產品,未來將可取代紙張的應用,可撓式電子紙的量產勢將引爆下一波閱讀革命。

友達的6吋可撓式電子紙,是採用獨家的微杯(Microcup)電子紙專利技術,與傳統電子紙最大不同,是電泳顯示器元件(EPD film)製作在軟性的塑膠基板,而非玻璃基板,因此可重複彎曲,更接近民眾使用紙張的習慣。

另外,可撓式電子紙易攜帶且摔不破,也比一般電子紙更耐衝擊。友達指出,新款可撓式電子紙曲度可達10公分,也擁有16階的高灰階畫面,加上9:1的高對比及33%的高反射率,品質穩定,且閱讀完全不耗電,只有在更新畫面時才需使用一些電力。

劉軍廷還說,新技術可為客戶量身訂製各種尺寸,配合連續捲軸式製程,更具競爭力。

另外,友達也發表全球首款20吋電子紙顯示器模組,可不需背光源,使用不到2W的超低電耗及16階的高灰階畫面,是目前已知可量產的最大尺寸。

電子紙(e-paper)是一種包含許多「微小球體」的導電高分子材料,外表與特徵與一般的紙一樣,具有柔軟度又可重複顯示資料。有了電子紙,一份報紙就不再像現在是厚厚的數十頁紙,印上油墨就不能再印,而是只要一張電子紙,可以隨時下載和更新內容,既環保又便捷,甚至還可捲起來帶到捷運上或廁所閱讀。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讓高品質與小眾節目走入家

多年來雷聲大雨點小的有線電視數位化,終於在今年度正式於各地陸續上線,這不僅將為業者帶來全新的競爭型態,台灣消費者也將面臨新視聽經驗、新付費服務及新客戶服務關係的新時代。

九月十六日,台灣大哥大宣布以新台幣五百六十八億元購併台灣有線電視第二大系統台凱擘,接收一百一十萬戶有線電視用戶,將成為台灣最大有線電視系統台和頻道業者。若以交易金額推估,台灣大哥大平均每戶的花費超過五萬元。「有了凱擘的資源,我們進軍數位領域,會有更好的平台,」台灣大哥大董事長蔡明興表示。這樁創下台灣近十八個月以來最大,也是亞洲區近來第二大的購併案,除讓人再次見識到富邦集團旺盛的企圖心,更點燃數位電視的戰火。

相較於傳統的有線電視,數位電視同樣是靠著一條拉到家中的有線電視電纜,但加上了數位機上盒與能夠接取數位訊號的電視,人人都能在家享受高畫質、環繞音效的視聽體驗,還可以隨時選播、預約提醒、錄影。而諸如遊戲、卡拉OK、即時下單購物、投票等互動服務,也都能成為看電視之外的加值選擇。「更多頻道、更高的品質,以及更好的加值服務,」HBO市場銷售高級副總裁郭艷萍為數位電視所帶來的優勢,下了這樣的註解。

今年初開始,四大有線電視系統經營者(MSO)凱擘、台灣寬頻(TBC)、台固媒體與中嘉,陸續在服務區域啟動數位電視服務,隨著新頻道、新服務的引進,台灣的有線電視數位化也正式進入了全民推廣時代。「二○一○年將是台灣數位電視蓬勃發展的起點,」凱擘業務行銷經理孫善政對前景可是信心十足。

新機會:頻道運用更有效率

代理全美運動網(ASN)的杰德影音執行長林志杰指出,過去台灣有線電視頻道雖多,但內容商為了卡位,紛紛都以家族頻道姿態搶進各種屬性頻道,不僅使得台灣整體有線電視頻道的重複性極高,頻寬滿載也自然無法引入其他內容,這也點出了有線電視數位化的首要優勢。

台灣大哥大技術長暨家計用戶營運長鄭俊卿就表示,「數位化第一個好處就是讓頻譜(spectrum)使用更有效率,可讓現在一百多個頻道增加為數千個。」在數位之後,不僅資料傳輸量大的高畫質(HD)頻道才有被機會被介紹到台灣消費者的家中,「更高品質的內容與更多元的選擇性,也是數位電視帶來的好處,」中嘉媒體執行長馬查爾(Charles McElroy)說。

台灣寬頻總裁譚樂瓊的說法,也呼應了一致的方向:「頻寬被釋放出來之後,才有可能滿足小眾的需求。」而展現在實際的頻道菜單裡,隨著數位電視全台上線,包括全美運動網、歷史頻道(History)、罪案偵緝、Hallmark、Universal及HBO系列等十數個全新頻道、高畫質頻道,也都陸續正式在台落地。

除了四家系統商同時強打「高畫質」來吸引觀眾的優勢外,包括可以讓消費者隨時掌握播放資訊的數位電子表單(EPG)、讓家長控管小朋友收視內容的親子鎖,及系統商陸續推出的DVR數位錄放影、VOD隨選視訊等加值服務等,也都將為觀眾帶來與單一方案、全體埋單截然不同的「個人化」電視經驗。

新體驗:多元服務一機搞定

若未來更進一步啟動數位電視的雙向傳輸功能,觀眾包括購物、投票、線上遊戲,甚至是視訊會議等加值互動服務,都可在電視上一機搞定,「數位與IP網路連線結合後,將讓我們開啟一個全新的多元服務空間,」馬查爾如此形容。

雖然數位電視因為頻譜使用的效率化而帶來更多元的頻道選擇,但轉變卻非全然的理所當然,除了業者必須投入數十億至百億的成本,從內容製作、訊號頭端進行系統升級,消費者端也必須要開始學習與過去截然不同的付費思維:依照個別需求付費訂購服務。

「從這次新增的頻道可以看到,許多都是比較小眾的內容,『分層付費』其實比較適合,大的付費套裝會犧牲個別消費者的選擇性,」譚樂瓊說。而事實上,消費者對於付費機制改變的接受度,不僅是系統商經營策略的一大考驗,更是台灣有線電視內容能否向上提升的重要變項。

林志杰坦言,現在較為普及的五百~六百元,將上百個頻道吃到飽的有線電視付費機制,雖然立意良善,卻也是台灣頻道內容缺乏差異性的原因之一,「我們把有線電視看成是社會福利,但福利太好有時反而讓產業難以調整。」

新作法:分層付費

馬查爾進一步解釋,由於訂閱費有固定上限,等於每戶每頻道的訂閱費只有五~六元,雖然消費者付出的費用低廉,但卻對頻道商帶來龐大的獲利壓力,也勢必擠壓製作成本的空間,這就是為什麼台灣有線電視頻道眾多,但節目製作成本卻普遍十分低廉的原因。「這是個惡性循環,甚至讓我們的節目失去了販售海外版權的機會,」林志杰補充。

更有內容業者直指,系統商這次是否能堅持「分層付費」機制,不僅將是台灣有線電視產業走向「個人化」(customization)的重要轉捩點,更是讓有線電視產業與消費者需求重新站在一起的關鍵:「要讓觀眾有挑選內容的空間,而不是只有零與一的差別。而這種包裝套餐讓消費者埋單的技術,就是考驗他們(系統商)經營的技術。」

凱擘業務行銷處專案經理廖奇玲形容:「這是有線電視轉型,走向『服務』時代的開端。」的確,要讓資訊與娛樂選擇眾多的台灣消費者,願意掏錢購買額外服務,這是一門大學問,尤其是對早就習於販售單一機制的有線電視系統業者而言,這更是對傳統經營模式的挑戰。

郭艷萍更指出,「對高品質頻道,台灣的觀眾是有需求的,但必然也會帶來價值競爭。」數位電視是高度交易性質(transactional)的生意,必須不停地與消費者溝通服務內容、價值,甚至不停地依照消費者需求偏好,更新服務內容,再反覆進行溝通,「行銷將是關鍵,」郭艷萍說。對此,鄭俊卿也十分認同:「雖然因系統商要一起分攤新頻道的成本,所以九○%的節目都一樣,但行銷手法卻會不同。」

新挑戰:啟動價值競爭

郭艷萍表示,在這樣的競爭環境裡,不僅系統商要開始投資,一方面為頻道商製造提供高品質內容的誘因,另一方面更需要積極訓練前線銷售人員客戶服務的概念,頻道商也必須思考差異化的可能性。

「付費電視本來就不是大眾市場的產品,而是針對那些願意為了更高品質而多付費的群眾,」她認為,競爭環境將讓業者開始思考,哪些是消費者真正想要的,而自己又應該如何持續讓消費者願意付費購買,「我們就是以自製影片來凸顯HBO的價值,」郭艷萍以自家多年經營付費頻道的經驗舉例。

對於競爭,內容商似乎已經是躍躍欲試,對於行銷與包裝,林志杰更大膽提出了前衛的概念。他認為過去電影在院線、出租、VOD等播放平台的上映時序規則,已經是過時的想法,「未來將會是一個有趣的比賽,考驗大家的策略彈性與創意,」他說。

現在已經站在一個有線電視的新時代開端,到底有線電視與觀眾之間未來將發展出什麼樣有趣的故事,現在看到的都還是預測,但至少這一次消費者不再是只能以摸不著邊際的「收視率調查」來影響有線電視產業,而是能以更實際的「付費」來對優質服務與內容,做更深度的投票。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一部「電腦」是人──個人與團隊埋頭苦幹,以人工計算總和並且填寫大砲的發射表。

■受到法國大革命時期計算員團隊的啟發,英國數學家巴比奇創造了第一部能組織運算的機器設備。

■第一部現代電腦誕生於1950年代,研究人員創造出能用計算結果來改變操作指令的機器。

標準版的電腦演化史發展得神速又短暫。最開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實驗室裡的巨大計算機,而後微晶片將它們縮小成桌上型,摩爾定律預測它們未來的威力,微軟公司則靠軟體大賺一筆;最後,電腦演變成便宜的小型裝置,能在世界各地交易股票和發送視訊。這就是電腦史的呈現方式之一:60年來的固態電子學發展史。

然而計算這回事,早在電晶體問世之前就存在已久。古代的天文學家建立各種方法來預測天體的運行,希臘人推算地球的形狀與大小,稅務統計和地圖繪製也都靠計算。然而,計算向來是以人工來完成,也就是利用算術,這種技巧就像閱讀或寫作一樣,幫助人們了解世界。

計算機的年代,就是為了打破這個限制而生。首先出現的是加法器和收銀機,但同樣重要的是,人們企求能用今日稱為「程式」的東西來組織數學運算。程式的概念首次出現於1830年代,比我們傳統所認為的電腦誕生時間早了一個世紀。後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出現的現代電子計算機,帶來了全能型計算機的概念:能做任何資訊處理,甚至操控自身程式的機器。這就是今日驅動著全世界的電腦。然而,即使計算機科技已經成熟到幾乎無所不能,而且無所不在,研究人員仍在設法利用來自心智、生物系統與量子物理的新領悟,打造全新型態的電腦。

從人類計算員到差分機

1790年,就在法國大革命後不久,政府判斷法蘭西共和國需要一套新地圖以建立公平的財產課稅制度,並且下令將度量衡從舊有的英制系統轉換為公制。為了幫助工程師和科學家做此更動,法國地形測量局著手製定一套全新的數學表格。

然而在18世紀,計算都是靠人工。大約60~80個人類計算員,在「廠房」裡面把數字加加減減,為普查的「地籍表」計畫填寫表格裡一行行的欄位。這是個苦差事,除了基本的數理與讀寫能力之外,不需任何特別技能。事實上,大部份的計算員都是失業的美髮師,因為革命時期的法國,貴族髮型是會危及項上人頭的。

這個計畫花了大約10年才完成,但是當時飽受戰火摧殘的法蘭西共和國並沒有足夠的資金可以發表成果,於是這些手稿在法蘭西自然科學院塵封了數十年。到了1819年,年輕的英國數學家巴比奇(Charles Babbage)在訪問巴黎時看到這些手稿。當時巴比奇28歲,他早在三年前就已經獲選進入英國最知名的科學組織──英國皇家學會。他本身也曾經多次監製天文與精算表格,對人類計算員的世界相當了解。

巴比奇回到英國之後,決定複製法國的計畫,但是這次不用人類計算員,而是用機器。當時的英國正處於工業革命的陣痛期,原本仰賴人類或動物勞力做的工作,都被機器的效率所取代。巴比奇看到機械化的力量,就明白它不只能取代肌肉,也能取代心智。

1822年,巴比奇送出了打造一部計算機(Calculating Engine)的提案,並於1824年取得政府的資助。接下來的10年中,他沉浸在製造機器的世界裡,尋找最好的科技來打造他的計算機。

1832年是巴比奇的關鍵年。這一年他不只做出一台可用的計算機模型(他稱為差分機),也出版了經典著作《機器與製造業經濟學》,為自己搏得世界頂尖工業經濟學家的聲譽。他每週六在倫敦多塞特街的家裡舉辦晚會,參與者都是社會上層階級人士,並且在會中公開展示差分機模型當做話題。

一年後,巴比奇把差分機丟到一邊,追求另一個更遠大的願景,他稱之為分析機(Analytical Engine)。兩者差異在於,差分機只能用來製表,而分析機則能用來做任何數學運算。分析機像現代電腦一樣,有負責運算的處理器(「廠房」)以及負責儲存數字的記憶體(「倉庫」),並且能根據使用者的輸入(使用打洞卡)來改變功能。簡而言之,這是一部以維多利亞時代的科技構想出來的電腦。

然而,巴比奇中途放棄差分機的決定,不太為人接受,政府拒絕再提供更多資金。他並不為此氣餒,寫出數千頁詳細筆記和機器設計圖,期望政府有一天能資助他做出成品。然而一直要到早已進入電腦時代的1970年代,才有學者首次研讀這些筆記,其中一位學者指出,分析機看起來幾乎就像在另一個星球設計的電腦。

數位計算的黑暗時代

巴比奇看到的未來,基本上就是數位電腦,就跟今日的電腦一樣,根據一組指令處理數字,然後產生精確的數字結果。

然而在巴比奇失敗之後,計算史進入英國數學家康莫利(L. J. Comrie)所說的「數位計算的黑暗時代」,一直持續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在這段期間,機器計算主要都是以所謂的類比計算機完成的。這種計算機用機械來模擬系統,例如若要預測日食是什麼時候,數位運算是以數值方法解出克卜勒行星運動定律;而在數位電腦發明之前,最實際的方式就是以人類計算員用手算(1880~1940年代,美國哈佛天文台就僱用了一群女性的計算員);或者也可做一部類比計算機,用齒輪與機械軸做出太陽系統模型,「執行出」未來的結果。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最重要的類比計算機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布希(Vannevar Bush)在1929年所研發的微分解析機。當時美國正大力投資偏遠地區電氣化的工作,而布希正在研究電力配送。電力配送問題可以寫成常微分方程,但是解起來很花時間,用微分解析機的話,不需任何數值處理就能解出近似解。這部機器體積大到能佔滿整間實驗室,活像高德柏格(Rube Goldberg)畫的那種滿是齒輪與轉軸的玩意兒。要幫這機器「寫程式」,得靠研究人員用螺絲起子、扳手和榔頭連接機器裡面的各種零件。雖然設定很麻煩,一旦完成,這儀器在幾分鐘內就能解出手算得花好幾天的方程式。美國和英國總共製造了10幾部微分解析機。

美國國軍位於馬里蘭州的亞伯丁試驗場也有一部這種機器,負責打點要送上戰場的武器。士兵要將大砲瞄準一個已知範圍內的目標,必須設定好砲筒的垂直與水平角度(高度與方位),打出去的砲彈才會沿想要的拋物線軌跡,先向空中飛去,再掉落到目標上。士兵可從發射表選取角度,表格裡的眾多欄位分別代表各種目標距離與操作條件。

發射表內每個欄位都需要一個常微分方程式的積分。人類計算員用手算,每次計算得花兩到三天時間。相較之下,微分解析機只需約20分鐘。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一陣子電子書的話題一再被提及,成為經濟危機中的一種異數與希望,在中國內地幾乎所有主要的競爭者,方正、漢王、翰林…等廠商無不在閱讀器上出新招,而且看似各擁一片江山與優勢,在國際上,除了Amazon推出Kindle之外,最近全美最大連鎖書商邦諾公司的網路電子書店20日開張,號稱全球最大,消費者可透過iPhone等裝置閱讀逾70萬本書,邦諾也將採用Plastic Logic的技術推出電子書閱讀器,與Amazon Kindle一較高下。

至於台灣市場呢?受到全球的帶動、鼓舞與威脅,整個出版界與高科技產業似乎更為協調一致,對於電子書共通格式國際數位出版聯盟(IDPF)所主導的ePub有了共識,也慢慢的展現出破釜沉舟的態度,加快了整個圖書產業電子化轉型的進程。

我認為電子書閱讀市場在過去發展因國家、地區而異,電子書閱讀器想要成功,除了硬體技術有待突破與成熟之外,電子書內容也舉足輕重,電子書內容發展最好的當屬中國內地,這某種程度上受到網路文學盛行以及盜版猖獗的推波助瀾,而內地因為圖書的發行管制制度嚴格,使得其電子版在網路上的散佈,或多或少是為了遊走在制度外的灰色地帶,至於其他的國家、地區,則一直因為版權授權的因素以及出版社保守的心態而受到抑制。

所以說電子書閱讀器市場的成長動力未來的發展,受到這種先天環境的影響很大,加上出版社各擁自己的版權以及特定的圖書市場,因此電子書格式的相容性以及數位內容管理一直都是各說各話,大家都期望成為市場標準的制定者,即使某些共通格式慢慢成為標準,都還呈現著戰國紛亂的局面,導致用戶無所適從,整個市場的成長存在疑慮。

根據數據調查公司iSuppli的預測,2012年全球電子書閱讀器(硬體)銷售量將從2007年的15萬台上升到1,830萬台,年複合年增長率高達161%,預計2012年全球電子書閱讀器(硬體)銷售金額將從2007年的350萬美元上升到2.912億美元,年複合年增長率為143%,也因此電子書閱讀器被視為未來科技產業的新藍海市場。

這個預測的數據當然是以美國市場為基準所預測的,那其他的國家地區呢?我把電子書閱讀器市場暫且分成了三個部份來看待,其一為歐美與日本的市場,其二為中國內地市場,其三為港台市場,因為這三個分類明顯的因各自市場的特性而有不同的發展以及未來潛力。

首先,以美國為主的市場,因為紙本書的價格相對較為昂貴,電子書享有較大的價差,對昂貴的電子書閱讀器接受能力也較高,加上Amazon以及邦諾這些重量級書店的主推行銷,我想在外文書(尤其是英文書)的市場上較可能擁有比較大的成長幅度,而港台的市場,我認為是一個跟隨的市場,本身容納性不大,跟隨著美國的市場前進,同時又害怕受到內地電子書閱讀器廠商(公板或者山寨)的低價夾擊,而港台最缺乏的就是電子書平台服務。

那麼內地的市場性如何呢?其實目前內地用手機看電子書的人口已經不少,在公車或地鐵上經常可以看到,而就電子書閱讀器的市場,我認為價格決定了一切,目前以EInk或者Plastic Logic面板技術的硬體設備還很難有所突破,可以說他的成本已經高於市場的接受範圍,所以目前廠商所推出的產品是一種鋪路的行為,大家忙著先讓用戶對其品牌有印象,以期下一步推出低價的閱讀器席捲市場,除了上述兩種面板技術外,或許SSCT(雙穩態面板)也可能因價格優勢而有所斬獲。

不可否認這場電子書的變革將是人類閱讀歷史上的大世紀,這個產業市場確實具有極大的潛力,但亟待改善與突破的關鍵還有不少,大家一方面要跟時間賽跑、跟競爭對手賽跑,一方面還需要共同合作制定標準與規範,而另一方面也害怕成了白老鼠,並幫其他競爭對手作嫁。

我想這場電子書閱讀器的戰爭,最後的贏家非平台服務商以及數位內容版權商莫屬,至於電子書閱讀器市場成長究竟有多快速,或者只是大家過度的期待與寄託,還有待時間的証明。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據統計,有超過三成六電腦族,不知電腦有節能功能,即使知道,也未必落實設定,此外,許多人以為設定了螢幕保護程式,就可節能,環保署表示,電腦「休眠」節能,比起「螢幕保護程式」可省下57倍的電,估算電腦休眠,每小時只耗電2瓦。環保署也開發電腦節能小助理軟體,提供民眾免費上網下載,估算每台電腦每天省電2小時,一年可省下9億多萬度電。(徐韻翔報導)


電腦不使用的時候,想省電,記得要設定「休眠」功能,會比起「螢幕保護程式」每小時可省下57倍的電!環保署表示,目前大部分的電腦都附有節能功能,使用者可自行設定,自動進入休眠狀態,可以節省電力。統計發現,電腦族有超過三成六的使用者,根本不知道有這項功能,即使知道,也未必真正落實設定,有些人則以為只要設定「螢幕保護程式」就可省電節能,但其實,「休眠」與「螢幕保護程式」節能「差很大」!


監資處長朱雨其比較,電腦「休眠」時,每小時的耗電瓦數為2瓦,但若是電腦設定為「螢幕保護程式」時,每小時耗電可達115瓦,兩者相差約57倍,估算全國個人電腦數有1129萬部,估算若1部電腦每天省2小時用電,全國1年可節省9億9千萬度的電力,等於台東全縣整年度用電量,二氧化碳每年則可減少62萬千噸。


環保署開發電腦節能小助理軟體,可提供電腦族設定電腦節能功能,民眾只要在環保署的綠網登錄帳號後,就可以免費下載這套軟體,電腦不使用時,軟體會協助自動偵測,設定節能功能,讓民眾不需執行繁瑣設定步驟,還可幫助使用者計算電腦使用時間與耗電量,排放多少二氧化碳等資訊。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ULV處理器不是新技術?

CULV處理器嚴格來說不是全新的技術,早在多年前Pentium、Celeron時期就已有LV(Low Voltage)低電壓版處理器、以及ULV(Ultra Low Voltage)超低電壓版處理器。舉凡近一兩年大家所熟悉的輕薄筆電,例如可裝在牛皮紙袋裡的APPLE Macbook Air、Dell驚豔之作Adome筆電(台灣未引進)、TOSHIBA羽量級僅1公斤的R600、SONY時尚精巧的VAIO TT系列、以及lenovo超薄商務X系列等機種,都分別搭載LV和ULV版處理器。ULV超低電壓版處理器除了用在上述輕薄筆電(Ultra Slim NB)外、也大量運用於嵌入式系統和手持裝置如UMPC超行動電腦。ULV處理器其實是Intel專為刀鋒伺服器、嵌入式系統和輕薄筆電打造的處理器,是專為體積狹小、散熱空間不足等嚴苛環境所設計。

即便ULV處理器與一般常規處理器的晶圓製程完全相同,但ULV晶片整體體積比常規處理器小上許多,可塞進更小的空間裡,而優秀的散熱處理得以應付狹小空間散熱不足的問題,低功耗則可擁有更佳的電力表現。另外ULV處理器與常規處理器最大不同之處,是在於ULV處理器採用焊接式BGA封裝,把處理器直接焊在主機版上(Netbook輕省筆電用的Atom處理器也是如此)。常規處理器則是使用Socket接座,透過針腳連接在主機板。ULV處理器作法能減輕體積厚度,讓筆電體積更薄,再加上散熱佳、以及低功耗的省電訴求,理所當然受到輕薄筆電愛戴。

由於ULV處理器價格比常規處理器高出許多,過去搭載ULV的輕薄筆電價格也是高不可攀,平均高達2,000美金的售價,不是一般市井小民可接受的價位。這次Intel新推出的CULV處理器,便是把較低規格的ULV處理器應用在消費型(Consumer)筆電上,一樣擁有低功耗以及較佳的散熱表現,與Atom處理器相同的焊接式作法,讓超輕薄體積厚度與Netbook輕省筆電相當,但效能方面又比Atom處理器來的優秀。

新款CULV處理器+GS45晶片組登場

CULV處理器同樣依照Intel主流Core、Celeron架構設計,推出的四款新處理器分別為入門級Celeron架構的單核心Celeron M 723(1.2GHz)、效能級Core架構的單核心Core 2 Solo SU3500(1.4GHz)、以及兩款雙核心Core 2 Duo SU9300/9400(1.2/1.4GHz)處理器。CULV處理器的TDP功耗僅介於5.5~10W之間,相較常規Core 2 Duo筆電TDP功耗25~35W,可大幅降低耗電量,讓電池使用時間更長;相較Atom架構處理器有較佳的效能表現。除新款CULV處理器外,Intel也一併推出Mobile Intel GS45 Express Chipset晶片組。該款晶片組搭配CULV處理器,可支援包括HD規格影片播放的硬體視訊解壓縮、以及Windows Vista Premium在內的多種功能,並提供對整合式HDMI的原生支援。意味著CULV筆電效能雖不及常規筆電強悍,但影音表現尚算足夠,加上輕薄體積、省電的長電池使用時間,更適用在外進行文書、多媒體、上網等工作。

輕薄省的電腦,功能一樣好用

另一點值得玩味的是,雖然Intel對CULV處理器規範為螢幕尺寸在10.2~13.3吋之間的超輕薄筆電使用,可是目前已見到某些廠商推出14.1吋甚至15.6吋的機種,是否會重蹈過去Atom處理器撈越界、打壓常規筆電銷售的情勢發生,值得我們觀察。目前超輕薄筆電價位約2.5~3.5萬元左右,雖沒有入門級低價筆電以及Netbook輕省筆電便宜,但對於以往ULV輕薄筆電動輒5、6萬元起跳的價位而言,超輕薄筆電僅約1/2價格即可入手。

CULV的對手

許多分析師認為Intel推出超輕薄筆電,是用來為防止筆電業者將Netbook輕省筆電的Atom處理器應用在10.2吋以上的筆電,導致常規筆電銷售狀況日漸下滑的解決之道。此舉同時也是針對對手做出反擊,因為Netbook輕省筆電除了Intel外,尚有AMD、VIA等品牌推出類似的規格、但擁有11~13吋更大的螢幕,得以擁有比Netbook輕省筆電更佳的使用環境。目前市面上可見到AMD Yukon平台的HP Pavilion dv2,以及採用VIA Nano處理器的Samsung NC20(台灣未引進)。超輕薄筆電的螢幕規範在10.2~13.3吋、售價也與競爭對手相去不遠;較強的效能表現則讓超輕薄筆電更具競爭力。所以超輕薄筆電同時不僅平內憂、也可說是防外患,面對敵手推出的小筆電平台,CULV可說是同時兼具捍衛Intel在筆電市場主流的決心。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宅經濟發燒,消費者環保節能意識高漲,家庭網路儲存分享器(簡稱網路儲存器)需求大增,Yahoo!奇摩購物中心表示,常在網路下載、與親友分享檔案的消費者,網路儲存器最大的優點是電腦不必全天開機就能下載影片,家庭多台電腦可輕鬆存提檔案,不再需要同時開啟兩台電腦,拿著隨身碟又存又讀取忙得滿頭大汗。

日新月異

現代人對網路倚賴度日益提升,許多網友都有定期下載影音軟體程式,與親友傳遞分享的習慣,過去為了分享檔案,常利用燒錄光碟片的方式進行,如今隨身碟容量大增,售價便宜,逐漸取代成為檔案分享利器。
不開電腦省電省力

但有時只是為了把家裡A電腦的某個檔案找出來,存到B電腦播放或備份,我們往往要先將A電腦開啟,找出檔案,轉存到隨身碟後再存入B電腦,為了一項簡單的任務,忙成一團,當然,家裡若有設定區域網路「我的芳鄰」,可透過區域網路提存檔案,但前提仍需要先把A電腦開啟,若家裡有4~5台以上電腦,開開關關仍然非常費工又耗電。
Yahoo!奇摩產品經理馬國勝表示,網路儲存器的安裝設定簡單,對於喜歡網路下載儲存資料的消費者來說,再也不用整晚電腦開機下載大型檔案,讓電腦風扇的嗡嗡聲干擾春夢;而網路儲存器的不間斷下載功能,也讓網友不必再怕網路不穩中斷下載設定。
「省電好處是其次,便利性高是最大優勢。」馬國勝表示,1台電腦平均消耗功率200~230W,但網路儲存器最高耗電69W(依安裝硬碟不同會有落差),只要電腦下指令給網路儲存器執行下載功能後,電腦就可關機,讓網路儲存器自動執行下載功能。
特定網址分享資料

其次,若想在家裡任何一台電腦讀取同份資料,甚至透過客廳的PS3或Xbox360遊戲機在電視上播放影片,都可直接讀取播放,不用同時開啟多台電腦,省電又省時。
另外,外出時才發現漏帶電腦中的文件檔案時,可透過網際網路,輕鬆連回家裡存取資料。馬國勝表示,只要進階完成網域設定功能,建立通關密碼,消費者可在任何地方透過網路,以上特定網頁方式,進入家裡的網路儲存器中,讀取需要的資料,當然,也可以將這個網址分享給親朋好友,讓大家能上網瀏覽聚會照片或下載你收集的檔案資料。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